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016-03-11 15:39张泽锋陈峰
考试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课堂气氛师生关系

张泽锋+++陈峰

摘 要: 课堂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课堂上需要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营造和谐良好的气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者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良好课堂气氛表现特征入手,从教师自身角度探讨并列举出五方面谈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 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 良好班风 语言艺术

课堂气氛一般指上课过程中教师、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活动表现出的情绪状态。课堂气氛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评判课堂气氛呢?明显特征有以下四点:第一: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的求知欲强烈、回答问题思维活跃、师生课堂活动有序进行;第二:课堂上师生对话和谐互动多,师生之间处在互动积极状态;第三:师生知识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师生双方热情饱满;第四:学生和老师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满足感。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到和谐统一。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性作用,因此教师要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现在从以下五方面谈谈教师如何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自身形象

教师要为人师表就应该树立良好形象,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正确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离不开德与美。培根说过: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出真正的光辉。因此,只有培育好教师美的师德才能培养学生美的品德。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特别是行。日常工作生活中教师要做到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其次,教师要用适当语言打动学生,要用有效行动感染学生。《论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希望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自己首先要做到。另外,教师个人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教师这门职业是一项育人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职业,学生对其评价的好坏与教师的外在形象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平时个人着装要保持自然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要稳重端庄,态度要亲切和蔼,道德情操要高尚,对待生活要乐观向上,等等。教师要在学生群体中创造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影响力。教师内在形象主要包括:个人知识水平、文化程度、个人修养等方面。教师的内在形象在无形当中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师平常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修养,对自己严格要求,将做人和育人统一起来。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的参与面比较广,双方处于互动积极状态,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会形成。

二、教师要博学多才,树立威信

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时,不能仅依靠教材,应适当传递一些与课本相关的科技信息,引进一些鲜活的对比资料,增强教学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要求教师平时提升自我、博学多才。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一定的知识是立身、树人的资本。《学记》有言:“亲其师,信其道。”通常学生学习中容易亲近、尊敬、信任博学多才的老师,对喜欢的老师所教的知识会用心听,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另外,教师要树立威信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当然教师威信形成需要经过一段过程,教师威信包括如下四个方面:思想威信、学识威信、品德威信、情感威信。教师的威信是依靠教师学识才智、性格个性、育人成果在学生心中产生的尊敬和信服的态度。对于有威信的教师的赞美和表扬,学生感到自豪和高兴,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进步。而对于有威信的教师的教育批评,能够使他们深刻反省自己及积极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总之,教师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威信在学生中树立起高尚的师德品质,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课堂活动井然有序。

三、教师能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促进良好课堂气氛形成,如果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的和谐关系,老师就会有这种感觉:课堂气氛差,学生不好教,教学活动很难有效顺利开展。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保证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共同探求真理的师长,在课下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幽默感和亲和力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其次,教师平常通过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老师的用心,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信任欣赏老师。我们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欣赏某个教师,你就会很自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谐,推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旧的观念,健全和完善人格。因此,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点燃他们热爱这门学科的火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细心关注学生的情感,积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教师要促使班级形成良好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风气,由班中所有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良好班风常常有以下表现:积极向上、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兴趣广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等。教师对班风形成起着最主要的渲染作用。要形成良好班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这样就会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保障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第二,利用情感陶冶,寓教育于各种情景之中。情感陶冶并不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而是寓教育于各种情景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影响。第三,培养管理骨干,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精心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可以让学生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他们会自觉维护班集体荣誉,形成良好班风学风也就自然而然了。第四,做好特殊学生的疏导教育工作,开导他们转变思想。老师对特殊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沟通老师和学生情感的桥梁。班风是一个班级重要的风貌,是班内学生一种习惯性行为作风。良好班风具有约束力,影响每一位学生。在良好班风下学生在课堂上会积极配合老师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活跃,班级良好气氛也就形成了。

五、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教师的语言修养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职业语言。教师语言表达能力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此,从以下四方面说明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1.教学语言要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要准确地对定义、定理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避免学生在理解上产生疑问和误解。要保证知识讲解有准确性和规范化要求。如吐字清晰准确,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等等。简约,要求教师教学语言简单易懂、概括清晰。

2.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

教师教学语言不能一贯用书面用语讲,也不能随便用口头语言说。因此语言要简单易懂,使学生容易明白,理解清楚透彻,不能一知半解。数学教师要运用自身所长把深奥的知识解析透彻,使抽象定义分析具体清晰,用自己的数学语言艺术传递给学生丰富的知识。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的语言可以体现教师的知识、智慧、灵感、机敏,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缓和对立情绪,调节紧张气氛,激活课堂气氛,可以产生使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思路开阔,解决问题迅速,而在心境低落或抑郁时,则思路闭塞反应迟缓。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等运用幽默语言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气氛。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

教师要学会借助眼睛、身体和工具等各方面传递出来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眼睛可传递出多样化的感情,例如:赞同、反对、高兴、气愤等。课堂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眼睛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提醒学生注意。教师目光和蔼亲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可提醒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无形中起到控制课堂气氛的作用。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良好的课堂气氛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有许多种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自身长处不断探索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情感体验、集中学习注意力。所以,高校教师要结合自己专业特长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信息化、和谐化和趣味化。

参考文献:

[1]阮积嵩.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78-80.

[2]李晓侠,吴青文.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J].科技致富向导,2010(36):217,222.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课堂气氛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