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解读

2016-03-07 06:22张茈文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涉海贬谪海岛

张茈文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明清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解读

张茈文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明清海南地方志中收集了许多诗歌,歌咏大自然的诗歌创作为数不少[1],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描绘为海南诗歌增添了一笔靓丽色彩。其中关于涉海诗歌的创作是海南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可以深入了解海南文化,领悟到海南文化的无穷魅力。

明清;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

一、咏物明志,写景抒情

海南宝岛风光秀丽,来自大自然的美丽景观引发了诗人无限情思。自古以来,文人悲春伤秋情愫就延绵不绝,无论是中原故地还是边陲海南,由自然景观而引发出文人内心感慨,发言为诗的作品为数不少。在海南明清地方志中也有许多咏物明志,写景抒情的涉海诗歌。通过对自然事物描写来抒发作者自己内心志愿,通过对景色描摹来抒发自己真挚感情。例如,很多人面对苍茫大海而留下了璀璨千古的篇章,从曹操《观沧海》塑造了海洋诗歌的雄浑气魄,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着笔于关于海洋诗歌的创造[2]。

明清海南地方志[3]中所收录的《黄龙观海》一诗则是描写海南诗歌的佳作。首句“云门西北总茫然,大地无形只有天。”衬托出海天一色的苍茫辽阔,无论是作者内心的开阔还是自然景观的壮阔,起笔不凡给人一种如见大海的阔达感。江河湖泊各有其特色,小家碧玉也有其自身精彩。然而大海则如大家闺秀一般,让人敬重,让人沉思,给人深度,给人情怀。

恩宥还在《黄龙观海》写道,“回视江湖难说水,自从开辟不知。”关于大海的传说由来已久,或许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所创造的神奇世界,又或许是女娲补天的不朽杰作,更有传奇来自于夸父追日时候的化腐朽为神奇。无论是哪一种故事传说,总有诉不尽的历史沧桑感。见过大海的辽阔,再回望江河湖泊便算不得水,于是后来也有这样一句明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大体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总是给予大海极高地位,从历史渊源到大海的雄浑都是无法超越的深度。于是乎“幽人乐在游鱼外,渔父机忘白鸟边。”这样自然而然的景观便成诗人入诗的绝佳画面,这样随处可见的海边景致就成为最让人迷恋的诗词意境。游鱼戏水,白鹭低飞,就连那幽人渔夫都多了一份闲情逸致。这样的海边景观,看似写景不着一物,实际上却又在诗中蕴含了作者自己的情志。因为最后一句说道“偏趁主翁观玩暇,沧洲凉雨日高眠。”从海边转到沧州,从边陲之地回归内陆故地。纵然他乡景色美,然而诗人仍旧还惦记着故乡。该诗通篇写景色,却在最后一联点题说明创作主旨,这样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垫让人感叹海南海岛之美,却也令人沉思,纵然这般美景也难留得住诗人的心。如此写法,回环往复,可谓高妙。咏物明志,写景抒情,实为佳作。

又如饶庆捷在《渡海》一篇写道“万里波平天一色,三秋气爽鹤千声。”正是这样独具一格的海岛风光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留诗。读此诗句,我们仿佛看得见海岛那“连云远树微堪辨,入耳凤涛了不惊”的美丽景致,于是也可以明白作者那句“观海观澜从此始,应夸奇绝到蓬瀛”所包含的无限赞叹!正是海岛风光引无数人痴迷,所以海南景色才被诗人写入了诗词,收录在海南地方志中。我们学习明清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研究,读地方志中涉海诗歌,依然会为海岛风光赞叹连连[4]。

通过对海南地方志中涉海诗歌研究,不难发现诗歌背后文化特质——即在海南诗歌中包含大量涉海诗歌,孕育了海洋文化[5]。例如丘濬在《浊海歌》写到“天下百川皆清漪,一流入海便成缁。”首句就点明了百川入海的雄浑气魄,这正是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面环海的岛屿文化促成了他们的海洋文化。在这样的岛屿生活,触目所及看到的不仅仅是大陆司空见惯的泾渭之流,而是“洪涛巨浪轰轰怒”的惊涛拍岸的大海,这样壮阔的气象孕育了豁达的海洋文化。同时,也为海南文化注入了来自海洋性的湿润特质。在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研究中不难发现,纵然心胸宽阔的海南人也有着其背后的忧伤,这忧伤就仿佛来自海洋上潮湿的海风,让海南文化增添了一抹忧郁的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漠北风光孕育了边塞诗人的军旅情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江南之美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婉约情调。而海岛地形孕育了宝岛文化,既不同于漠北的洒脱不羁也不同于江南的温柔多情,而是在海洋文化孕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开头就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6]。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了自然现象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并以此来论述文学与现实关系。后世文人多有咏物明志,写景抒情的诗文作品。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理论,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怀古伤今,都是由外在事物引发诗人内心感慨。

