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代词用法初探*

2016-03-07 18:54朱莹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坛经自序机缘

朱莹莹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六祖坛经》代词用法初探*

朱莹莹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六祖坛经》中的代词共有3类,34个,其中单音词居多,并伴有复音节代词,体现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不同的时间层次。本文主要对《坛经》中的代词作简单概述。

六祖坛经;代词;近代汉语

一、版本概况

《六祖坛经》,原题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诃般若波罗蜜法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兼受五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坛经》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638—732)的语录,由其弟子法海所记,大体上是当时的口语,是在当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前提下产生的。慧能之后,后世禅僧为了适应禅宗思想的发展变化,借慧能之名,多次对《坛经》进行增删改编,传世的版本有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等等。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将敦煌本定位五代的写本,“最古的是敦煌本,由字迹断定是五代时写的。”太田承夫先生在《中国语历史文法·跋》中把语言资料分为“同时资料”和“后时资料”,那么《坛经》当属“后时资料”。《坛经》的本子很多,其中敦煌斯坦因本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据柳田圣山所编的《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中的《解题》,此敦煌本约成于公元780年。吕叔湘先生曾提出汉语史的分期从晚唐五代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采用吕叔湘先生的这一观点,那么则认为晚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上限,所以,《坛经》是属于近代汉语时期的语料,反映的是近代汉语早期的语言现象。虽然全本仅一万二千字左右,确是研究近代汉语发展的一份颇有价值的史料。

二、代词研究情况

《六祖坛经》中的代词出现情况如下,共有34个代词,括号里为每个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我(54),吾(108),朕(4),汝(172),尔(4),其(52),之(131),彼(23),兹(2),此(134),斯(3),伊(1),然(29),某甲(2),己(9),他(21),这(3),那(14),谁(7),何(124),曷(1),奚(1),安(1),何物(2),谁当(2),阿谁(1),那(nǎ)个(1),若(201),所(6),早晚(1),甚(4),怎么(2),吾当(3),汝等(31)

(一)人称代词

据统计,《六祖坛经》人称代词共有11个,占其代词总数的33%,单音词居多。

1.第一人称代词:我、吾、朕、吾当

(1)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品第二)

(2)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顿渐品第八)

(3)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付嘱品第十)

(4)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顿渐品第八)

(5)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决疑品第三)

(6)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之暇,每究一乘。(护法品第九)

(7)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决疑品第三)

(8)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顿渐品第八)

“我”、“吾”、“朕”自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均可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只是在使用范围上,第一人称代词“朕”出现了逐渐衰落的趋势,自秦以后,“朕”只用作君王的自称。在上古汉语中,“吾”与“我”在用法及语义上有一定的区别。“吾”只用作主语和定语,只有在否定句里才用于宾语出现在动词前面。“我”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在有些作品中,两者间还存在着语义上的区别,“我”有强调自身的意味,“吾”往往表示礼貌和自谦。

“吾当”即“吾”的意思,是在代词“吾”的基本形式上出现的复音节人称代词。这里的“当”作为复音词的后附加成分,在近代汉语中出现的尤多。

2.第二人称代词:汝、尔

(9)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般若品第二)

(10)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顿渐品第八)

(11)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顿渐品第八)

(12)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水。(自序品第一)

(13)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机缘品第八)

“汝”在汉代以后开始使用,写法上为了与“女”区别,在六朝以及唐宋,仍然广泛的应用着,用法上比较接近口语。在《坛经》中“汝”的用例很多,以及由“汝”而发展而来的“汝等”,亦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表示你、你们。“尔”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在六朝仍然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在《坛经》中,“尔”的用法沿用六朝以来的用法,可表示单数或复数。

3.第三人称:之、其、己、伊、他

(14)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顿渐品第八)

(15)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机缘品第七)

(16)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顿渐品第八)

(17)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其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付嘱品第十)

(18)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机缘品第七)

(19)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机缘品第七)

(20)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机缘品第七)

(21)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定慧品第四)

(22)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机缘品第七)

“之”是可考据的最早的代词,在商代卜辞中已有出现。“之”作为第三人称,不作主语,大多数作为宾语,用于单数,可指代人或事物。然而在上古中并没有发展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在《坛经》中出现的“之”也只有少数是用于指第三人称,多数为指示代词指前文所提到的内容。

至南北朝,随着佛经的翻译以及大量白话文学的兴起,第三人称代词不够完备不能满足汉语交际的需要,于是“其”的第三人称用法也随之扩大,可做定语、主语、兼语。

“己”在六朝时已出现第三人称的用法,而在上古汉语里则是一个反身代词,相当于自己。在《坛经》中,“己”多数还是用于表示自己,有少数句子用作表示第三人称。

“伊”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代词,可用作表示第二人称单数,作主语、宾语或定语。“伊”又可用作表示第三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同位语。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严格说,文言没有第三身指称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没有一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字,虽然另有胜过他的地方。”所以自“他”字在唐代口语里发展起来以后,应用广泛,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等,在口语作品里占绝对优势,所以,在《坛经》中,第三人称代词“伊”仅一例,而“他”有二十七例。

