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

2016-03-13 05:31刘红卫
关键词:宗族社会凝聚力

刘红卫

(五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

刘红卫

(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江门529020)

摘要:宗族血缘亲情是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的雏形。由于族侨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及台山民众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代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逐渐改变了自身宗族指向的内倾性、封闭性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并以族侨对宗族、台山社会革新事务的责任、义务表现出来。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是台山宗族、社会近代化的推动力,在创办学堂、侨刊、图书馆、宣讲所及兴办实业等革新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侨乡文化;凝聚力;宗族;社会;教育;侨刊

以往的台山侨乡文化研究,往往聚焦于华侨在国外的奋斗史及华侨对台山侨乡建设的贡献,而忽略了从文化层面分析侨乡建设的动力。侨乡文化首先是以宗族为核心的充满凝聚力的文化,侨乡文化精神起源于侨乡文化的凝聚力。20世纪初,台山迈出了近代化的步伐。在台山侨乡近代化过程中,侨乡文化的凝聚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化之初的台山侨乡,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台山民众呈现出强烈的对侨乡的热爱及对侨乡前途的极大关怀,其中孕育着对宗族、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主要表现在宗族、教育、侨刊等方面。

一、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的形成

宗族观念深厚是台山旧式社会的重要特点。20世纪前,台山是广东滨海的一个封闭的小邑。由于台山距离广东的中心城市广州比较远,加之对外、对内交通不便,台山的经贸活动迟滞、民众生活穷困。鸦片战争后,人口快速增长,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因土地纠纷引起的宗族矛盾不断发生。土、客矛盾与宗族矛盾交织,加之旧绅从中挑拨渔利,使台山的宗族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错综复杂的宗族矛盾促进了宗族情谊,客观上加强了族人之间的团结。《黄氏月报》云:“台山的乡村状况和组织,现在仍然是脱不了封建时代所残留之宗法社会制度的影响。一般台山人对于宗族和宗系的团结力,非常强大。往往因为保护宗族或同一宗族中之某宗系起见,宁愿牺牲身家性命而不顾,例莘村两姓之械斗,两族两房的人,无论牺牲多少生命财产,总不肯罢休,这就是因为宗族观念太深的缘故。”①台山人的宗族观念之所以如此之深,是因为在宗族剧烈冲突的情况下,个别族人只有依附宗族才有安全感,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护。宗族矛盾使族人更加团结,族人的团结及对外族的同仇敌忾又加剧了宗族矛盾。如《新宁杂志》云:“宗法社会,好言排外,极至保姓受氏之稍异其宗,则视之若秦越,甚或视若仇敌,此其弊也。……巨族强房之士夫,弄霸权于邑中,其子弟亦横行州里,骚扰乡闾间,弱肉强食,所不免矣。嫌怨积于平日,而发泄于临时,数十年来,械斗数起,冲突时闻。”②宗族矛盾及宗族械斗使台山人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血缘宗亲对于个人谋求生存空间的重要意义。

宗族、家族是台山侨乡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宗族情谊在侨乡、族侨侨居国同根发生,是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的纽带。早期台山出洋的拓荒者,大都冒生命危险,忍受千辛万苦,远赴异国寻求梦想。异国谋生的艰难,使他们倍加思念家乡的亲故,愈想得到同胞、同族、同乡的帮助。在条件成熟时,他们会将自己的亲故设法带到侨居国,以相互照应。于是海外逐渐产生了类似五邑会馆、四邑会馆等五邑华人组织,以便团结、帮助异国谋生的五邑同胞并争取华人权利。这样,海外华人华侨凝聚力依托的物质机构就形成了。通过会馆这种特殊的形式,五邑华人华侨的凝聚力随着出洋人数增加而变得愈来愈强大。类似会馆、唐人街这样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社会交往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内倾性。族侨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及会馆等社会组织受西方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原本向内凝聚并具封闭性的宗族凝聚力逐渐打开了接受新事物的触角并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开拓意识。开拓意识、创新精神与宗族亲缘凝聚力相结合,构成了台山旧式宗族革新的推动力。

二、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在宗族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宗族在台山社会近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一方面,庞大的宗族势力是旧式社会的主要特征,是阻挠社会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台山这样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宗族势力成为社会进步的沉重包袱;另一方面,宗族又成为台山社会近代化的起点,台山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工作,都是围绕宗族展开的,如兴办学堂、实施自治、创立宣讲所、开办图书馆等。

