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06 11:52梅淑元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梅淑元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PBL教学法在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梅淑元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PBL教学法的实施包括提出问题、探索答案、理论提升、举一反三等4个环节。在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教学法配合,保证充裕课时及改革激励机制等途径提高PBL教学法的有效性。

PBL教学法;“微观经济学”课程;参与性;本科生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137

问题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ning ,PBL)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最早在麦克玛斯特大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他和同事Kelson将PBL定义为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PBL的目标是灵活学习、自我导向学习、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和内在激励机制[1]。PBL代表了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的转变[2],教师的角色是通过支持、指导、掌握学习进程来促进学习[3]。PBL的优点在于促进主动学习,发展终身学习的技巧[4],更深入地学习和构建主义的学习方法[5],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6,7],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估技巧和数据采集能力等[8]。正因为此,除了最初引入该学习法的医学相关课程以外,PBL的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法律、经济学、社会学等[9]。国内学者也对PBL教学法在非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展开了丰富研究。他们或专注于PBL教学过程的讨论,如毛志忠等基于 Barrows 模型,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引入PBL 教学法,将整个教学活动分成 3 个阶段和 6 项主要活动[10];或专注于PBL教学效果,如刘悦梅等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写作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11],贾艳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认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接纳、专业自信心、学生的就业取向和高度认同师生关系[12]。

以上这些研究丰富了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也对其它课程运用PBL教学法有很好的启发。“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其课程学习的特点与教学目标适用于引入PBL教学方法,但现有的文献缺少对这方面的探索。本文基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PBL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价值,讨论PBL在“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以及提高PBL教学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丰富“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提升“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一、PBL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本科阶段必修的基本课程之一,在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它往往被安排在其它专业课程之前,是学习宏观经济学和其它财经类课程的基础,因此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质量经管类人才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微观经济学”的授课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微观经济学”学习“空、闷、难”,“微观经济学”也往往成为经管类课程中平均得分比较低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对“微观经济学”特性把握不足,导致教学方法偏重于知识的单向灌输。“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同时应用性也较强的课程,其基本原理都可以还原为日常经济现象。“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普遍定位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指导消费和生产实践。因此,“微观经济学”教学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黑板 + 粉笔”式的理论讲授教学,应将学生置于经济情境中。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基于真实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创设经济环境,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教学常用教材有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和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分册》等。单从章节来看,分别有22章和11章涉及生产者理论、消费者行为、市场均衡分析、福利经济学、简单的博弈论、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丰富。另外,“微观经济学”中大量使用经济数学、统计学等数学分析工具,即使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也包括了边际分析、最优化方法等,这对于刚进入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感到“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内容繁重、晦涩难懂,因而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仅通过“听”和“记”被动接受知识,无法改善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难、空、闷”的认知,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法选择与实际经济现象有关的问题,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直观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微观经济学”是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课程,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问题。

(二)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可以是基于生活中的一个经济现象,也可以是亟待解决的经济难题,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是找出经济现象背后的理论规律的过程,是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经过实践把看似枯燥的理论与生动有趣的问题结合起来,必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PBL教学方法不同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要经过思考、阅读、讨论、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分组讨论及争辩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另外,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们接触到实际的经济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接触市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PBL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一)“微观经济学”PBL教学的基本环节

PBL教学法的组织过程包括建立问题、分析问题、整合结果、交流答案等环节[13]。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特点,PBL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由以下4个步骤构成: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PBL教学过程的关键。教师以章节为单元,针对要讲授理论选择相适应的问题,然后搜集、整理相关素材,并编写教案。因此,提出问题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PBL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就“微观经济学”教学而言,一个好的问题,至少应符合3个条件:第一,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第二,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第三,与即将学习的经济学原理严密契合。

2.探索答案。这个环节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课外进行,从问题布置到课堂讨论这段时间,由学生自主探索答案。教师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阅读教材,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由于是课堂外时间,为便于把握进程,教师要求小组长负责组织并形成相关记录。

第二阶段是课堂讨论。每次课堂讨论,由教师提前指定一个主持小组,主要由主持小组陈述对提出问题的思考,其他小组补充,发表不同观点。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调节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言,控制课堂节奏,使讨论紧紧围绕问题并向即将讲授的经济学理论引导。

3.理论提升。这一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在讲授总体编排上,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编写惯用的“总-分”思维模式,采取从具体概念到一般概念的思路,进行细致的讲解。从提出的问题提升到一般原理,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新概念和新原理的突兀感。

4.举一反三。通过前面的3个步骤,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某一基本经济学概念或者原理,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融会贯通。教师继续贯彻问题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引领作用,提出新的类似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采取即兴课堂讨论的方式,达到更优良的教学效果。

