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仓央嘉措诗歌三家英译及其译论特点*

2016-03-07 18:54闫曼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泰森仓央嘉原诗

闫曼茹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国内仓央嘉措诗歌三家英译及其译论特点*

闫曼茹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仓央嘉措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享誉国内外,其英译本也是层出不穷。目前国内仓央嘉措英译本共有三个,译者分别为于道泉、W·泰森和李正栓。这三位译者由于时代背景、专业方向及翻译思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翻译风格。于道泉译本讲究忠实准确,W·泰森译本追求忠实与艺术再创作,李正栓译本则力求“忠实对等、形神兼备”,这三位译者的实践丰富了仓央嘉措诗歌研究,促进了民族典籍事业的发展,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对国内仓央嘉措诗歌英译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传播仓央嘉措诗歌,并且对翻译实践和典籍英译做出一些指导和建议。

《仓央嘉措诗歌》;典籍英译;翻译思想;翻译风格

仓央嘉措诗歌既是藏族文学史上的奇珍,也是中华民族大文学史上的瑰宝。[1](P1)仓央嘉措诗歌流传三百余年,至今风韵不减。仓央嘉措诗歌藏文原著或以手抄本问世,或以木刻版印出,或以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流传程度之广。1930年,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于道泉先生翻译的仓央嘉措诗歌译本问世,题名《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这是海内外第一个正式刊行的仓央嘉措诗歌藏、汉、英三语对照译本。[1](P2)时至今日,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本,已有20多部,比较重要的有藏学家王沂暖、庄晶等偏重学术求真的译本,或侧重于民歌体,也有诗人曾缄、于贞至等强调诗歌求美的译本,或侧重于汉诗格律体,约略环肥燕瘦,各领风骚。[1](P3)

于道泉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开创了国内外英译的先河,此后国内外不断推陈出新,新的英译本应运而生,目前有16个之多。国外比较重要的英译本有:美国著名藏学家马里恩·邓肯的“五音部英语格律体译诗”译本《西藏的情歌及谚语》,德国藏学家索伦森“学术研究”为目的的直译译本《神性的世俗化:仓央嘉措诗歌特质及形式研究》,威廉姆斯的“音节对应”译本《情爱的歌,悲伤的诗:六世达赖喇嘛的艳情诗》,诗人惠格姆的“创意英译本”《蓝色翅膀的蜜蜂:六世达赖喇嘛情歌》等。国内英译本有三部,1930年于道泉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为海内外第一个正式刊行的仓央嘉措诗歌,此后再无英译本问世,直至2011年,黄颢、吴碧云编纂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意三百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发行,其中收录了藏族译者W·泰霖英译的仓央嘉措诗歌74首,由此诞生了国内第二个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2015年初,李正栓、王密卿教授以于道泉汉译本为底本,推出了最新的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仓央嘉措诗歌英译》,这也是国内第三个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可谓是典籍翻译事业的又一创举。

一、于道泉——忠实准确,直译为主

1.译者简介

于道泉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藏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被誉为藏学泰斗。他通晓汉、藏、蒙、英等10多种语言,被誉为语言天才。于道泉教授于齐鲁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大学担任过俄国东方语文学博士钢和泰教授(Alexander von Stael-Holstein,1877-1937)的课堂翻译,同时师从钢和泰教授学习梵文和藏文。1926年去北海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担任满、藏、蒙古文字书籍的采访和编目工作,并负责善本部,收集满、藏、蒙古以及其他各民族的文字和文献,同时受聘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职。在业余时间,曾经开始编纂汉、藏、梵三种文字对照的佛学辞典。《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The Love-songs of 6th Dalai Lama Tsangyang Gyatso)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翻译成书的。

2.翻译思想

直译与意译争论自有翻译以来便一直存在,许渊冲在《翻译中的几对矛盾》把直译和意译概况为:“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无论直译、意译,都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第一位。”[2]诗歌在翻译中难度最大,直译可以如实地还原原诗的内容,但文笔和风格方面会稍微逊色一些,而意译则使译文可读性和欣赏性较高,而原诗的某些形式和特质则会流失。于道泉在英译过程中主要采用直译手法,在词汇和句法上与原文相互呼应,原原本本地再现原文的风貌,并且重在释义,不太注重押韵、形式和风格等,因此译文整体上韵律感和节奏感上缺乏美感。以仓诗第21首为例:[3](P14)

因为心中热烈的爱慕,

问伊是否愿作我的亲密的伴侣

伊说:若非死别,

决不生离。

于道泉英译:[3](P314)

Because (I) desperately fell in love with (her),

(I) asked whether (she) would care to become (my) intimate companion.

“Unless we are separated by death,

We should never part alive.” Was (her) answer.

