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2016-03-13 09:24
关键词:微时代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李 华

(五邑大学 计算机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李华

(五邑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摘要:进入 “微时代”后,大学生成为微媒体使用的主要群体。“微时代”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主体、教育过程管理和教育效果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构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就要构建“A”型的教育目标、“X”型的教育主体、“T”型的教育内容和“H”型的教育组织形式。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引 言

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2006 年推出的Twitter(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及时性的通信工具被广大网民所接受,信息传播方式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后,“微小说”、“微电影”、“微社区”等微平台不断涌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进入了“微时代”。这一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作为主要传播媒介,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能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2]我国手机网民持续快速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持续发展。“微媒体”内容简洁、展现个性、表达自由、互动性强等特点尤其符合大学生需要,大学生成为“微媒体”使用的主要群体。近两年《报告》显示,从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网民整体比例最高,截至2015年6月,达31.4% 。从职业结构来看,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学生群体为24.6%。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截至2015年6月,达到90.8%,半年增长3.1% 。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截至2015年6月,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0%,较2014年底提升了6.4个百分点。[2]因此,在“微时代”,高校如何精准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一)传统方法与现代思维的冲突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两课”教学。课外开展的主题报告、榜样示范、社会实践等党团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传统的讲授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言堂”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这种授课由以前的一个班级的50人左右,发展到几个班级组合的100多人的大课堂甚至几百人的超大课堂。在这样大规模的课堂中,教育主客体之间形式上是面对面的交流,但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常常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无法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现实体验。然而,在“微时代”,人与人的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现实性与虚拟性的结合,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的个性特征变得更加显著。在这样的情境中,大学生能较大程度上实现思想自主、表达自由,自我中心体现显著。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教育不同,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更有意愿也更有条件实现自我教育。传统方法与大学生现代思维的冲突,导致的普遍现象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陶醉在自我的学术世界里,学生听得寡然无味、陶醉在自我的虚拟世界甚至梦幻世界里。面对无动于衷的大学生,教师们也积极想办法改变枯燥烦闷的讲课形式,试图通过穿插有趣的故事,让讲课更生动活泼,让学生抬头进入现实的世界,但是学生们并不领情,收效甚微;或者从课堂严格要求着手,采取各种办法,比如课堂上替学生保管手机、上课看手机影响平时成绩等形式,试图抓住学生课堂上游离的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但均治标不治本。教育环境的改变,教育客体的不同,使传统的“教材+教室+教师”的教育不能适应大学生群体的需要,这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带来极大挑战。

(二)权威与反权威的矛盾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特征就是权威性强,教育者掌控话语权,通过筛选具有含义的内容、具有明确指向的信息对受教育者进行持续、高强度的教育,以期影响和转变其思想与行为。因此,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主体中的权威,思政精品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阵地中的权威,思政课教材是教育内容中的权威,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始终受到权威的熏陶。“在一个价值多样化的时代强调权威,要比在以往任何时代都困难的多。”[3]“微博成为信息高地之后,正无形中在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争夺话语权。”[4]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的“微时代”,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交融,影响人们思想的主体趋于大众化,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主体的权威不断被弱化,所谓的网络大V正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甚至被顶礼膜拜。在信息泛滥、获取途径广、传播速度快的“微时代”,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也被鱼目混珠,权威性被削弱。大学生通过各类“微平台”,接收大量不同信息,同时也发布大量表达个人意见的信息,大家在相互交流中获得表达的快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一旦有不良信息传播并形成结论,其结果是会消解高校的权威价值观教育。

(三)过程控制的困境

“微媒体”传播便捷,人们运用手机和网络便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发布到网络平台,这会导致思想教育过程难以控制。其一,发布主体难以控制。“隔着电脑,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互联网诞生时候的名言。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容易被一些道德沦丧、心理扭曲和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大肆传播不良的信息,引导错误腐朽思想。大学生心理不成熟,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甚至不自觉地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其二,发布内容难以控制。微媒体上存在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缺乏审核机制,大多未经筛选与过滤,内容良莠不齐,消极、落后的思想接触多了,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会受到冲击和腐蚀,信仰被扭曲,价值观被混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将被削弱。[5]其三,传播途径难以控制。随着各类“微平台”的建立,“微媒体”信息的传播以几何数量级增长,大学生接受和发布信息的渠道多,可以通过朋友圈、各类门户网站、个人空间等传播信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可被无数次转载,不良信息一旦传播,容易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其四,受众反应难以控制。在“微媒体”利用过程中出现“沉默螺旋”现象,“即一个人在表达意见时会观察自己的观点在公共场合中是否有优势,如果没有,很可能倾向不表达而沉默。如果这样的心理过程在公众中扩散,容易形成群体极化现象,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强势一方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不接受其它意见,进而形成‘孤岛效应’,引发危机事件。”[6]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四)教育效果的低微

