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学作品植入的大学外语新课堂构建

2016-03-06 12:50曾玉萍肇庆学院外语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外语语篇

曾玉萍(肇庆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基于文学作品植入的大学外语新课堂构建

曾玉萍
(肇庆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基于读者反应论及角色说,构建基于文学作品植入的大学外语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学语篇为语境,可以把丰富的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让学生通过融入其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文本进行互动,建立语言形式和意义方面的联系,形成自己的理解文本,提高其社会语用交际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学作品;植入;大学外语新课堂;读者反应论;角色说

外语教学中文学作品使用的益处不胜枚举。它可以从语言、文化、社会、认知或元认知等方面发展外语学习者的文学能力,加强他们对目的语的语言意识,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的敏锐性,提升其社会语用交际能力。最近,由Teranishi, Saito和Wales编辑的题为《外语课堂中文学与语言学习》丛书显示出,在亚洲外语教学的背景下,文学对外语学习的作用逐渐被大众所认识,关注的焦点从语言技能到真实语料,以此来提升语言和文化意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1]。文学作品植入外语课堂,可以弥补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学习者的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社会适应性不强等弱点,有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形成系统的文化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社会语用交际能力的形成。鉴于此,本文借助读者反应论和角色说,探讨基于文学作品植入的外语新课堂的构建。

一 文学作品植入课堂教学的缘由

自从语言课堂中交际教学成为普遍的教学方法后,人们对文学作品在课堂中的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尤其是1980年代,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文学在培养文化、语言和认知或元认知技能方面的作用,文学作品的使用率出现上升趋势。文学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使其发展词汇习得、阅读策略和批判性思维或推理技能的机会。20世纪,在语言研究中,文学被赋予不同的目的,或用于少数人的艺术教育,或用于多数人的识字目的,或用于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或用于概念内容,或用于人文启迪,或用于体验目的语文化[2]。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提出,文学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但到目前为止,它仍被边缘化。因为外语课堂教学被认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仅关注语法和词汇及阅读技能的教学。有学者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读者反应论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理解能力[3],但一般都是把文学作品同文学教学结合在一起,对于在外语课堂中如何利用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和社会语用交际能力的研究却很少。

文学作品针对本族语者,语料真实,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是文化、历史背景的真实写照,涉及到不同时期、地点和风俗,且主题丰富多样,可以帮助学习者批判性地反思和检验他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通过接触真实语料,分析文学作品,学习者能够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学习怎样利用词汇引起读者共鸣。文学作品给学习者提供洞察不同文化的机会。依据作品中的人物及习俗等新信息,学习者可以分析自己的文化,重新诠释作品,也可以把文学作品中的场景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为跨文化的相互理解打开大门[4]

外语课堂中文学作品的植入,不仅可使外语学习者扩大词汇量,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还可使他们通过与文本的互动,在文本的语境中感知其中蕴含的特有的语言现象,识别其意义及功能,了解整个文本的谋篇布局,领悟作者意图及思维模式,在对文本进行深刻的解读之后再加以实践,内化语言知识,将语言形式、意义和运用有机结合,形成社会语用交际能力。

二 外语新课堂构建的理论基础:读者反应论及角色说

读者反应论(reader’s response theory)起源于20世纪的文学批评领域。它挑战了文本中强调作者意图及语篇本身的传统思想,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参与文本意义构建的作用,认为在阅读活动中读者或学习者可以从与文本的互动中解读意义。阅读过程是创造意义的过程,反映读者怎样阅读,怎样与文本互动。在此理论中,读者的任务是阅读文学作品,重构意义。读者与语篇互动的目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从读者心中诱出反应”[5]。读者在阅读中与文本互动,重新创造文本。

在读者文本的产生过程中,读者必须融入其文化背景知识,捕捉语篇信息并解码,使语篇中原本潜在的语义显现出来。这一过程势必会激发他们学习目的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社会语用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读者文本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训练外语思维、全面提升社会语用交际能力的过程。

