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曦,康 荔,甘元蓉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厦门361008)
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如何消除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
周曦,康荔,甘元蓉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厦门361008)
摘要:心理疾病污名指罹患心理疾病的患者受到他人排斥或者自尊降低的现象。由于担心遭受排斥,许多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接受专业心理咨询。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消除学生的疑惑,利用心理情景剧与微电影等手段提高学生观点采择能力,辅以心理普查与特殊群体访谈,主动寻找问题学生,消除污名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污名;高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心理问题同样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高校有数十人自杀[1]。教育部下达文件,要求各高校配备专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然而学生群体对心理咨询的认同度并不尽如人意。有研究发现,明确愿意接受专业心理咨询的学生仅为1.46%[2]。徐双清等[3]对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筛选出79名因子分≥2分的学生,这些学生当中曾经或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仅6人,占心理障碍学生总人数的7.59%。从上述结果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求助愿望不够强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积极性不足?如何才能提高求助的积极性?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1.1心理污名的定义
Goffman[4]将污名定义为让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某些受贬抑的属性,导致其无法充分获得他人的接纳。Link和Phelan则提出了污名的社会学概念,将污名定义为在一个社会情境当中同时发生贴标签、刻板印象化、认知区分、身份丧失和歧视的情况[5]。张宝山等[6]认为污名是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污名导致歧视,人们会自发对被污名者展开行动,而被污名者会发现自己受到各种排斥。后续诸多研究从施污者、受污者、是否有意识等层面对心理疾病污名进行划分,本文主要从施污者角度将心理疾病污名分为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
1.2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
Corrigan等[7]提出公众污名的社会认知模式,将心理疾病公众污名划分为刻板印象、偏见及歧视3个方面。刻板印象是指公众对某一群体属性的共同认知,可能是正性也可能是负性;偏见是情感、行为倾向和信念的混合,本质是对某一群体成员的预先判断;歧视是指对某一特定群体所采取的负性行为或行为倾向,歧视完全是负性的,也是被广泛认同的心理疾病污名成分。综上所述,公众污名首先源于公众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负面的刻板印象,如危险、无能;其次,对这些负面印象的认同导致了偏见;最后,这种偏见引发公众自发对心理疾病患者产生歧视行为,使其遭受不公待遇。公众污名显然给心理疾病患者带来了压力,阻碍了患者的求助行为。
Corrigan[8]提出自我污名是受到公众污名影响的[8]。自我污名与公众污名的形成机制都包含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但是两者存在区别。公众污名是针对心理疾病患者存在偏见与歧视,而自我污名是将这些观点内化,视为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像他人所描述的那样无能、可怕、没有价值,进而导致自尊受损。Techman等[9]发现,患者对于去看心理门诊感到丢脸,对朋友和亲戚隐瞒患病事实。
2.1通过教育干预减少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疑虑与偏见
教育干预包括课堂教育和课外宣传两种途径。首先,利用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知识,课程的内容根植于大学生活各方面,提供大量真实的情境供讨论。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在“走近心理咨询”这章,以失恋、挂科等常见的负性事件作为导入,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可适时抛出问题:“这些方法都失效时你会选择心理咨询吗?”引发正反双方讨论,教师详细介绍心理咨询的过程,以消除学生的困惑,最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模拟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演练。另外,在课外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心理宣传手册、张贴海报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
正所谓“恐惧源于未知”,当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了充分了解之后,会减少偏见与歧视,减轻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公众污名效应。有研究证实,对警务人员、企业员工、政府雇员以及学校学生进行有关心理疾病的课程教育能减轻污名效应[10]。
2.2开展情景剧与微电影比赛,提高学生观点采择能力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情境出发,想像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11]。Galinsky等[12]研究发现,让被试者想像自己是老年人并描述作为老年人一天的生活,使其对老年人群体的评价更加积极。大量证据表明,观点采择可以增强个体对他人的感知,当人们对污名群体进行观点采择之后,会显著降低消极评价[13-14]。观点采择与共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Davis等[15]将共情定义为4个维度:观点采择、想像、共情关注与个人悲伤,强调了认知过程与情绪体验的区别,并将观点采择置于核心地位,就算没有类似经历、无法体验当事人的情绪,个体通过认知上的想像也能达到共情。
