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2016-03-07 10:01:06彭家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西替利嗪风团组胺

彭家琪

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彭家琪

目的探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3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应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21<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低于对照组的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27<0.05)。结论慢性荨麻疹采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斯奇康;西替利嗪;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慢性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病原因复杂、发作反复以及病程长等特点,现阶段临床主要是运用抗组胺药予以对症治疗,临床疗效不佳[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收治的3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155例患者通过联合药物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3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通过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予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5例。对照组男65例,女90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3.7±8.2)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病程(6.62±2.12)年。治疗组男62例,女93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4.2±7.8)岁;病程2.5个月~14年,平均病程(6.25±2.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替利嗪治疗,具体方法: 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14),10 mg/次,每隔1 d服用1次。治疗组患者应用西替利嗪联合斯奇康治疗,具体方法: 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肌内注射斯奇康(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19),肌内注射0.5 mg/次,每隔1 d肌内注射1次,1个疗程为2周,共治疗2个疗程;第3个疗程起,每隔1 d服用1次西替利嗪,10 mg/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0~3分对两组患者的风团大小、数量以及瘙痒症状予以4级评分[2]。按最长直径计算风团大小: 无为0分,直径<1 cm为1分,直径1~2 cm为2分,直径>2 cm为3分;风团数量: 无风团为0分,风团<10个为1分,风团10~20个为2分,风团>20个为3分;瘙痒症状: 不存在瘙痒感为0分,轻微瘙痒感,日常生活与工作未受影响为1分;中度瘙痒感,日常生活与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为2分;严重瘙痒感,患者无法忍受,日常生活和睡眠受到严重影响为3分。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症状积分降低指数为治疗前后积分差和治疗前积分比,按照临床症状积分降低指数评估患者的疗效。痊愈: 症状积分降低指数≥90%;显效: 症状积分降低指数为70%~90%;有效: 症状积分降低指数为30%~69%;无效: 症状积分降低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P=0.021<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低于对照组的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27<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有相关研究表示[3]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可能和患者的遗传、所处环境以及免疫力等多种因素相关,发病过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大约有75%的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上升。西替利嗪属于新型抗组胺H1受体拮抗剂,能够抗过敏性炎症以及抗组胺。关萍等研究显示[4]西替利嗪和组胺H1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发挥有效的外周抗组胺效果,是一种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还有研究证实盐酸西替利嗪不存在显著抗5-羟色胺以及抗胆碱作用,难以穿过血-脑脊液屏障在中枢H1受体上发生作用,临床应用时抑制中枢的效果不显著。对于慢性荨麻疹、瘙痒的结膜炎以及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患者更为适用。斯奇康注射液属于一种卡介苗多糖核酸,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对肥大细胞颗粒现象有抑制作用,对机体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的形成有持续刺激作用,而IgG抗体又能和致肥大细胞膜上的IgE抗体结合竞争抗原,发挥抗体封闭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抗过敏功能。机体变态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情况相当,而斯奇康能够显著加强细胞免疫,对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在临床预防和治疗慢性荨麻疹上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荨麻疹采用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柴飞谊.斯奇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09,7(6):609-610.

[2]李日清,程培华.斯奇康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华夏医学,2013,26(2):263-265.

[3]孙迎军.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26.

[4]关萍,辛艳华.斯奇康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12,4(33):106-1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88

2015-12-28]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慢性病防治院门诊部

猜你喜欢
西替利嗪风团组胺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医药前沿(2020年14期)2020-09-05 07:07:24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可行性研究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7:48:42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中组胺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