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严以用权”的内涵和要求
李华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严以用权,要解决好如何对待权力、怎样使用权力的问题。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做到用权为民,要发扬民主,秉持公心,排除私心,不搞特权;做到用权谋事,要积极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不怕得罪人;做到依法用权,要立好规矩,不逾规矩,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关键词:干部教育;作风建设;严以用权;“三严三实”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对领导干部做人为官的基本要求,其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问题,是“三严三实”的核心要求,是内涵丰富的为官之道。严以用权,要解决好如何对待权力、怎样使用权力的问题。
一、用权为民讲民主
1.用权为民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权力心存敬畏。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对权力的来源、掌权的目的、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正确的权力观简要地说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不是一种特权,更不是作威作福的“私器”。领导干部要谨记职务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做到敬畏权力,慎用权力。有的领导干部在权力观上产生偏差,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走向腐败犯罪,导致身败名裂,身陷囹圄。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干部队伍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保证权力廉洁、预防腐败的迫切需要。
2.用权为民要讲民主,当官的要由民作主,为民服务。民主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民主的含义包括:人民主权、权利平等、服从多数、保护少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的领导干部有时用权任性,决策中集中有余,民主不足,听不进不同意见和建议,损害群众利益。人民是主人,官吏是公仆。领导者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3.用权为民要出于公心,不能有私心,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是“公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只能公用,绝不能有私心,用来搞特权、办私事、谋私利。习近平说:“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要严格区分公私界限,从思想上、行为上始终坚持秉公办事,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在市场经济社会,人总是有私心的,但是为人处事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官先做人,做官要有官德,要严以修身,做到公私分明,事事出于公心。由于长期受封建主义的影响,加上社会差别的客观存在,一些人的特权意识比较深。有的人在利益分配中总想自己多分点、多得点,在荣誉上想方设法地争、千方百计地要,以享有特权为荣,认为当官的享有特权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恨特权只恨自己没有特权。作为领导干部,要公正用权,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
要弄清社会差别与特权的区别,不能混淆二者的界限。根据国家文件规定,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相对高于管理人员的,这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尊重和激励,是一种正确的政策导向,是合理的社会差别的体现。有的高校在执行这一政策时搞变通,结果有利于管理人员,这与岗位管理制度的要求不符,属于违规操作,就是搞特权。
二、用权谋事有作为
1.用权谋事要有作为,在其位谋其政。手中有权,肩上有责。权力意味着责任,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多大责任。习近平说:“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领导干部要积极有为,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任其职尽其责,善于谋划、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实实在在地谋事创业,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做官当老爷,搞官僚主义,贪图享乐,脱离群众;有的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作为、乱作为;有的能力和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无能为力,碌碌无为,贻误工作;有的目无法纪,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就要坚决从领导岗位调整下来,及时进行组织处理,违法犯罪的要绳之以法。
促进领导干部大有作为,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激励机制。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不唯学历、资历取人,不唯分数、票数取人,要真正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推动领导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做好干部的考评工作,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长期以来,我们的领导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当前要重点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2.用权谋事要谋公事、实事、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官只有用权为公,为民办实事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和称颂,否则就会让群众不耻和诟病。领导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为人民谋利益。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如今,有的领导干部不务实事,不求实效,该落实的工作没有及时落实,该解决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有的不从实际出发,不尊重客观规律,办错事,劳民伤财;有的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用权谋私,假公济私,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有的工作和活动明显地流于形式,大家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折腾人、折磨人,甚至害死人。这种形式主义耽误正事,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用权谋事要不怕困难,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困难、新挑战。这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凝智聚力,攻坚克难。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用权谋事要不怕得罪人,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有的人不敢讲真话,不敢提意见,建议也懒得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有意见当面不说背后说、会上不讲会下讲、让他提时他不提过后又提;有的群众对公平正义置若罔闻,麻木不仁,对侵害自身利益的事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有的领导不敢管不敢治,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这些现象害人害己,害国害民。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听不到真话,看不出问题,这是最危险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说假话,掩盖事实真相,口是心非,是一切政治腐败的源头。讲真话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解决问题要从讲真话做起,讲真话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得罪人的事,一般群众不敢做,领导干部要敢做。作为领导干部,做人要实,不能当老好人,不能回避矛盾、遮掩问题、推脱责任,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敢于直言较真、敢于亮剑碰硬,要打抱不平,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依法用权不逾矩
1.依法用权要立好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依法用权要有好的制度,做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现在的财务管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与制度设计的好坏不无关系。拿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来说,这一制度有个“硬伤”,就是不易制约和监督,这也是一些腐败现象难以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单位“一把手”搞决策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一把手”成为“一霸手”,给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依法用权要受到法律约束。我们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点不是依法治事、依法治民,而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孟德斯鸠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约束机制,以权力约束权力,群众与领导的权力要对等,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行使对领导干部的选举权和罢免权。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领导干部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依法用权要接受群众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现在有的人对领导干部不敢监督、不敢批评,怕官官相护,怕通风报信,怕打击报复,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结果害了社会,也害了有关干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广大群众要敢于讲真话、乐于讲真话,人民的言论自由要能得到广泛行使和切实保障。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使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坚持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接受人民的严格监督,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26
收稿日期:2015-11-19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1-01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