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亮,王新夺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内四科,天津 300457)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发病率及患者临床特征
李玉亮,王新夺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内四科,天津 30045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发病率及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电生理科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的患者4 826例,对其中RR间期≥2 s的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其整体发病率,并根据患者性别和年龄段进行分层,探讨其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4 826例行holter检查的患者中共记录到522例长RR间期患者,人群整体发病率为10.82%,男性296例,发病率为12.18% (296/2 431),女性226例,发病率为9.44%(226/2 395),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长RR间期发病率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增高的趋势;长RR间期的主要心律失常类型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和异位P波未下传心室。结论长RR间期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且存在年龄分布特征。
24 h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发病率;临床特征
长RR间期一般是指心电图中RR间期大于或等于2 s,是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中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它常用来协助判断有晕厥、睡眠呼吸暂停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1-2]。holter把普通心电图的信息量扩大了上千倍,在长RR间期的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目前对长RR间期的发病率、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及其病因分析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我院近年来行holter检查的患者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LRRI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心律失常类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电生理科行holter检查的患者4 826例,筛选并记录其中长RR间期患者相关资料。4 826例患者中男性2 431例,女性2 395例,平均年龄(57.89±15.36)岁,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95岁。
1.2 仪器设备 holter记录仪,购自美国通用电器公司;MARS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购自美国GE公司。
1.3 研究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记录盒和MARS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连续holter,应用主机自动分析和人机对话方式分析动态心电图资料,并由两位电生理科专业医师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测量RR间期长度,长RR间期定义为RR间期大于等于2 s。长RR间期患者,按性别和年龄分组,每10岁分成一个年龄段。统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长RR间期的发生率及引起长RR间期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TATA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长RR间期发病率 4 826例患者中共记录到522例长RR间期患者,人群整体发病率为10.82%,男性296例,发病率为12.18%(296/2 431),女性226例,发病率为9.44%(226/2 395),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年龄特征分布 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计算不同年龄段人群长RR间期发病率,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加长RR间期发病率呈现先降低再逐渐增高,79岁以后老年人群再降低的趋势,见图1。
图1 长RR间期年龄特征分布
2.3 引起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型 引起长RR间期的主要心律失常类型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异位P波未下传心室和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上述3种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36.97%、15.33%和13.03%,见表1。
表1 长RR间期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比[例(%)]
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通过对人体进行长时间的心电活动监测,连续描绘并记录患者的24 h的心电活动,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3]。该项检查方法由Holter最先发明并以其名字进行命名。Holter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无创心电检查[4-5]。与普通心电图相比,Holter可对患者进行24 h以上的持续心电监测,提高了对心脏节律性异常疾病诊断的敏感性,显著提高了诊断水平,扩大了其应用范围[6]。
长RR间期在临床24 h心电图检查中较为常见,也是Holter检查中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它常用来协助判断有晕厥、睡眠呼吸暂停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心脏节律辅助装置。但我们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对于长RR间期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病因学分析报道较少,缺乏这方面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谈剑诚等[7]对大量长RR间期患者的Holter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他发现长RR间期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且大多集中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病因以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血管基础疾病多见。林靖宇等[8]研究认为,普通人群长RR间期发生率约为1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长RR间期患者年龄高于无长RR间期者。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行Holter检查患者4 82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共发现522例长RR间期病例,人群整体发病率为10.82%,与林靖宇[8]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男性296例,发病率为12.18%(296/2 431),女性226例,发病率为9.44% (226/2 39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年龄特征中发现,随年龄的增加长RR间期发病率呈现先降低再逐渐增高,79岁以后再降低的趋势。引起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型主要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和异位P波未下传心室。本研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性别可能并非长RR间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我们发现男性患中房颤动或心房扑动、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等的患病率普遍高于女性,而房颤动或心房扑动、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长RR间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性别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基础病变发病率不同造成的。年龄特征中,59岁以上患者RR间期发病率显著升高,可能与受试人群年龄增大,心脏基础病变发生率增高有关。而对于20~39岁年龄段患者长RR间期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原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此年龄段人群正值壮年,心血管基础病变发病率较低有关。
[1]Tebbenjohanns J,Schumacher B,Korte T,et al.Bimodal RR interval distribution in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impact of 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hysiology on long-term rate control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the posterior atrionodal input[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0,11(5):497-503.
[2]Szyszko A,Franceschini C,Gonzalez-Zuelgaray J.Reliability of a Holter-based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on of sleep apnoea syndrome [J].Europace:European pacing,arrhythmias,and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2009,11(1):94-99.
[3]Toufan M,Kazemi B,Akbarzadeh F,et al.Assessment of electrocardiography,echocardiography,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dynamic and static type athletes[J].Int J Gen Med,2012,5(8):655-660.
[4]张新刚,陈为君,唐颐,等.动态心电图检测长RR间期的作用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5,22(2):231-233.
[5]王雪莲,闫树芬,王士芳,等.伴长RR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9):1139-1140.
[6]马国辉.动态心电图在临床的应用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2,36 (12):902-904.
[7]谈剑诚,张天贶.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161例临床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0,19(1):33-35.
[8]林靖宇.15 492例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发病率及年龄和性别分布[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4,28(4):330-332.
R540.4+1
B
1003—6350(2016)19—321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9.041
2016-02-29)
李玉亮。E-mail:lie5201675nac@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