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玥,黄叶莉,蔡伟萍,任丽娜
Roy适应模式理论体系及其应用现状
周玥,黄叶莉,蔡伟萍,任丽娜
摘要:综述Roy适应模式理论在国内外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总结目前临床护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推动和实现Roy适应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Roy适应模式;护理理论;应用;综述
Roy适应模式(Roy Adaptation Model,RAM)理论是美国护理理论家罗伊对输入、中间过程、输出和情感4部分构成的具有认知、决策和反馈功能体系的系统阐述[1]。随着护理模式和整体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Roy适应模式理论得到广泛传播并指导护理研究与实践,其理论体系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1Roy适应模式理论体系发展现状
1.1Roy适应模式理论概述
1.1.1关于认知适应过程Roy适应模式理论将认知适应过程分为自我感觉认知、明确问题认知、确定行为方式、自我调节定位4个部分[2],即个体基于自我的知觉及情感状态评价,对各类应激刺激进行客观分析和思考而确定最佳应对策略,从而采取适应性反应行为。
1.1.2Roy适应模式的基本理论Roy基于人作为开放性、整体性的适应系统的观点,分析并创造性结合Bertalanffy系统论、Johnson行为系统模式、Heslon适应理论、Selye压力与应激理论、Lazarus压力与应对模式和Maslow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等的有关观点,提出了Roy适应模式理论。其内涵主要包括机体对内外刺激的感知、调节及做出的生理、心理等行为反应,或适应反应,或无效反应,取决于个体适应机制和刺激信号的性质和强弱[3]。护士的职责主要是控制相关不良刺激,评估无效反应的可能性并通过强化其生理、 认知调节器和其他适应机制加以预防[4]。
1.1.3Roy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顺应适应模式理论的发展,Roy制定了相关护理程序六步骤,即输出行为的一级评估、行为相关刺激的二级评估、个体适应状态的护理诊断、 制定干预后行为结果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实施干预和干预后行为评价[5]。Roy强调:评估应更多注重对无效行为和不良刺激的评估,制定个体化、针对性干预方案;其次,适应模式护理程序的六步骤在实践应用中须持续和同步实施。
1.2Roy适应模式理论测评工具基于应对适应理论框架,Roy以健康和疾病为情境,通过归纳和演绎法研制了应对适应量表(Coping and Adaption Processing Scale,CAPS),包括资源储备及应用、生理反应和应对方式、警觉的认知行为过程、系统的应对策略、借鉴自我和他人经验5个维度和47个条目,反映个体能否在应对刺激时充分利用内外资源,调动个体和群体的应对系统或借鉴经验系统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个体在应对各类外界刺激时自身的适应心理活动过程及表现其自我概念的适应性行为[6-7]。CAPS量表操作简便且具有相对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已被引入亚洲、北美洲等多个国家用于测评阿尔茨海默症、老年听力障碍、外科术前评估、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等病人的应对和适应能力[8],也用于验证通过改善应对适应过程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和疾病控制项目的有效性[9]。庹焱等[10]基于CAPS量表的信息,发展适合中国病人的应对适应能力测评工具,修订研制了中文版简明应对适应量表(Short Form of Coping-Adaption Processing Scale,SF-CAPS)。通过对英文版CAPS的翻译和文化相关性修订形成中文源量表,并进行样本选择和测评,最终形成3个维度和28个条目的中文版简明认知与适应量表,其内容基本涵盖了源量表的信息,但由于测评样本的选择范围局限且数量较小,SF-CAPS的普遍适用性和信效度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2Roy适应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2.1Roy适应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和护理程序一经提出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相关文献报道,Roy适应模式可应用于急慢性疾病病人及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如子宫肌瘤病人、创伤性截肢、睡眠障碍、有造瘘口病人等,且治疗效果明显,对病人有效适应角色转换,改善应对方式,重建自我形象,促进疾病的转归康复,早日回归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1-13]。Roy适应模式理论也常用于针对病人家属在照护期间呈现的无效反映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如白血病、肺移植等待肺源期间、艾滋病、抑郁症病人家属等。
2.2Roy适应模式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科学研究与实践往往相辅相成,Roy适应模式理论体系在临床护理应用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再研究。张丽等[14]对临床护士关于Roy适应模式认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对Roy适应模式理论认知存在不足,对Roy适应模式程序的实施技能掌握程度不一且相关培训力度不够。这样一方面造成科研结果的偏差,另一方面影响Roy适应模式的实施效果和全面推广。所以,实施研究前应加强对实验操作员或临床护士理论和技能的双重培训,使其正确掌握实施技巧,保证科研结果有效、可信。随着对Roy适应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Roy适应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定量分析,也可应用定性研究或综合性质量结合的研究。Perrett[15]将1995年—2005年基于Roy适应模式理论的质性研究与早前25年的研究成果和指南进行比较指出,对护理理论的长远发展采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质性研究成果更为明显。Barone等[16]对基于Roy适应模式理论的各类研究进行二次分析,对研究所使用的评估工具和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进行检验,推荐重点开发主要区域的测量工具,包括社会群体适应等,尤其应发展与哲学假设一致和多元化认知结构的评估策略。牟善芳等[17]指出Roy适应模式有助于研究变量的选择与分类,可作为护理质性与量性研究的理论依据或发展研究量表的理论基础,如产褥期妇女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手术病人家属需求研究等,癌症妇女功能评估量表,产后功能评估量表等。
