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孙中山文化的表象研究
孙平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广州,510091)
孙中山文化是较为少见的以伟人的姓名命名的文化。研究这种文化的意义在于透过孙中山的历史业绩来宣扬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从国家道义上肯定孙中山的历史贡献。从文化表象来研究孙中山文化是一种研究的新视角。通过纪念孙中山的仪式、中山装、中山路、中山大学等感官印象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孙中山文化存在的意义。
孙中山;中山装;中山路;中山大学;文化表象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2015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诞辰149周年“孙中山文化”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以“孙中山文化”为主题进行的首次国家级的专题研讨会。孙中山文化作为一个专有名称被提出来最早是在2008年2月,当时在广东省中山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中,正式提出“孙中山文化”的概念。2009年11月广东省中山市举办了“孙中山文化周”活动。2011年11月广东省中山市举办了“孙中山文化节”活动。一般来说,以政治人物的姓名作为文化限定词使用的情况比较少,对政治人物的研究往往是讲思想、讲事迹,很少讲某某(人名)文化。但是,一些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因为人物的关系而产生,以人名来界定这种文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孙中山文化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孙中山的研究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指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与孙中山有关的事物。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集合,人们对文化的朴实感受不是它的内涵、意义,而是某种文化表象。从目前已经固化的或者说在人们的头脑中能够马上呈现的与孙中山有关的事物,主要有纪念孙中山的仪式、中山装、中山路(孙文路)、中山大学、中山广场、中山纪念堂、中山塔、中山图书馆、中山公园、中山湖、中山桥、中山码头、中山县(市)、以及孙中山的名言,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的文化感官的经历,也就是文化现象的直接感知,我们将其称之为孙中山文化的表象,通过这些文化表象可以更加深入地解读孙中山文化存在的意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的诞辰日和逝世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每年的11月12日即孙中山诞辰之日,或每年的3月12日即孙中山逝世之日,国内一些地区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当然,按照中国人的习俗,逢五、逢十是必须进行大型纪念活动的,如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国家与地方的各种纪念活动接踵而至。举行纪念活动的地方也以孙中山曾经生活、革命过的地方为主,如北京、广州、南京、上海、中山等地。官方纪念活动最为常见的内容是向孙中山遗像、塑像敬献花篮,向孙中山遗像、塑像行默哀、鞠躬礼,发表纪念孙中山的文章,召开纪念大会,举行座谈会、讨论会等。
社会记忆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仪式。孙中山纪念活动是一种周期性的仪式,也是“地位提升性”的仪式。官方的纪念活动在固定的时间规范地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孙中山这位具有“百年发展思想”、全面建设现代中国方略的近代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三民主义倡导者的历史地位,提升纪念孙中山活动在官方重大纪念活动中的应有地位。
孙中山,谱名德明,乳名帝象,年纪稍长,取学名文,字载之,初号日新,后改为逸仙,别号中山,曾化名中山樵、高野长雄等,以“中山”闻名于世。孙中山先生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原广东省香山县即今天的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一家贫苦的农民家庭。9岁时开始读私塾,1879年6月随母亲去美国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檀香山探视哥哥孙眉,之后留在檀香山。最初在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所办的学校读书,1882年7月毕业后即入夏威夷最高学府,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奥阿厚学院继续求学。后因兄弟失和,中途退学,提前回国。1883年7月,在海外生活学习了4年的他回到家乡,不久入读香港基督教圣公会所办的拔萃书院读书,读书期间受洗入教,成为一名基督教徒。1886年孙中山先生入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所办的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南华医学堂学医,1887年自广州转入香港西医书院。1892年7月,顺利完成学业。1892年9月,他入澳门镜湖中医院挂牌行医,成为这家中医院的第一位西医师。但是,后来澳门当局要求在葡萄牙境内行医者必须持有葡国文凭,使得孙中山先生不得不转往广州、香港行医。青年成长过程的挫折、体会、感悟,使得孙中山先生开始从“医人”向“医国”转变。1894年1月,28岁的孙中山先生把自己关在自家小屋里十多天,写就了8000字的《上李傅相书》,由此开始了从医生向政治家的转变。但是上书的失败,使孙中山先生放弃了改良的路线,将革命当成了他人生唯一的选择。
1911年10月,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首先举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腐败的清朝政府土崩瓦解。这是革命党人长期流血牺牲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奋起斗争的结果。正在美国活动的孙中山先生获悉起义的消息后,于年底经欧洲返回祖国。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被17个省的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此为标志,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新政权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颁布了具有民主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规定主权在民的国家根本大法,同时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政治、思想领域中发动了一次民主主义的启蒙。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先生不得不在清帝溥仪宣告退位的第二天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并举荐袁世凯代理。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政权完全落入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势力手中。