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2016-03-09 14:39孟庆红
护理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白内障心理健康

孟庆红



白内障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孟庆红

摘要:综述了我国白内障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研究白内障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白内障病人手术前后通过多种心理干预发生的心理变化,为临床医护人员和康复工作者提供合适的心理评估工具及心理干预方法,减轻白内障病人术前心理压力,促进术后心理康复。

关键词:白内障;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and intervention of patients with cataract

Meng Qinghong(Shanxi Province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Shanxi 030002 China)

AbstractIt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 of patients with cataract,and summarized current research method of cataract patients’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after man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cataract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and so a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tools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clinical medical and rehabilitation workers,and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cataract patients before operation,and promote their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cataract;mental health;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白内障是眼科医院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有研究发现,全世界因白内障而失明的病人达到40%,发病率逐年递增,而我国目前有高于400万的白内障病人,并且以每年4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1]。我国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国家,老年性白内障是与年龄因素相关的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长。随着身体机能开始走向衰老,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也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特别对于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情绪体验,相关文献认为此类病人易出现悲观、失望、恐惧、猜疑心加重等心理问题[2]。这不仅威胁到自身身心健康,同样对他们的家庭也造成巨大的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早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1白内障病人的心理研究

1.1白内障病人的情绪研究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白内障病人的主要手段,因此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病人手术期前后的心理变化。作为常用情绪测量工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被广泛应用于白内障病人手术前后的情绪变化研究中。这两种量表由Zung分别于1965年、1971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价病人的抑郁及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李坚文等[3]研究发现,白内障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焦虑现象,认为病人的焦虑是由于病人对手术认知发生偏差引起的。陈红梅[4]对就诊的529例白内障病人的情绪调查中发现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年龄是影响白内障病人情绪的主要因素,所有病人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病人。元红等[5]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然后通过SAS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程度,发现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焦虑程度。姬明利[6]调查研究同样也证明,白内障病人手术前的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另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同样也适用于白内障病人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杜娟等[7]应用SCL-90对278例白内障病人进行调查发现,各类型白内障病人在术前和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等表现,尤其以躯体化更为明显。

1.2白内障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生活质量量表可以对群体或个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健康状况方面做出综合评价,通过描述病人的主观感受,反映病人在身心、社会关系、独立性等方面的生活质量。20世纪80年代初,Bernth Peterson[8]第1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索病人平素视觉的质量状况,该方法的使用开创了研究白内障病人生活质量的先河。Graney等[9]认为病人术后视力是否改善、是否存在并发症并不能作为评价术后结果的唯一指标,还要包括病人生存质量是否改善、社会和经济方面是否发生变化等方面的评价。我国研究白内障生活质量所使用的量表基本分为3种,第1种是视功能损害眼病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OL-DVI)[10],第2种是视功能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11],第3种是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该量表是以英国Aston 大学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为基础修订的量表[12]。有研究认为,眼病病人的生活质量与视力下降密切相关,视功能的恢复与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活动方面的进步呈正相关[13-14]。近几年,国内研究者多致力于手术前后白内障病人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曾月玲等[15]采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调查发现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非白内障病人。陈娜等[16]对不同视功能受损的白内障病人使用SQOL-DVI问卷发现,重度视力下降白内障病人生活质量显著低于轻度及中度视力下降白内障病人。王群等[17]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各指标明显高于术前。可见多数研究文献认为视力恢复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2白内障病人的心理干预研究

对于白内障病人来说手术前后都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刘瑞芝等[18]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术前、术后及出院时进行3次调查发现,病人术前术后的紧张-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出院前。白内障病人受视功能受损困扰,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帮助病人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可改善其情绪困扰、恢复信心。因此,心理弹性概念被用于研究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上。心理弹性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指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事件的能力。杜杭燕[19]在其研究中指出白内障病人心理弹性较差,影响其心理弹性有关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病程、年龄、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等因素。因此在临床护理研究中,除了常规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方面外,研究者也从心理干预方面寻找改善白内障病人心理问题的途径,帮助白内障病人术前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为手术创造条件,术后快速适应新生活。