2.3Roy适应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是通过组织促进适应性反应的护理活动,可以提高适应能力,在护理教育与实践中应用也较为广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Roy适应模式已被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和欧洲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护理院系先后作为护理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Roy在完成硕士学位后回到母校将Roy适应模式理论应用于护理学士课程设置,以护理程序、学生的适应与领导能力为横轴,以Roy适应模式理论、健康疾病连续理论以及护理实践为纵轴,构成课程设置的概念框架,使学生明确护理目的和护理课程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验证理论和发展理论价值的分析与洞悉能力[18]。1964年—1976年美国多所高校将Roy适应模式用于构建护理学生的教学和培训课程,培养学生问题识别、反应机制的鉴别和各类刺激状态下的适应能力[19-20]。他们认为Roy适应模式的指导可减轻学生的紧张与焦虑。另外,Roy任波士顿大学护理学院教授与护理理论家期间帮助发展和执行护理博士项目,为更多护理学者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机会[21]。罗海燕等[22]针对140名护生实习期间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实习前期自我概念错误,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实习中期症状减轻,心理状态相对稳定;实习后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症状均加重)显示运用Roy适应模式分析解决了护生实习初期及后期的心理需求。
2.4Roy适应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围绕促进机体积极应对各类刺激因素,从而产生适应性反应并锻炼其适应能力,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亦可见应用。罗琼[23]在临床实习生管理中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显示,实习护生能更好地实现从学生到临床护理工作者的角色转变,适应临床生活和学习。罗显利等[24]应用Roy适应模式理论对新护士进行培训,使新护士对新环境、新角色适应良好,增加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职业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也有所提高。
3Roy适应模式理论新进展的护理实践意义
3.1认知适应过程理论认知适应过程理论使Roy的认知调节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自我一致性概念的提出在消除病人消极的认识、修正不适当的自我概念具有明显效果[25],有助于护理人员在面对具体病人时正确评估应激适应水平,实施具体适应阶段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干预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帮助病人主动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社会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认知适应能力,促进其达到完整适应性状态等。
3.2群体应对系统护理对象已经扩展为家庭、社区等在内的群体。Roy[26]在Hann对群体应对系统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对社会健康需求的重视。Barone等[16]也推荐以群体适应水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Roy适应模式理论测评工具的研究,而面对区域性健康问题时须充分调动群体应对系统,利用家庭、社区和外环境中一切可利用资源实施健康促进变量推动,从而影响个体的适应行为和适应水平,最终提高整体适应水平。
3.3应对适应量表CAPS可用于护理人员评估病人的应对适应状况、采取的适应模式以及处于认知适应过程的具体阶段,鼓励维持可行的应对策略,帮助建立新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其应对能力[27];同时也可验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而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需在后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
4小结
Roy适应模式理论体系在不断深入研究、验证和补充过程中,作为理论框架和基础,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导,并取得满意成果。由于个体差异性和研究对象选择的偏向性,Roy适应模式理论研究在其他人群中是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8]。该模式主要针对个人,而集体适应性反应系统的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29]。对临床护士调研过程中发现,对Roy适应模式理论中过多的抽象名词如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等[14],概念或有重叠。该模式的运用程序复杂,耗时长,成效慢,在病房推广有一定难度[30]。另外,现使用的Roy适应模式理论主要关注病人现存的无效反应,忽视预防和疏导的重要性。总体而言,Roy适应模式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指导,虽然存在不足,但在应用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将其与现代整体护理观相结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Roy C,Whetsell MV,Frederickson K.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and research:global perspective[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9,22(3):209-211.