“微时代”是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短小精悍的内容、快速的获取和阅读方式是其重要特点。但是,其导致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碎片化的语言和割裂的内容。一方面,在“微媒体”传播模式的作用下,完整的信息被打乱得零零散散,这零散的碎片又以视频、符号、表情等多种元素呈现出来。同时它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对于完整的信息而言,它们都是只言片语的组成部分,具有模糊性、虚假性。所以碎片的拾取,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影响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微时代”快捷的阅读方式逐步弱化了传统的深阅读方式,“有主张,无论据”的信息成为了大众信息消费的主流。如今我们更加依赖“百度”等搜索引擎来直接获取关键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信息完全没有了获取上的难度,这也使得我们难以深入思考所获得的信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没有全面理解、没有深刻感受甚至只过眼没过脑,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三、构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理论性的简化形式。”[7]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中介,能够承上启下,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组织形式,笔者试通过对“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然状态的探讨,围绕这四大要素构建简化模式。

(一)“A”型的教育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五个方面的素质要求和规格标准。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目标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标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来说,在“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A”型人才。字母“A”中的“/”表示“知”,“”表示“情”,中间的“-”表示“行”。“知”指的是掌握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做到“入脑”,从而达到“真懂”;“情”指的是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有理论和认识上的自信,做到“入心”,从而达到“真信”;“行”指的是要积极实践,能将入脑的认知和入心的自信外化于行,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做到“真用”。其中,“知”和“情”是基础,但是仅有此两方面还不能构筑牢固的思政教育目标体系,还必须有“行”这一关键点,形成“A”型结构,做到“知、情、行”合一,教育目标才牢固而有现实意义。只有做到“知、情、行”合一,面对“微时代”纷纷扰扰、真真假假、鱼目混珠、铺天盖地的信息,大学生才有辨别的意识和能力,即学界所说的“媒介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9]在“微时代”情境下,这种素养能帮助大学生摆脱“被媒介化”的境遇,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二)“X”型的教育主体

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但是,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这三者是难以对话的,因此,在教育体系中,主要还是学校教育,教育的主体仍是教师。在“微时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教育主体恰恰能实现三者以及学生自身的有机融合。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构建“X”型的教育主体。即

家庭高校

/﹨

社会学生

一方面,高校自身要拓展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育专业教师和学工部门的职责,而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高校全体教职员工要同心协力,各显其能,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各职能部门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比如“微信党校”、“微信社团”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要主动走出去,与家庭、社会、学生牵手,在各个层面分工负责,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各个教育情境中。如建立家长微信群、学校相关官方微信公众号,保持与家长的及时双向沟通;向学生推荐相关主管部门官方微信公众号,比如“共产党员”等,借助社会力量,通过资源共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学生自发建立的“红十字互助协会”、“志愿者之窗”、“绿色环保家园”等学生组织微信平台,用网络朋辈引导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一些高校已经探索和建立了一套“红色微信主”选拔、培养和使用方案,及时检索和搜集学生自组织新建的微信公众号账号信息,定期召集新建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人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政治素质培养、微信技术发展与互动交流等培训,加强对学生教育主体的培养[10]。

(三)“T”型的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有基本理论的稳定性,又有体现时代特色的发展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此有大量的阐述,并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关键词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围绕这一核心开展,笔者认为要构建“T”型的教育内容。字母“T”的“—”表示内容的广度,“︱”表示内容的深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做到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结合,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实现大众化的教育,即既要有高度又要接地气,以适应不同群体的接受能力和需要。

高校的教育对象来自不同的专业,对于思政专业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广度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深度,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而言,要注重“微内容”的开发,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学习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可采用微课形式,根据12个关键词,将教学内容分解成12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中阐述一个价值观,加上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述内容共制作成13个微课进行教学,[11]这样的内容设置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H”型的教育组织形式

“微时代”情境下,“微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充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提供了条件。用好“微平台”,促进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就应构建“H”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字母“H”中,两条“︱”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形式同时进行,各自发挥优势;中间的“-”表示两种形式相互沟通,相互联结,互为补充,共同为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其一,课内与课外结合。将课堂教育作为主阵地,充分融入“微元素”,引导学生共同创设一种和谐、友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让学生以积极的、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外,同步建立微平台,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接受更为丰富的教育信息。比如很多高校通过官方或学生组织建立的内容定位准确、信息编辑精致、活动组织较好的“红色微信”平台,能号召和影响一大批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近社会,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其二,线上与线下结合。例如五邑大学在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建立“网络讲堂”,增加网络教学信息量的比重,讲座、学习咨询和调研、考试都根据实际情况在网上开展。教师课后还可以利用 QQ、博客等新媒介,与学生个别深入沟通,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明显提高。[12]其三,虚与实结合,即要实现虚拟的网络空间与现实的教育对象的有效结合。虚拟的网络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好这一工具,与实际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微博、微信等形式发布出去,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2]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 .[EB/OL][2015-07-23].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shtml.

[3]王葎.价值权威及其可能——从韦伯的“价值无涉”说起[J].哲学动态,2008(6):45.

[4]苏永华.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交际,2012(18):148.

[5]耿丽雪,贾中海.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102-104.

[6]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5.

[7]沃纳西·赛弗林,等.传播学的起源研究和应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1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9]张东洁.“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之旨归与养成[J].教育与职业,2015(13):43-45.

[10]杨勐,徐娟.“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青年研究,2015(5):118-122.

[11]周莹.“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12):42-44.

[12]王克,陈新田. “三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五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97-100.

[责任编辑文俊]

收稿日期:2016-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五邑大学党建研究课题“基于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党建工作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华(1977—),女,湖南湘阴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党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13(2016)02-0083-04

猜你喜欢
微时代模式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永续债券探析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