整首诗,于译本多采用直译的手法,意义忠实、形式贴切,但是过于追求字字句句忠实的直译法则显得腰身过劲,使得诗歌的美感和意蕴美感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看出,于译本采用逐字翻译法,且多为详尽的描述性的词汇,例如,“亲密的伴侣”,于直译为“(my) intimate companion”,而“亲密的伴侣”其实可意译为“妻子”即“my wife”;再如,“若非死别”于译为“Unless we are separated by death,”直译“死别”,严谨按照原诗词汇的数量并进行直译,直接而且详尽地临摹了原诗的风貌。从句法上看,于译本句式、句法和原诗相照应,忠实再现了原诗的风貌。例如,后两句“伊说:若非死别,决不生离。”,于译本使用主系表结构,译为“‘Unless ..., We should ....’Was (her) answer.”,句法整齐规整,与原诗很好地相照应,但形式上略显头重脚轻,“was (her) answer”表达些许生硬,又使诗略显冗长繁复,一定程度上缺失了诗的灵动和韵味。

于道泉采用直译的手法,究其原因,一则是由于于道泉并非藏族人,英语也非母语,加之当时的阅历和知识都有限,所以在进行藏汉英的转换时倾向于采用直译的逐字翻译法,将译者的主动能动性放在次要甚至被动位置。二则是于道泉的志趣所在是藏文词典编纂和语言研究而并非诗歌翻译,正如他在给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黄颢、吴碧云合编的一本《仓洋嘉措及其情歌资料集》作序时说:“我认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在自己面前摆着许多自己非常想看的书,而自己无法看懂;使我最幸福的就是使自己得到一种便利条件,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可以把自己的这种痛苦解除,同时,也解决别人这一类的许多痛苦。”[3](P4)所以,以语言研究为己任和志趣的于道泉采用了逐字翻译的方法,因为直译更适用于藏汉英三语的转换和对比,并能为藏语词典的编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翻译风格及评价

从整体上看,于译本保留了“谐”体民歌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特点,翻译时忠实准确地传达了原诗的内容。索朗旺姆对于译本评价道:“于道泉译本的主要特点是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译文用词简洁、句式完整、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这一特点符合仓央嘉措诗歌在藏妇孺皆知的状况。”[4]但于译本把重点放在与原文词汇和句法的准确对应,翻译时多采用直译的逐字翻译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形式和风格方面,导致译文虽内容上忠实准确,但形式上韵律感和美感不足,似乎缺乏了一种诗歌的韵味。藏族翻译家斋林·旺多也指出其弊端:“一是翻译的形式过于自由,没有韵律感和节奏,读出来没有美感;二是译文多是字面翻译,没能传达诗歌的深层含义。”[4]于道泉是学术界公认的杰出学者和教育学家,之所以采用直译的手法是与他翻译目的、时代背景及阅历有关,但是,客观评价来说,于道泉开创性的研究和他的伟大翻译实践为仓央嘉措诗歌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是国内外研究仓央嘉措诗歌第一人。自此之后,国内外仓央嘉措诗歌汉、英译本层出不穷,且多数英译本都是以于道泉汉译本为底本进行创作,可见他为今后仓央嘉措诗歌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W·泰森——忠实升华,语言古雅

1.译者简介

W·泰森,西藏日喀则江孜人,藏名为旺多·秋吉,是享誉藏区的著名藏族翻译家,精通藏、英、汉三种语言。 W·泰森幼年时期在藏文学校学习过藏文,之后七年留学于圣约瑟夫学院,积累了深厚的英文功底,回国后的近四十余年,W·泰森从事过教员、编辑等工作,也曾在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就职并编写了一本英文导游教材。1992年退体后W·泰森主要开始从事翻译和写作工作,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斋苏府秘闻》、《导游日记》,译作有《西藏风土志》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他是第一位把莎士比亚戏剧介绍到西藏的人,所以被誉为“把莎士比亚带到喜马拉雅的人”。2010年荣获“资深翻译家”的荣誉称号,2011年,旺多先生英译的仓央嘉措诗歌(Love-songs of Tsangyang Gyatso)问世。

