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思想研究三十年略述

2016-07-07 05:34杨清虎
关键词:仁爱儒家孔子

杨清虎

(安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仁爱”思想研究三十年略述

杨清虎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近三十年,学界对“仁爱”思想给予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和关注。在“仁爱”的诠释上,它是“统摄诸德”的儒家核心思想——“仁”,也是“仁”的具体表达——“仁者爱人”。在“仁爱”的个体性研究上,学界既重视挖掘孔孟的“仁爱”之源,又重视审视历代思想家的“仁爱”变迁。在“仁爱”思想价值上,学界从学术、道德、教育、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给予了发掘和关注。当前“仁爱”思想研究任重道远,从提高文化自信、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来说,“仁爱”思想研究仍有着重要的现代化意义。

关键词:儒学;仁;仁爱;爱

“仁爱”思想由来已久,上古圣贤无不重视仁爱之道,“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1]“仁爱”思想既是帝王之道,亦是民众察人准则,历代学者见仁见智,是穷其一生探索的哲学真谛。春秋之末,孔子以“爱”释“仁”,首倡“仁爱”,开创“仁爱”思想教化的先河。此后数千年,仁爱思想经久未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学术兴盛,更是让“仁爱”研究成果硕果累累。

一、“仁爱”思想的诠释

(一)从“仁”的角度理解“仁爱”

“仁爱”作为一种情感观念,诸多研究中常以“仁爱”代指儒学之“仁”,而儒家文化中的“仁”含义广泛,它既涵盖了具体的“爱人”,又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儒家学说理论。广义上的“仁爱”与“仁”无异,“仁”是“仁爱”的简称。近三十年来,对于“仁”思想的解读,大多数学者主要还是坚持蔡元培的“统摄诸德”说。如罗国杰以传统道德为视角,把“仁爱”划为一种道德规范加以论述,阐述了“仁爱”在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2]当把“仁爱”抽象出来,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标准,“仁爱”的范畴就非常广泛。张岱年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判断“仁”。“仁”要求人我兼顾,彼此互相,这应是人际关系的一个根本原则。[3]张岂之认为所谓的仁就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孔子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仁’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仁的充分条件。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构成仁。”[5]冯友兰认为“仁”包含了伦理学和哲学两个范畴的问题,作为全德之名的“仁”,是最高的精神境界。只是,有学者认为,冯友兰对孔子的“仁”作为哲学范畴的含义是什么或如何显示没有具体指出。[6]汤一介明确指出“仁者爱人”是适应封建主阶级的要求,“仁”的思想具有阶级性,具有“尚贤”的意思,“不仅是一个政治的道德的范畴,而且是他的哲学范畴”[7]。既然“仁”能包含一切成仁之道,那么也就自然与“仁爱”合二为一了。

笼统来说,作为抽象概念的这种“仁爱”,是统摄诸德之仁,是伦理之仁,是政治之仁,是新时期的道德之仁,是生态之仁,气论之仁,是现在的“仁学”和“人学”之仁。

(二)从“爱”的角度理解“仁爱”

第一种角度就是从爱的字源出发,来诠释什么是爱。谭武群从爱字形态的演变等训诂学的视角释读仁,认为仁有丰富的含义和社会现象,爱就是控制一己私欲,阶级社会的关怀,就是爱情,就是认识自己。[9]第二种角度是把爱当作儒家思想的一种表现进行解读。有人就认为,孔子的“爱”有两种,一是博爱,二是有差等的爱,前者就其爱的对象而言,是广泛的,后者就爱的程度而言又是有差异的;前者是心灵与理想,后者是行为与现实。[10]第三种角度是把爱解读为具体意义的“爱人”,爱即仁爱,爱是仁的一种。有人认为,孔子强调仁之核心是“爱人”,这种爱要发自心底,同时把爱人当作一种令人愉悦的事情做。[11]孔子以爱释仁,也就有了以仁释爱。黄玉顺就认为,在儒家的话语当中,“爱”也表达为“仁”。[12]当然,他也认为,儒家在讲爱的时候,不仅仅是讲感情之爱,还讲情绪之爱,甚至感触之爱。伍晓明以海外华人的观点审视“仁爱”,认为“爱”就是仁者爱人,并且与“惜”、“好”存在关系,爱人就是“我对他者的根本性关切”。[13]第四种角度,是把爱作为一种宗教概念给予解读。吴学国认为,爱是由于为被爱者而实行的自我牺牲而最终达到与这被爱者和合的行动,包含特定的形式才是爱的意义,是爱的本质。[14]孙文娟认为,仁与爱是儒教和基督教的核心观念和根本原则,它们是两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精神类型:“仁”植根于人本主义传统,使儒教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宗教;“爱”植根于神本主义传统,使基督教成为以神为中心的宗教。[15]徐琪认为,爱是基督教的特有观念,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友爱观就是爱上帝、爱邻人、爱自己三者在“上帝之中”获得了内在的调和与统一,基督之爱就在尽可能多的兄弟姐妹之爱中得到落实。[16]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性较难诠释,所以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仁是儒家观念,爱是基督的观念。[17]

