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化山歌“兴”的地域色彩

2016-03-15 06:42姜珍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鄂温克族事象新化

姜珍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论新化山歌“兴”的地域色彩

姜珍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南卷·新化资料本》共收录新化民歌372首,其中144首用了“兴”,占总数的38.7%。新化地域,因其气候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地理上的丘陵山地特征,在物产风尚、生产生活中出现了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象和事象,这些常见于物理世界中的事象和物象极易透过新化民众的心理世界进入其语言世界中,在山歌的篇章建构中成为他们引物起情的兴象。新化山歌中的各类兴象,无不呈现出该地区的物候风貌、民族文化特征,给山歌着上了鲜明的地域色彩。

新化山歌;兴象;地域色彩

尽管“兴”是我国民歌常用的一种起情手法,但在不同的地域,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地域景观、物产风尚、民族观念内涵都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性在兴辞中表现为对“兴象”的不同择取,而修辞的地域性也正体现在此。为了鲜明地显现出新化县民歌的地域性,深入发掘其民歌的地域色彩,本文以内蒙古鄂温克族歌谣为对照点,对新化县山歌“兴象”的地域性展开研究。

一 新化山歌兴辞概貌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南卷·新化资料本》中共收录了新化民歌372首。其中标属劳动歌的26首,时政歌20首,仪式歌23首,情歌236首,生活歌14首,历史传说歌8首,儿歌37首,无法归类的8首。这372首民歌中共有144首用了“兴”,占民歌总数的38.7%,这一数据显示,“兴”是新化山歌创作的主要艺术手法。劳动歌中《麦子鸟叫》《郎打夜工莳丘田》两首用到了“兴”的手法,这两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以农事起兴的情歌,但为了尊重原书,本文依然把它们列入劳动歌。时政歌中有6首用到了“兴”的手法,占该类型民歌总数的30%,充分体现了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1]的社会讽喻功能。在情歌和生活歌中,“兴”的应用是极其普遍的,均占到该类总数的50%左右,这充分体现出“兴辞”托物起情、感发志意的独特抒情效能。而在历史传说歌和儿歌中,随着题材的变化,抒情性的减弱,“兴”的应用频率也有所降低。具体而言,历史传说歌中用到“兴”的为2篇,占该类总数的25%,儿歌中有4篇,占该类总数的10.8%,而其他无法归类的8篇山歌中则没有兴辞,现将有关数据统计如表1:

表1 新化山歌兴辞数据统计表

二 新化山歌和内蒙古鄂温克族歌谣“兴象”对照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内蒙古卷·鄂温克族歌谣》共收录民歌81首。其中标属时政歌的3首,仪式歌19首,情歌19首,生活歌32首,历史传说歌5首,儿歌3首。这81首民歌共有42首用了“兴”,占民歌总数的50%多。其数据统计如表2:

表2 鄂温克族歌谣兴辞数据统计表

经过对两地民歌的深入研读,我们发现,两地民歌的兴象按其来源大致可分为自然类、生产劳动类、生活类三种类型。其中自然类可再分为天象类、地理类、物产类三小类。以此为分类标准,我们对两地民歌的兴象类型及出现次数与所占比率进行了归纳统计,现将有关数据统计如表3-8:

表3 新化、鄂温克族民歌兴象类型统计表

表4 新化、鄂温克族民歌天象类兴象统计表

表5 新化、鄂温克族民歌地理类兴象统计表

表6 新化、鄂温克民歌物产类兴象对照表

表7 新化、鄂温克民歌生产类兴象对照表

表8 新化、鄂温克民歌生活类兴象对照表

三 新化山歌兴辞的地域色彩及其成因

通过上述比照显示:新化民歌在兴象的择取上显现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天象类兴象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在上述五类兴象中,新化民歌中的天象类兴象比率要高过鄂温克族歌谣。比率的不均衡和内容的差异是由两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在新化县,一方面,其所属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类型使得当地气候在四季分明中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农耕生产方式下,天气成为影响收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天象成为当地民众关注的对象。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在新化山歌中,天象类兴象不但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而且还出现了更多的样态。相比之下,鄂温克族所在的内蒙草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干燥少雨、冬季漫长、夏季短暂的气候特点,让天象在鄂温克族民众的认知视野中未能凸显。

