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植皮)术后残余伤口应用血竭不同制剂的护理

2016-03-08 00:25郭巧英杨琼陈龙凤张东芳寿林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血竭植皮换药

郭巧英 杨琼 陈龙凤 张东芳 寿林琳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浙江 杭州 310012)

皮瓣(植皮)术后残余伤口应用血竭不同制剂的护理

郭巧英 杨琼 陈龙凤 张东芳 寿林琳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骨伤科,浙江 杭州 310012)

目的 探讨血竭不同制剂在临床皮瓣残余伤口中应用的方法与规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我科收治的66例皮瓣(植皮)术后残余伤口应用血竭不同制剂的护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61例,有效3例,无效2例,3例再次植皮,2例行邻近小皮瓣手术愈合出院。结论 应用血竭不同制剂的护理重点是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伤口护理的关键是清洁伤口,根据伤口大小、深浅、渗液及感染情况选择不同血竭制剂,并做好伤口愈合过程的护理。

进口血竭; 植皮; 外科皮瓣; 伤口护理

Imported resina draconis; Grafting; Surgical flaps; Wound nursing

在骨显微外科,由于患者年龄、局部软组织血供、损伤的严重程度等多方原因,植皮(皮瓣)术后供区及受区的残余伤口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问题。血竭又名麒麟竭,性味甘、咸平、无毒,为传统名贵中药,中医临床认为其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4],其在伤口应用的有效性一直得到公认[1]。我科自2011年以来,也对此类伤口使用进口血竭进行处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我科收治的66例皮瓣(植皮)术后残余伤口应用血竭不同制剂的患者,其中,女18例,男48例,年龄3~74岁。所有患者中,压疮15例,胫腓骨骨髓炎28例,肋骨骨髓炎2例、脊柱骨折术后感染1例,下肢毁损伤截肢者5例,其它15例,均采用皮瓣或植皮手术。残余伤口情况:大腿、腹部等供皮区12例,植皮残余创面26例,皮瓣与受区创面28例。浅表I~II期伤口42例,III期以上伤口24例。

1.2 血竭应用方法 (1)前期干预方法:2013年10月前的45例伤口均采用血竭粉治疗,对于浅表较小伤口及供皮区伤口,采用血竭粉外敷至结痂,每日1次用棉签按压痂面,吸干痂下脓性物质,脱痂则予补充血竭粉剂至结痂。对于宽度超过2.5 cm的II期以上伤口,则血竭粉外敷同时予敷料外敷换药,根据伤口渗出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2)后期干预方法:2013年10月起我们在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浅表伤口使用酒精血竭[2](0.5 g血竭粉+95%酒精10 mL)进行治疗,对于宽度超过2.5 cm的伤口,我们采用凡士林加酒精血竭每日涂擦伤口3次至结痂,对于较深伤口和渗出较多的伤口,仍使用血竭粉加换药方式进行换药。

1.3 评价指标 (1)伤口的分型:根据压疮分期[3]予界定为I~III期,I期伤口为浅表伤口,部分皮肤缺损;II期伤口为全层皮肤缺损;III期伤口为部分肌肉缺损。(2)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为创面结痂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为创面缩小75%,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创面缩小25%,肉芽新鲜,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为创面缩小不足25%,临床症状无改善。

1.4 结果 治愈61例,其中18例为结痂出院,经护士指导下由家属进行护理,经过电话回访或复查指导,伤口均愈合,结痂时间为1~60 d;3例有效,2例无效;3例再次植皮,2例行邻近小皮瓣手术愈合出院。所有患者对血竭外敷伤口的治疗方法满意。

2 护理

2.1 做好患者沟通与教育 血竭在皮瓣(植皮)术后残余伤口中愈合的根本机制在于使伤口表面结痂,制造一个痂下愈合的皮肤愈合过程,面积较大或较深的伤口,应用血竭后早期会出现脓性分泌物,家属往往会比较紧张,因此,做好患者与家属的沟通教育非常重要,告知伤口真正愈合的时间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定期进行剥痂与补药,伤口中心痂下会出现脓性样物属于正常现象。此外,本组18例患者带药出院,出院前,我们告知患者伤口护理方法及伤口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通过电话、微信进行交流,发现对伤口最终愈合起到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2.2 伤口的护理

