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公子求贤:经典的颠覆与戏拟
——《儒林外史》讽刺表达的一个基本策略

2016-03-07 06:22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吴敬梓儒林外史公子

冯 瑾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娄公子求贤:经典的颠覆与戏拟
——《儒林外史》讽刺表达的一个基本策略

冯瑾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儒林外史》中关于娄公子求贤一事,尤其对三访杨执中的叙写,颠覆和戏拟了《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这一经典,这也是吴敬梓讽刺表达的一个基本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求贤者和求贤动机、求贤对象、整个求贤过程的推进演化、环境描写以及细节刻画等。

求贤;颠覆;戏拟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求贤典故,陈美林先生曾指出《儒林外史》中娄公子三访杨执中“大有三顾茅庐之风”①陈美林:《吴敬梓研究(中册)》,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9页。,但未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小说中第九至十三回对于娄公子求贤之事,尤其对三访杨执中的叙写,完全是颠覆和戏拟《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这一经典的,这也是吴敬梓运用讽刺表达的一个基本策略,本文就这一策略的运用试作一些探讨。

《儒林外史》对娄公子求贤一事的叙写,对刘备“三顾茅庐”的颠覆和戏拟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求贤者、求贤动机、求贤对象和求贤过程等。首先,这种颠覆和戏拟体现在求贤者和求贤动机的鲜明对比上。刘备爱民惜才,怀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之志投身汉末纷争中,在此易代之际,群雄逐鹿,得人才者得天下,仅靠关羽、张飞之勇难以摆脱“落魄不偶”局面,必须凭借经纶济世之贤才,在徐庶和司马徽的荐举下求贤诸葛亮。娄公子功名蹭蹬,徘徊于科举制度边缘地带,不甘心,又无能为力,满腹牢骚,又无处发泄,于是退而附庸风雅,效仿春申君信陵君“招揽贤士”,即使是他们所效法的春申君等尊贤养士也是出于政治目的,娄公子求贤则没有丝毫政治目的,完全是追慕古风的一种滑稽模仿和精神空虚标志。

娄公子为求名而求贤的动机和心理赤裸裸地暴露在救杨的整个过程中。当从自家看坟人邹吉甫口中得知,穷乡僻壤居然有一位时常斥骂永乐的读书君子杨执中,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声应气求,顿生知音之感,他们对盐商欺负读书君子的事义愤填膺,决心利用娄府财势,救杨于水火之中。而救杨,又怕落下沽名钓誉恶名,因此打算搭救时,娄三就吩咐邹吉甫暂且不要说出去;娄四派晋爵去牢里把杨保释出来时,特意交代晋爵不要和杨说什么。知县慑于娄府威势,凭着娄府一张保状,杨就被释放了。出狱后,杨自然不知底细,竟径直回家继续看书。杨家老妪既痴又聋,自然无法知情,更不可能协助点拨丈夫知情;邹吉甫因有事外出,并没有与杨见面,虽知情却不在,这更增加了杨不知情的可能性。这样,娄公子通过救杨而求名的美梦马上就中断了。娄公子知杨出狱,料其必来道谢,求名之事必定水到渠成,岂料久久未来,不禁诧异、失落,可想到《晏子春秋》中载越石甫被晏婴所救而不称谢的故事,对杨知恩不报、避而不见行为,反而不觉奇怪,更添几分敬意。但终敌不过求名的虚荣心,陷入了坐立不安、若有所失的尴尬矛盾处境:久等不至,迫不及待;主动前访,又觉不妥;无奈且托“朋友闻声相思”,但只相访,并不提搭救一事。至此,求名动机已经展露无遗。

其次,这种对经典的颠覆和戏拟还明确体现在求贤对象上。诸葛亮可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神机妙算,有经纶济世之才,如果诸葛亮本人自比管仲、乐毅,有不谦之嫌,那么司马徽这样的高士比其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310页。,应该有足够说服力了。杨执中乡试过十六七次,还不能挂名榜末,为了生计去盐店管账,却只是埋头读书,任凭伙计胡三胡来,东家查账出了七百多两银子的亏空,他“咬文嚼字”说不清,百口莫辩,自己没贪污,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无奈被东家一张状纸告进县衙,一条锁链锁进牢里,坐了一年半牢,懵懵懂懂被娄公子保释出来,还不明就里仍旧回家看书。