随着“讨袁斗争”的开展,孙中山先生发动了“二次革命”。1917年7月孙中山先生率领受革命党人影响的海军第一舰队和部分议员南下,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与北京反动政权相对立,并被推举为海陆军大元帅。然而,握有实力的西南军阀只是借孙中山先生的名声以自重,对军政府事事掣肘,公然排斥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被迫于次年离粤赴沪。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从事《建国方略》的著述,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1919年10月,孙中山先生将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纲领。1921年4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重组政府,被选为非常大总统。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代表中有不少中国共产党人,如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恽代英、肖楚女、瞿秋白、向警予等。大会通过了《宣言》,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革命精神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制订了包括废除不平等条约在内的22项政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为革命的统一战线确立了共同纲领。1924年5月,为了建立革命武装,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10月下旬,冯玉祥所率国民军在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直系把持的北京政权崩溃。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先生北上“讨论国事”,以图和平统一中国。
长期的艰苦斗争使孙中山先生积劳成疾,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孙中山先生逝世,举国哀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执政(国家元首)段祺瑞下令为孙中山先生举行国葬,从1925年3月23日开始举行公祭。在公祭时,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制巨型横幅,当中大书“国父”二字,这是孙中山先生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的开始。1940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常会一致决定,为表彰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之伟大事迹,通令全国,自同年4月1日起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1]。孙中山先生用40年的革命历程,留下了《革命方略》、《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和《三民主义》。作为一代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
195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发表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文章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纪念活动在一定的时期是一种仪式性的活动,它的作用在于提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同时,每一个参加仪式的人都表明他的一种社会地位和社会观念的认同。对孙中山先生进行的纪念活动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想象”和“情感”。现在年轻人对于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并没有多少印象,偶然能够在记忆中想起他的功绩,但是也越来越模糊。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纪念仪式活动可以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在民间,对于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其实已经转变成了一种祭祀活动,孙中山先生在民间已经成为了一个神灵。因此,民间的祭祀活动方式与官方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官方的活动其实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规范性地操作。而民间的祭祀活动就随意了许多。
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活动不仅有唤起人们记忆的功能,还有推进国家历史发展的道德意义。任何国家的历史都不可能割断,虽然前人创造的历史是后人谱写的,但是,能否让人们对前人创造的社会历史有一个公正的评议,除了由政府主导的“正史”解读以外,还有民间“野史”的流行。对历史人物的公正评价以及持续的解读,带有对历史人物道义上的肯定意味。“振兴中华”、“天下为公”、“博爱”、“敢为天下先”、“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等孙中山提出的思想和话语的持续使用,说明这些文字的影响意义深远,本身也是人们对孙中山先生历史功绩的道义上的肯定。如人们往往在使用“天下为公”等词语时,就会联想到孙中山先生。“根据孔子的观点则将中国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尧舜之前天下为公,即公天下;夏禹之后人人为家,即家天下。家天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共4500多年历史。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的贡献就是结束了家天下4500多年的历史。天下为公,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为公的过渡阶段。由此可以说,孙中山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2]。
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仪式还有统战工作的意义。台湾目前依然是“中华民国”的政体,台湾许许多多的退伍老兵是当年从大陆过去的,大陆与台湾是同宗同源的骨肉兄弟。祖国的统一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绝大多数中国人是希望两岸和平统一的,虽然现在台独势力有一些抬头,但是中国人民和平统一的愿望和决心不会改变。为了维护海峡两岸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005年3月国家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和决心。统战部门每年例行的孙中山先生纪念活动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统一战线在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在中国,能够称为国服的只有两种:唐装、中山装。中山装是国服,也是礼服、官服、干部服、军服,还是中华民族的“华服”。现在,一般的人很少穿中山装,大多数人家里也没有了中山装。但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庄严的场合和外事活动中往往很少穿西装,而是穿中山装。因此,中山装被称为官服,也被称为中式礼服。自中华民国到现在,中山装一直以来也是军服、警服的主要样式。中山装也是男装,很少有女子着此服装。据了解,中山装是世界上唯一以伟人的名字命名的服装。