(二)“微观经济学”PBL教学法具体实施

本文以“微观经济学”课程“弹性理论”这一章为例,介绍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在实施PBL教学法之前,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1)分组。分组工作在第一次授课前进行。教师将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以5~6人为宜,如果教学班较大,小组的人数可以增加,但要保证每个小组在整个课程学习中担任两次主持组,因此在60人以下的教学班实施PBL教学效果更佳。为了避免自由组合可能带来的组间差异,小组成员一般随机产生,教师可以采取按学号顺序指定的方式,每个小组由成员自荐或由他人推荐产生一名组长。如果已建立起网络课程平台,可以在网上分组。第二个步骤的组内讨论环节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讨论时间和空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形成完整的讨论文稿,便于教师考评。(2)分享教学资源,提前发布问题。多年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大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练习题、教学辅助视频等。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立起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将日积月累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课程共享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也有利于课后学习,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教师至少提前两个星期在网络课程上发布下一章节的PBL教学问题,以便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讨论,而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思考提供指导。

2.具体实施。以“弹性理论”这一章为例,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请观察大型百货商场及超市货品的摆放布局,发现它们的共同性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这个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参与性。

经过了观察、思考、组内讨论等环节,学生发现百货商场的布置有其共同性,他们可能会从成本、客流、消费的便利性等各个方面解释该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环节并不发表权威性观点,对学生发言的内容不进行是或否的评价。

课堂讨论环节后,通过组间互相启发、激辩,学生注意到商场或超市物品摆放的位置与这些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动有关,教师顺势进行理论提升,学习“需求价格弹性”这一概念,然后讲授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等内容。

在最后的举一反三环节,教师把“弹性”的概念引申到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由于之前学生们已经很好地领会了弹性的一般含义,所以这些知识点学起来非常轻松。教师还可再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如打击毒品犯罪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入手的效果差异,航空公司机票如何合理定价等,在课堂上短时间讨论,将弹性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强化理论,实现学以致用。另外,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章节界限,因为一个经济问题可以由多个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其它原理虽然不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但教师的点拨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为其它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成绩评定。因为PBL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强调课堂外学习,所以要改变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一,要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将平时成绩的比例设为总评成绩的50%;第二,平时成绩重点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参与的讨论环节,教师不仅重视讨论结果的正确性、观点的新颖性,更要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积极性,可以从小组讨论参与度(如果是网络上讨论,教师可以查看讨论记录确定参与度;如果教师无法查看记录的小组讨论,参与度的认定可以由小组成员间相互测评打分确定)、课堂讨论发言的次数、发表观点的科学性等方面综合打分,再结合到课率、其它作业完成等情况给定平时成绩。

三、提高PBL教学法有效性的途径

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明显。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尤其是高比例的平时成绩激励以及对参与环节的全面评价,大大降低了被动学习学生的比率。学生普遍反映那些看似空洞、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师生间的互动增加,学生更爱主动与老师交流,提出一些问题。当然,PBL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还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教师投入的激励不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还需要各方面配合来增强PBL教学的效果。

1.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教无定法,学无定式。PBL教学法以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微观经济学”几大块理论教学特点显著,除了PBL教学法以外,每一块都可以针对其特征运用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教学方法。如用案例教学法创设情景讲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用参与式教学讲授初级博弈论的概念等。其目标都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微观经济学”教学环节的参与性,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4]。

2.保证课时的充裕性。PBL教学法对每个教学环节“精雕细琢”,对课上课下的投入要求都很高,所以必须有充裕的课时保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本科生“微观经济学”课时大多只有40左右,甚至这几年很多高校纷纷压缩其课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原来“微观经济学”课时为56课时,2013年修改教学计划以后,大多数专业的“微观经济学”学时压缩至40课时,教师和学生们均感到教学任务繁重,疲于完成任务,难以实施更详细、更有效的PBL教学计划。

3.完善对教师激励机制。相比于传统教学,PBL教学更细致,组织难度大,对教师的投入要求更高。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会缺少积极性。高校要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平衡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推动教师在教学上更多投入,尤其是规定课时以外的投入。

[1] Hmelo silver C E.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4,16(3):235-266.

[2] Hung W.Theory to reality: A few issues in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1,59(4):529-552.

[3] Schmidt H G,Rotgans J I,Yew E H. The proc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works and why[J].Medical Education,2011,45(8):792-806.

[4] Spencer J A,Jordan R K. Learner-centred approach in medical education[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9(318): 1280-1283.

[5] Wood F D.ABC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medicine Problem based learning[J].BMJ. 2003(326): 328-330.

[6] Vernon D T.Attitudes and opinions of faculty tutors about problem-based learning[J].Academic Medicine,1995,70(3): 216-223.

[7] Moore T S.Implement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Baccalaureate Dental Hygiene Program[J].Journal of Dental Education,2007,71(8):1058-1069.

[8] Albanese M A,Mitchell S.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J].Academic Medical,1993,68(1):52-81.

[9] Gasser K W. Five Ideas for 21st Century Math Classrooms[J].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2011,39(3):108.

[10] 毛志忠,朱兆珍.PBL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172-173.

[11] 刘悦梅.基于 PBL 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融合思辨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3):97-100.

[12] 贾艳.PBL教学法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4,27(1):114-116.

[13] Farley J,Erickson J D,Daly H E.Ecological Economics: a Workbook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2005.

[14] 罗知.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9):88-89.

(编辑:王 佳)

2016-03-24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微观经济学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编号:B2015155)。

梅淑元(1978-),女,湖南常德人,在读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G642

A

1008-6927(2016)05-0058-04

猜你喜欢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民办高校《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
经济学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