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护理研究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2016-03-08 00:25:56刘颖袁长蓉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乳腺癌因素护理

刘颖 袁长蓉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综 述·

乳腺癌护理研究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刘颖 袁长蓉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乳腺癌护理; 研究选题

Breast cancer nursing; Research topic selection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女性癌症的16%,由于预期寿命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1]。在我国,据估计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约为16.9万,是女性第二位最常见恶性肿瘤[2]。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乳腺癌护理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解乳腺癌护理相关科研的国内外选题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检索SCI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对近五年来发表的乳腺癌护理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分析当前国内外乳腺癌护理研究关注的重点,提炼出乳腺癌护理的五大研究方向,现报告如下。

1 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探讨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关乳腺癌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5类:(1)夜班、倒班、轮班制。(2)睡眠类型、时型。(3)饮食因素(包括饮酒、豆制品摄入、饮食习惯等)。(4)药物因素(包括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等)。(5)体质量指数等。关于夜班及轮班制是否为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Menegaux等[3]的研究表明夜班及倒班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然而Kamdar等[7]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则表明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夜班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此外青春期的饮酒、过高脂肪摄入,过高的BMI指数则被研究证实为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5]。

2 乳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的护理研究

处于诊断过程的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的身心状况会有很大差别,与之对应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也不同,因此,研究针对于不同诊断阶段的乳腺癌患者关注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疑为的乳腺癌患者护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患者诊断过程中心理困扰、支持需求、支持性照护等干预的实施和干预效果评价;对于新诊断为乳腺癌患者护理研究的关注点则为患者对患病事实的接受,对于接受医疗护理的态度和随之带来的生活的改变;对于延误诊断与延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护理研究的关注点则在其患病体验等方面。此外生活质量是乳腺癌患者护理全程中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6]表明乳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及术前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应对癌症的自我效能感是预测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3 乳腺癌患者治疗的相关护理研究

3.1 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前护理需求研究 有关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是补充的、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的应用情况及患者对于此类医学疗法的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补充的、替代医学指西医体系以外的医学体系,是西方国家对全球多种传统医疗保健体系、方法、产品的一个统称。又称替代医学(Alternatiove medicine)、综合医学(Integrated medicine)、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dicine)等,之间的定义有细微的差别,如补充医学侧重与常规现代医学同时使用的医疗保健实践、而替代医学侧重代替常规西医实践的医疗保健实践[7-8]。CAM具体内容包括我国的中医药学和针灸、推拿,以及印度医学(Ayurveda)等。近年来CAM在肿瘤预防治疗以及辅助防治现代医学放化疗副作用方面应用广泛,CAM在乳腺癌患者中的研究[9-10]表明年纪轻、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患者更倾向于采用补充的、替代医学来辅助治疗。 另外有部分研究开始关注乳腺癌患者自我体像评价对其选择手术方式的影响,研究[11]表明年轻乳腺癌患者更有可能在自我体像评价方面有困扰,这对于其考虑选择何种治疗方式,作出是否接受乳房切除术等决策有一定影响,应引起医疗护理人员足够的重视。有关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护理需求的研究较多,以调查性研究为主,此类研究探讨了包括信息需求、情感需求、术前的压力与应对、手术前戒烟的信念[12]等方面的患者需求。

3.2 治疗相关不适、症状及相关护理研究 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一般为手术治疗和辅以常规的放化疗。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研究关注点主要包括患者术后经历的一些生理不适和心理困扰,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价,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以疼痛为主,有关患者术后疼痛评估、疼痛相关因素、相应护理干预的研究较多,护理干预以社会心理干预为主,如有研究[13]表明音乐疗法对术后疼痛的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患者术后常见的不适症状还有淋巴水肿,此类研究以探究术后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干预为主,如探讨术后活动对患者淋巴水肿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以及患者进行活动锻炼的影响因素等[14]。患者术后心理方面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乳房切除术后患者的无望感、照镜子体验,术后患者对自我身体形象改变的体验,对性身份、性认同变化的体验,婚姻调适及社会心理的调适。

对于接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护理研究的关注点在于患者放化疗后的不适症状。这些不适症状主要包括疲乏、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等。研究[15]表明心理社会支持干预如音乐疗法、松弛疗法,在医生护士等医疗工作者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制订个性化的活动锻炼方案包括科学的锻炼频率、持续时间、强度等对于减轻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涉及到放化疗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主要包括化疗导致关节疼痛、骨质疏松、骨折风险、认知能力的改变等,此类研究关注副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患者对副作用的感知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

4 治疗后随访、健康教育和预后研究

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高,关注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健康指导对于促进乳腺癌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提高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患者治疗后的随访研究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不同随访方式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如对于随访频次(基于需要,常规3个月、6个月),随访实施者(护士、医生、其他健康实践者),随访地点、方式(基于电话、网络、医院、社区随访)的探讨。国内对随访不够重视,缺乏完善的实施流程和方案,相关的护理研究也比较少,国外研究[15]表明以护士为主导的电话干预具有良好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同时也有研究[17]指出应针对具体的患者人群提供更个性化的随访方案。传统的健康教育相关研究一般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指导、症状的自我观察与就医指导、规范用药指导、饮食调整、活动锻炼等。有关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包括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幸存者对复发的担心,幸存者的创伤后的成长状况等方面。研究[18]发现锻炼少、病程短、收入水平低、心理痛苦水平高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而有宗教信仰和实施保乳手术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