与鄂温克族歌谣相较,新化山歌天象类兴象不仅在数量上较多,更重要的是其表现样态和指称方式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而山歌兴辞的地域性也就借此体现出来。

“新化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明显。”[2]118地理学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新化县志》载录,新化日照平均为每年1488小时,日照率为34%。“新化降水较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历年(1957—1989)降水量1027~1667.7毫米,平均1402.1毫米。”[2]120新化县的这些气候特征在新化民歌兴象中有鲜明的体现。

表4显示,天象类兴象中以太阳起兴的共12次,以雨起兴的共6次,以云起兴的共5次,而生活事象中的2次“斗笠”起兴(见表8)因与下雨有着内在的关联也可纳入到此范畴中。新化山歌“太阳”和“云雨”兴象的频繁出现是新化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产物,彰显出它的地域特征。如:《花香摇动少年郎》的起兴句“日头出来三丈长,情姐打扮上庵堂”,《手帕化成一朵云》的起兴句“日头当顶火一盆,望见情哥汗淋淋”,《日头落土遍山黄》的起兴句“日头落土遍山黄,早煮茶饭留情郎”,对“日头”的光芒、热度、色度的描写无不显示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相比之下,鄂温克歌谣的太阳兴象是“初升的太阳啊,被云雾遮蒙”,呈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又如以雨起兴的民歌,《门前大雨满了溪》的起兴句“大雨落,毛雨飞,郎到家屋借蓑衣”,《这边落雨那边淋》的起兴句“这边落雨那边淋,姐挽清风送郎行”,其中对雨量、雨势、雨具的描写也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特色。雨量集中、盛夏酷热正是新化所处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特征。这样的气候也很容易导致雨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从而出现夏秋干旱,所以在《天上起云地下遮》篇中有起兴句“天上起云地下遮,干田无水靠筒车”。新化山歌兴辞中对天象的细致描绘,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新化山民的生活图景,另一方面也给民歌烙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

天象类兴象在新化山歌中共出现33次,其中太阳兴象有12次,在这12次中把太阳称作太阳的只有1次,而以方言“日头”称呼的有11次。星星兴象出现5次,这5次均以方言“星子”进行称呼。雨类兴象出现6次,这6次中有4次以方言词“落雨”来称呼“下雨”。云兴象出现5次,5次呈现的都是云的动态形式,有2次以方言词“起云”进行描述。雾兴象出现仅1次,在山歌中用“雾露”这个方言词进行称谓(雾露在新化方言中专指雾,并非是雾和露的合成词,露有“露水”一词进行专指)。天象类兴象指称的方言化在天然俚俗中彰显出新化山歌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地理类兴象的丘陵山地特征

“新化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2]106在新化民歌中,虽然单纯以地貌起兴的民歌只有5首,但在其他的兴象中关涉到地貌的却多达14次。在这19次地貌描写中,写水流的只有3次,写高山的多达16次。在地理兴象中,专写高山的如“高山高岭高高天”,也有在写动物活动时关涉到高山的如“高山画眉叫唉唉”,还有生产劳动的场地关涉到高山的如“高山种谷谷叶尖”“高山砍树陡排排”。新化民歌中高山兴象的频繁出现鲜明地体现了新化县地貌上的丘陵山地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对流水的描绘,在数量比率上,新化山歌要低于鄂温克歌谣,然而,其情态的丰富多姿则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兴象中有状其蜿蜒的,如《回湾流水》篇的起兴句“回湾流水浪旋旋,船儿恋水水恋船”。也有状水流的丰盛与自然的,如《大路凉水顺枧流》篇的起兴句“大路凉水顺枧流,有人喝来无人修”。流水的蜿蜒丰盛与新化县地表崎岖、山林茂盛的地理特征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水流兴象的蜿蜒呈现出河流的曲折和山川的起伏。对照鄂温克歌谣“金波闪光的辉河啊,水流清澈的雅鲁河”及陕北信天游中常见的地理兴象“前沟里下雨后沟里风”“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显然,新化民歌中的“高山”“回水”地理兴象既迥异于北方草原的平坦辽阔,亦不同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特点,呈现出典型的南方山地特征。