20世纪初期的台山,宗族革新事务发展参差不齐,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有无有见识的华侨从中提倡、宣传并带头捐款。一个宗族里有文化、有远见的族侨毕竟是少数,但台山民众的开拓意识需要星火以燎原,有革新的群众基础,个别有见识的华侨挑头,宗族的革新事务很快便能发展起来。华侨因为有见识而有责任心,因爱家乡而生发义务,这是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的核心内涵。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狼烟四起,台山华侨于乱世中尚能投身于宗族与侨乡的近代化事业,是难能可贵的。如《铁肩先生来函》云:“时局混沌,是非不明,吾侪抱救国之热忱,无补时艰,不如退而经营地方事业,发扬自治精神,显其本能,俾世人知草野间,大有人在!”③于乱世之中,台山华侨何以产生革新台山社会的思想?实则是大势所趋。《新宁杂志》云:“吾新宁濒海一边邑耳,自明季分立以来,于吾国历史上无重要之位置。惟海通之后,出洋之人稍重,谈时事者,至谓日影出没之处,莫不有新宁人之足迹焉。……迩者自办铁路,渐次告成。旅外邑人,辇金归里,兴办种种实业者,又复相望于道。”②鉴于台山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及台山民众的自觉意识,部分华侨开始尽己之力提倡社会改革。彼时,旧势力、旧观念与台山民众的自觉意识、革新意识相互交错,致力于社会革新的华侨既看到了希望,也充分估计了革新将会遇到的困难,因而对革新中自身的价值与影响也有清楚的认识,“邑中有志之士,遂谋所以兴革利弊,改良教育为更始之方。其造端虽微,而愿力甚大也”②。

20世纪初的台山,宗族是实施社会事务的基本单位,台山社会的近代化是以宗族为依托的,宗族的凝聚力及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通过宗族展现出它的创新精神。没有宗族为依托,发自民间的革故鼎新犹如无源之水。台山民众的开拓意识及侨乡文化的凝聚力为台山社会近代化提供了精神条件,宗族则为近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宗族既是台山社会近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由于宗族攀比、竞争,使台山社会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股因效尤、竞争而生发的推动力,即“因族相比美各图优善之故,由观感而竞争,由竞争而进步也”[1]10。1906年覃寿坤任县长时,一些开明的宗族纷纷兴办宗族学堂,成为台山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至1924年刘栽甫县长奉孙中山之命在台山实行地方自治,以白水、端芬成立模范区,台山社会的近代化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在此期间,各宗族因羡慕而效尤,因爱宗族之责任与义务竞争上游,各宗族的革新事务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沙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沙浦是一个大族,人数将近一万人,但1926年时,沙浦仍是一盘散沙。出于爱族的热诚及与之相关的责任心、义务感,族侨对沙浦的现状不满,表达了革新族务的强烈愿望。《沙浦月刊》载:“窃思我堂堂沙浦,虽已由先祖南囿翁奠其初基,而建设之责,则在我同志,均不可不为己任。目击族势,悲不自胜,以言学校,寥若晨星;以言人才,凤毛麟角。欲行补救,尤非海内外之同志共策进行无以得美满之效果。我等族侨,虽远离家乡,至三万余里,而爱乡爱土之热忱,则固与族内丝毫无殊。故弟等今日所欲与诸同志相策激者无他,恪守本刊宗旨,竭之心思才力以从事民治障碍之排除,并真正民治事业之建设而已。权利可牺牲而义务不可不完尽,意见可偶歧而精神不可不团结。甚望我同志力矢初衷,使月刊光荣并垂不朽。……1926年旅美芝加哥埠振夏杰伦谨启。”[1]1在宗族近代化过程中,族侨始终站在宗族利益上唤醒族人的自觉意识,以宗族为核心激发凝聚力。族侨提出了振兴沙浦族务的具体措施:1.建立族自治委员会,使振兴沙浦族务落到实处。建立沙浦自治委员会,必须将西化因素及革新理念贯彻到自治实践中,使族自治委员会与原来的绅权判然分割,选择有责任心、义务感及德望素孚的人充当自治委员会成员,而将旧绅耆排除在委员会之外。2.因为实行自治及办理学堂、杂志等需要经费,族侨提出了开办合作商店以筹款的建议。3.兴办学堂,宣扬学校教育的意义,以普及教育、提高宗族素质。

