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中的问题与误区

2016-03-07 09:20张阿兰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16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误区翻转课堂

张阿兰(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216)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中的问题与误区

张阿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佛山 528216)

摘 要:“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认知,也看到了课堂翻转带来的新的课堂革命。论文对于“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进行了反思,为更好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误区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又被称为“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是来自西方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针对当下突出的“教”与“学”矛盾,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破坏性的改革和突破,是一种新的“课堂革命”。“让课堂翻转起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场现实的革命。作为时下流行的改革创新之举,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已不容小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理性而科学的运用翻转课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不至于陷入困境与误区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 “翻转课堂”是一场新的“课堂革命”

“翻转课堂”不仅冲击了现有的教学理念,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对传统的师生角色都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1.“翻转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首先,翻转课堂的诞生是基于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不能排斥信息技术,相反而言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为我所用。其次,翻转课堂让消费课堂变成了生产式课堂和创造性课堂,让课堂在翻转中充满生机与活力。

2.“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秉持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一种单项传输。而翻转课堂是教师提前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性学习,然后在课堂由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样把原来课堂上大部分用来讲授的时间变为学生探究、讨论和自主学习为主。

3.“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角色。在翻转课堂语境下,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助者”。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而且需要制作一定的微课教学视频。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变身为“特别定制”的“学习导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开展交流、讨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角色。在翻转课堂中,课前学生要观看教师提供的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自主的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和量,积极主动的完成,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课堂讨论中,所有的学生需要高度参与课堂,反复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知识,学生成了积极的创造者。

二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翻转课堂已经在中国教育界形成一股风潮。中小学课堂通过课堂翻转,有效解决了差异化学习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而翻转课堂在高校对于实践性强的理工科也起到好的作用。而作为理论性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应用翻转课堂吗?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的理念与模式也可以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1.“翻转课堂”的“革命性”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革的内在需求,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作为教学课程而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性是课程教学的永恒话题。“翻转课堂”的诞生打破了过去人们对教与学的习惯性思维,在教育领域刮起了竞相模仿、学习之风,已然成为一种革命式的变革效应。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都进行了“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改革,目的就是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提升教学实效性。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在寻找变革与突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需要“翻转课堂”这种新理念与新模式来促进自身发展变化,从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2.“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备求同存异的属性,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让课堂翻转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翻转,促进学生全面的参与教学实践。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一定的类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很多时候成了“走形式”、“少数人”的实践,造成一方面实践的效果不佳,实践似乎停留在表面,在解决学生价值观以及思想问题方面内化不够;另一方面,不能做到全体同学全面有效广泛的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学时更加充实了。过去的“理论”讲授的方式,转变为自学方式,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交流。学生的参与面也更广泛了。不再是过去的走形式、少数人的实践,而是全面参与的广泛的实践,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储备了相当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储备了相当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一方面,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当前我国已拥有高校精品课程网、爱课程、超星视频教学网、网易公开课、微课网等,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同时,国家还对高校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同推进高校创建网络共享平台课程,形成优质视频网络课程的共享机制。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重视构建资源共享型网络资源平台。“翻转课堂”需要“微课的资源共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各种比赛形式推动各高校开展“微课”制作,并通过网络平台让“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三 “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解决四大问题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托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解决谁来翻转、靠什么翻转、翻转什么以及翻转以后等四个问题,涉及到教师层面、技术层面、内容及效果层面。

1.谁来翻转——教师层面的问题。教师是翻转课堂的主体。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到两个“应对”。一是应对观念的冲击;二是应对能力的挑战。在应对观念冲击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的更新两种观念。一是主动拥抱信息时代的浪潮,要认识到教育技术革命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要主动“为我所用”,投身到教学改革中;二是要颠覆课堂功能,确立“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需求,改变满堂灌的现象,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明辩真理的“学堂”。

在应对能力挑战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升两种能力。一是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的能力。过去老师“照本宣科”按照课本的重难点讲解就行,但现在面对学生的个性化的思想引导、问题解决等方面,交流都是疑难杂症,这对教师的能力是极大的考验;二是制作微课视频的能力。翻转课堂之所以能够翻转,是因为有可共享的视频资源作为基础。不仅需要大量的互联网视频资源,而且需要教师自己能够制作简易的适合于自身教学的微课视频。“微课”制作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表演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擅长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适合的微课,对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靠什么翻转——技术层面的问题。翻转课堂的诞生,归根结底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高度发展的结果。翻转课堂之所以能翻转,靠的是对互联网技术条件网络资源的开发、共享、利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翻转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与技术相生相伴的,没有技术的支撑,翻转的课堂便无法翻转。翻转课堂的开展两个环节需要涉及到技术层面,一是制作相应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也就是需要制作课程微课视频);二是需要通过运用互联网软件,与学生进行课前的答疑互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若要开展翻转课堂教师,至少解决两个方面的技术难题。一是制作微课的问题;二是互动网络平台的开发问题。

