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丽,苏维芳,许晓伟,程光慧,张海洋,徐进芳,孙洋,李雅丽,李新军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临床经验·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刘亚丽,苏维芳,许晓伟,程光慧,张海洋,徐进芳,孙洋,李雅丽,李新军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目的 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6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入院即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并以20 mg/d维持治疗至PCI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肌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所上升,且瑞舒伐他汀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术后MACE、心肌损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1.3%(9/80)、12.5%(10/80)、6.3%(5/80)和25.0%(20/80)、26.3%(21/80)、7.5%(6/80),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MACE和心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近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疗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血栓形成导致的以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在疾病发生的早期特别是在病发30 d内的临床死亡率非常高。目前,治疗ACS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案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PCI术治疗可快速、有效地打通栓塞的冠脉,使机体心肌迅速恢复供血,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1]。但是,PCI术实施过程中会对患者血管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由此可能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增加了患者在PCI围术期内的心肌损伤发生率,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2]。大量研究已证实PCI围手术期使用他汀治疗的益处,其兼具降脂、抗炎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减少围手术期心肌损伤[3]。而已知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为强效的他汀类药物,本文旨在比较国产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在PCI围术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首次行PCI术治疗的ACS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心脏病学会发布的ACS临床诊断标准。按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0例。瑞舒伐他汀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41~79岁,平均(63.7±5.8)岁。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43~77岁,平均(62.4±6.1)岁。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心肌病及对他汀类药物过敏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瑞舒伐他汀组患者入院即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口服,并以1次/d,20 mg/次维持至PCI术后1个月。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入院即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并以1次/d、20 mg/次维持至PCI术后1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测定,同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MACE、心肌损伤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有患者术后出院随访1个月,以30 d为间隔。MACE包括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DL-C和HDL-C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PCI术后LD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瑞舒伐他汀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的HD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瑞舒伐他汀组的上升幅度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DL-C和HDL-C表达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DL-C和HDL-C表达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
组别LDL-C(mmol/L) HDL-C(mmol/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瑞舒伐他汀组(n=80)阿托伐他汀组(n=80) t值P值3.22±1.06 3.13±1.03 0.053>0.05 1.51±0.52a1.89±0.65a3.427<0.05 1.16±0.24 1.19±0.27 0.011>0.05 1.41±0.35a1.28±0.29a3.245<0.05
2.2 两组患者PCI术后MACE及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比较 瑞舒伐他汀组发生MACE事件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24);瑞舒伐他汀组心肌损伤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0,P=0.027),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CI术后MACE和心肌损伤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随访1个月内,瑞舒伐他汀组发生1例皮疹、1例肌痛、3例无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阿托伐他汀组发生1例皮疹、2例肌痛、2例无力、1例腹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3,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或损伤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PCI治疗ACS的疗效较为突出,其是通过心导管技术疏通冠脉的狭窄或堵塞,改善患者心肌灌注及全身血循环[4],从而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然而,PCI治疗或多或少地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很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预后[5]。近年来,他汀类药物逐渐在临床广泛运用,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从而成为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药物,尤其对冠心病的临床预防作用更加明显。国际多中心ARMYDA研究指出,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MACE事件的发生[6]。在众多他汀类药物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为高强度降脂药物,可有效降低LDL-C的同时适度升高HDL-C,真正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07年国产瑞舒伐他汀上市,有研究显示,国产瑞舒伐他汀可能是当前小剂量降脂功能最强的一种他汀类药物[7],但国产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PCI围术期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较少。
本组研究探讨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两组PCI术后LD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瑞舒伐他汀组LDL-C降幅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而两组术后的HD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瑞舒伐他汀组HDL-C的升幅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表明了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的调脂作用更强,这可能与瑞舒伐他汀独特的分子结构有关。瑞舒伐他汀有4个与HMG-CoA还原酶结合的位点,而阿托伐他汀只有3个结合位点,因此瑞舒伐他汀调脂作用更强[8],而良好的LDL-C、HDL-C水平能提高PCI患者的预后。此外,本研究还显示,瑞舒伐他汀组MACE发生率较阿托伐他汀组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瑞舒伐他汀组心肌损伤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他汀类药物除具有明显降脂作用外,还具有保护血管内膜、改善微循环、抗炎、抗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等多效性,从而可有效降低PCI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率,体现了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有更强的调脂效果、抗炎、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9-10]。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明确证实了国产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国产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术期内具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国产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且无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近期预后,而其对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远期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冯俊,李胜友,钱福东,等.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2): 293-295.
[2]孙晓丹,张月兰.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C反应蛋白升高与预后的相关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436-2439.
[3]姜朝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强化他汀治疗推荐解读[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7): 580-581.
[4]郭筱燕,黄学成,王琦武.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2):295-300.
[5]Chew DP,Anderson FA,Avezum A,et al.Six-month survival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Heart,2010,96(25):1201-1206.
[6]Pasceri V,Patti G,Nusca A,et al.for the ARMYDA Investigators. Randomized trial of atorvastatin for reduction of myocardial damage dur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results from the ARMYDA(Atorvastatin for Reduction of MYocardial Damage during Angioplasty)study [J].Circulation,2004,46(110):674-680.
[7]Enomoto S,Sata M,Fukuda D,Nakamura K,Nagai R.Rosuvastatin prevents endothelial cell death and reduces atherosclerotic lesion formation in PpoE-deficiant mice[J].Biomed Pharmacother,2009,63 (24):19-26.
[8]高聪慧,崔炜,谢瑞芹,等.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单次、负荷量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J].临床荟萃, 2013,28(11):1225-1228.
[9]国希云,李晓英,邓娴,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 (6):605-607.
[10]吴萃荣,李湛.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室重构及近期预后影响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 (3):470-607.
R541.4
B
1003—6350(2016)22—373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22.040
2016-06-30)
河北省卫生厅2015年度重点科技研究计划(编号:20150052)
刘亚丽。E-mail:yllef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