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菊英,全会芳,张志霞
(湖北科技学院 护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
“教—学—做”联合模式培养本科护生
社区健康教育能力的探讨
罗菊英,全会芳,张志霞
(湖北科技学院护理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
摘要:探索通过构建“教—学—做”联合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的能力。在《社区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联合模式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将80名本科护生分成8个小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护生在一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社区,收集资料,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课堂角色预演,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在社区护理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为护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提高护生社区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做”联合模式是培养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健康观念的转变, 社区护理已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为社区健康护理服务已成为社会的需要。而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1]。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且能节约资源,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2]。如何在现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并引导其面向社区择业就业,是高等护理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3]。为此,我院在社区护理教学中, 从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实践等各环节入手, 培养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培养对象
为我院2012级护理本科学生,四年制,于2014年9月讲授《社区护理学》这一课程。共计80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2人。授课前, 护生已系统学完《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健康评估学》、《公共卫生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学》、《人际沟通》等主干课程, 同时在该学年有《老年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等配套课程,护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人际沟通的能力。
2.方法
(1)教学方法
《社区护理学》为本科护生必修课程,安排在第 5 学期授课。本课程总学时为 32 学时,其中理论课 20 学时,社区实践课 12学时(每周1次,每次3学时,共4次)。在授课开始时将80名护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男生1人,女生9人。根据授课内容可采取讲授法、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PBL教学方法等多种方法结合来实现教学形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
(2)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护生《社区护理学》这一课程进行综合考核,综合成绩=(50%理论成绩+50%实践课成绩)。其中,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合格。理论课采用闭卷考核的形式,试卷总分为100分;实践课从5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小组成员活动参与态度(20分),活动设计与人员安排(20分),组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20分),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效果(20分),小组活动总结报告(20分),共计100分。同时采用问卷或访谈的形式通过护生评教和社区人群的满意度对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二、结果
1.考核成绩
80名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学》综合成绩及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3.75%。详见表1
表1 护生《社区护理学》综合考核成绩(n=80)
2.护生评教
通过对8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有74名护生对该模式的开展表示满意,满意度高达92.5%。80%同学表示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适当,12.5%的同学认为应该增加实践课,7.5%的同学认为应该增加理论课。
3.居民反应
经过进入社区前科学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虽然实践过程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我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深得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支持。经随机抽样调查120例社区居民,其健康教育满意度达97.5%,详见表2。在调查的过程中,社区内很多居民热情客观的反映活动的效果,并根据社区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我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表示希望此项工作能够不断持续下去。
表2 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效果评价(n=120)
三、“教—学—做”联合模式的具体开展
1.教。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4],突出主动性、参与性、应用性的特点。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制作好教学课件,必要时穿插与教学有关的视频,图文并茂,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让护生印象深刻。通过教师布置讨论题目,让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让护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同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带领护生进行社区健康评估,结合问卷调查、重点人物访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获取客观准确的社区居民健康资料;护生在社区带教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居民家庭进行健康调查,了解居民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学会建立健康档案;护生在社区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居民家庭进行家庭访视,学会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的家庭随访,产后访视,新生儿的保健指导等;也可以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入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测量身高、体重、血糖、血压等义诊活动。
2.学。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下,护生的学习不再只局限于课堂。通过实地考察可提高护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文献查阅可增强护生利用资源的能力;与居民进行沟通可锻炼护生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提高护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小组的共同分工合作,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可以增强护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做。教师根据护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和评价标准,通过指导护生进入社区,了解社区特点及社区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从而指导护生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在课堂进行情景预演后深入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实现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1)进入社区,收集资料。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家庭访谈等方法了解居民的健康状态及健康需求;通过居委会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了解社区护理特点和社区流行疾病特点等,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为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2)整理资料,制定计划。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所收集的资料,结合护生及社区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护生一起分析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可操作性等,制订出可行性高的健康教育活动计划。
(3)角色扮演,充分准备。在深入社区前,以小组分工的形式通过模拟社区进行资料发放、现场讲解、家庭访谈、角色扮演等课堂试讲,让护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好分析和处理,增强护生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信心。
(4)深入社区,开展活动。经过课堂试讲和角色扮演后,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并征得同意,组织护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橱窗或板报宣传健康知识并配合口头讲解;展示照片挂图,使生硬复杂的健康知识更为形象化;进行角色扮演、操作示范,鼓动居民现场参与,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进入家庭进行访谈,使居民更好的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开展测量身高体重,量体温、测血压等义诊活动并口头讲授常见病的基本知识等。
四、讨论
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提升本科护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改变原来课堂灌输的单一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更好的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5]。通过对讨论问题的探讨,可激发护生对问题关注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研究,使护生分析问题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护生护理科研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配合,展现集体的智慧,不仅可以促进感情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增强护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2.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为本科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机会。护生进入社区,与不同的人群接触和交谈,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收集健康资料的时候面对不同态度的居民,如何了解他们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这就需要护生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学会和不同的人群交流,掌握可利用信息。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是面对老年人,如何将健康知识的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让他们易于接受,这对本科护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构建“教—学—做”联合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是我院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的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6],为同类高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良好借鉴。同时,有利于引导本科护生毕业后选择社区就业,是缓解本科护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7]。
参考文献:
[1]韩佳凤,王玉玲,黄玉媚,等.影响护生社区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70~72.
[2]邓莉莹,雷芬芳,岳月娟.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1):109~110.
[3]李静芝,蔡舒,李霞.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护理教育,2013,31(6):85~86.
[4]陆旭亚,马小琴,沈翠珍.实践教学法在本科护生社区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8):2 147~2 149.
[5]胡凤琴,李建平,张荣,等.高专护生社区健康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成效评估[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 235~2 238.
[6]胡容芳,姜小鹰,沈江华,等.以科研手段促进社区护理教学[J].护理研究,2005,19(12):2 612.
[7]刘素珍,谢红.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现状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C):51~5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4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3S03)
收稿日期:2015-10-27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1-0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