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玲 刘小冬 熊号峰 伦文辉
人文关怀护理在HIV新发感染患者心理特征反应中的应用
吴冬玲 刘小冬 熊号峰 伦文辉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HIV新发感染者心理特征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性病艾滋病门诊HIV新发感染患者3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就诊过程中的临床心理特征的表现。同时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新发感染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心理疏导,注重沟通,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 结果:324例新发HIV感染者的心理特征:怀疑与否认35例(10.80%),震惊与恐惧190例(58.64%),焦虑与焦急157例(47.53%),孤独与耻辱33例(10.18%),忧虑与忧郁272例(83.95%),愤怒与破坏16例(4.93%),绝望16例(4.93%)(其中1例患者可能有1种或多种不同的心理特征)。通过专业医护团队针对心理特征详细讲解HIV相关知识、心理问题分析、咨询、人文关怀护理支持后有279例(86.11%)心理问题得到缓解;38例(11.73%)转介红丝带进行同伴健康教育咨询;7例(2.16%)转介专科心理门诊接受干预治疗。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缓解HIV新发感染者心理特征反应,并对其产生的身体、心理、行为问题得以控制,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艾滋病防治效果。
人文关怀护理;HIV;新发感染;心理特征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AIDS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现世,随后在全世界流行蔓延,目前已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来自社会、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压力,HIV感染者常常受到严重的歧视,需要关怀、理解和照顾,更需要全社会的人文关怀。有研究表明,在对艾滋病治疗同时,做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减轻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同时可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速度,遏制艾滋病的蔓延[2]。我院性病艾滋病门诊将人文关怀护理始终贯彻到临床工作中,在HIV新发感染者的心理干预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本研究重点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HIV新发感染者的心理特征反应的应用经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性病艾滋病门诊的324例首次HIV确诊试验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6例,女28例。年龄16~77岁,平均(33.7±11.4)岁。学历:大学以上96例,大中专180例,中学及以下48例。职业:企事业人员46例,专业技术人员92例,商业服务人员124例,农民7例,运输人员14例,其他41例。感染途径均为性传播,同性性传播258例,异性性传播66例。324例新发HIV感染者的心理特征:怀疑与否认35例(10.80%),震惊与恐惧190例(58.64%),焦虑与焦急157例(47.53%),孤独与耻辱33例(10.18%),忧虑与忧郁272例(83.95%),愤怒与破坏16例(4.93%),绝望16例(4.93%)。(其中每例患者同时存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心理特征)。
2.1 环境要求 专业医护人员对HIV新发感染者进行人文关怀需在独立、安静、温馨、无干扰的咨询室内进行。
2.2 人文关怀护理的内容
2.2.1 注重护理服务细节,营造人文关怀护理氛围,保持诊区环境干净、舒适、安静,为感染者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医疗环境。
2.2.2 倾听感染者的诉说,了解他们的需求。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充分理解其处境和想法,使患者得到理解与支持[3]。关心感染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为感染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
2.2.3 讲解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艾滋病病程进展、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让他们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将艾滋病传播给自己的亲人,免费提供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宣传资料。提供艾滋病关怀救助,介绍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社会支持服务机构、医疗服务等内容。
2.2.4 保护患者隐私,要有为患者保密的意识,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不歧视,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能有效缓解感染者心理问题。转介同伴教育也是对HIV新发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接受现实,并提供最符合他们需要的信息。
2.2.5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护患沟通是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咨询、关怀、护理效果,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2.2.6 HIV感染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但具有身体上的疾病,心理上处于一个焦虑、紧张、恐惧以及需要被关心、被同情、被支持的复杂心理状态,更需要被护理人员理解和尊重[4]。人性化护理服务除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加强护士自身的人文修养,端庄的仪表、美好的语言、得体的行为、精湛的技术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让感染者感受到来自于医护人员的真诚和关爱。
经专业医护人员人文关怀提供治疗、护理团队,心理问题分析,讲解HIV相关知识、治疗、药物、营养等人文支持后有279例(86.11%)患者心理问题得到缓解;38例(11.73%)患者转介红丝带进行同伴健康教育咨询;7例(2.16%)患者转介专科心理门诊接受干预治疗。同时使患者了解疾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HIV/艾滋病的治疗与恢复,从而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治疗[3]。
HIV新发感染者就诊时由专业医护人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心理特征评估,并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因为艾滋病的致命性和现阶段社会歧视的存在,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和行为[5]。
4.1 怀疑与否认 HIV新发感染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本组数据有35例感染者(10.80%)在被告知感染HIV时表现出对临床诊断和实验结果的怀疑,否认自己感染艾滋病。部分患者即使已经接受感染HIV的结果,仍然否认自己感染艾滋病,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愿意面对现状,自我欺骗;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欺瞒社会,避免遭受歧视。分析感染者知道自己有高危不安全性行为,对检测结果有接受的准备。
4.2 震惊和恐惧 本组有190例感染者(58.64%)在得知HIV阳性时都表现出震惊,并对生命将要面临的结局感到恐惧。
4.3 焦虑与焦急 本组有154例感染者(47.53%)得知自己感染了HIV时,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和痛苦,加之可能的社会偏见与歧视,经济压力、生活压力、死亡的威胁[6],使患者终日处在紧张、焦虑和焦急的情绪状态中[7]。
4.4 孤独与耻辱 表现目光接触躲避、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很少说话,感觉孤独或被人抛弃,不想见任何人或想要一个人呆着或不想和任何人说话。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不光彩,羞于见人,害怕被人歧视[8];本组有33例感染者(10.18%)对于家人表现出愧疚感,认为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4.5 忧虑与忧郁 本组有272例感染者(83.95%)由于内心的不安造成无根据的恐惧和持续性的精神紧张,几乎所有感染者都有忧虑症状,只是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并逐渐过渡到心境低落,做事缺乏动力,没有兴趣也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缺乏自信等忧郁。忧虑和忧郁的发生多同时存在。
4.6 愤怒与破坏 本组有16例感染者(4.93%)有发怒的迹象,包括脸红、蹙眉、大声说话、对家人或朋友大叫、焦虑、踱步、异常安静、避免目光接触、自虐和向他人施暴或不合作等行为。发怒的对象通常针对自己,责备自己造成配偶或子女的感染。此外,发怒也可以针对他人(如使自己感染的人)。感染者容易对身边的人和物表现出仇视的心理,进而产生破坏行为[6]。
4.7 绝望 随着HIV感染者接受自己感染艾滋病的结果,部分人会觉得生活失去意义,否定自己存在的价值,进而自我封闭,自暴自弃,严重者会有自杀行为[6]。本组有16例感染者(4.93%)出现此心理特征。