牛津书虫俱乐部读书会的学者们提出,阅读者可以通过扮演六种角色来对阅读材料进行解读,以全面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这六种角色分别是:讨论组织者(discussion leader),其主要职责是准备问题,确保每个人有发言机会参与讨论,并确保讨论顺利进行;概述者(summarizer),其主要职责是对人物、事件或内容作出概述,找到故事的关键点,使每位参与者理解故事并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联系者(connector),其主要职责是发现故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自己或朋友的经历或现实事件相结合;词汇大师(word master),其主要职责是发现新的和难以理解的词或短语,解释词汇意义,并就这些词汇的重要性提问;段落挑选者(passage person),其主要职责是发现重要的、有趣的或难懂的段落,并就段落提问;文化收集者(cultural collector),其主要职责是找寻自己文化与故事中文化的异同。在将文学作品植入外语新课堂的过程中,为提高外语学习者的社会语用交际能力,笔者将六种角色改编成五种角色,分配给学生。五种角色即主持人角色(Moderator)、概述人角色(Summarizer)、字典角色(Dictionary)、材料收集人角色(Collector)和联系人角色(Connector)。主持人角色提供语篇背景和指导性的问题;概述人对语篇人物、情景和线索提供概述;字典角色人介绍语篇中出现的有趣词汇、词组及语篇写作风格;材料收集人收集与语篇相关的文化资料;联系人把故事内容和个人经历结合起来进行讲述。

角色论与读者反应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社会语用交际能力。学习者在语篇理解输入与语篇互动的基础上进行语用输出,并进行从语言技能到语言运用的训练。这一过程是语言参与者将当前的感知、概念信息与记忆中的抽象信息进行积极整合的一个过程。学生提前为自己担任的角色做充分的准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小组成员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各小组思想的碰撞能够使他们从语篇中获得新见解。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自主性强,在提高学习者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同时,更易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各小组中角色的分配避免了某些学生对话语权的垄断。

对于读者反应论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师改变提问的方式,如,问“阅读时你感觉怎样”而非“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使用与文本相连接的角色扮演、戏剧及写信方法;从人物的角度重写短篇叙述故事的内容。其实,这些都是在讨论师生在教学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利用读者反应论,结合五种角色,将文学作品植入课堂,构建外语新课堂,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目的语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与说结合起来,把丰富的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让读者通过融入其思想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自我反应,重现作品语义,通过这个过程来发展外语学习者的社会语用交际能力。

三 基于文学作品的外语新课堂的构建

随着Vygotskian社会文化论的影响,文学被看作是一个意义协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外语学习者直接参与文本互动,在学习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的同时,强化他们的语言意识,加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和提升学习者的社会语用交际能力。

(一)文学作品的选择

在外语新课堂教学中,选择文学作品的三个指导原则是让学生感兴趣、让学习者参与和产生学习效果[6]。将文学作品植入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仅让学生获取文学知识,而是用文学的形式作为语言输入来刺激学生的语言习得,提高语言产出。在选择文学作品时,我们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文化背景、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要。在课堂中,使用的文学作品可以是短篇小说、散文、电视节目甚至是广告。教师也可以引入英国牛津的分级读书书目,此分级是严格按照篇章的情节、词汇及语法来分的。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仔细选择适合学习者的文学作品,使学习者对所读材料感兴趣,并乐在其中。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词汇,就新的外语词汇建立其形式和意义方面的联系,而且可以通过与作品的互动、角色的扮演和教师的分析及提问,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并与已知的知识结合,形成自己的判断,提高综合推理能力及语用水平。

(二)学生外语水平的评估

在评估学生的外语水平时,教师可以设计调查问卷,检测学习者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了解情况,了解其阅读偏好、阅读动机、阅读水平及阅读策略,了解他们所掌握的词汇的广度、深度、语言运用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进行评估后,教师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就有据可依。

(三)外语新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

语言教学有不同的模型,如文化模型、语言模型、个人成长模型及语境模型[7]。模型不同,在课堂上使用的文学作品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文化模型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它把文学当作人工产品,分析文学表征。把文学用作一种方法或一种棱镜,可以使学习者理解目标语文化及当时发生的事件。基于心理语言学的语言模型,注重语篇中语言的实际使用及语言学习者怎样参与语言活动及语言加工。个人成长模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学学习模式,涉及情感领域、动机、成就感等。语境模型认为在外语背景下,如果学生离开课堂,外语学习就终止。语言使用的真实机会遥不可及,学生看不到他们学习语言的意义所在,导致他们缺乏与外语接触的动机。

以上提及的四种教学模型各有特点,各有侧重。文化模型把文学当作信息或事实的来源,认为阅读应建立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之上,在这一模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语言模型寻求语言和文学的结合,认为文学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源泉;个人成长模型为学习者提供把个人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主题事件联系起来的机会;语境模型把文学作品当作课堂教学的内容及语境。