二、怀古伤今,人生感叹

除了描写海南岛海光天色之美,明清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中还流露出怀古伤今的人生感慨。饶庆捷的《渡海》从海南海口写起,他说“海口茫茫接海安,凌虚万顷破层澜[7]。”这样凌虚万顷的波澜壮阔,让人想起八百里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然而大海之美却远胜于彼。诗人面对辽阔无边的大海,回望自己人生岁月,感慨万千,真可谓是“平生自信襟怀阔,到此方知天地宽。”无论多少人生波折,无论怎样曾经沧海,看到这一望无际的大海都会舒展自己的胸襟抱负。尽管世事难如意,然而天地宽广,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开阔。还记得“漭懩千寻云气黑,微濛一点塔峰寒。”世事如冬雪,掩盖了幸福的真谛。诗人却能从寒冷中窥见人生真知,仿佛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从未离开过自己,于是今日也就“真从鳌背扬帆过,更指西山作马鞍。”诗人面对大自然的瞬息万变而透视人生的无常变迁,这样怀古伤今的人生感叹从来不是某个人所独有的情怀,而是文人群体所共有的感慨。

王佐在《海边纪行》一诗中也感慨华发早生、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无奈。他说,“外家家住海南边,垂老频来岂偶然?”年岁愈长,愈是喜欢到海边来走走,这又岂是偶然呢?看海港之上渔舟点点依旧似旧时景,还有盐田附近两三灶户炊烟袅袅。似曾相似的景色还依旧,只是人物却一年比一年老了。就连苏轼也曾在明月之下感慨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样自然界与人世的对照,景色依旧,海洋还是那片海,宁静而深沉,然而人却在时时刻刻变化中。小时候玩耍的同伴,如今一个个步入耋耄之年。看岁月相似,千百年来大海无言,然而在海边吟诗作对的人却换了一批又一批,正是诗人在诗中所言那般,“风景苍苍今似昔,可怜华发半盈颠。”在潮来潮去的惊涛拍岸中,岁月无声无息的消逝。

潮起潮落引发了作者人生易逝感慨,海南的地域文化孕育了诗人独特的诗品。从明清海南地方志诗歌研究中就可以看出来,地域文化对于海南文化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湖北通州贡生张擢士是历代崖州知州中,为崖州人民造福一方的垂范。据郭沫若点校的《崖州志》考[8],张擢士在崖州宦绩卓著,堪称崖州名贤。明清地方志也收入了他的诗作,张擢士《八景》一诗写道“访入南山深又深,果然幽异足登临。”这样南山深处自是寻常人寻不得的幽静,只有自己登山远望才知道这里别有洞天。且看“钓台一望几千里,仙蹬频升数十寻。奥折共疑天有穴,澹忘浑似海无音。”这样的景致描写是海南岛的真实写照,地理环境的不便使得很多人难以寻到海南岛,从而也保护了海南岛原始的风光面貌。于是多情的游客仿佛不小心走入了传说中的桃花源一样,瞥见了海南岛的秀丽风光。所以,作者最后在诗中写道“当年公事犹多暇。探得桃源静水心。”随着桃花源的展露,作者看到的不仅是海南岛与世隔绝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可能想象那里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的社会人情,桃花源一般美好单纯的世界是海南岛与世隔绝所孕育的海岛文化。

明清海南地方志诗歌中不少涉海诗歌都借用大海的潮起潮落来喻写人生的跌宕起伏,也化用大海的广阔无边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悟。海南岛在明清时交通闭塞,故而保留了世外桃源的人间美景。一个地区的文化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海洋文化孕育了海南的诗歌文化。海南文化具有与大陆迥然相别的特殊美,海南文学创作中包含大量涉海诗歌,论诗词数量远远超过大陆的涉海诗歌创作。论海南地方志中的涉海诗歌之艺术魅力,也足以同内地描写江河湖泊的诗歌相媲美。大量涉海诗歌等文学创作以及涉海相关的文化现象,这是海南文化最为独特的美丽。海南作为我国边陲岛屿,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也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明清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是海南文化中的精华篇章。