人文关怀护理在HIV新发感染者心理特征反应的应用,是促进治疗、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为HIV感染者提供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当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HIV时,心理特征常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孤独、易怒、无助、绝望,甚至自杀等症状,使其不知所措。目前人文关怀护理的实施已经日益成为针对HIV新发感染者的重要服务措施[9]。
HIV新发感染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源于他们应对诊断、治疗、预后、家庭和社会歧视的压力[10]。由于对疾病进展、未来的不确定感、逐渐丧失劳动力而面临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长期服药的副反应,加上社会歧视等,严重影响感染者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HIV疾病本身。感染者最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艾滋病目前尚无法治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使艾滋病逐渐成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生服药。同时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担心将疾病传染给家人,想要得到亲戚朋友的理解支持,却又不敢靠得太近的挤压心理,也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歧视。感染者容易遭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歧视,使其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给治疗与关怀带来极大障碍,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0]。只有加强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消除歧视,才是真正缓解感染者心理问题的方法。(3)其他方面。感染者可能面临着失去亲人、家庭经济状况下降、自身工作受影响等多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11]。得不到足够的情感支持,疾病给感染者的工作,经济和物质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也是造成不健康心理的一个普遍因素[12]。
HIV新发感染者的心理特征反应或障碍较其他疾病有特殊性,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人文关怀护理不仅对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尤其对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生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人文关怀护理意味着人性关爱,为HIV新发感染者提供心理、物质及精神上的援助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回归社会。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已经日益成为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临床医护团队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治疗、人文关怀、心理咨询等,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支持,可以明显减轻心理忧郁、焦虑、恐惧等,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8]。
[1] 冯景文.艾滋病患者的人文关怀和综合护理模式及效果[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2):112-114.
[2] 李正清,杨 华,杜丽红.浅谈AIDS患者的人文关怀[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0(5):51.
[3] 邓显群.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3674-3675.
[4] 张丽敏.艾滋病病人的人文关怀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7):106.
[5] 杨 慧,赵吉良.构建良好的艾滋病人文关怀模式遏制艾滋病传播[J].中外健康文摘,2012(29):415-02.
[6] 付梅玲.早期心理干预在初诊HI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1):575-576.
[8] 曹德明,单文娜,高晓丽.艾滋病引发的情绪反应及心理关怀对策[J].中国初级保健,2012,26(12):45-47.
[9] 徐艳声,车忠民.HIV阳性结果告知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意义[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1):85-86.
[10]陈 晓.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21-23.
[11]吴均林,陈 晶,葛 琴.HIV感染者家属心身症状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2-23.
[12]黎 欢,李 灵,张 艳,等.HIV/AIDS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739-741.
(本文编辑 崔兰英)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HIV-infected patients
WU Dong-ling,LIU Xiao-dong,XIONG Hao-feng,et al(Beijing D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15)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HIV-infected patients.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324 newly HIV-infected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the STD/AIDS clinic of our hospital da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and the clinic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were recorded.At the same time every new infection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warm service and good relationship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m.To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The "people-oriented"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services were conducted throughout the clinical care.Results:Among the 324 newly HIV cases,there were 35 patients (10.80%) who suspected and denied the condition,190 patients (58.64%) were shocked and frightened, 157 patients (47.53%) were anxious and worried,and 33 patients (10.18%) felt lonely and shamed, 16 patients (4.93%) were in despair and 16 patients (4.93%) were in despair (one patient may have one or mor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279 cases (86.11%) were alleviated after the professional health care team explained details of the HIV related knowledge,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alysis and provide consultation and humanistic care nursing support,38 cases (11.73%) were transferred to red ribbon for peer health education advisory;7 cases (2.16%) were transferred to specialist psychological clinic to receive intervention treatment.Conclusion:Humanistic nursing car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and control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them, thu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infected patients.
Humanity nursing care;Human immunodeficienly virus;Newly infected;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00015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吴冬玲: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刘小冬
2016-05-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9.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