中山装产生于清末民初时期。当时的服装还是清朝服饰,主要为“长袍马褂”,男子留长辫,女子裹小脚。“中山装的诞生,应该是在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这一阶段”。“在他(孙中山)看来,服饰是一个时代的社会表征,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标识”[3]。随着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回国的影响,1898年戊戌变法,康有为提出的“断发易服”的呼吁,革命党人的“剪辫易服”成为与清政府决裂的标志。“西风东渐、中西交流”的深入,这些都为中山装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孙中山先生提出“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服装的制作“其要点在于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4]。孙中山先生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亲自设计出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简便服装。从1905年的第一套中山服,到最后定型历时20多年。1923年3月,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成立,这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建立的革命政权,这一年中山装正式被确定了下来。1928年3月,国民政府内政部要求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后,民国中央政府再次颁布通令,将中山装定为国服,在宪法中规定:文官宣誓就职时必须穿中山装。“中山装是因为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和倡导而得名的,这在中国服装史上是一大创举,也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服饰变革”[5]。
中山装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寓意:前襟上共有五个扣子,寓意“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的五权分立。也有人说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不过这种说法往往不被认可;上身正面上下左右对称四个口袋,上面两个小口袋称为平贴袋,下面两个大口袋,俗称为老虎袋,一共四个口袋,寓意“礼、义、廉、耻”的传统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即“国之四维”、四大美德;四个口袋共有四个扣子,寓意人民拥有四种权利:“选举、创制、罢免、复决”;袖口上有三个扣子,寓意“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上衣口袋是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衣领为翻领、立式、封闭式,寓意“三省吾身”;后背下摆不开缝,寓意国家和平统一。
中山装的出现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受到国人的追捧,也受到一些领袖人物、政治人物的喜爱。毛泽东一生几乎都穿的是中山装,有人称之为“毛氏服装”或“毛氏中山装”。蒋介石一生也主要着中山装,在重要场合几乎与毛泽东一样总是着中山装。蒋介石与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两人都着中山装,只是蒋介石的中山装面料明显优于毛泽东罢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穿着的就是中山装。2015年9月3日,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习近平总书记着的也是中山装。因此说,中山装是公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服。
上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按照“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设计和推广的这套中山装,新颖、端庄、合体、简便。同时这套服装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标志着尊卑贵贱的“衣冠制度”。加之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的声誉很高,因此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山装迅速流行开来,不仅在国内,而且还在海外流行,使其成为了一种民族的集体记忆,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录。从长袍马褂到中山装,再到西服,中山装确实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记,是中国人服饰变化的一个分水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穿着中山装,但是他们对中山装的国服地位是认可的。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年轻人对服装的要求是更加简便、更加多元、更加随意、更加个性化。相比较而言,中山装过于正式,慢慢地退出中心地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传统节日、婚庆典礼、文艺演出、商务活动、迎宾出访等正式场合中,许多人包括许多年轻人都还是喜欢着传统中山装或改良版的中山装。
在丘树宏先生所著的诗集《长歌正酣》中有一段关于中山路的文字和诗句:“朋友,你知道全世界最多的道路是什么路吗?它,就是中山路!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与孙中山有关的道路有360多条,其中中山路或中山大道就有180多条。一条条的中山路啊,即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承载着孙中山伟大的思想、精神和文化”[6]。中山路是不是有360条?随着历史的发展具体数据肯定会有所变化,但是中山路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却是不会改变的。“‘中山路’,在数量上堪称世界之冠,在地域分布上遍布中国,这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罕见的奇迹。而且,它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每一条‘中山路’都是那座城市最繁华的核心,既向人们展现了那座城市今天的风貌,也映射着它过去的历史。”[7]