邹吉甫说他“为人忠直不过”,可避开娄公子救杨求名的动机不说,仅仅帮他解除牢狱之灾一事,也算是有恩于杨的,杨刚进娄府,就推荐了朋友权勿用,企图巩固在娄府地位,抱团取暖,言过其实,吹嘘权勿用有“经天纬地之才,空古绝今之学,有管、乐的经纶,程、朱的学问”*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49-150页。,是“当时第一等人”,大肆吹捧,促使娄公子遣宦成前去相邀,这一行为与“忠直不过”的赞语显然不符。如果说这是杨识人不明,那么,当权勿用一身狼狈来到娄府时,他则殷勤替杨遮掩,一面给方巾,一面教杨应对娄公子的警觉让人不免质疑他的糊涂。更有甚者,当宴席上突然出现衙役捉拿权勿用,真相尚不明了时,娄公子尚且“不肯改常,说了些不平的话”,又“奉了两杯别酒,取出两封银子送作盘程”,还“送出大门”“打躬而别”,杨执中却以“蜂趸入怀,解衣去赶”为由,并劝说娄公子“把他交于差人,等他自己料理去”,急于撇清关系,保住自己在娄府地位,极端自私,没有一点“忠厚”可言。

在诸葛亮高大形象辉映下,杨执中形象更加渺小,他被八股制度拒之门外,又无一技之长来谋生,为了生存,全然不顾“文行出处”去依附权贵,其丑陋和荒诞形象正“代表了社会人生的负面价值,是对于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创伤和扭曲”*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使人读后“不是有着厌恶情绪得到发泄的痛快,而是产生若有所失的内心的沉重与精神的压抑”*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2页。。

其三,《儒林外史》对娄公子求贤一事的叙写对“三顾茅庐”的模仿,还体现在整个过程中的推进演化、环境描写和细节刻画里。

娄公子第一次访杨,与刘备第一次访诸葛亮的情形非常相似。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扑了个空,只与在田野里耕作的农夫、诸葛亮身边的童子和其朋友崔州平见面,他们的出现正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第一次访杨,杨不在,遇杨家衣衫褴褛的老妪,托其带话,悻悻然而返。岂料老妪痴聋,误“娄”为“柳”,误听误传。杨一朝被蛇咬,下次见绳怕,听了误以为是当初盐商告他打官司,县里出的姓柳的差人来要钱,责怪老妪不会应对、拳脚相加,显露出凶狠粗暴的一面,与卖菱童子“和气不过”的赞语两相矛盾,亦可窥见其家庭氛围和教养,清凉布褐于此评:“色厉内荏。拳打脚踢老妪,无非遮掩其内心之恐惧”*陈美林:《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自此,早出晚归,躲避差人。

吴敬梓不仅在情节设置上戏拟“三顾茅庐”,对于景物描写和环境烘托作用也没有略过。《三国演义》中对一顾茅庐时隆中景色描写,“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岗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充分展示了诸葛亮作为待价而沽、待时而动的隐士高人的神韵和风采;刘备离开隆中时,他眼中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种幽雅、宁静的环境正好衬托出诸葛亮作为隐士与世无争、恬淡超脱的心境和志趣。无独有偶,《儒林外史》中也不乏对杨执中住处环境的描绘,并且在展开细致描写时使用了不少数量词,在樵夫指引下,娄公子到了“一个”村子,不过“四五家”人家,“几间”茅屋,屋后有“两棵”大枫树,经霜后枫叶通红,又“一条”小路,转到前门,门前“一条”涧沟,上面小小板桥。两公子过得桥来,看见杨家两扇板门关着。见人走到,那狗便吠起来。这样的笔墨显得不厌其烦,把杨家环境一一呈现于读者眼前,具有高度的逼真感,这些数量词的选取则表现出杨的简单和浅陋。

这种对经典颠覆和戏拟的笔墨同样被运用到第二次访杨的叙写中。刘备二顾茅庐共有三个顿挫,先后把诸葛亮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弟弟诸葛均以及丈人黄承彦错认为诸葛亮,曲折跌宕,《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评:“玄德望孔明之急……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见诸葛均、黄承彦而又以为孔明……玄德求贤若渴之情,有类此者”*陈曦钟:《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7页。。娄公子第二次访杨,杨亦不在,聋妪错上加错,竟把娄公子骂了一通,拒之门外。老妪的出现,增加了娄公子求贤过程的曲折性和讽刺色彩,“写老妪的蠢衬托出杨执中的呆,并进一步地写出娄家公子的蠢”*李汉秋,张国风,周月亮:《儒林外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页。。娄公子归途中从菱童手中看到杨署名的诗作“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云云,这四句诗实际上是杨执中窃取元代吕思诚一首七律诗中的后四句,《辍耕录》卷十二曾引录,所谓的“名士”抄袭欺骗、纨绔子弟的不学无知已暴露无遗,但娄公子读罢却丝毫不觉察,还对杨之“襟怀冲淡”赞叹不已,渴慕愈殷,越发坚定见杨之心意,无奈杨千呼万唤不出来。

