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再探讨
Further Discussion of Applied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王凤英
WANG Feng-ying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HuhhotVocationalCollege,HuhhotInnerMongoliaChina010051)
[摘要]应用文写作课对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存在课程地位低、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学校、学生、教师三个方面。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改进策略是:进一步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的地位;探索编写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和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进策略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能力,也是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聘以及就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能力,这种课程设计是完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要求的。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应用文写作比文学性的写作更应受到重视。然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引起学校及学生的足够的重视,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难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地位低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以培养大学生基本应用写作能力为目标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技能的宗旨是统一的,但由于该课程并未划入专业课范畴,在基础学科中也属于从属地位,造成了其地位较低的状况。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特别在当前我国社会对技能人才急需的大背景下,在高职院校特别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形势下,一些非技能性的专业就非常自然地、被迫地处于边缘化状态,其地位与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无法相比。应用写作课程即是如此。其“低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设或者取消了应用文写作课程。这一决策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是应用文写作课程不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之列。二是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大多学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课时间比较随意,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很少将专业学习与写作能力很好的结合起来。三是课时严重不足。许多高职院校在应用文写作的课时安排上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甚至以专业课时本身就不足为由任意削减应用文写作的课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应用文写作课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且每周只有两节课的授课时间。30多个课时要学好涉及内容广,文种繁多的应用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造成该课程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二)教材建设滞后
虽然市场上应用文写作的专著和教材比比皆是,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真正要找出一两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针对性、实用性强,具有时代性的教材,也并非易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鼓励教师编撰校本教材,但这方面走在前列的依然是专业课教材,应用文写作的校本教材少之又少。因此,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高职院校往往选取现成的统编教材。而统编教材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实用性、针对性、专业性略显不足,有的文种齐全,却重点不突出,鲜有特色;有的概念阐释模糊不清,格式不规范;有的脱离实际,纸上谈兵;有的缺乏时代感、时效性,素材陈旧;有的太重理论阐述,忽视实用性等等,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重视实践性锻炼,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具体到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授课教师由于学科专业特点,不具备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也不属于兼职教师,讲课还习惯于强调写作理论,虽然也重视课堂训练,但讲法上仍沿袭传统方式,重点放在文体特点格式、例文分析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还是被动地接受灌输,严重束缚了思维的开放性、独创性。教师绞尽脑汁备课、写教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不感兴趣,写时更是抓耳挠腮,手足无措。原本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文书写作成了纸上谈兵,教师自感味同嚼蜡,学生也觉得兴趣索然,教学效果因而大打折扣。
二、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许多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顶层设计。一是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生能考上大学,必然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基础和写作基础,无需在进入大学后再另行开设专门课程进行学习。即使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也是将其置于“最低的地位”,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日常也缺少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学生普遍没有深刻了解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二是存在更为重视专业课建设而轻视甚至弱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倾向。在课程建设中未给予应用文写作足够的重视,没有深入思考课程的性质、定位,典型表现就是课程设置方面的随意和课时的不足。
本文建立的二维精细化盾构隧道-地层模型中,地层、管片和道床采用平面应变单元模拟,管片接缝、管片与地层间的注浆层以及管片与道床间的接缝均采用interface界面单元模拟,其物理力学参数[21]如表3所示。盾构隧道底部存在溶洞的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高职学生对应用文重视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普遍基础薄弱。高职学生大部分语文功底薄弱,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笔者在所授课班级做过调查,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喜欢写作课,更不喜欢写作文。二是因为教学方面的客观原因,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缺乏兴趣,因此导致了不想学、不愿学。三是大多数高职学生存在重专业课程轻其他课程现象。应用文写作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或者是选修课或者是大学语文的一部分,在学生心里俨然是不受重视的边缘课。四是学生对于应用文的实用价值以及社会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需求认识不足。总认为有初高中的基础,学了这么多年语文,一些基本的常用文体还是没有问题的,没必要再重复学习,也未能意识到应用文写作能力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和态度,许多学生听课不积极,作业应付了事。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任务多是由语文教师来承担。这些老师毕业于文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过文秘工作,不熟悉各种应用文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某些应用文体甚至完全没有机会接触。而学校普遍不够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安排教师进修、培训、深入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少。教学过程中往往偏向于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隔靴搔痒,很容易形成“空对空”的教学特点。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的深切感受和体会,阅历不足,讲课时难免捉襟见肘,理论讲得不深不透,举例也只能援引他人的经历,削弱了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更难言生动。由于教师在课程讲授中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无法提高,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恶性循环。
三、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改进策略
针对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形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对于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进一步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的地位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着自身的就业优势,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学生业务方面比较优秀,但连个收据、借条也写不好。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终究还是要落脚到现实,落脚到服务于生活。因此,提高并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的地位,不仅是学生的需要,学校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另一方面,已经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要认真调研,立足长远,重新审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地位,改善长期以来的“低待遇”。在课程设置上力求更加科学合理,杜绝随意,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课时量等等。
(二)探索编写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
笔者认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教材应该先行,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的开发是由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的,是高职院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的校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学校的实际资源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校本教材。它开发的范围很广,涉及教材选编、整合、补充、拓展、创编等多项工作。它的开发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体现学校特色、贴近学生实际、适应专业特点、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等是高职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
一方面,校本教材内容要体现学校的专业特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种的选择上。统编教材受篇幅等其他因素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文种都囊括,讲授时也有主次详略安排,因此就会造成有些高职院校的专业性文种没有涉及或甚少涉及,如经济类、法律类等等,也有虽然涉及但内容有限,学生学习中出现不解渴现象。校本教材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将本校所有专业进行分类后,分成几个部分专题讲授各类文种。篇幅长、内容多可分做上下两册。教师讲授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如法律专业除了学习通用的一些文种条据、书信、应聘信、演讲稿等,重点加强法律文书的学习,经济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通用文种后,重点对经济类文书进行学习。可以说,校本教材能够很好地体现学校的专业特点。
另一方面,教材内容要符合社会需求。学生毕业后终将要走向社会,与社会接轨。一些经常运用的应用文就非常有必要涉及,如借条、启事、合同、协议等文体,不仅要关注文体,内容上特别是案例、例文更要“接地气”。
(三)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也是非常关键的。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群体的状况,教学方法上要寻求创新和突破。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块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是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
1.案例教学法
与其给学生反复宣讲应用文的重要性,不如现身说法,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自己感受学好应用文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合同的写作时,先引入一个案例。一位大学毕业生利用自身所学开了一家装修公司,自认为在设计、技术方面比较有优势,但在签订合同时缺乏基本知识导致公司损失惨重。对于大多数雄心勃勃的学生们,这个案例可谓是给他们上了一堂社会课、人生课。相信他们在接下来的听课过程会非常认真。
2.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投入情境中,深刻理解写作理论,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情境,学生身临其境并充当角色,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讲求职信时,学生分角色扮演应聘人员、招聘人员,分别拟写求职信,制作个人简历以及招聘启事。学生自编自导,创设情境。比较呆板、枯燥的文体知识通过情景的创设,转化为了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效果必然会水到渠成。
3.模块教学法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例如模块教学法的运用得到了推广。总的原则是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以项目为导向,注重实际操作程序,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各高职院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课程目标,并配合编写校本教材,真正达到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以对模块教学内容进行机动灵活地取舍,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使“模块式教学”更符合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符合市场需求和课程衔接的规律。
高职院校只有足够重视应用文写作,并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应用文写作各类文体,实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毕业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李春辉]
DOI:10.16161/j.issn.1008-0597.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H1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16)01-0087-04
[作者简介]王凤英,女(蒙古族),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