以人名来命名道路其主要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永久地记忆和深深地怀念这位人物。因此这样的礼遇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到的,只有那些在历史上有过突出贡献和有纪念意义的人物才能获此殊荣。“好多好多的一条路啊,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你;有多少你,就有多少城市。你是城市的血脉,你是中国的记忆。好难好难的一条路啊,见证了沧桑,走过了风雨;每走一步,都是一部历史。你是城市的家谱,你是中国的奇迹。好长好长的一条路啊,连接着未来,连接着过去;每走一段,都走向新天地。你是城市的追求,你是中国的意志。好美好美的一条路啊,金子般灿烂,鲜花般艳丽;如月皓洁,好像一轮红日;你是城市的骄傲,你是中国的希冀。”[8]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广州国民革命政府曾经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建设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道路、公园、学校、礼堂。1927年4月,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成立了首都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首都计划》。此计划的核心就是建设一条贯穿全城的中山大道。当时的首都南京和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开始了一轮城市建设热潮。“南京、上海这两个长江南岸的中心城市分别完成了各自的建设发展规划:《首都计划》和《大上海建设计划》,这两份计划都把中山路摆到了核心位置,而且对其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蜿蜒迂曲的中山路,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成就,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困境与抗争”[9]。负责修建南京市中山大道的是南京特别市市长刘纪文,他根据《首都计划》,在一些学者的帮助下,在中山路的两侧建造了中央博物馆、中央监察委员会、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励志社、中央医院、中央饭店、外交部等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紧接着,全国各地相继开始建设中山(孙文)路,包括台湾都有建设,而且台湾是中山路最为密集的地区。台湾几乎所有的市县都有中山路,甚至一些乡村也有中山路。当时,各地城市的建设规划都考虑了中山路的因素,包括道路两旁的植树。1928年,南京政府决定将孙中山先生逝世之日,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现在的植树节也是定在每年的3月12日,是1979年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重新做出的决定。
广州市有一条长长的中山路,从中山一路,一直到中山八路,共八个路段。另外还有一条中山大道,共9条中山路,据了解广州市是目前国内命名中山路最多的城市。广州市的中山路于1926年建成。当时在省港大罢工期间,由省港大罢工委员会发动3000多人组成15支义务筑路大队包干筑路,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修成,称为中山一路。与中山路相连的百子路、大东路、慧爱路等更名为中山二路、三路,直至中山七路。20世纪60年代,广州市为配合珠江大桥通车,又建设了中山八路。如此,广州市的中山路成为一条贯穿东西的城市主动脉,至今仍是广州市最繁华的道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之前有一条孙文路。1989年在原来人民路、长洲路的基础上扩建了一条中山路,分为六段,从中山一路到中山六路。
中山路是一座城市不朽的坐标,它既是革命之路,也是建设之路,还是发展之路,更是文化之路。通过中山路的建设及保存,孙中山文化的内容不断延生与延续。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位著名人物像孙中山先生这样以个人的名字命名了上百条的道路,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研究的课题。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大学。在广州中山大学的中轴线上,有一座建于1905年的中国第一栋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马丁堂。1912年5月7日,孙中山先生站在马丁堂前对广州岭南学堂的莘莘学子发表“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讲。孙中山先生指出,辛亥革命虽然“大功告成”,但其从前“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心愿并没有实现。“孙中山认为‘凡国强弱,以学生程度为差’,学生程度的好坏决定了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学生实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因为知识阶层对于国家建设有着根本的关系:‘非学问无以建设也’”[10]。
1916年,美国在广东的基督教学校私立岭南大学正式开办。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先生莅临岭南大学进行演讲。他指出,知识精英学成后要想回报社会,就要在上学期间有所准备,要有所准备,“第一件是要立志”,“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一文一武”两所学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国立广东大学。自1924年2月4日起,孙中山先生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名义先后下达了一系列命令、训令、指令,亲手策划国立广东大学的筹备工作,亲自督导国立广东大学的创制计划。他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11月11日国立广东大学成立时,孙中山先生亲临典礼现场讲话,并为国立广东大学亲笔提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1924年至1925年期间,孙中山先生先后十几次亲临国立广东大学礼堂,系统演讲三民主义。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对国立广东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廖仲恺先生提议将广东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获得国民政府同意。1926年8月17日国立中山大学成立。1927年8月,国立中山大学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但是1928年3月又改回国立中山大学。当时,全国共设立了五所中央级的国立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也称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后改名为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是武汉大学的前身。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是浙江大学的前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是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是河南大学的前身。1927年11月28日,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各中山大学依省份改名,如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因此这些中山大学的校名维系时间都很短。
除中央一级的中山大学以外,国内一些地方也建有中山大学,如兰州中山大学、西安中山大学等。兰州中山大学是1927年由原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扩建而成的大学,1945年改名为国立兰州大学。西安中山大学,是1928年3月由原来的西安中山学院更名而来,而西安中山学院又是从1923年8月成立的国立西北大学更名而来。