刘备二顾茅庐时,“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冒风雪前往,正如刘备自己所言:“吾正欲教孔明见吾殷勤之意”。不遇诸葛亮,返程中,风雪正大,“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心情与环境、天气暗合。娄公子第二次访杨,在秋末冬初,天气显然不及前者严酷,归途“虽霜枫凄紧,却喜得天气晴朗,四公子在船头上,看见山光水色,徘徊眺望”,娄公子访求不遇的遗憾在眼前的美景下似乎也一扫而光,并不像刘备那样愁闷不乐。

吴敬梓把对“三顾茅庐”这一经典的颠覆和戏拟的讽刺策略一直延续到第三次访杨的叙写中。刘备三顾茅庐,“斋戒三日,薰沐更衣”,终于见到诸葛亮真人,但诸葛亮先是“昼寝”,后“更衣”,再一步步多方考察证实刘备的耐心和诚意,交谈一番后,才审时度势地提供了一套周密的联吴抗魏、鼎足三分而后图中原建立基业的步骤和策略,却又回绝了刘备的出山请求,当看到刘备为天下苍生痛哭流涕祈求自己时,才答应出山辅佐,足见诸葛亮不是一个轻易去就、朝秦暮楚的投机家,而是一个看重出处的正人君子。

娄公子第三次访杨。当杨执中通过邹吉甫得知,是娄公子帮他解除了牢狱之灾,迫不及待要前往致谢,最后在邹的安排和帮助下,具备酒食毕恭毕敬在家准备迎接娄公子。魏文哲在《论三顾茅庐》一文曾指出:“假如诸葛亮自己主动去投靠刘备,或者坐在家里急切地等着刘备的来访,那么,根据常理,刘备就不会十分看重诸葛亮。因为那些做法是急功近利、自轻自贱的,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魏文哲:《论三顾茅庐》,《明清小说研究》2011第4期,第103页。,但事实上杨执中就是如此。吴敬梓在这里安置了一个插曲,帯醉赌徒杨老六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回家,“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杨老六的醉态。一个醉鬼、赌鬼,一点家教都没有,一点礼貌都不懂,只知道赌,只知道吃,浑浑噩噩,不明事理”*李汉秋,张国风,周月亮:《儒林外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页。,又痴又聋的老妪和不肖之子杨老六,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中亦可窥见杨执中的品性和为人,他们都是杨执中形象的必要补充,但这种补充无异于雪上加霜,与诸葛亮身边的人截然相反,正如毛宗岗所评论的:“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洁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陈曦钟:《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60页。。同时,他们也是帮助诸葛亮试探和考察刘备的诚意的。

吴敬梓对于其中一些细节刻画也高度戏拟“三顾茅庐”,显示了高超的讽刺技法。与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门联相反相成,杨的客座上也贴着“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对联,意欲彰显自己是意气豪放的名士;墙上却还贴着三年前荣选的报帖,表明其“为人师”的功名身份,两者抵牾异常,却并存于壁上。无独有偶,书屋对联的上联“嗅窗前寒梅数点,且任我俯仰以嬉”,颇有超脱世俗的逸兴清韵;下联“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让人婆娑而舞”,期盼的仍是蟾宫折桂的荣华富贵。这些都是杨一手设置的道具,从中不难窥见其双重心性。稍有识见之人,再联想到菱童手中杨借来自况的诗,前三句“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似乎颇讲操守;最后一句“次第春风到草庐”,仍不脱春风得意、飞黄腾达俗念,亦能觇知主人矫揉造作之态,而在“京华尘土”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娄公子,竟浑然不知,反觉其“品高德重”,甚至在“乡下蜗居”感到“此身飘飘如游仙境”,对杨十分钦敬,娄公子之识人不明、附庸风雅于此可见一斑。

