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雪,张晓旭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
朱海雪,张晓旭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文章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在心理课程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借鉴前人的成就,初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2007年起源于美国,是目前国内外非常关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的教学课堂包括知识的传递与内化,其中,“知识传递”过程被放到了课堂以外,学生通过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练习,然后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进行答疑和交流,通过课上的“内化”过程深化所学知识、完成知识的建构[1]。与传统的课上教授,课后内化形式大大不同,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导者,亲自参与学习,主动研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者们也对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如Zaid Ali Alsagoff 教授认为,翻转式教学的最大挑战并不在于如何制作视频,如何进行有效的(线上)活动,而是如何创造鼓舞人心、面对面的课堂学习[2]。
从目前翻转课堂的实践情况看,更多应用于基础教育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还比较少。从2011年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以来,高等教育资源获得越来越多的开发,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有大量优秀的心理学课程,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是我国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方向[3]。也有学者对心理学领域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如刘曼曼[4]分析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优势,包括三点:(1)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2)理念与技术的先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资源的共享,解决资源匮乏问题,通过课堂实践也证明了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董巍[5]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团体心理辅导课上,实践探索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团体辅导的方式要求,增加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及时效性。对于仍无法解决的共性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将探究面扩大到全班;抑或针对问题创设出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演练等方式,现场指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取得了很高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的应用取得了一些值得学习的成功经验,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应用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更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适合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1.1 “微课”模块
按照大纲及教学目标,将课程做成微视频形式,内容生动活泼,涵盖每一章教学重点内容,形成“微课”,做好“微课”之后,将“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行观看完“微课”内容,为班上没有电脑或者没有网络的同学提供场所进行观看,一般是申请一个多媒体教室,确保班上学生都能够提前自己观看完“微课”。我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把握学生自主学习动态,基本做法就是建立了一个QQ群,将班上学生都加入到QQ群里,学生自愿分成几个小组。学生每学完一章的“微课”,在群里先进行简单的讨论,自由发表言论,可以分享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找出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以便于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教学。
1.2 课堂模块
课堂教学环节主要针对“微课”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引导。首先是小组讨论汇报。每个小组将自己在观看“微课”课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报总结,我从中抽取其中几个小组,提出几个问题,让小组成员进行回答,这样做一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回顾之前“微课”知识,加深印象,还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现实困扰,从而为更好地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对于回答问题好的小组,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其次是教师引导。小组汇报讨论之后,教师应该创设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化学习,比如询问学生之前的“微课”方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参考的标准应该按教学目标还是学生现身问题?等等。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除了要把控知识的掌握还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改变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课后模块
课后模块主要是对课程的考核评价阶段,翻转课堂模式相对于其他课堂模式而言,更加注重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估,而不是学习结果,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做到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因为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而结果评价则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是最终综合成绩中过程考核应该比例大于结果考核,这才是翻转课堂的精妙之处。
课程结束后对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成效进行简单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模式上,有78.9%的同学赞成这种模式,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学到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升,也有11.2%的学生不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为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没有学到任何。在心理健康知识上,82.5%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明显增加了,心理素质也有所提高,也有6.9%的学生认为心理知识没有任何提高。在教学效果上,大部分学生(81.9%)认为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效果明显,也有77.3%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也有8.3%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实践探索,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是明显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新的探索,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与教师,教师的作用很大,课堂的翻转效果及发挥的优势关键取决于教师,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探索和适应过程。
[1]张海云, 李银玲.将团体辅导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98-10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单玲, 魏振水, 孙铃.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转心理学课堂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4(06):45-47.
[4]刘曼曼.《大学生心理健康》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高校研究,2014(66):68.
[5]董巍.翻转课堂视野下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4):24-26.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cours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ZHU Hai-xue, ZHANG Xiao-xu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lipped classroom concept and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s in application and the results achieved, drawing on previous achievement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lipped classroom;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G479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5.218
1672–7304(2016)05–0441–02
滁州学院一般教研项目“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索”(项目编号:2015jyy025)、省级重点教研项目 “地方高校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建构与运行研究”(项目编号:2013jyxm229)。
(责任编辑:吴湘银)
朱海雪(1985-),女,山东昌乐人,研究方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