三、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在普及教育中的作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私塾仍然是台山乡镇教育的主要形式。私塾教育内容陈腐、方法呆板,已经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塾师良莠不齐,很多是滥竽充数。台山塾师的源头可以分为四类:1.有些人壮年时出洋谋生,至衰老时返回家乡,由于年事已高,没有能力从事其他行业,“自念教学先生,尽可优游度日”,还可以得到族人的尊重,于是运用手段,成为塾师。2.有些人自幼得了残疾,如驼背、跛足,因不能从事正常的社会劳动,于是读了两三年书,甚至连简单的字句都未能剖解,即成为塾师。3.有些人曾经听过两三年讲经,参加过科举考试,文理颇为通顺,即为塾师。但这类人很多痴迷大烟,沉迷于吞云吐雾之中,文化水平较高,而人品又最低,“其上焉者,实其最下焉者也”。4.有的塾师身兼风水先生,在馆时间少,忙于风水之事多。②由塾师的状况可推测当时台山乡镇教育的落后情况。20世纪初期,关于侨乡的学校与教育问题,以族侨为代表的革新派与塾师为代表的守旧派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族侨希望通过废除私塾、兴办新式学堂以普及教育,抛弃旧式科举的功利思想,以培养完全之人格。塾师为了保住饭碗,千方百计地阻挠教育革新,因而在不同宗族或同一宗族中形成了学堂与私塾交错的状况。守旧势力仍能顽固生存的原因有二:其一,侨眷妇女大多不识字,她们要依靠塾师识文断字,读懂往来书信。塾师以此要挟,如不将子女送交私塾,则拒绝为其代笔。其二,乡民对于新式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还不理解。旧式的科举制度带有极强的功利性,科举成功就意味着出仕做官,意味着出人头地和荣华富贵。科举制度废除后,很多乡民对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感到迷茫。送孩子读私塾就是为了识字,私塾是旧式社会制度的常物,因而在观念上易于接受。出于宗族感情和对宗族前途的关怀,更是出于责任与义务,族侨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利用侨刊、宣讲所向侨眷宣讲新式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新宁杂志》载:“教育不发达之大原,在社会不明学校之性质,不识教育之效用。又为一般狂瞽者流,妄称无意识之诋诽,于是普通人民之视学校,一若此谬种流传,社会行且大受其弊……其真知小学为人格教育,人人所不可缺者,盖绝无仅有”②。

绅权是兴办新式教育的另一个障碍。绅耆是旧式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因具有一定知识而垄断文化事务,进而取得基层行政事务权。绅权又和族权交织在一起。族长因文化水平有限,族内的一些事常请教于绅耆,久而久之,族权逐渐又从族长手中过渡到绅耆手中,绅耆成为族务的主要决策者。学堂的兴办及普及教育必然对绅耆的地位构成威胁,因而一些绅耆出于个人利益而千方百计地阻挠革新。绅耆与基层行政事务权集合在一起,他们的阻挠往往成为台山社会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20世纪初期,台山各族纷纷兴办学堂、改良小学教育,与侨汇及族侨对侨乡、宗族的热爱、关怀密不可分。随着台山民众对学校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由私塾向学堂的转变自然水到渠成,劣绅作为一种旧势力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各族创办学堂的核心难题在于经费,对此,各族族侨纷纷慷慨解囊。从现存的资料来看,除了少数学堂以祖偿财产作为办学经费外,大部分学堂都是以族侨捐款为主。各族之间相互效尤,在当时成为一种潮流,小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新宁杂志》载:“邑中人士,自前清之季,见夫社会民智之蔽塞,与夫蒙学教授之不良,于是步武西欧,改组小学,订定遍制教授简易法,于举邑属蒙馆,改弦而更张之,庶几乎学务之兴,民智之开,殆有一日千里之希望矣”②。

四、侨刊是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华侨侨居异国,与家人长期分离,这是情感上痛苦的磨砺,家乡的音信成为他们排遣忧闷的重要途径。家书多涉及私人事宜,而侨刊关涉宗族事务,因而侨刊更能释怀华侨的思乡之情。常年生活在异国的华侨如果突然收到来自家乡宗族的侨胞刊,往往心潮澎湃。《南社月刊》记载了一位华侨收到侨刊的激动心情:“吾族水南人口可谓众矣,然多因为经压迫,远涉重洋,对于乡情族事,谁不关心!唯彼此间消息隔膜,非有印刷品不足达其功。是以一卷邮来,腾欢屡次。……我等常留海外,家乡消息隔阂殊多,蒙贵社常赐月刊,各手一本,了如指掌。所谓不出庭门,能知天下事,此言诚不虚也”[2]。

侨刊创办的宗旨是“促进文明,启沦民智,改良风俗”,从中可以看出侨刊的创办本身就蕴涵着族侨及有识之士因宗族凝聚力而生发的对宗族的责任心、义务感。20世纪初期的侨刊主要宣传社会革新,因宗族情谊而生发的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为推动侨乡革新的动力。

