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思源小学 贺庆华
群文阅读,闻其名已久。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并通过阅读比较不同类型的文章组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
和群文阅读的第一次亲密约会,始与2014年,去广安市华蓥双河小学参加的省教科所专家领导组织的有关群文阅读的观摩学习活动。观摩了群文阅读教学,学习了省教科所刘晓军老师群文阅读的讲座,顿时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尝试。一年以来,通过群文阅读,课堂在变化,学生在变化。群文阅读之花,在实践中静悄悄的绽放。
在尝试群文阅读实施的过程中,我打破了阅读教学的方式。一篇课文不再需要学习两个课时以上,一节课我们可以学习两篇文章,学习方式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训练,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就可以了。节省出来的时间我们就读其他的书,从散乱的读书,到同读一本书。
在群文阅读的初步实践中,充分利用了语文课堂的时间。除此之外,我还充分利用我校的读书节活动。零散的阅读,固然可行,但缺少老师统一的指导,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学生汲取到得书籍的营养是有限的。为何不把这些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进行群文阅读的指导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校图书室发现数本同样版本的《安徒生童话》,不仅欣喜万分。发给同学们后,把这些童话故事,按照内容分成几组童话。一节课上,让学生一起阅读同一组童话内容。针对同学们的阅读,我提出了几个问题,结果孩子们小手如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场面让我一下子意识到孩子需要共同话题,从此我们开始了同读一本书的旅程。
但是,相同的书籍选择是毕竟有限的。我们又开始了单元整合之路。把同册语文课本里内容议题相近的文章,组合起来。读书的方式就很简单了,学生自己读文章,回答一至三个简明扼要的问题,对自己喜爱的精彩片段进行讨论分享,然后让学生积累适合背诵的句段,不需细细地分析,不需课文内容的挖深挖透。对学生的评价更简单,不一定苛求都达到某一个目标,就是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走的走起来,能动的动起来,只要不是原地立正就行。
同时,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带出与其相关的多篇文章,也不愧为群文阅读选材的好方法,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如三年级教材中有《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我们可以以《揠苗助长》为引子,入课之后,可以迅速聚焦到《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者其他寓言故事上,通过比较阅读,引领学生发现了寓言故事题目的秘密、揭示寓意的一般方式和对话描写在寓言中的巧妙作用,并学以致用地创编出学生自己的寓言故事。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群文阅读的特点:围绕议题,增加阅读量,板块式地教学,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仔细比较、默默思考、合作讨论、探究发现……
除此之外,我还尝试着自己在网上搜集相关议题的一些文章。把相同议题的相关文章整合在一起,并打印出来,分发到学生的手中,又成了非常好的群文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取向为“教会学生发现”“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教会学生思考”。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群文阅读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在我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我和那群可爱的孩子共同的群文阅读经历,总结出了适合我校的群文教学四步法。即:文章阅读概览—精彩片段分享—引导精彩赏析—议题拓展。
课堂伊始,学生自主快速地阅读文章。阅读的方式方法可以使多样的,如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可以简单地填写“阅读记录表”,或者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简单的旁批。为精彩片段的分享做好准备。
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此时,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是读书会过程的组织者,还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在一两个点上引导学生的思考向纵深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话题。话题是讨论的灵魂,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好的话题可以是对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问的预设,也可以是课堂上的临时生成。但一般有价值的话题产生于这样四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二是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或矛盾点;三是来源于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表达风格;四是能够链接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
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这样,学生有了课内阅读所扎下的根,又有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生发出的枝和叶,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中“量”的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更新的“质”的飞跃,是学生语文素养“质”的飞跃。在群文阅读中,引领学生去读书思考,体味语言,领悟鉴赏,体验生活,洞察社会,感受人生,引领学生读出文本,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语文教学就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总之,在群文阅读教学这条通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进步的阳光大道上,我们实践着、探索着、进步着、成长着。群文阅读这朵美丽的语文之花,在我们的探索与实践中,轻悄悄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