(二)指示代词

《坛经》中的指示代词有兹、此、斯、这、其、彼、那、若、然、某甲10个,约占代词总数的29%。

(1)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付嘱品第十)

(2)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付嘱品第十)

(3)此须心行,不在口念。(般若品第二)

(4)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付嘱品第十)

(5)又推涅盘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机缘品第七)

(6)何况更言涅盘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机缘品第七)

(7)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看槽厂去。(自序品第一)

(8)这沙弥争合取次语。(机缘品第七)

在近指代词中,兹、此、斯,都可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指代事物或已提出的对象或话题。

代词“这”是中古汉语指示代词发展最重要的表现之一,而“者”、“只”则是“这”的变体,在近代汉语中,“者”、“只”逐渐统一形式为“这”。

(9)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馀;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自序品第一)

(10)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其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忏悔品第六)

(11)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般若品第二)

(12)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决疑品第三)

(13)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才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决疑品第三)

(14)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般若品第二)

远指代词“其”、“彼”、“那”都是表示那、那个、那些之义。“其”用作定语,“彼”可用作定语、主语和宾语,“那”也只用作定语,到了宋代才开始用作主语。

(15)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般若品第二)

(16)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定慧品第四)

(17)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机缘品第七)

(18)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付嘱品第十)

(19)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付嘱品第十)

(20)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其金。(自序品第一)

(21)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机缘品第七)

“若”、“然”为泛指代词,既可以近指也可远指,表示这、那、如此、这样。而“某甲”为虚指代词,也叫肯定性无定代指,指代一定的、但不便、不必说出来的具体名称。上述例子中的代词,所指代均为佛家的某种禅宗或境界、道理,所谓“法可说而不可明说”。

(三)疑问代词

《坛经》中的疑问代词有谁、阿谁、何、曷、奚、安、何物、甚、所、怎麽、那(ǎ)个、谁当、早晚,共13个,约占总数的38%。

(1)若法身寂灭,印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机缘品第七)

(2)汝今悲泣,为忧阿谁?(机缘品第十)

(3)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机缘品第七)

(4)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机缘品第七)

(5)尼曰:‘字尚不识,曷能会义?’(机缘品第七)

(6)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自序品第一)

(7)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於佛经?”(顿渐品第八)

(8)祖问曰:“汝何才人。欲求何物?”(自序品第一)

(9)惠能启曰:“向甚处去?”(自序品第一)

(10)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顿渐品第八)

(11)师曰:‘什麽物,怎麽来?’(机缘品第七)

(12)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自序品第一)

(13)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付嘱品第十)

《坛经》中出现的“谁”、“何”、“曷”、“奚”、“安”为沿用自上古已有的疑问代词,并且出现了“甚”、“所”、“怎么”、“那(ǎ)个”,“何物”、“怎麽”、“谁当”、“阿谁”、“早晚”等复音节疑问代词。

三、结语

王力先生曾指出“代词本身并不表示某一类的实物、实情或实事,然而在基本情形之下,它们却能代替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的用途。”吕叔湘也把代词看作“意义不及名词、动词、形容词那样实在的辅助词中意义较实”的一种。考证分析古代作品的代词使用情况,对于拟测特定时期代词的使用规律以及古代汉语代词的研究都有重要的贡献和价值。

《坛经》中的代词,既有自上古已产生一直沿用的,如我、吾、之等。也有中古汉语产生,一直沿用到近代汉语的代词,如己、伊、这等。还有近代汉语里出现的代词,如那个、怎么、吾当等。

单音节代词在《坛经》中占多数,是全部代词将近74%,而复音节代词的使用频率略低于单音节代词。值得关注的是,大多数的代词是近代产生的,或是由中古沿用的单音节副词演变而来的。

[1]吕叔湘.近代汉语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乃凡.关于代词[J].中国语文,1995,(4).

[5]谢洁暇.《六祖坛经》中的副词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8).

[6]姚红卫.《六祖坛经》句式运用探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7]李明山.《六祖坛经》版本考述[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095-4654(2016)06-0049-04

2016-01-02

H042

A

猜你喜欢
坛经自序机缘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敦煌坛经读本》出版
浅析艾丽丝·门罗小说《机缘》中“无法看清的现实”
关于“歌词文章”——《歌词写作纵横谈》自序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可以听,可以读,可以弹——舒泽池自序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