可见,爱的含义相对广泛,既有古代的爱,又有现代的爱;既有儒家的爱,又有其他宗教或学术流派的爱;既有亲人、夫妻、朋友之间的爱,也有对他人和万事万物的爱。爱的观念如此之广,当然也就与仁产生了交集,有了“仁爱”,这种“仁爱”不特指儒家之爱,又离不开儒家之爱。

二、“仁爱”思想的个体性

近几十年来,对“仁爱”思想研究不断深入,众多的学者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了具体的思想家的“仁爱”思想上,不断挖掘“仁爱”思想所具有的个体性。这些思想,不仅有孔孟原儒的“仁爱”表达,亦有历代儒家对“仁爱”的诠释、讨论、践行等。

(一)孔子的“仁爱”思想

有以孔子“仁爱”思想为研究中心的,例如杨朝明讲述了什么是仁爱,为什么要仁爱,怎样做到仁爱。刘夏阐释了什么是孔子的仁爱思想,并认为孔子的仁爱思想蕴含着和谐因素不仅适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而且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价值。[18]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有人提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孔子之仁,无论是从其内涵规定,还是从它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影响深度看,它都可以也应当成为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19]

(二)其他思想家的“仁爱”思想

有以孟子“仁爱”为研究对象的,如张奇伟谈到孟子仁学时说:“一般地说,仁,爱人也。具体地说,仁,亲亲、仁民,爱物也。施由亲始,前后有定,含义有别、爱分差等,由浅及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广大悉备。”认为孟子的思想应该值得肯定。[20]李景林以孟子“仁爱”思想为基础,认为孟子通过辟杨墨来阐述儒家的仁爱观念,表明其对道德法则和人的私己性二元对峙的倾向有很高的理论警惕。[21]也有对孔孟之“仁”对比研究的,魏义霞认为,孔子与孟子之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性。[22]还有,如吕颖以《论孔孟“仁”之异同》为题论述了孔孟“仁”内涵的异同。老子仁爱观方面,一般以为老子“绝仁弃义”,是不讲仁爱的,但也并非全然如此,诸多学者认为老子有仁爱思想。李光福认为,老子有自己独特的仁爱观,道是老子仁爱观的形而上依据。[23]林光华认为,老子仁观包含四个不同层面:大仁、上仁、慈仁与伪仁。[24]汉代以后的学者亦有自己的仁爱思想体系,如杨佳选取了张载的仁爱观进行研究,她认为张载侧重于为仁爱建构哲学本体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爱必兼爱”为纲领的仁爱观。[25]也有以近代学者为中心研究仁爱思想的,如李昕探讨了新儒开创者梁漱溟对“仁”的一贯境界,认为梁漱溟一直都围绕“仁者与物无对”这个概念,基于宇宙生命流变之体阐发“仁”对应的是现实中的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26]诸多古今学者对“仁爱”的理解和践行都各有不同,“仁爱”思想因此而具有个体性。这种个体性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影响的产物,以致于出现了兼爱、博爱与仁爱的差异。

三、“仁爱”思想的价值

2008年11月28日,国际儒学论坛以讨论“仁爱”的现代价值为主题。在这次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都对“仁爱”思想谈了自己的看法。巴文泽说:“儒家仁爱思想中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中庸之道’等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在现代社会能够重新彰显,并能发挥它的实际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国与国的和平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7]

(一)学术价值

当前学术界对“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全方位的,是多元化的。有人认为“仁爱”思想的研究推动了仁学或儒学的进步,肯定了“仁爱”思想在学术方面的重要价值。王克奇以齐鲁文化为起点,阐述了“仁爱”思想在走向“民胞物与”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28]朱汉民、张国骥肯定了仁爱思想在两宋理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29]朱汉民强调了仁爱思想在玄学、理学发展中的作用,最终推动了《论语》学的发展与内圣之道的建构。[30]肖必恒从历史发展角度,肯定了仁爱思想在殷周宗教神学向儒家伦理哲学的嬗变历程的重要作用。[31]魏义霞总结了近代思想家,尤其是康有为、谭嗣同对儒家的仁爱思想的重大贡献,认为近代学者的“仁爱”思想,具有近代的价值理念和西方的思想要素,拥有无与伦比的兼容性和会通性。[32]王传涛也以“仁学”为视角,肯定了仁爱思想在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33]

