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各种信息骤增的今天,更需要多读书、多积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且有特定的情境,而“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作为各校的教辅资料,学生人手一册,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合理利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资源;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目前我省唯一的语文课标教材,它配有《自读课本》,旨在增加孩子的阅读量。《自读课本》五学年共十册,阅读字数达100万字左右,这实际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在前三个学段对学生阅读量要求的三分之二。目前《自读课本》改版为《小学语文阅读资源》,共12册,字数为50万字左右,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配套辅助教材。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很多教师印卷子、买练习册,希望借助题海战术解决这一难题。实际上这样做既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容易使学产生厌学情绪。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积极开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具有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且有特定的情境,而《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作为各校的教辅资料,学生人手一册,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将二者有效结合,合理利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贵在坚持,形成习惯
尽管《小学语文阅读资源》内容丰富,知识含量高,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它一旦被冠以课本的头衔,孩子们马上就懒得动它,有些孩子的课本可能直到期末都未翻动过。怎么办呢?
每学期,《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与语文教材合在一起,一、二年级大约有80篇文章左右,三、四年级80篇以上,五、六年级65篇左右。每学期大约上课时间为90天左右。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写简短的读书笔记,并告诉学生,若能坚持六年,一定会收获颇丰。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做到能写、善说。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4个读书笔记本,分别记录以下内容:一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自己不懂的问题,三是课后题答案,四是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这四项内容看起来并不难,可真正落实到笔上对小学生而言就很难了。最初学生书写的格式乱七八糟,字迹也不工整,我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并以身边的榜样为例,不断给他们打气,给他们动力,渐渐的,孩子们的读书笔记越写越好。
二、放宽要求,保护兴趣
学生刚开始写读书笔记时,感觉难度非常大,不知从哪里入手,即便知道了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将其正确表达出来。这时候,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降低了要求。如一、二年级侧重在课文中画一画,然后说一说、读一读,简单记录即可。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读起来就会准确、流利、有感情。我还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四年级时写读书笔记,老师不必要求写得好、写得准确,坚持写就可以,主要内容不会写,抄几句也行。不管写成什么样,不批评、不打差等级,不去做过多指导,先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读了写了就行,但要字迹工整,养成书写的好习惯。五、六年级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写标注。刚开始时,学生要想读懂一篇文章,并写好读书笔记,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即使读得明白了,如果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他们也会感到十分吃力。半学期后,有些孩子说:“老师我现在终于明白怎样写主要内容了,其实有时候不读课文,一看课题我就知道要写什么了。”两年后再看,有些学生的本子上主要内容只写寥寥几个词语,虽然字少却抓住了文章的精髓。
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使学生逐步学会品味语言,从而提高鉴赏作品的能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就能了解前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能力。平时,我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利用课前一分钟积累成语和古诗,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当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时,阅读兴趣自然就会随之提高,这对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三、周检月收,注重激励
读书笔记如果天天收、天天批势必会给老师增加极大的负担,可以安排每周同桌间检查一下,完成作业的同桌签字,未完成的限期完成。月末读书笔记交由老师检查,老师可以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评,评选出认真完成的同学并予以表扬,也可以让其介绍经验并展览作业本,好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如哪些同学准确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哪些同学问题提得有思考价值,哪些同学摘抄的语句优美且有哲理等等,通过表扬引导学生认真书写读书笔记,
四、检查成果,加深理解
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抽出时间检查读书成果,让同桌间互相出题,两人共用两个本,每天出五六道题,然后换本,你出他答、他出你答,在换本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批改任务。孩子们争强好胜,为了难倒对方会再次阅读文章,绞尽脑汁把自己的理解化作习题交给同桌,这样一来,孩子们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五、随堂阅读,课外扩展
《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主要是作为《快乐读书屋》的辅助性读本来使用的。课堂上阅读完《快乐读书屋》中的课文后,可以从《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选择一篇与课文题材或表现手法相近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如读了六年级下册的《曹操败走华容道》可以扩展阅读《三国演义》,读了成语故事《邯郸学步》可以向学生推荐几则成语故事……把读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一篇扩展到一本,由一本到一套,最后实现广泛阅读。
教师要明确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并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对课文中既揭示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是在表达形式上有一定规律的典型语句和段落,可以在理解通篇课文的基础上集中时间进行精读、精讲、精练,从中寻找文章之间的共同点,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小学六年如果坚持下来,每个学生大约能够读文章800篇左右,做读书笔记800篇左右,这一成果其实是很可观的。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会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即思考的习惯,读书即提问的习惯,读书即积累的习惯,读书即练字的习惯……阅读时,学生会习惯性地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句子用得巧妙,并主动把它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很好的阅读习惯。
六、大量阅读,掌握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小学三至六年级是学习快速阅读的好时机,我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快速阅读训练。
具体做法如下:
1.阅读的篇幅由短到长。三年级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第六册时,要求学生在数秒钟内默读一两句话,读后复述(头两次可以从口头到笔头),然后再读一段话或一二百字的短文,读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详细复述,最后大家评议,整理后抄写下来。到了四五年级,则要求学生读几千字到几万字的文章。
2.阅读的内容由浅入深。最初读童话,再读科学故事,最后读历史故事。
3.阅读的速度由慢到快。学习《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第六册时,要求学生用每分钟250—350字的速度阅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第八册时,要求学生用每分钟800—1000字左右的速度阅读,学习“阅读资源”第九册时,则要求学生用每分钟1500字左右的速度进行筛选式阅读。而阅读科学小品、历史、地理、自然知识方面的文章速度可稍慢些。
三年级时要求学生开始动笔写读书笔记。当时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大约需要1小时,一年后大约需要30分钟,两年后阅读速度更快。五年级时要求能够浏览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
几年里,我们班每学期的阅读能力单项测试成绩均为年组第一,六年级最后一次测试我们班优秀人数比其他三个班人数的总和还要多,这是长期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成果。
当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这里仅谈的是《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的使用。作为教师,我们要把阅读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读书好、好读书、勤积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