2.2.1 彻底清洁伤口是伤口愈合的基本 在临床伤口护理中,红色伤口是伤口愈合的基本目标,通过临床观察护理,我们认为血竭的去腐生肌作用能促进伤口转成红色伤口,但对部分污染伤口或较深部的伤口,仍需用血竭粉外敷后增加呋喃西林、德施银等辅助清洁伤口,有坏死组织者则用刮匙、刀片等处理,才能更快地促进伤口清洁,为后期的愈合提供保障。对于渗出较多且伴血竭部分结痂的伤口,我们使用双氧水进行清洗,能达到脱痂清洁作用。本组有2例经以上处理,伤口生长变化不大,渗液一直无法控制,后被证实为骨髓炎导致伤口的损害大于愈合过程所致。

2.2.2 血竭外敷结痂后伤口的护理 对于较大面积的早期血痂中心会有脓性样渗出,我们用无菌棉签或纱布吸干脓性液,在脱痂后组织缺损处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序贯清洁后再予血竭外敷至结痂。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应用血竭外敷后的伤口生长方式为向心性生长过程,我们对结痂后的伤口一般每周去痂补药1次,发现伤口在逐步缩小与愈合,与早期带痂出院不处理的患者相比,定期去痂比自然脱痂愈合时间快。

2.2.3 血竭粉剂的应用护理 前期干预的45例残余伤口在应用过程中发现:血竭粉剂会促进部分人群残余伤口肉芽的过度生长,考虑可能与血竭粉剂的应用刺激了肉芽的生长有关,此时我们应用刮匙、刀片或10%氧化钠湿敷去除后再用血竭粉剂。对于皮瓣与皮肤连结处的部分残余伤口,我们也使用血竭粉剂进行换药,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避免伤口植皮或皮瓣手术。本组1例右足内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后患者原计划再次行皮瓣手术,后经血竭粉剂换药后肉芽长平,伤口明显缩小,后由于时间问题予植皮手术;另1例前足3 cm×4 cm×2 cm的伤口,同样方法换药后伤口很快缩小,原计划植皮手术取消。

2.2.4 酒精血竭在浅表残余伤口中的应用护理 我们将酒精血竭做为浅表残余伤口的处理改进方法,每日3次涂擦伤口,要求每天现配现用,经临床15例护理观察发现同样能使伤口结痂,且痂皮薄,方便临床观察和剥痂,血竭粉剂的用量比直接用血竭粉剂少。15例患者用后未发现肉芽过度增生现象,考虑可能与高浓度酒精使用有关。但对于渗液较多、II期以上伤口或面积较大伤口,临床发现结痂过程血竭粉剂更快于酒精血竭。我们发现:宽度在2.5 cm以内的I~II期残余伤口,1~2 d即可结痂;宽度2.5 cm以上的伤口,先用凡士林覆盖伤口,再用酒精血竭外涂至结痂,以后每周更换凡士林纱布1次,能使伤口结痂。

2.3 不良反应的护理 在血竭使用中应关注伤口部位与床单位的污染问题,如背部、腹股沟、腋窝、大腿后部等为受压处伤口,应用血竭后会污染床单位,所以背部、臀部我们会加用纱布或溃疡贴等外敷料包扎保护,腹股沟、腋窝等皱折处还需加用外展垫,以免导致医源性压疮。本组1例为右侧背阔肌皮瓣修复乳癌术后放射性溃疡伴右第一肋骨骨髓炎术后右腋下2 cm×7 cm残余伤口,1例为车祸伤后腹股沟处2 cm×5 cm残余伤口,均因使用血竭粉剂换药后发生压疮,分析认为与未采用外展体位所致。

3 小结

根据血竭不同制剂的特点,结合皮瓣(植皮)术后残余伤口大小、深浅度及渗液多少选择血竭不同制剂,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对伤口及用药方法的教育工作,能促使伤口结痂愈合,减少医生换药次数,解决临床患者因伤口未愈而不能出院的问题,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患者出院后随防管理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 钱晓路,孙晓春,袁浩斌.Meta分析法在中药治疗压疮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8,8(2):26-27.

[2] 郭巧英,张扬,李阳阳.等.血竭体外以浅表创伤皮肤的透皮吸收实验[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23(4):229.

[3] 于瑛.压疮护理国际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19-20.

[4] 肖红梅.血竭的临床应用概述[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4):53-54.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ZB008)

郭巧英(1972-),女,本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6

B

10.16821/j.cnki.hsjx.2016.04.033

2015-08-20)

猜你喜欢
血竭植皮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