(二)道德伦理价值

有人认为“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社会道德方面有重要历史作用。臧乐源认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意义。[34]郭齐勇认为,儒学在民间、在历史上浸润近三千年,其“和而不同”“天下一家”之道,对各民族及其宗教、习俗、文化的融合,对中华民族及其国家的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仁爱思想在历史上功不可没。[35]高亮之肯定了仁爱思想的历史影响,认为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核心的内涵,是中国历史与文化能持续两千多年的思想根基。[36]颜炳罡认为儒学是天人性命之学,与当代社会存在双向互动。[37]唐凯麟、张怀承认为,仁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38]吴新颖认为,仁爱在当代价值就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宽容与理性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世界等;其实现路径是坚持社会公正,并开展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39]徐亚非认为,仁爱精神是处理当今家庭、国家、世界的一个道义原则。[40]韩星等人认为仁爱是一种人道思想,具有普世价值。[41]在全球化多元视角下,对仁爱与和谐社会的需求日益凸现出来,在此前提和背景下,孔子的仁爱思想通过现代重构,对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及世界文明的演进将产生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

(三)社会经济价值

文化的不断进步,必然对经济起到一定的作用,仁爱思想对于社会发展进步是有积极作用的。姜林详、薛君度不仅对“仁爱”的内涵及历史沿革进行阐述,还将儒学的核心思想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古为今用、吐故纳新,寻找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同质之处,探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42]徐山惠认为“仁爱”思想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作用。[43]李晓愚认为,仁爱思想为“以人为本”提供思想资源,有助于抑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有助于构建新型和谐人际关系。[44]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儒家仁爱思想在学校教育方面被广泛关注并应用。近年来一些期刊论文以及一些会议方面则细致到对孔子的“仁爱”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大多数研究的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例如:鲍荣娟认为孔子仁爱思想为大学生主体道德认知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理念和理想人格等优良品质。[45]韩冰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和出现问题切入,认为用仁爱思想可以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升华辅导员工作理念、优化学生管理。[46]

此外,有人还注意到了“仁爱”思想的生态价值,文化交流方面的价值,公益人道价值,伦理价值,弱势群体的保护价值,社会主义公德建设作用,慈善文化中传播的作用,以及在校园文化、机关企业文化、群众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段文字能够说清表明的,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加以吸收,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实现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

四、“仁爱”思想的研究特点与趋势

(一)从“一家之言”到“百家之长”

一直以来,“仁爱”思想都被看作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学者对仁爱的解读多是从儒学经典思想研究展开各种诠释。比如对孔子、孟子、二程、朱子、张子等人的仁爱观进行解读,这种解读关注点较窄,没有离开儒学的圈子。随着“仁爱”思想不断被推衍,儒家学者开始致力于儒学与其他思想的积极对话,儒家仁爱与墨子的兼爱思想、老庄爱的思想、基督教博爱思想等儒家之外的理论思潮互动多了起来。此外,关注中华文化的众多学者,包括新儒家和海外汉学家、宗教学者以及港澳与海外文明的研究学者开始以其他文明为视角审视中华文化,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在中华文化研究上不遗余力,尤其是结合儒、释、道一体的中华文化与耶教为主的西方文明展开了多重对话,可以说儒学在发现自己长处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他人的长处,开始着眼于“百家之长”。“仁爱”思想已经成为中西文明碰撞和对话的基石,无论是中华文明的仁爱精神,还是西方世界的博爱精神,都是致力于人类世界和谐、和平与进步。

(二)倡导“仁爱”思想的时代价值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深入挖掘和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仁爱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没有精神文明的支撑,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个人发展,都应该大力弘扬和提倡“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正如郭齐勇所言“仁爱”是二十四个字的总的基础,尤其是“和谐”“公正”“敬业”“友善”的发祥地。仁爱思想以“爱人”“成己成人”为前提与目的,以培养爱心实现自身心理和谐,以相互敬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爱护民众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以爱惜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的合理内核,可以指引我们走出工业文明和技术理性畸形发展所导致的人的“物化”“异化”和“单向度”困境。[47]仁爱思想在当代社会,有着广泛的价值,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使“仁”落到实处,使仁爱得到升华,也就是张岱年所说的:“就是要古为今用,为加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48]

简言之,“仁爱”思想的时代价值,就笔者看来,不同身份的人践行之路是不同的。广大人民群众,提倡仁爱,就是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和爱护,就是要形成团结友善、平等友爱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气氛。对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来说,提倡仁爱,就是要爱民、亲民、为民、富民,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践行社会主义群众路线,搞好党内民主和听取群众意见。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提倡仁爱,就是要爱国、爱家、爱人,就是要谦和、友善、礼貌,就是要怀有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在“仁爱”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努力,让全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新风貌,充满人文关怀,让中国道路不断拓展,让中国精神得以发扬,使人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清阮元校刻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196.