(三)物产类兴象的亚热带山地特征

物产类物象是民歌常用的起兴事象。在新化山歌中,物产兴象共64种,占兴象总数的43.2%。在鄂温克族民歌中,物产兴象共35种,占兴象总数的64.8%,其所占比率较高。但在该类兴象中,两地动植物兴象的比率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新化山歌植物类兴象的数量较多,达36个,占物产类总数的56%,而鄂温克族民歌中动物类兴象的比率明显高过植物类兴象,数量为27个,占物产类总数的77%。

动物类兴象和植物类兴象分布的不均衡是由两地的自然条件及其生产方式导致的。“兴”作为一种借由“他物”,通过类比、联想以表情的艺术手法,其想象的开展不可能没有生活的基础,离开了人类的生活经验,根本无从想象。联想,恰如黑格尔所说:“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形象的资禀和敏感,这种资禀和敏感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新化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条件、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使新化山民对周边各种植物的样貌形态、生长周期、品性功用都有了高度的辨识力、感受力。这种深厚的熟悉度和亲近感促使新化先民们在抒情咏志的时候信手拈来,托物起兴,由此,植物兴象的大量出现使新化山歌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而对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鄂温克族而言,动物,特别是“马”是他们认知视野里最熟悉的物象,因此,在他们的民歌中,“马”“飞鸟”“旱獭”“狐狸”等草原上常见的动物成为了主要兴象。

在新化山歌的28次动物兴象运用中,鸟类兴象共出现了20次,其他类别的兴象只出现了8例,新化民歌在动物类兴象的分布上同样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鸟类兴象的较多呈现也是农耕生产方式的体现。新化县有史可考应是从北宋熙宁五年章惇开梅山开始,“乃筑武阳、关硖二城,诏以山地置新化县,并二城隶邵州”[3]。从此,新化县所在的古梅山终于结束了“旧不与中国通”的格局。据史记载,章惇开梅山取得圆满成功,得益于他与当地瑶民达成的民族和解协议。在这些和解协议中有这样一个条款即朝廷支援梅山发展生产,给牛贷种,帮助瑶民开田垦土,植桑种稻,正是这一条款的达成促使新化先民们逐渐从山林中退出,开始稳定的农耕生活。对此,有吴居厚诗可以说明:“寻溪小径多盘诘,车马初来路欲迷。千古英雄汉天子,桑麻今已遍标题。连云绝壁山无路,溅石潺湲水有花。试问昔时畲粟麦,何如今日种桑麻。”[4]从此,新化先民虽仍居于山地,却开始告别“食则燎肉,饮则引藤。衣制斑斓,语言侏离。出操戈戟,居枕恺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不能自通于中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走向真正的农业文明。“刀耕火种,摘山射猎”生产方式的消退带来的是对动物特别是对猛兽认知的减弱,再加上野兽本身极具攻击性和危险性,难以给人带来安全感和愉悦感,因此,即使它们还出现在新化山民的视线里,但已鲜能成为陶情抒怀的起兴对象。而飞禽类的动物,如斑鸠、麻雀、鸡公等却因其轻灵可爱、攻击性弱而成为民歌常用的兴象。可见,兽类兴象在民歌中的稀少和鸟类兴象在民歌中的较多出现是由新化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的,而仔细考量新化民歌中出现的动物兴象种类和数量,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深蕴的地域历史内涵。

新化山歌中的物产兴象无不体现出该地区的物候风貌,给新化山歌烙上了鲜明的地域标记。在新化山歌中,物产类兴象均是亚热带常见物产。以植物类兴象为例,“竹”是山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兴象,单纯以“竹”的形象出现的有2次,再加1次“竹笋”兴象和1次“竹篾”兴象,在新化山歌中,竹类兴象就出现了4次。“竹”是新化县极为常见的植物,除了在山陵中常现大片的竹林外,“竹”还常见于道路的两旁、河流的两侧、屋舍的周围。新化山歌中竹类兴象的频繁出现使民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除了竹类兴象外,新化山歌中的其他植物兴象如栀子花、桔子花、茶、槐树等均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典型物产。

新化山歌物产类兴象的地域性除了体现在其内容上,还体现在其指称方式上。《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南卷·新化资料本》中新化山歌物产类兴象的方言指称情况如表9:

表9 新化山歌物产兴象的方言指称

物产类兴象指称的方言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带“子”尾的物象名称

新化方言“‘子’的分布较普通话宽,一些在普通话中不要加‘子’的词,在新化方言中要加上后缀‘子’”[5]224。表9显示,在普通话中没有子缀的某些物产类名词,在新化山歌中都加了“子”缀,如麦子鸟、板栗子、毛鸟子等。实际上,在表9出现的“子”尾,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更具方言色彩的“仔”尾。在方言调查中显示,表9中麦子鸟、毛鸟子、桐子树、笋子中的“子”尾在新化方言中都说作“仔”尾,而非“子”尾。因山歌的记录者不可能是专业的语音研究者,故都以“子”尾代“仔”尾,而实际上“仔”尾是一个更具方言特色的名词后缀。“子”尾化和“仔”尾化的方言指称使新化山歌兴象在指称上具有了鲜明的地域色彩。

2.独特理据下的物象命名

“造词理据即给事物命名的缘由。同一个概念在普通话和方言中,命名的缘由可能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词形。…… 造词理据的差异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客观事物的特征有许许多多,命名时选用不同的特征作为依据,相应地也就选用了不同的语素,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词形。”[5]112据罗昕如《新化方言研究》的方言词表,新化先民们更喜用事物的显性外观命名。这一特点在新化山歌的物候兴象名称中有鲜明的体现。如表9中的冠子树、刀把豆、磨虎头均以事物的形状命名,映山红以事物的颜色命名,毛苦菜以事物的味道命名,独特命名理据下的物象名称也是新化山歌形成地域特色的重要原因。

(四)生产类兴象的山地耕作特征

尽管在兴象总数中,两地生产类兴象所占比率大致相同,但在兴象内容上出现了重大差异。新化山歌生产类兴象主要是“挖地”“播种”“栽培”等农耕事象;而鄂温克族歌谣生产类兴象主要是“结鬃绳”“放牧”“吹号角”等游牧事象。两地生产类兴象的不同是由生产方式的不同导致的,生活在北方草原的鄂温克族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放牧,由此,放牧中的各事象成为了他们进行类比和联想的依托,在抒怀遣兴时,放牧的各种事象极易进入语言世界中,成为他们感发志意、开篇起首之用。同样,对于生活在南方山地的新化居民而言,农耕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农耕生产中的挖地、播种、莳田、收割、晒谷、收藏是他们最熟悉的事象。由此,这些常见于物理世界中的事象极易透过他们的心理世界进入语言世界中,在山歌的篇章建构中,这些事象就成为了他们引物起情的兴象。

新化县在气候类型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特征明显。在地理形貌上属山地丘陵地貌,中东部较低洼,西、南、北为山脉环绕。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新化县粮食作物,历以水稻、红薯、小麦、玉米为四大主产,其中稻谷占绝大比重”[2]216。新化县这一物产特点在新化民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民歌兴象中除了农事类兴象有7次关涉到水稻生产外,在其他兴象中有5次关涉到水稻的生产。这12次的叙写,给我们展现了水稻生产的整个流程,让我们看到了南方山地水稻种植的全貌。如有以犁田起兴的“犁田要有牛绹绳,唱歌要有姐接音”,有以紧张的插田起兴的“麦子鸟叫起要插田”“郎打夜工莳丘田”,有写禾穗生长的“雾露层层不见天,禾穗摇摇不见天”,有写农田灌溉的“天上起云地下遮,干田无水靠筒车”,有写收割的“日头当顶午时中,情姐挑茶担饭送田垅”,有写晒谷的“石板上晒谷要勤翻”,也有写农歇的“高挂犁耙干了齿,烧山下雨返了青”。在农事类兴象中,除了对水稻的生产进行叙写外,还5次关涉到麦、荞、粟的生产。据《新化县志》记载,这两种作物正是适应新化山地特点的重要旱粮。新化民歌农事兴象中对水稻生产的全方位叙写,对荞、粟两种作物种植的重点关涉,无不凸显出民歌的地域色彩。

(五)生活类兴象的山区生活图景化

在新化山歌中,生活类兴象共19项,其主要内容是“建房”“打铁”“蒸酒”等。鄂温克族歌谣的生活类兴象仅3项,为“饮酒”“毡房”“造车”。民歌中生活类兴象的不同是由两地生活方式差异导致的。在新化,在农耕生产方式制约下,当地居民过的是定居生活,其生活物资主要来源于各种农作物。受此种生活经验影响,在新化山歌中出现的生活类兴象多为“砌房”“烧火”“蒸酒”等与定居生活相关的事象。而对鄂温克族的民众而言,长期游牧,“毡房”和“造车”才是他们生活之必需,因此,在他们的歌谣中出现了这两项迥异于新化山歌的生活兴象。