笔者认为,语言模型与个人成长模型相互补充,彼此依赖,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设计一系列活动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为此,本文基于语言模型和个人成长模型,把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人物特征、结构线索、主题及叙述者角度等文学成分纳入课堂,利用读者反应论,借鉴牛津书虫俱乐部读书会的角色说,给学生分配五种角色——主持人角色、概述人角色、字典角色、材料收集人角色和联系人角色,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型,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学语篇为语境,在外语学习者充分了解文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语篇意义的理解,并把个人经验与语篇主题联系起来,利用文学作品创造语言训练的机会。

基于文学作品植入的外语新课堂,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目的语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给学习者提供词汇习得、阅读策略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机会。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获取的知识不是被自动转化为语言技能,而是需要通过具体而真实的交际活动获得。课堂变成激励和保持学生学习外语兴趣的场所,一个给学生提供最大最有效的语言输入的场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

四 基于文学作品的外语新课堂示例

语言学习成功的三个要素是参与(engage)、学习(study)和活动(activate)[8]。下面以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说The Tell-Tale Heart为例,来展示笔者所构建的外语新课堂及其优势。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解释读者反应论的内容,就文章题目让学生猜测文章大意,提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重组故事中的句子,对文章进行概述,也可以用关键点填空或提出一些推理性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配给学生5种角色,要求学生为每一个角色做准备,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仅充当其中一个角色,目的是帮助学生能进行持续有效的互动讨论。

在为学生准备的这篇文章的资料中,教师可以给出生词的意义及文中出现的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图片,如猫、山羊和鸽子,以及一些与文章相关的指示性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is happening? What do you think he means by “taking care of animal”? 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asked about the old man’s politics? Why do you think the old man didn’t seem to worry about the enemy coming? Why did he care so much about the animal??这些信息给学习者提供一些线索。

在五种角色的小组讨论中,概述人对此语篇的背景知识进行阐述。如,海明威及其短篇小说特点的介绍,文章背景的介绍(西班牙内战),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战士和老人)、地点(在San Carlo的Pontoon Bridge上)及其情景对话(老人对于自己不能照顾动物感到心不安,而战士力图使老人放下心里包袱,赶上卡车,离开这座即将被轰炸的桥。这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交谈,战士只想老人离开)提供概述。字典角色人介绍一些词汇,如spectacles,stagger,bridgehead,shepherd,goat,pigeon,artillery,blankly,to urge,dully,overcast等,就文章中的选词、句子长短等特征阐述作者的写作风格,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此作品的原因。材料收集人根据文章收集相关的文化资料(如篇章中动物的象征意义,猫有九条命,无人照顾也可活命,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等),同时可以把它们同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联系人把此故事内容、自己的思想和原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讲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及看法。

最后教师提出相关的、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把所读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经历、所见所闻联系起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文学作品植入大学外语课堂,是把其当作一种资源来教授语言,学习者关注的是文本本身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学习文学语篇的目的是引起反应,产生影响,而并非词汇、语法、篇章的学习或简单的信息交流。

五种角色的分配与读者反应论的结合,不仅使文化背景、词汇、语篇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活动中,而且使学习者对语篇产生独特的理解。让学习者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合自己对作品的思考,在其他学习者面前进行表述,不仅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及文化意识,其批评性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1]TERANISHI M,SAITO Y,WALES K.Literature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EFL classroom[M].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2015:9.

[2]KRAMSCH C,KRAMSCH O.The avatars of literature in language stud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0(84):533-73.

[3]廖维娜,吴永强.应用读者反应理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10):356-358.

[4]BIBBY S.Content and context:an university L2 course featuring George Orwell’s animal farm[J].Journal of Language in Literature Teaching,2014(2):21-33.

[5]CARLISLE A. Reading logs:an applic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in ET[J].ELT Journal,2000(54):12-19.

[6]JONES C, CARTER R.Literature and language awareness:using literature to achieve CEFR outcome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12(1):69-81.

[7]BIBBY S.Teaching literatur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n introduction[J].The Journal of Liter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2012(1):5-9.

[8]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2nd edition [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7:9.

(责任编校:彭芬辉)

Constructing a New College English Class by Implanting Literary Works

ZENGYu-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526061, China)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a new College English class based on the reader-response theory and the role theory by implanting literary works. This method is student-centered and uses literary texts as contexts. It can transform rich language input into language output. Students in such a class will have interactions with the texts by bringing in thei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 build a relation between the form and the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they are studying, and reconstruct the texts based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In this way, they will improve their social pragmatic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literature; implant; a new College English class; reader-response theory; role theory

2016-06-2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学语境下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策略研究”(GD13XWW16);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研究——以ACT认知模型为视角”(2013JK181)。

曾玉萍(1968—),女,四川金堂人,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

G642.0

A

1673-0712(2016)05-0116-04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外语语篇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