[2]罗国杰,宋希仁.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张岱年.探索孔子思想的真谛——六十年来对于孔子思想的体会[J].孔子研究,1989(3): 32-34.

[4]张岂之.怎样读《孟子》[J].湖湘论坛,1998(4):49-51.

[5]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3l.

[6]王树人.《论语》中仁的不同含义辨析[J].孔子研究,1991(1):15-20.

[7]汤一介.孔子[G]//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北京:教育出版社,1987:67-88.

[8]苏昌美.爱的哲学[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3.

[9]谭武群.“爱”的解读[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10.

[10]单亦艳.谈孔子“爱”的思想[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05-108.

[11]窦雅斌.《论语》仁论矛盾对立之探微[J].中华文化论坛,2014(5):50-52.

[12]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4.

[13]伍晓明.“爱(与)(他)人”——重读孔子的“仁者爱人”[J].中国文化研究,2003(4):79-92.

[14]吴学国.“仁”与“爱”——对宗教和世俗之爱与儒家道德情感的一项比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4): 35-41.

[15]孙文娟.儒教之仁与基督教之爱[J].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 24-27.

[16]徐琪:论奥古斯丁的友爱观[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石晓静.“仁”与“爱”浅析[J].沧桑,2007(4):146-147.

[18]刘夏.孔子仁爱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J].传承,2008(11):60-61.

[19]邹顺康、姚家赞.孔子仁爱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道德建设[C]//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2007:515-520.

[20]张奇伟.论孟子的仁学[J].管子研究,1994(1) :29-33.

[21]李景林.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J].哲学研究,2009(2):36-46.

[22]魏义霞.仁——在孔子与孟子之间[J].社会科学战线,2005(2):49-54.

[23]李光福.论老子的仁爱观[J].广东社会科学,1999(2):94-98.

[24]林光华.老子仁观的四个层面及其反思[J].中原文化研究,2013(3):45-52.

[25]杨佳.张载仁爱观研究——兼论《西铭》仁孝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6]李昕.从“无对之乐”到“无对之心”——梁漱溟探索儒家“仁爱”真精神的思想历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39-45.

[27]巴文泽.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2008年国际儒学论坛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9(2): 281-

282.

[28]王克奇.“民胞物与”思想的性质及其文化溯源[J].东岳论丛,2006(6):205-209.

[29]朱汉民、张国骥.两宋的《论语》注释与儒学重建[J].中国哲学史,2008(4):87-94.

[30]朱汉民.玄学、理学对《论语》学的拓展[J].湖南大学学报,2009(3):25-29.

[31]肖必恒.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J].人民论坛,2010(8) :228-229.

[32]魏义霞.近代视野中的仁爱[J].社会科学战线,2009(2):31-39.

[33]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34]臧乐源.弘扬仁爱思想促进社会发展[J].文史哲,1999(2):65-70.

[35]郭齐勇.守先待后——文化与人生随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

[36]高亮之.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94.

[37]颜炳罡.生命的底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1.

[38]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168.

[39]吴新颖.传统仁爱观的当代价值及实现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8(5):92-94.

[40]许亚非.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4.

[41]韩星.仁者爱人——儒家仁爱思想及其普世价值[J].梧州学院学报,2013(4):1-7.

[42]姜林祥,薛君度.儒学与社会现代化(上)[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18-605.

[43]徐山惠.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44]李晓愚.儒家仁爱思想的当代诠释[J].郑州大学学报,2010(5):31-33.

[45]鲍荣娟.孔子仁爱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46]韩冰.儒家仁爱思想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47]颜世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N].光明日报,2014-11-18(07).

[48]张岱年.仁爱学说评析[J].孔子研究,1986(2):16-21.

[责任编辑李夕菲]

收稿日期:①2015-09-09

作者简介:杨清虎(1981-),男,陕西西乡人,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13(2016)01-0068-05

猜你喜欢
仁爱儒家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