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创作概观

2016-03-06 19:46杨志兰
关键词:思想内容

杨志兰

(黑龙江工业学院 人文社科系,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创作概观

杨志兰

(黑龙江工业学院 人文社科系,黑龙江 鸡西158100)

摘要: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在市场和读者的“冷落”以及短篇小说自身的写作难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从创作队伍、思想内容、题材范围,还是艺术质量、价值尺度等方面,短篇小说创作都发生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变化。试通过对新世纪以来八百多篇小说的阅读和思考,以期对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创作状况进行细致和准确的把握和描述。

关键词:创作队伍;思想内容;艺术质量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句话常被用来以说明某种文学样式的荣辱兴衰和时代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此处引用这句话,旨在尝试论述短篇小说这种文体在新世纪以来时代语境中的生存现状。实际上,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短篇小说对于现实的敏感性似乎更强一些,也“最能体现一时代人对现实内容的截取方式”,[1]因此,从短篇小说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考察短篇小说的发展状态,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大量阅读,对其创作队伍、作品数量、题材与主题以及审美特征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对新世纪以来的短篇小说创作状况进行整体把握和宏观思考。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启蒙思潮逐渐分化和瓦解、知识界不断出现各种论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思想文化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而市场经济和商业主义背景则使人们的精神追求、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追求物质财富,崇尚感官体验,奉行娱乐至上等原则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一部分人对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已经失去了热情和兴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自身发展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之下,文学也发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

很显然,新世纪以来,时代留给文学发展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留给短篇小说的生存空间就更加逼仄了。短篇小说在大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尤其短篇小说素来以敏锐和及时地反映各个时期的社会问题与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而著称,因此,新世纪以来,首先在市场和读者的“冷落”以及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等因素的影响下,短篇小说创作队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而从作品数量上说,近十年来短篇小说作品数量依旧可观,但对其创作实绩做一番考察会发现其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再加之伴随着文化语境的变更与商业因素的介入,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题材与主题呈现出复杂和丰富的特点。而题材与主题的新变化,直接导致了新世纪以来的短篇小说呈现出日常生活化审美取向、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写作技法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面貌。

一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创作队伍

新世纪以来,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逐渐变得越来越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市场和读者对短篇小说的“冷落”所致。市场经济时代,大多数读者已经习惯于“快餐式”的阅读方式,比起阅读饱含“智性”(洪治纲语)因素的短篇小说,他们似乎更乐意读一些轻松、消遣类的小说。这种文学消费方式,促使许多专门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开始逐渐转向更易获得市场的“认可”和读者的“热捧”的长篇小说创作领域。其二是由短篇小说本身的艺术特质决定的。短篇小说被称为“小说中的小说”,它的写作“不仅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智性的叙事结构图,独特的叙事语调,还要确保整体上的严密、简洁、隽永、‘有味儿’”。[2]这段表述充分说明了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纵观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创作队伍构成,总体上呈现出新时期早期作家群、知青作家群、“60后”“70后”以及“80后”作家“五代同堂”的现象。新时期早期作家群主要指那些在新时期之初就已经获得社会声誉的作家,主要有赵本夫、陈世旭、聂鑫森、尤凤伟等人;知青作家群包括城市知青作家和返乡知青作家两部分,主要有韩少功、迟子建、范小青、铁凝、刘庆邦、张炜、裘山山、王祥夫、残雪、谈歌等人,这些作家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并逐渐成为创作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笔下,大多数人强调书写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社会矛盾,尤其在对底层社会民众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处境的探寻上,体现出了可贵的干预现实生活的勇气。“60后”“70后”作家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比较活跃的有毕飞宇、苏童、温亚军、邱华栋、鲁敏、金仁顺、叶弥、徐则臣、红柯、潘向黎、石舒清、张学东、郭文斌、晓苏、戴来、盛可以、朱文颖、付秀莹、张楚、于晓威、李师江等人。迟子建、苏童等60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短篇小说写作中对现实干预的热情并不是很强烈,他们专注于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捕捉日常人性幽微之处的各种冲突,探察日常伦理之中生命的肌理和精神纹路。总体说来,“60后”作家热衷于呈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与人性,在他们的笔下显现的人性面目各不相同,有的是温暖的、诗意而又意味无穷的;也有的是锐利的、坚硬的、充满矛盾冲突的;但究其根本,他们共同的创作目的在于,揭开日常凡俗人生中被各种道德、伦理和规则遮蔽的面纱,为读者展示人性的本相。“70后”作家喜欢在看似有些絮叨的日常人生经验的讲述中,呈现寻常小人物的生存感受,这些感受多指的是人生经验中那些令人感到有些疼痛和尴尬的生存情景。在他们的笔下,人物的痛感和矛盾多产生自一种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和狭窄的人生经验之中。“80后”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对短篇小说创作呈现出难得的兴趣,如近两年比较活跃的笛安、苏瓷瓷、马小陶等人。从以上的分析看来,新世纪短篇小说创作队伍仍是难以令人满意的。所幸,还有苏童、迟子建、王祥夫、石舒清等人,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在短篇小说园地里默默地耕耘。