与物候类兴象存在差异的是,生产和生活兴象的本体就是一项充满了动感的活动。因此,对它们的指称必然关涉到动词的使用。新化山歌生活类兴象的地域性除了体现在内容上的山地特征外,还体现在对生活事象进行指称中动词的方言化,新化山歌生活兴象用它极富地域特色的方言动词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独特的山地生活图景。

1.“打”字的高频使用

尽管在普通话中“打”也属高频动词,但在新化方言中“打”的使用频率显然高过普通话。调查显示:在新化方言中,“打”除了有“攻击”“击打”等常用义项外,还有“编织”(打毛衣)、“制作”(打桶)、“言唱”(打破)、“盛取”(打水)、“挖掘”(打井)、“寻找”(打野食)、“抢占”(打油火)、“协助”(打望)、“体态”(打龙跨)、“生活方式”(打单身)、“生活状态”(打饿肚)、“思考”(打缜神)等诸多义项。基于“打”在新化方言中义项的多样化,新化民歌中“打”被高频使用。如表7-8显示,在生产和生活事象中有8次用到“打”,除了“打铁”和“打毛镰”是普通话中“打”的常用义项外,其他事象的“打”动词均具有浓郁的方言色彩,如打单身“打”为“过着”义,打鞋底的“打”为“纳”义,打歌的“打”为“唱”义。“打”在新化民歌中的高频使用,是由“打”在新化方言中义项的多样化引起的,“打”的独特义项给新化山歌的生产和生活兴象增添了别样的地域色彩。

2.动词的方言性择取

除了“打”字高频使用外,新化方言对某些生产生活事象也有它独特的表述方式。首先,在生产领域里,新化方言对某些生产方式有它自己的表述方式,显示出对同义义场中系列动词的方言性择取。如表7所示生产事象“栽树”,就是从“栽、种、植”这个同义义场中选取了“栽”。“莳田”,是从“莳、插”这一同义义场中选取了“莳”。“点荞”,是从“种、点、播”这一同义义场中选取了更精准的“点”。对生活事象的表述有同样的情况存在,鉴于酿酒过程中“蒸”这一程序的凸显和重要性,在新化方言中用动词“蒸”来代指酿酒的全过程。除此之外,在新化方言中,对于各类建筑物的建造都用动词“起”,而不用“建”“修”“造”等动词,相比之下,“起”更能显出建筑工事由低到高的动态过程,“起槽门”就是这一方言化下的独特表述。对各类生产生活动词的方言性择取使新化山歌的生产生活兴象带上了浓郁的地域色彩。

通过上述比照可见,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新化县山歌与鄂温克族歌谣在兴象的选取上呈现很大的不同,新化山歌“兴”的地域色彩也因此而得以鲜明体现。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796.

[2]新化县志编撰委员会.新化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3]脱脱.宋史·梅山峒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9.

[4]吴居厚.梅山二首[M]//北京大学古文献所.全宋诗:第1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372.

[5]罗昕如.新化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校:彭巍颐)

The Local Color of “Xing” in Xinhua Folk Songs

JIANGZhen-ting
(School of Chines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The Xinhua Book of Hunan Volume inCollectionofChineseFolkSongsincludes 372 Xinhua folk songs, 144 of which are of “Xing” style, accounting for 38.7% of the total. Due to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climate and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errain, various objects and events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aily life in Xinhua. These objects and events are common in the physical world, and usually arouse emotions in the local people and find expression in their folk songs. The folk songs are tinted by a strong localism because the images that arouse people’s imagination and emotions are all rooted in the local nature and culture of Xinhua.

Xinhua folk songs; images that arouse imagination and emotion; local color

2016-10-08.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化山歌修辞研究”(16A111)。

姜珍婷(1972—),女,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修辞学、现代汉语教学。

K892.2

A

1673-0712(2016)06-0033-07

猜你喜欢
鄂温克族事象新化
新化三合汤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新化山歌的传承与开发初探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新化山歌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美容文化研究
鄂温克族之柳条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