2.1心理干预方法在白内障病人中的应用心理干预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向预定目标变化的过程[20]。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可有效帮助白内障病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①支持性心理干预是通过支持性的语言和行为来鼓励并安慰病人,对病人目前的心理状况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帮助其正确对待。阚浩玉等[21]提出护理人员术前应鼓励病人说出内心不适与担忧,悉心解释病人病情,帮助病人消除思想负担,并指导家属给予病人精神及物质关怀,采用个性化解释讲解手术过程,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增强信心,经支持性心理干预病人的术前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②情绪疏泄干预可有效帮助手术期日益临近的病人及时排解出积压已久的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压抑与愤恨等心理。白内障病人平均年龄相对较高,老年人居多,很多情况下不愿意与亲人沟通,不善于把自己的压抑情绪和想法表现出来。③认知治疗主要是通过纠正和改变病人的错误认知达到心理治疗目的的总称,其中Beck提出认知治疗方法是临床心理治疗中常用的认知疗法。该观点认为情绪及行为的产生是由认知引起的,而异常的认知引起异常的情绪及行为,如果改善病人的错误以及不良的认知模式和内容就可以改善病人的内心体验以及出现的行为,从而最终达到治疗病人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目的[22]。以往研究显示病人对白内障诊疗知识处于较低水平[23-24]。李坚文等[3]研究中白内障病人年龄较大,对白内障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有欠缺。病人对手术方式、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内容的不熟悉会造成过分的担心,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项丽敏等[25]针对术前白内障病人进行术前防视,通过播放相关白内障知识录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请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让病人消除各种负面情绪。李春秀等[26]对白内障病人实施专人化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一对一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性讲解白内障相关知识等,结果发现,实验组经过专人化教育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④行为矫正干预和呼吸放松训练也更多运用在临床护理中。王小红[27]介绍了针对白内障病人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包括术前腹式呼吸、冥想训练,术中肢体抚触,术后行为管理等方法。这些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病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2.2心理护理新模式在改善白内障病人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心理干预方法在临床心理护理中并不是单一使用,而是多种方法共同运用以帮助病人摆脱心理负担,缓解情绪症状。因此,一些研究人员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总结实践,开创了独特的护理新模式。李玲秀[28]采用放松式心理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人进行心理干预研究,放松式心理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了音乐放松、沉思放松、深呼吸训练等放松方式,通过此种护理方式,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焦虑得分及血压明显好于单纯常规护理的病人。纽曼系统模式作为新兴的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护理行业中,该模式由Betty Neuman提出,她认为护理的任务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减轻压力源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帮助病人获得并保持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而这种压力源是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29]。2001年该模式首次被袁爱华等[30]应用于我国临床护理。邓向花等[31]采用纽曼护理模式对老年白内障病人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发现得到纽曼护理的病人术后7 d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病率、SAS、SDS评分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证明纽曼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的疗效。此外,该模式还运用在其他病种临床护理研究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3小结

对白内障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能够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干预可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积极应对手术,减少由病人主观因素造成的手术风险,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病人康复率。在常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是新医学模式下对医务人员的新要求,将心理研究内容与临床工作结合是未来研究的一种趋势。但目前对白内障病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手术病人在手术期前后的心理健康、心理康复等,而有一部分白内障病人因各种原因并没有接受手术。这些病人心理状况如何,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评估,帮助他们适应视力受损后的生活,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曲毅,毕宏生,解孝锋.白内障当日手术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7):643.

[2]梁品琪,卢宇玲.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61-62.

[3]李坚文,刘军,杨为中.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及心理状况比较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08,8(5):941-943.

[4]陈红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白内障门诊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11.

[5]元红,刘乙楠,黄婷,等.心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5):3075-3078.

[6]姬明利.白内障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状况调查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209.

[7]杜娟,陈彬川,杨莉.围术期白内障患者278 例SCL-90 自评量表结果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2):215-217.

[8]Bernth-Petersen P.Visual functioning in cataract patients:methods of measuring and results [J].Acta Ophthalmol,1981,59(2):198-205.

[9]Graney MJ,Applegate WP,Miller ST,etal.A clinical index for predicting visual acuity after cataract surgery[J].Am J Ophthalmol,1988,105(5): 460-465.

[10]于强,李绍珍,陈和年,等.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1997,33(4): 307-310.

[11]Fletcher AE,Ellwein LB,Selvaraj S,etal.Measurements of vision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ataracts in Southern India:report of instrument development[J].Arch Ophthalmol,1997,115(6): 767-774.

[12]邹海东,张皙,许迅,等.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和信度与效度考评[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246-251.

[13]Ingrid US,Oliver DS,Sheila W,etal.Function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among ophthalmic patients[J].Arch Ophthalmol,1994,112:329.

[14]Mang CM,张立华.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功能的改善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的减弱[J].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1995(2):93.

[15]曾月玲,杨君,何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5):193-194.

[16]陈娜,马岩,杨晨霞,等.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30(2):16-18.

[17]王群,曹岐新.老年性白内障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2):202-203.

[18]刘瑞芝,单保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压力变化的评估[J].济宁医学学报,2005,28(2):61.

[19]杜杭燕.白内障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4):55-60.

[20]龚耀先.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3-142.

[21]阚浩玉,卞翠凤.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1):2920-2921.

[22]Beck J.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5-27.

[23]张波.青岛市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延迟手术治疗原因的问卷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209.

[24]陈璐,黄丽娜,李晓霞,等.深圳宝安区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情况及手术状况调查[J].国际眼科杂志,2004,4(3):919-921.

[25]项丽敏,沈建国,金丽霞,等.心理干预在白内障围术期的临床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96-397.

[26]李春秀,周呈群.专人化健康教育对白内障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86-89.

[27]王小红.心理行为干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6):66-67.

[28]李玲秀.放松式心理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及血压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12):56-57.

[29]郭小璐,曹梅娟.纽曼系统模式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13):92-94.

[30]袁爱华,陈京立.纽曼系统模式理论在护理程序中的运用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9-40.

[31]邓向花,曹亚,徐玲亚,等.纽曼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63-64.

(本文编辑苏琳)

(收稿日期:2015-12-22;修回日期:2016-02-28)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9.004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3C-1035-03

作者简介孟庆红,主管护师,本科,单位:030002,山西省眼科医院。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白内障心理健康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