2.翻译思想

W·泰森是一位有着深厚英译基础,而且对翻译颇有见解的优秀译者,正是如此,他擅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尽量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原文的意境和神韵得以升华。正如他自述道:“我翻译《仓央嘉措情歌》的经验表明,译文在遵循忠实的基础上要敢于艺术再创造,要让译文通俗易懂,在表达方式上要敢于超越原文”[5].由此看出W·泰森不仅主张忠实翻译,而且还主张优化译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忠实升华”论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在仓诗英译中,W·泰森的“忠实升华”翻译思想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张意译而非直译,他反对逐字对译,认为直译只能传达出字面意思,却丧失了诗歌的文采和韵味,不能忠实再现仓诗的意蕴和风采,他主张译者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积累将深层的含义表达出来。其次,提倡以诗译诗,注重音韵和节奏。仓诗藏文极赋韵律和节奏,一般为四句六音节,如果采用散体诗来译将会失去诗歌本身的韵律和节奏美感,因此,W·泰森重新英译藏文《仓央嘉措情歌》时多采用尾韵,即词尾音素重复,韵法多采用两行转韵(aabb)和隔行交互钾韵(abab)。最后,语言表达上流畅自然,语言古朴典雅。W·泰森在翻译仓诗时采用了现代英语和“雅语”结合的表达方式,使得文字流畅自然而又平添几分雅致的魅力。这是因为译者本身翻译过莎士比亚的多部作品,对古典英语较为熟悉;另一方面是译者考虑到仓央嘉措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相近,这样更容易产生在时空上引起读者的共鸣。以仓诗第15首为例:[3](P12)

有力的蜀葵花儿,

若去作供佛的物品,

也将我年幼的松石蜂儿,

带到佛堂里去。

W·泰森译为:[3](P326)

If thou,the mighty holly flower,

Art to leave to the altar for an offer,

O take me—thy little bumblebee,

Into thy temple along with thee.

首先,W·泰森舍弃了于道泉的直译手法,在词汇和句法的处理上更加自由灵活,采用了意译的方法不仅译出了字面意思,还注重诗人的感情色彩和言外之意,使得诗歌的美感和意蕴更加浓厚。正如W·泰森自己评价道:“我的译文不仅用词保留了原诗的情感色彩,还译出了诗人的言外之意,做到了忠实与艺术再创造的有机结合。”[5]其次,译者注重音韵和节奏,采用繁密的韵律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美,这首诗中韵律整饬,采用尾韵的形式押韵,第1、2行押/∂/,第3、4行押/i/,韵式为aabb,读起来琅琅上口,极赋律感。最后,古典英语和现代英语相结合,使得诗歌读起来文字古雅、表达流畅自然,比如在莎士比亚时期常见的雅语有:thou,art,O,thy,thee,都为诗歌蒙上了一层浓郁的高雅古典的色调,使得整首诗语言简洁生动,典雅优美,韵律整饬,流畅自然。

3.翻译风格及评价

W·泰森译本的主要特色是用韵繁密,采用古典英语表达,实为创新和突破之处。他还大胆采用意译的方法,较之于道泉直译的方法英译更加准确生动,这与他自身藏语母语的优势及对诗歌艺术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密切相关。整体上,W·泰森译本不仅忠实于原文意义,且注重诗歌的韵律节奏及流畅自然的表达方式,可谓是忠实与艺术再创造的有机结合。但不足之处是,古典英语的频繁使用与原诗通俗易懂、简洁质朴的风格背道而驰,而且当代读者大多都没有像读者一般的文化背景和莎士比亚情节,因此,对当代读者而言,反而成为理解和阅读的一种负担。索朗旺姆对之客观地评价道:“总之,斋林·旺多译本对诗歌理解准确、译文富有韵律和节奏,实属上乘之作。然而由于译文使用了早期现代英语,出现了一些现在不常见的词汇,提高了对读者文化素养的要求,限定了读者范围。另外,译文的句式、语言简练程度似不及原著。”[4]一部好的著作,不仅要合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且也要使用恰当的语言措辞和表达方式,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恰当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任意发挥和篡改原意,否则不能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译著。W·泰森译本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弥补了于译本表达过于死板和音韵美感欠缺的遗憾,为今后的仓诗英译实践起了很好的启示作用,起了一定的承上启下作用。

三、 李正栓——忠实对等,形神兼求

1.译者简介

李正栓,1963年生,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外国语学院院长,是中国新一代翻译家、教育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诗歌、中英诗歌互译及译评和典籍英译,同时还是国内典籍翻译研究的专家。多年的学习使得他具备较高的英汉知识储备,也积累了丰富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再加之,多年的英美诗歌教学与英汉诗歌互译及评论的实践,又使他成为了英汉互译教与学的典范。近几年他还在中国典籍翻译领域开启了另一番沃土,致力于藏族格言诗和仓央嘉措诗歌的翻译及研究,收获了累累硕果,译著主要有《乐府诗选》、《藏族格言诗英译》、《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等。