二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创作状况

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就是包含着权力与意识形态因素的言语行为。伊格尔顿则视文本为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体。因此,文学话语即特定意识形态的体现。具体到小说创作实践中,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小说(文本)就是特定意识形态的话语行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前提,回到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创作的具体情境当中,我们对其在思想内容上表现意识形态的必然性就有了充分了解。短篇小说曾经是政治的“传声筒”和“时代记录员”,新世纪以来的短篇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虽然一部分作家主动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矛盾,但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短篇小说逐渐摈弃了那种极度模式化的写作方式,通过艺术技巧的逐渐探索和不断改进,着力去捕捉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挣扎和心灵动荡,展示他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处境,从而更深入地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陈小武《拉车人车小民的日常生活》、范小青《城乡简史》、李进祥《换水》、毕亮《继续温暖》、王祥夫《桥》、陆颖墨《海军往事》、聂鑫森《塑佛》、阎欣宁《母亲的绿丝带》等小说堪称表现主流话语和社会重大事件、关注现实生活的代表性作品。

乡土叙事在新世纪以来的短篇小说创作中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乡土成为作家们稳定和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另外,中国现代文学自从诞生之初,就一直以农村和土地、农民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短篇小说对乡土的书写重心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五四”时期的乡土叙事和启蒙话题有着紧密地联系,而当前的乡土小说,一方面着力书写农村现状以及表达对现状的忧虑之情;另一方面,一部分作家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通过对农耕文明形态诗意美好的想象,充分表达一种文化失落之情,典型的有迟子建、郭文斌、阎连科、王祥夫、曹多勇、韩少功、范小青、傅爱毛、陈应松等作家及其创作的一系列短篇小说。

对二十世纪小说书写的基本题材之一——城市题材的小说创作中,新世纪以来的作家们显现出了异常的兴趣。他们纷纷将笔触转向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都市的人和事上。在他们的笔下,摩天大楼、星级宾馆、超市、霓虹灯、发廊、酒吧、桑拿、建筑工地等城市符号随处可见。随着邱华栋、鲁敏、李师江、荆永鸣、张念、朱文颖、张楚等作家对都市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表现,短篇小说的写作重心由乡村移向城市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对人情人性的表现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之一。新世纪以来,随着商业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入侵,短篇小说对重大题材的关注兴趣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小说中启蒙、革命、反封建等苦难和沉重话题几近消失,作家们纷纷将兴趣移至物质与精神的冲突、金钱与人性的博弈之上,深入地剖析新的历史情境之中的人情人性的丰饶面貌。新世纪以来的短篇小说除了言说乡村、城市、军事、历史、人性、知识分子等常见题材之外,还对动物、生态等题材领域有所涉及,这也属于新世纪小说思想内容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

再来讨论一下新世纪以来短篇小说的艺术质量问题。首先,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性问题。通常,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世界并不能等同于世界本身。这意味着,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有差异的。但也正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小说的创作就有了创新的可能。即小说的作者可以超越现实世界和事物的本真状态,创作出一种“新鲜”“陌生”的但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和人生景观。新世纪以来的短篇小说创作,不缺乏对现实世界和事物本真状态的模仿,也不缺乏精巧的故事情节设置,缺乏的是为读者提供一种“新鲜”“陌生”的人生经验和文学感受,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创作中,普遍存在着作家想象力和艺术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如老作家谈歌的《天香酱菜》这篇小说,除了讲述一则毫无新奇之处的故事,在结局抖出赵广林是一名御厨之外,毫无新鲜之处。陆颖墨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海军往事》则通过对一段海军历史的书写,展现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军人身上所闪现的一种明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故事或许能令读者舒心一笑,但本身却毫无新颖可言。

应该说,好的小说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这里所说的诗意,并非莫名其妙的伤春悲秋,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多愁善感;不是故作姿态的吞吞吐吐,也非云山雾罩的曲折幽晦;真正的诗意来自于对现实的超越,对理想的渴望,也来自运用沉着和理性对丑陋现实的无畏面对,更来自对不堪存在的诚实面对与勇敢超越。新世纪十年以来的小说创作中,虽然也不乏一些饱含诗意因素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如迟子建《一坛猪油》、漠月《父亲与驼》、叶弥《明月寺》《桃花渡》、池莉《金盏菊与兰花指》、范小青《右岗的茶树》、付秀莹《爱情到处流转》、萧笛《老房炉火》等。但在新世纪的商业语境中,世俗化、物质化对短篇小说中诗意因素的冲击和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迟子建在《小说的气味》中说,我相信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是具有浪漫气息和忧愁气息的人。浪漫气息可以使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获得艺术上的提升,而忧愁气息则会使作家在下笔时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使作品散发出独特韵味。迟子建的说法,道出了小说中诗意因素的艺术价值以及如何获得诗意的关键。因此,如何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获得诗意,是新世纪作家们面临的重要艺术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子平.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远去的文学时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洪治纲.短篇小说·生活图谱·代际差异[J].文艺争鸣,2011(4).

Class No.:I206.7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n Overview of the Short Story Writing in the New Century

Yang Zhila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living space of the literary form of short stories is crampe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readers the market and the stories writing themselves. As far as the creation team of short stories, the content, subject matter and the artistic quality are concerned, short stories have taken place a profound changes. Based on the reading of more than 800 articles and novels,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short story cre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Key words:creative team; content; artistic quality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4-0127-3

作者简介:杨志兰,硕士,讲师,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
浅谈《笑林广记》的思想内容
古诗歌教学的反思
浅论李安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陈云群众工作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课外阅读走出“零散”困境的路径
陈云群众工作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