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臣
(河北科技大学 党委组织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民族精神命脉
——浅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王臣
(河北科技大学 党委组织部,河北 石家庄050018)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应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多样性与主导性的三个辩证统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引导其自觉守护民族精神命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教化功能,是民族精神的命脉,是社会和民众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十八次集体学习等重要会议上多次明确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前高校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滋养和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对于增强青年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是高校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和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努力做到“三个辩证统一”。
一、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不忘根本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炼与升华,这体现了我们党尊重历史传统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血脉,更谈不上开创未来。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互相促进。[2]
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同社会理想,它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理念实质上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社会政治理想与道德风尚的集中体现。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民族精神命脉,并不是要我们沉浸在过去,仅仅做一个“传统的守望者”,而是要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的时代精神、新的民族精神相结合,积极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富强观、民主观、法治观。
富强,即人民富足而国家强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注重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古往今来,众多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懂得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或休养生息以谋富民,或变法改革以图强国,“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管子·形势解》)。儒家思想主张行“仁政”,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孟子·梁惠王上》)。国家富强不仅可以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还可以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正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亚圣孟子多次论述富足对政治教化的重要意义,“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这些富民强国的思想观念对于青年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应该加以继承。同时,也要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随着历史发展,时代也赋予富强更为丰富的含义,即当下的富强是包括硬实力、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全面发展。没有了这一基础,文明与和谐就难以真正实现。
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中华民族自殷周时起,就渐渐形成了“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正所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在中华传统儒家文化当中,实行“仁政”是其一贯主张,而“仁政”的目的在于限制和约束君王以及贵族的权力,从而使统治者重视民生、民用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实现民众的道德诉求和权力诉求。孟子也提出“民贵君轻”的论断,虽然这些民主观念只是一些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思想观念,也不同程度地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和烙印,与当前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民主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些思想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土壤,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历史,正视传统,尊重国情,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社会经验不足,分辨能力还较差,因此要加强引导,让他们能够理性分析判断,明辨是非,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尊重国情,一味照搬西方,不仅不会带来我们向往的自由与民主,还会使社会走入动荡与混乱的歧途。
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法治”一词在我国出现的很早。《晏子春秋·谏上九》云:“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依法施政得到政治家的广泛认可,管子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在王权至上的古代社会,其所强调的法治,是王权之下的法治,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法治建设有着显著不同。我们今天的法治包含着关注民生、保障人权等新的价值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谋求幸福、追求自由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校应该与时代接轨,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完善规章制度,同时,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现代因素,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焕发新的生机。
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讲究德治礼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借鉴了儒家“隆礼重法”、“允执厥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认为,公正、平等是诚信在社会层面上的具体化。人若诚信,就能持守住天道所赋予的至善德性,使之在社会上保持公正、善美,反对偏私、丑恶。将公正、平等、自由凝聚起来,就成为“法治”。儒家思想不但强调德治,同时也强调法治。孟子就曾指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由此可见,今天我们强调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思想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在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辩证统一的方式方法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一味的模仿,而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化代表着特定时代所奉行的价值信仰,它必然带有历史的时代烙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尚书》),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它总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和发展传统。就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他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的条件下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一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的继承和转化。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具有时代的敏锐性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他们愿意投入社会、观察社会,也必将影响、主导社会。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既要积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又要结合时代特点,面向未来,勇于创新。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要像冯友兰先生讲的那样,以“照着讲”的模式去“接着讲”,做到“阐旧邦以辅新命”。
二、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观是一种价值意识,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它显现出人对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评判、取向以及选择,表明人作为价值主体的根本地位、诉求、利益以及为争取自己利益所体现的能力与活动方式等。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它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维系着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灵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时代的前沿,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指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求我们进行学理上的领悟与把握,更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之一,即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睦共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古代先贤曾精辟地分析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时变雍。”(《尚书·虞书·尧典》)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也曾对“和”的文化进行过深刻的阐述,并强调人与自我的和谐以及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群体之间的和谐、代际之间的和谐。现如今,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创新。