2.翻译思想

李正栓在一贯的翻译实践中坚持“忠实对等”的翻译原则,他曾指出:“在翻译过程中, 除了像奈达所说的要讲究对字义、语义、话语结构作适当调整以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外,对原文的理解、对风格的再现、对音韵的追求、对文化的迁移也都应讲究一个对等。”[6]首先,理解原文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是翻译的首要步骤,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如果理解上出现偏颇,那再美的语言形式都无法弥补原诗真实内涵的缺失。所以,李正栓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在翻译仓诗中求真求实,力求做到理解上的对等。其次,仓央嘉措诗歌主题鲜明,感情细腻,艺术手法多样,善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且语言简洁质朴,通俗易懂,形成了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特点。李译本则不仅照顾到原诗的多样的艺术手法,并且用词简洁准确,与原诗的风格不谋而合。再次,仓央嘉措诗歌采用藏族“谐体” 民歌的形式,且每首诗一般为四句六音节,每两个音节一“顿”,即“四句六音三顿”,这都使得仓诗节奏鲜明,韵律极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李正栓认为诗歌是有韵律的艺术语言,能押韵则要押韵,力求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因此,李译本中多采用尾韵,韵法多采用两行转韵(aabb)和隔行押韵(abab)。最后,仓央嘉措诗歌是一部文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比如动植物、自然天体、佛教相关意象等。其中大多都是藏区特有的物质和文化,涉及到文化和宗教因素,李正栓在英译中采用异化和归化结合的策略,将其中所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忠实而又贴切的传达给读者,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特质,也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达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以仓诗第6首为例:[3](P9)

自从看上了那人,

夜间睡思断了。

因日间未得到手,

想得精神累了吧!

李译为:[1](P13)

From when I fell in love with her,

I could not sleep at night.

During daytime I could not get close to her,

And so I missed her all the night.

该诗后两行于译本翻译为:“It is because I was unable to get her in the daytime, So I have become tired in spirit?” 李认为于翻译有点过度。诗人不至于一见到姑娘就要弄到手,听起来失之轻浮。故此,他翻译为“get close to her”,体现了诗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状态,这样处理也更加贴切和符合原意。在韵律上,译者也尽力去做到能押韵则押韵,该诗中第1、3行和第2、4行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押韵,只是近韵,但是也是译者为押韵而做的努力和尝试。形式上该诗符合原文短小精炼、简洁易懂的特点,语言表达追求形神兼备,体现出原诗的风格。

3.翻译风格及评价

译者在英译过程中,采取以诗译诗的方法,注重诗歌的形式音韵,用词简洁,因而诗歌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可观赏性。另一显著特点就是,译诗在底本、诗注之外增加了英译者注的部分,主要是原诗文化背景的补充、思想感情的解读和译者个人情感的抒发。这样不仅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传播了藏族文化,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内涵和寓意。在翻译仓央嘉措诗歌时,李正栓在对原文理解准确的基础上才进行翻译,同时照顾到原文的形式和音韵,恰当地处理原文的文化因素等,以达到和原文风格相契合,可谓是忠实对等,形神兼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王宏印和荣立宇教授在《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的序言中评价道:“他以诗人的视角切入诗歌,以学者的严谨从事翻译,以敬业的精神邀请两位英国教授对译文进行润色修订,这些无疑都是该译本质量上的有力保证。”[1](P4)

四、结语

典籍英译事业是一项浩大而又艰巨的事业,其中少数民族的典籍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民族典籍英译不仅能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而且能够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传播,充当起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仓央嘉措诗歌作为藏族的文学经典及中国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焕发着顽强生命力,其影响力遍布文学、影视、歌曲等各个领域。于道泉、W·泰森、李正栓三者年代、身份、兴趣各异,却都抱着对藏族文学和典籍事业的热忱投入到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实践中去,以自己的敬业和专业拓宽了仓诗英译这一艺术领域。仓诗英译中,三位翻译家或秉承“直译准确”、或“忠实升华”、或“形神兼备”或“忠实对等”,他们用自己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丰富了典籍英译翻译学科的学术研究,也为典籍英译的翻译原则、技巧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和理论指导。这三位译者的实践不仅丰富了仓央嘉措诗歌研究,而且大大促进了民族典籍的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

[1]李正栓,王密卿.仓央嘉措诗歌英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2]许渊冲.翻译中的几对矛盾[J].外国语教学,1978,(4):26.

[3]黄灏,吴碧云.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意三百年[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

[4]索朗旺姆.译者与译文:斋林·旺多、于道泉、G.W.Houston 与《仓央嘉措诗歌》[J].西藏大学学报,2012,(3):121.

[5]罗爱军,土旦达娃.莫道桑谕晚,微霞尚满天——访藏族著名翻译家斋林·旺多先生山[J].西藏大学学报,2012,(1):5.

[6]李正栓.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36.

2095-4654(2016)06-0056-05

2016-02-11

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项目课题“忠实对等原则与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研究”(xj2015031)阶段性成果之一

H315.9

A

猜你喜欢
泰森仓央嘉原诗
峨眉山月歌
英雄
仓央嘉措
改诗为文三步走
如果拥抱只有一次
泰森的答案
泰森的答案
老拳王泰森过得很艰难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