5 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

护士全程参与乳腺癌患者就诊、治疗、护理及生存过程且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涉及到的护理干预众多,这些干预包括上文提到的患者诊断过程中的护理、治疗相关护理、治疗后的随访和健康教育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针对于乳腺癌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社会心理层面的干预具有其独特的效果,此类干预性研究包括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参与心理教育支持小组项目、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支持干预、表达性写作、微笑疗法、正念减压法等。一些研究[19-21]对上述干预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应用效果评价,结果此类方法在乳腺癌幸存者中均有一定的积极效果。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涉及到幸存者的康复训练、足部按摩反射疗法、瑜伽等干预及效果评价[22-23],这些康复训练对于幸存者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6 小结

本文对近五年乳腺癌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终从五个方面描述了国内外乳腺癌护理研究选题的现状,具体包括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乳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的护理研究;乳腺癌患者治疗相关护理研究;治疗后随访、健康教育和预后研究;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以上五大方向的研究初步勾画了当前国内外乳腺癌护理研究关注的重点,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本研究分析当下乳腺癌护理研究的热点,涉及到的研究面较广,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创新或国内当前研究有所欠缺的研究点,如补充的、替代医学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科学规范化随访方案的制订,乳腺癌护理敏感问题的探讨,聚焦乳腺癌患者密切相关人群的研究等,建议今后研究可以就本文提到的乳腺癌护理某些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完善。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reast Cancer:Prevention and Control[EB/OL].[2015-05-25].http://www.who.int/cancer/detection/breastcancer.

[2] 郑莹,吴春晓,张敏璐,等.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23(8):561-569.

[3] Meneses KM,Benz RL,Hassey LA,et al.Strategies to retain rural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in longitudinal research[J].Appl Nurs Res,2013,26(4):257-262.

[4] Kamdar BB,Tergas AI,Mateen FJ,et al.Night-shift work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3,138(1):291-301.

[5] Jung D,Lee SM.BMI and Breast Cancer in Korean women: A Meta-analysis[J].Asian Nurs Res,2009,3(1):31-40.

[6] Cheng SY,Lai YH,Chen SC,et al.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among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Taiwan[J].J Clin Nurs,2012,21(1/2):70-79.

[7]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omplementary,alternative,or integrative Health:What’s in a name?[EB/OL].[2015-05-25].https://nccih.nih.gov/health/integrative-health.

[8] Eisenberg DM,Davis RB,Ettner SL,et al.Trends in alternative medicin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0-1997:results of a follow-up national survey[J].JAMA,1998,280(18):1569-1575.

[9] Wanchai A,Arrner JM,Stewart BR.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use among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J].Clin J Oncol Nurs,2010,14(4):431-431.

[10] Harold J,Burstein MD,Shari MS,et al.Us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 by women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1999,340(22):1733-1739

[11] Chen CL,Liao MN,Chen SC,et al.Body image and its predictor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surgery[J].Cancer Nurs,2012,35(5):E10-E16.

[12] Hsu SC,Wang HH,Chu SY,et al.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al and emotional consulta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who underwent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J].J Nurs Res,2010,18(3):215-226.

[13] 周凯娜,李小妹.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86-1088.

[14] 胡爽爽,宋永霞,洪静芳,等.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54-858.

[15] 黄定风,汪芳,程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3):796-797.

[16] Kimman ML,Dirksen CD,Voogd AC,et al.Economic evaluation of four follow-up strategies after curative treatment for breast cancer: Results of an RCT[J].Eur J Cancer,2011,47(8):1175-1185.

[17] Sheppard C,Higgins B,Wise M,et al.Breast cancer follow up: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point of need access versus routine 6-monthly clinical review[J].Eur J Oncol Nurs,2009,13(1):2-8.

[18] 王会颖,刘均娥,李艺影,等.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6):484-487.

[19] 黄晓燕,胡雁,陆箴琦,等.网络支持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3-16.

[20] 裘佳佳,胡雁,黄嘉玲,等.综合社会支持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47-50.

[21] Craft MA,Davis GC,Paulson RM.Expressive writing in early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J Adv Nurs,2013,69(2):305-315.

[22] Wyatt G,Sikorskii A,Rahbar MH,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 outcomes:A reflexology trial with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breast cancer[J].Oncol Nurs Forum,2012,39(6):568-577.

[23] Speed-Andrews AE,Stevinson C,Belanger LJ,et al.Pilot evaluation of an Iyengar yoga program fo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Cancer Nurs,2010,33(5):369-3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47326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编号:PJ[2013]0003347)

刘颖(1991-),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袁长蓉,E-mail:yuancr510@aliyun.com

R471,R737.9

A

10.16821/j.cnki.hsjx.2016.04.008

2015-07-30)

猜你喜欢
乳腺癌因素护理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