[2]高晨晨,姜安丽.罗伊适应模式理论新进展评介[J].护理研究,2013,27(4B):964-966.
[3]李艳.基于Roy适应模式干预老年慢性心衰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D].郑州:郑州大学,2012:1.
[4]Cheryl AL,Vicki K,Marijo L,etal.Using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transplant candidates and their caregivers[J].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2007,30(3):266-274.
[5]McCurry MK,Revell SM,Roy SC.Knowledge for the good of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linking philosophy,disciplinary goals,theory,and practice[J].Nurs Philos,2010,11(1):42-52.
[6]Roy C.Research based on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last 25 years[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2011,24(4):312-320.
[7]DeSanto-Madeya S,Fawcett J.Toward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adaptation level in the context of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9,22(4):355-359.
[8]Lee LY,Tsang AY,Wong KF,etal.Using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to develop an antenatal assessment instrument[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11,24(4):363-369.
[9]Phillips KD.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internalized stigma of aids based on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11,24(4):306-310.
[10]庹焱,姜安丽.中文版简明应对适应量表的研制[J].上海护理,2009,9(2):17-21.
[11]秦文竹,赵淑波.Roy适应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197.
[12]戴海燕,梁丽萍,程思琴,等.罗伊适应模式对创伤性截肢患者护理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77-278.
[13]李艳,单岩,张文萍.Roy适应模式在C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1-2.
[14]张丽,唐雯琦,章左艳.临床护士对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理论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12,26(4C):1096-1097.
[15]Perrett SE.Review of Roy adaptation model-based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7,20(4):349-356.
[16]Barone SH,Roy CL,Frederickson KC.Instruments used in Roy adaptation model based:research review,critique,and future directions[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8,21(4):353-362.
[17]牟善芳,李平,赵惠.护理学理论基础[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1.
[18]Hannon-Engel SL.Knowledge development: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and bulimia nervosa[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8,21(2):126-132.
[19]Frederickson K.Using a nursing model to manage symptoms:anxiety and Roy adaptation model[J].Holist Nurs Pract,1993,7(2):36-43.
[20]Dobratz MC.Moving nursing science forwar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8,21(3):255-259.
[21]Meyers K.The personal biography & professional bio-sketch of Sister Callista Roy[EB/OL].[2014-09-04].http://nursingtheories.info/biography-of-sister-callista-roy.
[22]罗海燕,李平东.ROY 适应模式与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适应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0):9-11.
[23]罗琼.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管理口腔护理专业护生的体会[C].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09:1.
[24]罗显利,陈丽映,王雪莲,等.罗伊适应模式在烧伤重区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3):3665-3668.
[25]Dobratz MC.Life closure with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14,27(1):51-56.
[26]Roy C.Extending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to meet changing global needs[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11,24(4):345-351.
[27]Isbir GG,Mete S.Nursing care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regnancy:Roy adaptation model[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10,23(2):148-155.
[28]赵光辉,白晓平.Roy适应模式对肝硬化合并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47-4848.
[29]Sato MK,Senesac PM.Imagining nursing practice: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in 2050[J].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2007,20(1):47-49.
[30]彭学叶.Roy适应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全科护理,2010,8(1C):254-256.
(本文编辑苏琳)
作者简介周玥,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10004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黄叶莉(通讯作者)、蔡伟萍、任丽娜单位:10004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1.00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C-2577-03
(收稿日期:2015-10-22;修回日期:2016-06-20)
Roy adaptation model theory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status quo l
Zhou Yue,Huang Yeli,Cai Weiping,et al
(Navy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4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