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张 林,董 宁, 鲍美娟,查丽俊,侯雪红
住院艾滋病病人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
王琳,张林,董宁, 鲍美娟,查丽俊,侯雪红
摘要: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艾滋病病人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护理活动中更应该重视其舒适体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综述舒适护理在住院艾滋病病人中的应用,推动舒适护理实践。
关键词:艾滋病;舒适护理;护理模式
截至2014年10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现存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共计490 525例,其中HIV感染者291 903例,AIDS病人198 622例[1]。随着HIV感染者/AIDS病人不断增多,需要大量的护士为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帮助优化治疗效果[2]。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自提出以来就被不断地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本研究回顾了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阐述,以便于提高艾滋病病人的护理质量,推动舒适护理模式在艾滋病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1理论研究
1.1模式概述Nightingale[3]研究强调病房应空气新鲜,环境应安静清洁,形成舒适护理萌芽。Kolcaba[4]将实践上升到理论,提出了舒适护理理论,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萧丰富[5]提出萧氏舒适护理模式(双C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应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护理实践和研究更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
1.2模式内涵舒适护理模式的定义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6],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4个方面[7]:①生理舒适,指身体的感觉,包括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音响等所带来的舒适;②心理舒适,指心理感觉,如满足感、安全感、尊重感等;③社会舒适,包括人际、家庭、学校、职业等社会关系上带来的舒适;④灵魂舒适,指宗教信仰方面带来的舒适。
2实践研究
2.1研究工具舒适护理应用于艾滋病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同仁不断改进,运用不同的研究工具检验舒适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有效性,从护理经验[8]的分享到实验性的研究,其中多种研究工具的使用更显示出护理科研的严谨,舒适是一种主观感受,无法用仪器来进行测量,但是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来度量。李晓霞[9]研究表明,实施舒适护理后,艾滋病病人舒适度提高了72%,满意度提高了58%。张利珍[10]采用汉密尔顿(HAMD)焦虑量表及满意度两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观察组病人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莫秋梅[11]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表明通过舒适护理的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较之前有所提高。
2.2研究内容
2.2.1促进环境舒适病区是特殊的居住载体,承载着病人治疗与居住性能,如何让病室充分为病人提供医疗、心理和生活服务,使病人以最短的时间达到适应是一个重要课题[12]。Janice[13]认为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特别是对住院病人,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能提高环境的舒适度。艾滋病病人的抵抗力较低,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一般疾病病人较高,室内通风每日2次或3次,室温控制在22 ℃~25 ℃,湿度控制在50%~60%,日间噪声应<45 dB,傍晚<40 dB,夜晚<20 dB,夜间照明采用有色灯,光线柔和,病房环境要重视隐私的保护[8-11]。提高病区环境的舒适度,满足了病人疾病康复及心理、生理舒适,提高了病人的住院满意度[14]。
2.2.2重视护理操作技术的舒适性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渗透在每个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尽量避免病人的不适感。有研究实施冷敷疗法时用漂亮舒适的冷围巾代替了传统的冷敷,得到了满意的效果[15]。张红梅等[16-17]研究表明,静脉输液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能够降低艾滋病病人局部皮肤损伤,减轻穿刺的疼痛感,穿刺较为温和。艾滋病病人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需要终生服药,HAART治疗能明显降低艾滋病感染者的病死率,给艾滋病病人带来了曙光[18-19]。与此同时,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影响着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石柳春等[20]研究表明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可高达76%。谢春梨等[21]通过音乐疗法来减轻艾滋病病人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反应,增进了病人的舒适,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侯妹冬等[22]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支气管镜检查中推行舒适护理,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个性化护理,以增进病人舒适为目的,明显降低了病人紧张、焦虑和恐惧感。
2.2.3关注心理健康艾滋病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疾病本身,病人怕与正常人群接触,但又渴望得到家庭社会的认可。翁田波等[23-24]研究显示,住院艾滋病病人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和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我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有研究表明,住院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感受主要有:获知患艾滋病后感到震惊、恐惧;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以致产生自杀的念头;渴求家人的陪伴;需要精神层面的支持;因经济拮据而产生病情好转后投入继续工作之中的打算;惦念与牵挂家中的孩子[25]。艾滋病住院病人在入院时、治疗中、出院时有不同的心理反应特点,护理人员应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26]。研究报道,艾滋病病人的宗教信仰影响着其应对艾滋病的过程,宗教团体能提供社会支持,引导人们产生幸福感,促进病人心理健康[25-27]。王巧丽等[28]加强对艾滋病围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采取个体化的疏导方式,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2.2.4重视临终关怀Krichhoff[29]提出临床上应该重视死亡病人在临终前达到无痛、舒适和维持尊严,给予临终病人舒适关怀。有报道显示,国外的一些医疗机构设立了舒适护理病房,目的在于为癌症、临终病人提供舒适护理服务,让慢性病人能够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而提高生命质量是舒适护理的使命,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30]。HIV感染者面临着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威胁,1987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将卡波西肉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确定为艾滋病定义疾病[31],即HIV阳性者并发该病时,该病作为诊断艾滋病的依据之一。1993年侵入性宫颈癌也确定为艾滋病定义疾病[32]。孔庆仙等[33]对40例艾滋病病人临终关怀的研究表明,艾滋病病人不论由于何种途径被感染,都是疾病的受害者,当生命走到尽头时,内心仍然像其他病人一样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怀和亲人的照顾。住院艾滋病病人的临终关怀是舒适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了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的人文关怀。
3小结
3.1加大舒适护理在艾滋病专科护理中的应用从整体护理开始实施以来,舒适护理被应用于各护理领域中,如手术室、ICU、产科、老年护理等[34-38]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艾滋病病人的舒适护理还处于萌芽阶段,舒适护理在艾滋病专科护理领域的研究还较为局限,主要集中于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研究,干预性研究较少,干预措施偏向模式化,缺少针对性,缺乏对住院艾滋病病人护理的个性化研究。