在广州中山大学的中轴线上,树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它是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所赠。梅屋庄吉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朋友,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早年,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结识了日本人梅屋庄吉,梅屋庄吉当时在香港开设有一家照相馆,两人秘密结盟。孙中山先生在国内进行武装革命,梅屋庄吉负责资金筹措和武器保障,史称孙梅结盟,交往持续了30多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友人,1928年春,梅屋庄吉斥资在日本铸造了4尊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铜像高2.9米,重1吨,分赠南京、广州的黄埔军校、孙中山故居(后迁入澳门)、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孙中山先生铜像是1933年11月11日正式安置的。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寇侵略广州,广州的中山大学先后三次搬迁。1938年10月,中山大学奉命搬迁,最先搬到广东的罗定,后又搬到广西的龙州,最后又搬到云南的澄江。1940年8月,中山大学从云南的澄江搬回到广东粤北的坪石。1944年6月日军进犯长沙,粤北地区受到威胁,中山大学又一分为三进行搬迁:一部分师生搬到粤东各县,一部分师生搬到广东的连县,一部分师生搬到广东的仁化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外颠簸流离7年的中大师生员工陆续从粤北、连县、仁化等地迁回广州石牌原校址”[11]。
1950年9月,中央政府在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基础上合并组建中山大学。1952年,私立岭南大学被撤销,并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校址从广州石牌搬迁到了新港西路康乐园的原岭南大学校址。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
今天坐落于广州的中山大学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八家附属医院组成。
台湾也有一所中山大学。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校友、时任台湾领导人蒋经国的首肯下,以复校的名义,于1980年在台湾高雄市设立了国立中山大学。这所大学也认为自己的前身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在广州组建的国立广东大学。现在台湾中山大学的综合实力排世界前500名,是全亚洲第一个通过ISO9002认证和全世界第一个通过ISO14001认证的大学。
前苏联也有一所中山大学,即莫斯科中山大学。这是国外第一所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是由前苏联出资创办的中国学校,俄文全称“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是联共(布)中央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开办的,目的是为中国培养革命人才,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并使他们成为今后中苏关系的纽带。该校曾培养出王明、博古、张闻天、邓小平和蒋经国等一些两大政党的重要人物。在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俄国顾问鲍罗庭于1925年10月7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66次会议上提议成立莫斯科中山大学,并获得会议通过。莫斯科中山大学地点在莫斯科市沃尔洪卡大街16号,是一个俄国贵族的官邸。当时的莫斯科中山大学还处于秘密状态,不对外公开,也不挂校牌。招收的中国学生都有一个苏联名字,这主要考虑到中国学生回国以后的安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制二年,中国学生来到这里首先要学习俄语,学习政治经济学、现代世界观、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主义原理、经济地理、军事训练、步兵操典、射击、武器维修等。莫斯科中山大学名义上是为国民党而办的,所以管理者有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1926年夏,邵力子来到莫斯科,代表中国国民党进驻莫斯科中山大学负责监理工作,成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理事会成员。这期间,国民党内重要人物宋庆龄、冯玉祥、胡汉民等纷纷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演讲。莫斯科中山大学从1925年创办到1930年底撤销共存在了5年。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奠定了中山大学的根基,锻造了中山大学的灵魂,成就了中山大学的传统。虽然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中山大学,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主要是大陆广州的中山大学和台湾高雄的中山大学,这两所中山大学同根同脉,目前在教育界都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也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的精英。当年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校训也一直是中山大学学子入学必修的功课。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一直是中山大学学子的精神支柱。
孙中山文化具有象征性、自发性、具体性、创新性的特点。“象征本身并非意义的所在,意义产生于行动主体的实践”[12]。在许多场合下,纪念活动唤起人们的记忆,使这种文化得以继承与传播,其本身的象征意义高于它的仪式过程,它反映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的历史,其核心是一个民族最为集中、突出而具体的思想事件和精神事件所构成的发展变化轨迹与规律。其实质是记忆和传承、传播的内容;而记忆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精神的原点,其形成无疑是一个民族极其重要的选择”[13]。孙中山先生纪念活动的举办在国家层面上有一定的政治象征意义。而对孙中山文化的推广不仅是官方的事情,民间也有相当的市场,特别是在一些孙中山先生生活、革命的地区,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祭拜往往是自发的,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拜是发自内心的。在海外一些地区,一些华侨对孙中山先生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孙中山文化通过感官的认识使得人们对这种文化现象的理解愈加具体。当然,孙中山文化现象需要不断地挖掘和整理归纳,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去把握。人们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越认可,也就能够更加明晰中国近代发展历史的必然。