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07 18:54黄群俊刘俊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源办学院校

黄群俊,刘俊华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黄群俊,刘俊华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中外合作办学扮演着客观手段和直接结果的双重角色,许多高校纷纷依托其办学优势参与其中。但在实践过程中,合作办学层次不高、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低、生源质量不能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等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合作办学现状入手,详细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生源评价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对策。

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对策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等开始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工作。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业已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教育形式,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急需人才。

一、我国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三个层次。

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主要集中在东、中部省份

由于国家政策导向,东、中部省份经济、文化发展较快,这就给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发展的基石。但是西部偏远省、市、自治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很少。截至2013年8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地域分布情况如下:东部1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13个(约占全国总数的55.22%),中部8个省、市、自治区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56个(约占全国总数的38.32%),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47个(约占全国总数的6.46%),宁夏、青海、西藏3个省、市、自治区则没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2.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且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外方合作方来源不同划分为两类,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887个,约占全国总数的95.48%;另一个是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42个,约占全国总数的4.52%。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有一半左右的成员国,特别是英系国家,均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第一梯队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四个国家的合作项目最多,排列于前四位;第二梯队是欧洲大陆的德国和法国;第三梯队是亚洲的日本和韩国。

3.中外合作办学社会认可度、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不高

颁发中国高等学校学历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必须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而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也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核定了相应的招生计划数。一方面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或具有优势学科和专业的一般大学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为数不多,除国内著名高校有较高层次的合作外,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外方合作者均为不知名的非优质教育机构,且合作层次较低。另一方面国内的学生对合作办学院校的认可度上有一定的差别。高考成绩优异者多不愿意就读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这些导致了合作院校生源质量不高。

4.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设置偏向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等应用性文科

一方面从成本核算角度来看,开设应用性文科专业投入少、见效快,这些“短平快”专业成为了主办高校的首要选择,而社会急需、薄弱和空白的学科专业则“无人问津”。所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设置趋同严重,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另一方面从产出效果角度来看,文科专业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学生所要面对的学习难度较小,更容易达到所要求的学业水平。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大部分底子薄、基础差,要达到其要求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主办院校只有设置一些较容易过关的文科专业以确保其顺利毕业。

二、中外合作办学生源评价的必要性

作为主办高校在促进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同时,要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生源进行评估、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合作办学院校的优势,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出人才。这样做才能使中外合作办学,真正地丰富我国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模式下学习,真正地让更多的学生有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真正地为社会培养了相应的实用型人才。中外合作办学生源评价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生源评价是提高中外合作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高学费将许多家庭经济条件欠佳的优秀学生拒之门外,能进入该类专业就读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家庭条件优越而学习成绩较差者。这些学生个体比较差异,如果按同一标准进行教学、考核,必定造成吃不了或者吃不饱的局面,为使其招得来、学得进、能成才,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科学评价、有效管理、分层教学”。所以科学的生源评价有利于掌握生源质量及分布状况,有利于合理规划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学生生源评价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效益的必然选择

中外合作办学既要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要在配置教育资源中注意经济效率的提升。其政策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合作伙伴上,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办学水平的外方机构;二是在合作领域上,拥有当前社会新兴和急需的学科专业;三是在受益地域上面向全国,要更加关注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而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大部分采用“自给自足”模式,主办院校可以利用外方的投资或收取较高的学费来改善其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办学经费或是减少办学支出。所以科学的生源评价有利于及时调整生源策略,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办学综合效益。

3.学生生源评价是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要求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突出问题,业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主办院校的高度重视。有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存在论证不严格,签署协议不规范、不严谨,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加之主办院校不重视主权,造成中方管理权不到位,淡化甚至削弱了应有的领导权和决策权。有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存在招生宣传不实、招生不规范问题。为了顺利完成招生计划,他们纷纷采取了违反政策直接降低录取批次或者以可转入国外大学继续深造等方式来招揽学生。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系统研究和科学规划。所以科学的生源评价可以掌握学生的真正需求,架起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从而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建构人民满意的中外合作办学。