首先,关于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课制作问题。微课是翻转课堂的物质前提,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制作视频。教师自制视频,一般而言“短小精悍”即可。但问题在于如何制作出品质精良的微课视频,这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是技术问题。其次,关于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互动网络平台的开发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在线答疑互动、以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习,都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撑。国内知名高校之所以能进行翻转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支持。因此,翻转课堂需要从学校整体层面,进行技术的革新。

3.翻转什么——内容层面的问题。从内容上理解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一个知识点,是为了适应学生“碎片化”学习的要求,而对内容进行的重新整合与全面取舍。什么可以翻转,什么不可以翻转,不仅仅牵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能脱离课程本身的性质与特点,而胡翻一气。

有学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比如导论课程以及理论性太强的课程都不适合翻转。而真正能翻转的是学生“跳一下够得着的”。也有学者认为理工科的内容是比较适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工程教育本身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模拟实践的效果,而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课堂翻转可以大大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本身的特点是集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身,而其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因此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做全新的设计与编排,比如教学内容上进行全面的取舍,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课外学习,哪些内容适合课内讲解,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堂上重点关注,又有哪些内容必须强化讨论交流等。

4.翻转以后——效果层面的问题。相比于其他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所取得的显性效果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翻转课堂的效果则并非是显而易见的。复旦大学最早在中国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的是“慕课+翻转课堂”的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复旦大学是名牌大学,有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不具有普遍性。国内高校思政治课“翻转课堂”的教学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是否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之后,教学效果一定更好,目前还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没有定论。但可以预见的是,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自律性以及学习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自学能力不强、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如何达到在课下翻转的效果,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课堂翻转效果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大班化教学的问题;二是课程考核的问题。就大班化教学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是大班化教学,一个课堂少则七八十,多则上百人乃至几百人。在这样的大班课堂要实现充分互动和全面交流,无疑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就课程考核而言,传统考核实行的是纸质考试为主,实践参与为辅的方式。而实现课堂翻转以后,学生的参与实践为主,因此需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纳入“量化”考核范畴,增加了考核难度。

四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翻转课堂”这个西方舶来品,在褒扬与争议中冲击着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应用“翻转课堂”改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应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谈“翻”色变,拒绝改变。对于“翻转课堂”的到来,学术界呈现出不一样的生态,或者谈“翻”色变,拒绝改变;或者客观理性,开放宽容。对于“翻转课堂”,有学者就认为“翻转课堂”不仅翻转了课堂,而且颠覆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这是互联网的冰冷无法替代的。我们不应该被“翻转课堂”这种技术的表象所迷惑,而应该回归教育本质;有学者就建议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毕竟现在的学生成长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他们习惯于运用互联网来学习,因此也不能一味的拒绝互联网下的新生事物。

笔者认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避免这种谈“翻”色变的误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信息化时代对教育的冲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无法置身事外。正如有人说的,“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就被打败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可能真的什么也没做,也没有做错什么,但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无法不直面现实;二是正确认识改革带来的阵痛。改革肯定是会有阵痛的,时代的变化,学情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翻转课堂”的到来是对时代变化最好的回应;三是“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力量的推动。这种力量成为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尽管也会遇到问题和挫折,但至少能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变化。

2.盲目乐观,缺乏审慎。“翻转课堂”尽管带来教学上诸多的益处,比如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增强了课堂互动,让学生可以在课堂进行充分的师生交流,极大的扩大了互动面,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了“95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考习惯,实现了利用互联网在线学习等等。正是由于“翻转课堂”带来的革命性的改变,于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出现了盲目乐观的倾向,似乎课程教学只要“翻”起来,效果便好了,出现了胡“翻”、乱“翻”的现象。

“翻转课堂”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了学生学习的“口味”,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实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笔者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翻转课堂切忌盲目乐观、缺乏审慎,而应该保持理性、审慎的态度,要站稳立场、实事求是。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有清楚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其次,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而要理性审慎。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运用翻转的理念,采取翻转的方法,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依托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照抄照搬,不加创造。

“翻转课堂”源自美国,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已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环境等都是一种极大的颠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变革的遇见,迎合了我们及时求变的心理。但“翻转课堂”毕竟是西方舶来品,要在中国开花结果,还需要本土化。如何进行本土化呢?是直接奉行“拿来主义”,照搬照抄;还是“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就目前中国教育界,在运用翻转课堂就出现了只学其“形”,而未学其“神”,照抄照搬翻转课堂的现象。比如有些学校罔顾自身实际,缺乏教育思想,盲目推行课堂翻转,结果导致了课堂教学无思想、无主题、无内容的“三无”乱象。因此,有专家就指出“以学定教”才是最根本的,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教学形式。

对于“翻转课堂”的本土化进程,笔者认为不应照抄照搬,不加创造,而应借鉴创新。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是“翻转课堂”如果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教育背景下,很多环节是操作不了的;二是“翻转课堂”本身并不是要大家照抄照搬西方模式,而是学习别人的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大家自觉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汲取别人先进的经验,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三是对“翻转课堂”加以创造,能够促进“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对“翻转课堂”的本土化的改革与探索,让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教学,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课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理论探讨,2014,(7).

[4]何朝阳,欧玉芳,曹祈.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张阿兰(1981-),女,湖北荆门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126-0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误区翻转课堂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