三、贬谪感伤,边陲情怀

苏轼曾经站在大江东去的岸边,感慨道,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却又能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志气鼓舞人生,将生命活成了经典华章。苏轼也曾经贬谪到荒远的海南,然而他却在这里建学堂,教民众开荒种地,将中原艺术带到海南来。海南人民为了感念其恩,建立苏公祠来纪念他。后代明清诗人也有感而发,作诗种种。例如,这一句“谁知绝岛穷荒地,犹有幽人学士家[9]。”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苏轼作为大学士曾经在翰林院任职,然而在贬谪海南期间他也亲自下田劳作。诗人在这首诗词中,首先描绘了海南的风光之美。阳光照耀着海霞,层层叠叠的海光最令人迷乱。还有屋前屋后的槟榔花平添了几缕春天气息,纵然是偏远的贬谪地也有如此美妙的自然风光。生活中虽然从来不缺少美,然而人人往往缺失一份发现美的心情。无论是植物的葳蕤生机,还是来自动物世界的活力无限,都让作者感慨这边陲小地的无限美好。这里“上篱薯蓣春添蔓,绕屋槟榔夏放花。狞犬入山多豕鹿,小舟横港足鱼虾”的海岛风光不同于大陆的一马平川,更有苏大学士曾经在此教化民众,让人隔着时空都能感受到一种亲切。

苏轼作为我国一代文豪,无论是在诗词创作上还是书法绘画上均有不俗造诣,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屡遭贬谪却依旧放荡不羁的豪旷性格。不是任何人都有苏轼的洒脱,也不是任何贬谪到海南的诗人都能安然自适。实际上,有太多人面对苍茫大海抒发的是天地一沙鸥的飘零感,也有人曾经在诗中抒发了贬谪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面对浩荡无边的海洋,此情此情,海风飘荡在水云间,海鸟从海洋滑翔而过。那高山上的日落迟迟映照大地,想诗人一人在此,纵然有良辰美景,却没有共同赏景之人,真可谓赏心悦事谁家院?这正是诗人胡铨在怀念故人时所写下的《寄参政李光》[10]。这样的贬谪伤感情怀流露在诗词中,简短四句话却透露着无限哀伤。“海风飘荡水云飞,黎婺山高日上迟。”自是描写了海南与众不同海岛风光,而“千里孤身一尊酒,此情唯有故人知。”则是借酒消愁的自我描绘,内心的凄楚无依唯有借酒消愁。朋友远在千里之外,眼前的美景也无法消逝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

除此之外,在明清海南地方志中还有这样一首涉海诗歌,“汶河泗土共为邻,嬉戏论文语话真。”[11]作者在谈笑间谈及文学。继而又写道“风诏君曾同胜赏,乌台我亦继芳尘。”这一句化用了苏东坡乌台诗案典故,暗语自己也是被贬谪而来到海南。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被贬谪之地多是荒远他乡,独在异地为异客不免思乡念旧,于是就产生了许多优秀篇章。而该诗作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在诗中继续写道“家山南北荒松菊,海岛东西做主宾。”这种暂把他乡当故乡的情怀非一般人所有,正是许许多多贬谪客将海南当作第二故乡,在海岛种植梅兰竹菊,以寄托自己文化情思,才创作了诸多优秀的海岛诗篇。

综上所述,通过对明清海南地方志涉海诗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海南诗歌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着高质量的大批涉海诗歌。当然,海南文化之所以有诸多涉海诗歌精品,也与海南岛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关联密切。山川大地、江河湖泊都可以成为诗人创作对象。浩瀚无边的海洋更能引发人们关注,并触发诗人创作灵感,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怀古伤今,都是作者感悟人生的写照。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涉海诗歌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贬谪官员,从中可见内地文化对海南文化的冲击。

[1] 韩晓康.《海南省志》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3.

[2] 牛砚田.明清海南方志《建置志》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4.

[3] 闵芳.民国时期纂修的海南地方志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0.

[4] 李春.建国后海南新编县市方志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2.

[5] 魏健一.明代海南地方志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2.

[6] 黄霖,蒋凡.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7] 海南省史志工作办公室.海南省志[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8] 闵芳.民国时期海南地方志的编纂特征[J].沧桑,2009(6)

[9] 谢越华等.海南教育史[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

[10] 海南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海南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11] 海南地方文献丛书编纂委员会.海南地方志丛刊[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张玉秀)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a and Ocean-Related Poetry in Hainan's Local Chronicl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ANG Zi-wen

(School of Humanities,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 lot of poetry has been collected fo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oetry about nature are in a large number, which depicted and praised the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Hainan poetry. Writing poetry related to the sea and ocean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Hainan,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ir insight into the culture of Hainan, to comprehend the endless charm of Hainan cultur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inan; local history; Involving ocean-related poetry.

张茈文,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K290; I222

A

1009-9743(2016)03-0021-04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3.005

猜你喜欢
涉海贬谪海岛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苏轼的贬谪生活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在海岛度假
非同凡响的秋歌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首届“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在港顺利举办
神奇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