由于孙中山先生出生于沿海地区,加之其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生活、学习过,他对外来文化一直采取开放的态度,对其加以吸收、利用并不断创新。“因此在我国民主革命与东西方文化冲突中,他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既吸收东西方文化营养,又能以批判的角度,对东西方文化的消极因素加以总结”[14]。“取法乎上”,是孙中山先生对待中西文化的基本原则,从五权宪法、三民主义都可看出孙中山先生是中西文化的集成者、创新者。“两千年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推翻,其根本原因,在于孙中山所创建的革命文化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新性文化”[15]。弘扬孙中山文化的精神,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科学把握与大力普及是当下国民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孙中山文化内含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民爱物的价值观念,起到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的作用。通过揭示孙中山纪念活动、中山装、中山路、中山大学等表象下的历史,根据社会的经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总结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能够还原孙中山文化的本质。倡导孙中山文化,其目的在于传承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延续国脉,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救亡图存的精神,凝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思想。“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在与发展,都必然会伴随有自己的历史与记忆,这种历史与记忆是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无法依靠政治军事力量消灭殆尽的巨大精神力量。……历史记忆还需要不断强化甚至是不断建构,才能得以传承以起到延续国脉的作用”[16]。一个伟人的形象,一个伟人的精神,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印记,使得后人产生历史的记忆并一代代传承,不断丰富这种文化的意义和内容。孙中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继承文化的传统也就是要从民族文化中去找寻文化的生机,找寻文化的脉络,找寻文化的情感,作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弘扬伟人精神的思想资源和不竭动力。
[1][7][9]杨黎光. 中山路[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3,27,226-227.
[2]周桂钿. 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N]. 人民政协报, 2015-11-16(9).
[3][4][5]胡波. 中山装[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61, 80, 83.
[6][8]丘树宏. 长歌正酣[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4: 193, 193-194.
[10]谷小水. 孙中山对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A]. 林家有,萧润君. 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博士论坛论文选集[C].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412.
[11]梅方权, 李翠玲. 人类赤子、杏坛名儒——梁钊韬先生小传[A].周大鸣. 梁钊韬先生评传[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4-5.
[12]梁永佳. 象征在别处——社会人类学探讨[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59.
[13]高有鹏. 文化现象的兼容情感[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201-202.
[14]刘兴华, 刘仁坤. 孙中山思想研究[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0.
[15]李宗桂. 广东文化的多维思考[M]. 广州: 花城出版社, 2012: 250.
[16]朱英, 王婷.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与百年超越[A].中国孙中山研究会,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顾与前瞻高峰论坛纪实[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32-33.
(责任编辑:微风)
A Study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Sun Yat-sen Culture
SUN Ping
(The Open University of Guangdong,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091)
Sun Yat-sen culture is uncommon as far as naming a culture after a great man is concerned. The signifi cance of studying the culture is to publicize the development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rough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of Sun Yatsen, and to affi rm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f Sun Yat-sen in the name of a state. The study of Sun Yat-se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representation is a new perspective of doing the research.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ensory impressions of the ceremonies, suits, streets, universities, etc. that are specifi cally named after him can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signifi 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o-called Sun Yat-sen culture.
Sun Yat-sen; Chinese Tunic Suit; Sun Yat-sen Street; Sun Yat-sen University;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G112
A
2095-932x(2016)06-0076-08
2016-11-16
孙平 (1964-),男,陕西韩城人,法学博士,广东开放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