与刘备“三顾茅庐”时间间隔相似,娄公子初访、再访也只相距四五天,值秋末冬初,三访则到了次年正月,相隔数月之久,其间娄府客人来往不断,但娄公子对杨始终未曾忘怀。陈和甫来访,娄三误以为杨来了;此后,邹吉甫来拜年节,二娄又“忽然想起”访杨之事,仍要去拜访,可见其访贤若渴之心非常殷切。与之相对应,当邹吉甫告诉杨脱离牢狱之灾的底细时,杨恍然大悟,具备肴馔在家恭候娄公子,杨老六闯进来时,都误以为是娄公子来了,可见其盼望之急切。娄公子之附庸风雅、想做名士欲罢不能心理,杨执中急于攀附权贵心态,导致他们最终谋面由双方共同努力而轻而易举达成,不似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遇合是把礼作为武器的心理攻坚战。

吴敬梓在娄公子访杨的叙写上高度戏拟刘备“三顾茅庐”后,把两者求贤结果的截然不同敞亮地撕开给读者看,从而达到对这一经典的彻底颠覆,构成强烈的反讽效果。刘备得诸葛亮,一步步奠定天下之基业,得人才者得天下。《儒林外史》关于杨执中的去向并没有明确交代,可谓不了了之,但从其推荐的权勿用因“地棍奸拐”罪名,在宴席上被当众缉拿的结果,似乎可以推知杨的惨淡结局。权勿用事发后,娄三公子始觉“惭愧”,娄四亦“不好意思”,方才渐渐醒悟,“意兴稍减”,闭门谢客,半世豪举,落得如此凄凉。

刘备“三顾茅庐”成为一代佳话,二娄访杨却只能成为一段笑谈,这恰好印证了楔子里作者借王冕之口所表达的主题“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文行出处”,“文”即文章、学业,“行”即道德、品行,“出”即仕宦,“处”即退隐,巧妙之处关键在于其互文手法中的含义:不论外出做官,还是退隐山林,都要加强学业和品德方面修为,这四个字基本上概括了知识分子的全部问题。八股取士制度的弊端,在于读书人削尖脑袋,全然不顾自身修养,一味陷入追求功名富贵的泥潭不可自拔。于是,娄公子之附庸风雅,杨执中之呆,权勿用之怪,也就不难理解了。凡此种种丑态,正是“把那文行出处看轻”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社会丑态的真实反映。

总之,通过对“三顾茅庐”这一经典的颠覆和戏拟,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这也是《儒林外史》讽刺表达的一个基本策略。在吴敬梓塑造的讽刺人物的行动背后,几乎都隐藏着内在的悲剧性潜流,他透过讽刺对象直接逼视到了悲剧性的社会本质,那就是八股取士制度这一“荣身”之路驱使一些读书人全然不顾个人品行和操守。作者一面批判、揭示着民族性格、知识分子的性格弱点,但并没有绝望;一面又追求着理想人格,不断塑造着理想人格的典范,如楔子中的王冕和正文中杜少卿、庄绍光以及市井四奇人等理想人物的塑造,表现出持久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的融合,是中国古代文学突出的现象,更是《儒林外史》这部干预灵魂的艺术杰作的特征。

[1] 陈美林.吴敬梓研究(中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3] 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4] 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 陈美林.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7] 陈曦钟.三国演义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8] 李汉秋,张国风,周月亮.儒林外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9] 魏文哲.论三顾茅庐[J].明清小说研究,2011(4).

(责任编辑:张玉秀)

Lou gongzi’s Seeking Talent: by Means of Overthrowing and Parodying the Scriptures

FENG J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4,China)

Lou gongzi’s seeking talent in The Scholars overthrew and parodied the scriptures of Liubei’s Sangu Maolu in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especially about the account of calling on Yang Zhizhong three times, which is one of Wu Jingzi’s basic strategies about ironic expression, and its main performance: the people who want to seek talent and the motivation ,the object and the total process of seeking talent,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detail depiction and so on.

seeking talent; overthrow; parody

2016-06-15 作者简介:冯瑾,女,汉族,山西乡宁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小说。

I242.4

A

1009-9743(2016)03-0025-05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3.006

猜你喜欢
吴敬梓儒林外史公子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吴敬梓是个败家子?
吴敬梓是个败家子?
五公子抢位
单宝塔诗
红装公子,如玉无瑕
陌上公子人如玉,一眼万年情无双
多情公子空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