4.学生生源评价是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是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平衡“教育逆差”的作用,不仅节省派送留学生所耗费的大量外汇,还可以减少人才外流。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项目交换和直接招收外国留学生等方式,在吸引留学生方面起到发挥积极作用。而对于学生而言,既可以在国内享受国际先进的教育消费,又实现了不出国的留学愿望;既节省经费,又为以后在国内深造或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优势的发挥均取决于中外合作办学所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而生源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科学的生源评价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发展。

三、提高合作办学质量的几点对策

鉴于上述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循最基本的两条规律:一是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二是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1.依法行政,提升层次,严把审批关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引进来”工作,尽快制订出台一系列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水平的大学或者教育机构高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真正地实现“强强联合”。同时,要做到“依法行政、严格审批”,严格审核外方的资质要求和在资金及教师、课程、设备等教学资源的投入约定等内容。作为主办高校,要做好“走出去”工作,可以通过国际教育博览会等各种途径展现自身办学特色,以吸引高水平知名大学与其合作。

2.抓紧调研,科学评估,严把质量关

中外合作办学的复杂性产生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很少出现的一些风险,所以加强其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防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必要的社会监督以外,主办院校可以建立内部风险自我评估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自评及互评等方式来发现风险。同时,校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搜集——解读——传递——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加以控制。重点监督合作办学双方的招生和学籍管理、文凭证书管理、资金管理以及教学管理等内容。同时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全面的调查研究,彻底摸清家底,找准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总结以往办学经验;二是结合办学实际,尽快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逐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定期评估;三是搭建高校与师生的沟通渠道,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3.加强宣传,增强认同,严把招生关

作为主办院校来说,中外合作办学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推进其国际化进程。一方面要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正面宣传,增强社会认同感。因为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教育,或者受到外籍教师的系统教学训练。所以在其机构接受教育的学生,比传统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就业竞争力更强。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考虑中国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受教育者的承受能力,合理地测算人均培养成本,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在实际招收学生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原则,制止乱收费、高收费行为,防止教育产业化的倾向。

4.重视人才,统筹规范,严把教学关

对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要按照条例和实施办法规定,协调主办院校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为其在审批和监督过程中提供指导。对于主办院校来说,要进一步科学管理,明确各自权责,构建外事、财务和教学协作联动机制。同时,要通过教学评估监督机制,合理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作为主办高校,在实践中应切实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遵循教育公益性原则,做到“合”而不乱。当前有一些高等院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投身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事业中,联合培养、双学位、计划外招生等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扰乱了教育市场的正常秩序。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来源的不对称性,偷换概念或有意隐藏某些信息来误导学生及家长。这样做不仅使合作办学走了样儿,变了味儿,更是加重学生负担,损害学生利益,严重损害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社会形象。

二是吸收别国教育经验,做到“合”而不媚。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模式和体制都具有其好传统、好特色,当然也会有与生俱来的某些弱点和弊端。所以,中外合作办学绝不是简单的全盘西化。我们应该在充分合作的同时,保留那些优良的传统和模式,来补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从而真正地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和培养优秀人才。如果不这样做,而是一味地跟风,盲目崇拜外方大学所谓的金字招牌,那么中外合作办学最初政策目标就毫无价值了。

三是坚持自身办学特色,做到“合”而不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中外合作办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借鉴别国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能够坚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甚至进行观念的碰撞,产生出新的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样做才是大学,所以中外双方都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襟,努力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新命题。

[1]郭健威.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周艳.基于PMO的中外教育合作办学交流项目实施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3] 胡佳.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 杨小燕,马澜.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体系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2095-4654(2016)06-0104-03

2016-01-2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外合作办学生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011jyte014)

G40-034

A

猜你喜欢
生源办学院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