心理情景剧与微电影的参与者将剧本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心理冲突、情绪状态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方式展现在舞台上。在幕后编排过程中,演员需要不断揣摩剧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提高了他们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观点采择能力,使其能够理解患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而作为观众,在贴近真实的情境中充分获得体验,与自己过往的经验产生碰撞,进而获得领悟与升华。国内研究发现,心理剧应用于日常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16],甚至对于慢性精神病患者,心理剧也能起到积极作用[17]。
2.3开展心理普查与特殊群体访谈工作,主动约谈问题学生
上述两种措施旨在消除污名效应,让学生愿意主动走进咨询室,然而不排除有学生因长期受心理问题困扰,将心理疾病污名深度内化,导致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这要求心理咨询中心必须主动出击,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寻找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尤其是存在自杀倾向的学生,并立即预约访谈。若访谈确认有抑郁轻生迹象,则向辅导员、系部领导、校领导逐级汇报,防患于未然。另外,我校心理咨询中心还在大一下学期开展特殊群体访谈工作。特殊群体包括家庭情况特殊,如单亲、抱养、极度贫困、父母残疾、人际关系紧张、学业困难的学生。这份名单由系部辅导员汇总上报,辅导员能从学生日常的表现以及其他学生的评价中对学生有更全面的评价,弥补了使用问卷进行心理普查可能存在的不足。
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重课堂内外的教育,普及心理知识、树立阳光正面的形象,开展诸如心理情景剧与微电影等活动,以提升学生观点采择能力,减轻大众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公众污名效应,让有困扰的学生觉得寻求心理教师帮助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通过心理普查与特殊群体访谈,主动出击,发现问题学生及早干预。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大学生心理咨询有效模式的探索[J].鞍山师范学报,2004,6 (4):104-106.
[2]吴磊,温义媛.大学生心理援助方式及倾向性分析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4):66-69.
[3]徐双清,邢钰圆,杨心德.大学生心理障碍污名与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7,27(1):46-49.
[4]Goffman E.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Press,1963.
[5]Yang L H,Kleinman A,Bruce G,et al.Culture and stigma:adding moral experience tostigma theory [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7,64 (7):1524-1535.
[6]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6):993-1001.
[7]Corrigan P,Watson A C.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stigma o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J].World Psychiatry,2002(1):16-20.
[8]Corrigan P.How stigma interferes with mental health care[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4,59(3):614-625.
[9]Techman B A,Wilson J G,Komarovskaya I.Implicit and explicit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n diagnosed and healthy samples [J].Journal of Social & Clinical Psychology,2006(25):75-95.
[10]Todd R,Bodenhausen G V,Richeson J A,et al.Perspective taking combats automatric expressions of racial bia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1,100(6):1027-1034.
[11]Galinsky A D,Ku G,Wang C S.Perspective-taking and self-other overlap:Fostering social bonds and faciliating social coordination[J].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2005,8(2):109-124.
[12]Galinsky A D,Moskowitz G B.Perspective-taking decreasing stereotype expression,stereotype accessibility,and in-group favoritis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4):708-713.
[13]Batson C D,Early S,Salvarani G.Perspective taking:Imagining how another feels versus imaging how you would feel[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7,23(7):751-758.
[14]Vescio T K,Sechrist G B,Paolucci M P.Perspective taking and prejudice reduction:The mediational role of empathy arousal and situational attribu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33(4):455-472.
[15]Davis M H,Conklin L,Smith A,et al.Effect of perspective taking on th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persons:a merging of self and othe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70(4):713-721.
[16]马丽莉,杨芳宇.心理剧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1109-1111.
[17]田红梅,钮伟芳,刘平,等.心理情境剧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32):3796-3799.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FJJKCG13-065)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4-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