理论认识是自觉践行的重要保证,但仅有观念还远远不够,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诚信、友善、爱国、敬业。当然,实现真正的和谐,还包括了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内涵,这也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显现其价值。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中华儿女一贯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责任感,习惯于把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关心并积极参与国家事务。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是儒家很早就提出的思想。《中庸》上所讲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对诚信的高度赞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则是全面解释了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昭示着友善的家园情结,“诚信”是“友善”和“敬业”的基础。具体来讲,诚信应该持守和推行至善的德性,而德性的推广,一定伴随着“爱”与“敬”。诚信、敬业、友善交融到一起的至高形式是爱国情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熔炼与重铸,是传统文化的时代体现,是爱国情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爱国之情更要有爱国之行,即积极投身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勤奋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能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理论学习研究中加深理解,在实践中砥砺品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意义上的入耳入脑入心。高校是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首先,应发挥人才高地优势,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通过课题资助、学术引领、文化交流、队伍建设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其次,要抓好“第一课堂”教育。通过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抓好课程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统筹好教学环节,通过系统、完整的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第三,要抓好“第二课堂”教育。通过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拓宽社会实践途径等措施,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多元支撑的教育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之中,融入师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以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树立正确导向,匡正失范行为,引导其在实践中体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完善人格修养、坚定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信心。第四,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分类统筹做好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分批分次培养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大家和科研骨干,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治学严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
三、坚持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多样性与主导性统一的哲学依据,“主导”与“多样”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主导”源于“多样”,又指导引领“多样”,而“多样”在丰富“主导”的同时又不断推动“主导”发展前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源,吸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因素,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活力,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普遍需要。
历史实践证明,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一个民族在文化上失去传统和特征,其必将走向消亡。中华传统文化一直秉承着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特点,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不同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及古印度的文明,能够延续五千多年至今,而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圣贤很早就领悟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容乃公”(《道德经》)和“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等理论,强调只有坚持刚健立身、自强不息,才能生存;只有兼容并包、天下归心,才能发展。鲁迅曾称赞汉唐两代人“闳放”,也是同理。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敢于乐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使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曾有学者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十个方面[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考镜源流,作为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本就具有多种内涵;剖事析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应涵纳丰富内容。但是内容的多样性还应与主导性辩证统一,即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的不舍追求、对维系中华民族兴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大同”思想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理想。社会是由若干个体组成,个体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之石、根本之基。涓流入海、积土成山,人民的信仰成就国家的力量。每个公民都从自身做起,弘扬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能为个人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5]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根本、最集中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脉相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底蕴和历史支撑。实现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理想让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上下求索、亿万人民为之团结奋斗。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亟需这一价值目标来凝聚共识、引领思潮、守护精神殿堂。相信把强国梦寓于个人奋斗之后,中国必将以雄健之姿立于世界东方。[6]
追求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强大活力;崇尚公正、法治,社会发展才能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彰显着一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发展方向。只有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内生动力充分涌流时,发展改革与民族复兴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养分。[7]
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原则。马克思主义坚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融的过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条件,为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沃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又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主体地位,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指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允许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必须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增加思想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加强社会认同。只有坚持主导性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力量,又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多样中谋共识、树主导,才能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放眼当前,不同民族的文化既相互借鉴又互相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趋势,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所以,我们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层面必须具有更加开放的心胸与恢弘的气度,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以中国梦引领人民前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对接,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中取得主动,筑牢民族文化的坚固防线,开创属于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把其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育人全过程,坚持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辅相成。[8]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找到中华文化的根,体味到中华文化的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个人的价值观予以扬弃,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D/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2014-05-05.
[2]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
[3]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2~218.
[5]何晓晴.让大学生高度认同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20(7).
[6]邢云文.把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N].人民日报,2014-03-20(7).
[7]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11~14.
[8]王臣,张秀山,张春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党组织文化建设——关于“红色导航工程”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的初步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127~130.
[9]韩雪青.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J].红旗文稿,2015,(9):37~38.
Promo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tecting National Spirit Lifeline——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Approach to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Universities
WANG Chen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indispensable spiritual guarantee for national revival and the national rise . As a major ground for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universities should stick to the three dialectical unities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the diversity and dominance in the practice to promo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Universities should immerse and shape the young students' mind and personality ,guide their consciousness to protect the national spirit lifeblood and to actively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national spirit;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671-1653.2016.01.019
作者简介:王臣(1979-),男,河北沧州人,河北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DJ006);2014年度河北科技大学五大平台开放基金课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收稿日期:2015-11-16
文章编号:1671-1653(2016)01-0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