在台山侨乡近代化的过程中,侨刊对于提升台山侨乡文化的自觉意识起着关键的作用。侨刊以文字的形式将台山社会的独特形式及台山人的进步性、开拓性展现在公众面前,从而使台山民众的自觉意识以社会承认的方式固定下来。如台山人的开拓精神,“四万万国人脑袋中尚不知欧洲为何物,而台山人已乘帆船,破海禁,开自由移民之先声。台山人其中国之哥伦布乎!迄今地球上日出入处,莫不有台山人足迹,台山人诚足自豪!”如台山人之开化程度,“当知吸欧洲之文明,明天演之公例者,以宁人为最早”,“台山人之文明事业,台山人之开化程度,往往为各邑所不能及。观学堂之多,商埠之巨,报纸之发达,铁路之工程,殆均为吾言之证”;如台山经济发达之程度,“十年以来,新宁经济界发达之涨度,几有突飞千里之势”;如台山人之富裕,“海禁大通,往来日众,故岁吸欧美南洋金钱,不下百数千万。由是铁路可筑,输舶交通。学堂报界,次第林立。屋宇壮丽,食用奢华,遂使昔日富无十万之新宁,一跃而为文明之富邑”;如台山之民气,“新宁迩来之民气,蓬蓬勃勃,实有大异于前者之奄奄也”。②台山人的自觉意识,最终归结为迎接新世纪、创造新社会的能力,“以台山人之富于冒险精神,以台山人之富于自治能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②。

侨刊在台山社会近代化理论宣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侨刊将一批学者及族侨中有睿智眼光的人团结在一起,为台山社会的近代化做理论先导。族侨之中,越是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越有使命感,他们对侨乡浓烈的关注与热爱已经转化成一种社会诉求,这种转化推手就是侨乡文化的凝聚力。侨刊的作用在于启发民智,推动社会迈向文明、富裕。《新宁杂志》云:“夫报纸之效力,足以淬砺人心,转移风化,此稍有知识者知之悉矣。盖其一纸风行,今日言之不足,继之以明日,久之未有不风靡一时者。”②此处所言报纸,即指报纸、侨刊一类。侨刊的作用在于让新事物在耳濡目染之间为人们所熟悉、接受,使社会革新理论在人们的闲谈中由陌生变得熟识,进而沉淀为侨乡民众的开拓意识。

侨刊对于启发民智、改变宗族意识居功至伟。侨刊“启沦民智”的目的直接指向了宗族。《东坑月刊》云:“本刊为全乡人民之喉舌,亦全乡舆论之机关。凡促进文明、启沦民智、褒善贬恶、改良风俗,厥为本刊是赖。而传达消息,以及一切兴革事宜,有待于本刊鼓吹宣传者多矣。”[3]9侨刊作为宗族自身的刊物,记录、陈述宗族要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宗族革故鼎新事宜是各宗族侨刊的中心话题。侨刊陈述了兴办学堂、普及教育、创办图书馆、创办宣讲所等启沦民智的主要革新要务,同时将族侨对西方社会的感受刊登其上,以使宗族成员了解西方世界、接受先进的社会理念。侨刊启沦民智的作用是以浸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如《东坑月刊》云:“合族的一个言论机关东坑月刊,自出版以来,其对族人心理,潜移默化,收效不浅。”[3]6台山社会的近代化里程与民众意识的趋向与认同密不可分,侨刊的宣传使这些观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沉淀在民众意识中,从而为台山社会近代化的推行奠定了心理基础。1926年《黄氏月报》中的一则《题词》称颂了侨刊对台山社会近代化的贡献。《题词》云:“自论吾台,宗枝非小,倘事栽培,先觉觉后,沦智灌仁,劝善规丑,士农工商,迭显优秀。是谁之功,月刊称首!”①台山社会的近代化与宗族的关系密不可分,传统的宗族观念能否改变、能否以开放性置换宗族的保守性,是台山社会近代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注释:

①参见台山档案馆藏《黄氏月报》,1926年第1期。

②参见台山档案馆藏《新宁杂志》,1909年第4期。

③参见台山档案馆藏《光裕月刊》,1924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论家族制度与本族今后措施[J].沙甫月刊, 1926(7).

[2]响应南社组织支部的信[J].南社月刊,1930(4):63.

[3]本刊与族侨[J].东坑月刊,1935(5).

[责任编辑文俊]

收稿日期:①2015-10-12

作者简介:刘红卫(1971-),男,陕西蓝田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7.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13(2016)01-0008-04

猜你喜欢
宗族社会凝聚力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