3.2加强护理人员舒适护理观念侯岩芳等[39]对临床护士的调查显示,临床护士对病人舒适护理的相关需求关注还不够,学历和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长、年龄越大的临床护士舒适认知得分越高。护理人员对于艾滋病病人的护理意愿影响着护理服务质量。有调查显示,仅有34.4%的护理人员愿意为艾滋病病人实施全部护理,主要是害怕被传染、逃避病人[40]。护理人员作为实施舒适护理的主体,其对舒适护理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舒适护理的实施。
3.3舒适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舒适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活动中不断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评判性思维,寻找最佳舒适方案,直接受益于病人,这与循证护理的理念不谋而合。护理人员在进行舒适护理研究过程中,使护士角色得到了强化,同时丰富了护理内涵。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开展的循证护理应用在不断增多,在促进住院艾滋病病人舒适护理过程中可借鉴国外艾滋病护理领域及我国其他护理领域的循证护理资源。
综上所述,住院艾滋病病人的舒适护理是艾滋病专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临床实践中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艾滋病病人的舒适度,减轻心理压力和生理病痛。
参考文献:
[1]2014年10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12):885.
[2]傅亮,胡雁,鲍美娟,等.国内外艾滋病护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3,27(13):90-93.
[3] Nightingale F.护理札记[M].庞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4]Kolcaba KY.The art of comfort care[J].Image J of Nurs Sch,1995,27(4):287-289.
[5]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北:华杏出版社,1998:5.
[6]萧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7):40.
[7]张宏.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5.
[8]陆怡辛.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770-771.
[9]李晓霞.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2):165-166.
[10]张利珍.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217-218.
[11]莫秋梅.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患者应用分析[J].现代养生,2014(11):229-230.
[12]熊应军,吴进军.谈现代医院环境色彩设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9):79-80.
[13]Janice B,Ann Z.Introduction to nursing[M].Philadephia:J.B.Lippincott Company,1997:152-153.
[14]冯佳,俞申妹.病区环境舒适度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9):869-870.
[15]Jones SG.Pilot testing three intervention for symptom management in HIV/AIDS rever image[J].Journal of Nufrilion Scholarship,1999,4:346.
[16]张红梅,李儿.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50-1051.
[17]孙耀梅,黄瑞红.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326-327.
[18]王陇德.中国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1.
[19]桂希恩.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在中国的应用[J].医药导报,2007,26(10):1115-1117.
[20]石柳春,吴薇薇,陈雪妹,等.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A):199-200.
[21]谢春梨,石柳春,梁桂月,等.音乐疗法减轻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68-1769.
[22]侯妹冬,梁月新.舒适护理在AIDS/HIV感染者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5B):1339-1340.
[23]翁田波,卢斯汉,魏霞,等.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6):458-459.
[24]陈光,熊鸿燕,朱谦,等.河南某县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群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1):1091-1093.
[25]宋萍伟,姜小鹰,陈艳清,等.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2):4-8.
[26]董海燕,覃丽丽.艾滋病住院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418-419.
[27]Ferriss AL.Relig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3):199-215.
[28]王巧丽,鲁燕.艾滋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18.
[29]Kirchhoff KY.Intensive care nurse experiences with end off life care[J].American Tournal Cart,2000,9(1):36-42.
[30]McCarthy E.Dying with cancer:patients function,symptoms,and care preferences as death approaches[J].IACS,2000,46(5):110-121.
[31]CDC.Revision of the CD sueveillance case definition for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J].MMWR,1987,36(S1):1.
[32]CDC.1993 revi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HIV infection and expaned surveillance as definition for AIDS among adolescents and adults[J].MMWR,1993,41(RR17):1.
[33]孔庆仙,罗楠英,马智惠,等.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终关怀[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03-104.
[34]洪琳.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23-24.
[35]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21-22.
[36]石崛,胡敏芝.舒适护理在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58-59.
[37]胡敏,吕红梅,陈晓芸,等.舒适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2):68-69.
[38]冯静.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3-84.
[39]侯岩芳,冯亚新,张丽,等.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舒适的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7):19-21.
[40]蓝爱春,郑小琴,胡显玲,等.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65-66.
(本文编辑苏琳)
基金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院级课题,编号:201517。
作者简介王琳,护师,本科,单位: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张林、董宁、鲍美娟(通讯作者)、查丽俊、侯雪红单位:20150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中图分类号:R47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1.003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C-2568-03
(收稿日期:2015-11-02;修回日期:2016-06-27)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fortable care for inpatients with AIDS
Wang Lin,Zhang Lin,Dong Ning,et al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Shanghai 20150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speciality,different nursing models were applied in clinical nursing.Due to the specificity of AID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mfort experience of patients in nursing activities,mainly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comfortable care in patients with AIDS,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comfortable care.
Key wordsAIDS;comfortable care;nurs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