揭示本质属性 建立空间观念—《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与研究

2016-03-14 11:12北京房山区窦店中心小学马俊言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5期
关键词:圆的认识本质属性画圆

北京房山区窦店中心小学 马俊言

北京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姚 颖

本节课是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第一部分内容。基于对“圆的认识” 在整个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地位作用、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分析的综合考量,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一、游戏视频导入,自然进入新知

呈现体育课上投包游戏视频,大致内容:

一节课内,全班38人做投包游戏,投点至篮筐距离3米,一个一个地投,有什么问题?(浪费时间,效率太低。)

如果4人一起投怎么站,就既公平又公正了?

4人站成一排,往3米远的篮筐里投包,行不行?为什么?(不公平)

(分析:用学生熟悉的体育游戏导入,不仅为课堂提供了研究圆本质属性的有效载体,又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新知,兼得知识能力

(一)画图模拟游戏,迫近“一中同长”

画出4人围成一圈,往距离3米的篮筐里投包的模拟图。(1∶100)

怎么确定这4人的位置的?

把这4个点,用线段依次连起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四边形)

描述:四边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

画出代表8个人同时投的点,并将点连起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描述:八边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想象:16个人,32个人,64个人……一起投。想象:把所有的点都点出来,就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

(二)新旧知识对接,主动获得概念

结合得出多边形定义的经验,试着给圆下一个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

圆与多边形对比,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认识圆规。

(三)三次经历画圆,体会“一中同长”

1.第一次画圆

画一大、一小两个圆,体会:怎样确定两个圆的位置?(定点)如何获得一大、一小两个圆?(定长)

(分析:学生通过画一大、一小两个圆,在摸索画圆技巧的过程中,体会了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使学习的步伐逐步向“一中同长”迫近。)

2.第二次画圆

在模拟图上画圆,要求:保证原来的8个点都在圆上,体会:怎样才能保证8个点都在圆上?

建立圆心、半径的概念。

A、回顾:篮筐的那个点,即圆心——一中心点;投包人到篮筐的距离,即半径;

B、思考:在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为什么?

(分析:让学生带着“保证8个点都在圆上”这一要求,再次经历画圆,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学生深入体会圆心、半径的作用,逐步发现“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巧妙地迫近圆的本质属性,顺势摸索、提炼出了画圆步骤。创设这一情境,意图明确,涂重墨体会“一中同长”,牢固建立相关概念,着力发展空间观念。)

C、圆心、半径的作用。3.第三次画圆,探索画圆的步骤回顾两次画圆的过程,思考:怎样画圆?

第一步,用铅笔标出圆心O。(定点)

第二步,用尺子画出半径。(定长)

第三步,用圆规画圆。(画圆)

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4cm的圆。

4.认识直径

(分析:教师这一环节的安排,犹如细雨,润物无声,无形中,使圆“一中同长”的本质属性,得以渗透;无论是画圆方法的获得,还是直径概念的得出,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抽象能力;为揭示“一中同长”进行了思想准备。)

三、借助数学文化,揭示“一中同长”

(一)呈现资料

课件出示:我国古代墨子关于圆本质属性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

结合投包游戏,理解 “一中同长”的含义。

(分析:通过小知识的引入,揭示圆的本质属性——一中同长,使学生对圆的特征,上升到本质上的认识。)

(二)回归生活

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外形是圆的?

出示图片:奥运五环旗……

四、参与实践活动,建立应用意识

人们为什么把众多物体的外形,设计成圆的?比如:常见的车轮。

思考:车轮的外形为什么做成圆的?(利用圆“一中同长”的本质属性,将车轴设计在圆心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位置始终不变,即:圆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这样,行进中的车辆也就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分析:安排解释车轮设计成圆形的道理这一设计,教师是在增强应用意识的过程中,运用圆“一中同长”的本质属性,建立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亦得以发展。)

五、回顾归纳总结,内化知识本质

关于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你觉得这节课什么很有价值?

教学反思:

一、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迫近知识本质,发展空间观念

在设计的伊始,插播了游戏视频;依据视频内容画示意图;通过用线段连接4个点形成四边形,连接8个点形成八边形;想象16个点形成16边形……点越多,两点之间的距离越近,图形越趋近于圆,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无数个点,点挨着点时,图形是什么样子,最终获得圆的定义、特征,这一环节,实质上,就是通过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在渗透极限思想的过程中,迫近知识本质,进行空间想象。

因为有这里的空间想象活动,学生就能容易的认识到: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这些点与圆心连接,都是一条条半径,学生能有上述认识,恰恰证明,通过经历和发现的过程,学生已经萌生了“一中同长”的表象,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正是我刻意尝试之所求。

二、三次动手画圆的过程,认清知识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如第一次画圆,任意画一大一小两个圆,学生初步体会了圆心、半径的作用。

三、运用“一中同长” 解释生活现象,理解知识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借助“小知识”的引入,揭示出了圆的本质属性——一中同长。结合课件,主导学生思考“车轮外形为什么设计成圆的?”通过课件的呈现,让学生从视觉上进行空间上的观察,并思考:车轮滚动时,车轮上的哪个点,都始终处在同一个位置(圆心)?接下来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车轮一直在运动,而圆心这个点,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子的(直线)?进而得出车轮外形为什么设计成圆的,因为只有设计成圆的,车辆行驶起来才能平稳。

在此环节,看到学生能经过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最后到抽象,不断由低到高地进行数学思维,我流露出不尽的欣慰,因为,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我刻意尝试中,无形得以培育。

猜你喜欢
圆的认识本质属性画圆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质属性及实地考量——基于浙江省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