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建议
——以河北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为样本

2016-12-14 08:10:55赵金辉王佳惠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市农林

赵金辉,王佳惠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建议
——以河北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为样本

赵金辉,王佳惠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针对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京津冀协同背景下,通过对地处保定市的河北农业大学2015届应届毕业生的调查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应届毕业生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应届毕业生创业存在创业主动性不足、创业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和创业的社会支持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学生自身应转变创业观念、增强自身实力;高校应加强师资力量、丰富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落实国家政策,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

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149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农林院校毕业生创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也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目前,国内外进行大学生创业研究的学科很多,研究角度也较多,主要是从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模式、创业教育以及创业政策方面,侧重于学术研究层面的较多,实证研究的相对较少,整体研究的较多,针对农林院校的研究相对较少。农林院校毕业生由于其学校的特殊性,通过创业不仅能够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更会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起重要作用[1]。目前,尚无针对保定市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现状进行的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被纳入中部核心功能区,因此对保定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解决我国农业经济与农业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类别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是指在农业院校就读的在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学生,既有学习农科专业,也有学习非农科专业的,包括三年制专科的大三学生、四年制本科的大四学生、三年制的研三硕士生、三年制的博三博士生。

(一)样本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以位于保定市的河北农业大学的2015届应届毕业生为对象,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1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问卷有效率为96%,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在有效问卷中,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二)应届毕业生创业意愿现状

如表2所示,被调查的384名应届毕业生中,有221人有创业意愿,占总人数的57.55%,163人没有创业意愿,占总人数的42.45%。在有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中,男生占78.73%,女生占21.27%。调查的186名男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占93.55%,198名女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占23.74%,男生和女生在创业意愿方面差距悬殊[2]。在有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中,农科类专业占53.85%,非农科类专业占46.15%。调查的168名农科专业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占70.83%,216名非农科专业学生中,有创业打算的占到47.22%。专业的差异使学生对于创业的意愿也有所不同[3]。在有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中,专科生占30.32%,本科生占68.33%,硕士生占1.35%。

表2 应届毕业生创业意愿情况调查表

(三)应届毕业生创业能力现状

创业能力测评表中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4],通过对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创业能力进行调查发现,选择创新能力的有118人,选择经营管理能力的有75人,选择专业技术能力的有26人,选择社交沟通能力的有69人,选择风险承受能力的有81人,选择其他的有15人(如图1所示)。

图1 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创业能力分布图

(四)应届毕业生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

关于应届毕业生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如图2所示。样本中的384名2015届应届毕业生中,有86名学生对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非常了解,有181名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基本了解,有65名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一般了解,有52名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完全不了解。

图2 应届毕业生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

二、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2015届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保定市农林院校毕业生在创业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应届毕业生创业的主动性有待增强

通过调查发现,保定市农林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对创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但通过与学生进一步深入访谈,发现他们创业的主动性不强,有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中为创业做过积极准备的只有10.86%,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仅停留于有创业的想法,具体的创业项目、实施途径等都未考虑,为进行创业在大学期间通过参与创业类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的毕业生也是少之又少,很少有学生去积极关注创新创业[5]。保定市农林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在面临步入社会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心态都是“求稳”,将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而保定市农林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农科专业的就业方向相对狭窄,在就业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限制,使得一些学生因为就业困难,而将自主创业作为备用选择。从学历来看,样本的96名专科生中,有创业意愿的人数占69.79%,248名本科生中,有创业意愿的人数占53.17%,28名硕士生中,有创业意愿的人数占10.71%,12个博士生中,没有人有创业意愿,这表明,本专科生创业的意愿较强,而博士生由于就业面较广,工作机会较多等原因,创业的意愿相对较弱。总的来说,保定市农林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存在为了就业而被动创业的现象,缺乏对创业的主动性。

(二)应届毕业生创业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创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创业者既要熟悉相关的业务领域,又需要掌握一定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管理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对自己创业的信心不足,认为自己缺乏创业能力,而且抗挫折能力较弱,开拓创新意识不足,对市场的认识不到位,往往对于创业处于理想化状态[6]。一些应届毕业生认为成功的创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等,但这些能力并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和理论能培养出来的,应该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访谈中,学生们提到对创业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对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太明晰,参加的创业类实践活动较少。因此,对国家政策的明晰度、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业能力素质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仅靠激情,并不能克服创业路上的所有难题。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调查发现,学校有很多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但学生认为自己进行创业实践还缺乏一定的能力。30.7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21.0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风险承受能力,19.5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经营管理能力,17.9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6.7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专业技术能力,这表明学校虽然在专业技术方面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创业能力,但毕业生参与创业的综合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应届毕业生对创业扶持政策掌握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各级政府制定了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享受资金扶持政策、实行税费减免优惠以及提供培训指导服务的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7]。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但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2015届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掌握程度不够。64%的应届毕业生知道国家有关创业的政策,但对其申请流程和申办成功率等情况不清楚。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校设置了相关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但是在校期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学校每年举办“挑战杯”、“创青春”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相关比赛,优秀作品可以参加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创业大赛,获奖作品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激起了学生们对创业的兴趣。但是学生在模拟创业过程中,多数停留在计划书上,实际开展创业活动的较少,缺乏对创业相关理论与政策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国家的扶持政策掌握不够。

三、促进保定市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当前,保定市农林院校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创业困境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层次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高校和社会的原因。鉴于此,从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应届毕业生应转变创业观念,增强自身实力

转变创业观念、增强自身实力,即力争让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摒弃一些世俗的、守旧的、不良的传统观念,勇于开拓创新,通过丰富自己的创业知识并加强社会锻炼来实现创业的理想。到艰苦的环境中创业,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砺。许多农业院校的学生自小就成长于农村,经过数年的高等教育与知识储备,再回到农村进行创业优势较大,同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8]。“天时”,即国家对于“三农”和大学生创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的持续关注,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重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些都给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大环境。“地利”,即很多农林院校的毕业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的地理环境、经济现状、人际关系等较为熟悉,对方言也比较熟悉,能够与当地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具有地域上的优势。“人和”,即建立在“天时”和“地利”的基础上,再加上学生具有的一定的专业知识优势,特别是农林院校的农科专业毕业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更可以降低成本,获得巨大的收益。总之,要想更快、更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就必须加强学习和社会实践,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保定市某农业类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9级学生郭某,2013年6月本科毕业,通过自主创业,在保定市北市区开设商户,现任店长。在开始准备创业时通过3个月的了解,对市场的行业和未来的市场前景分析做了对比,发现生物科技领域健康养生理念的方向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刚性需求,分析得出此创业项目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占有率、个人投入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对于创业项目专业知识领域的发挥,因为专业的不对口,基本上是从零学起的,在项目展开推广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成了项目落实的一大助力。每个人分工合作,各自分担各自的专业领域,搭配成一个整体。定期郭同学会和其他同学聚到一起进行系统培训、演讲比赛和会议运作流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单独会议运作的能力。2015年,经过两年的市场推广和团队协作,现在团队日益扩大,人才济济。身为保定地区的一份子,在保定市市区有已落成的3家加盟连锁店服务市民,保定下属县平均每县都有一个服务点,甚至是偏远的山区,品牌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形成。

(二)高校应完善创业课程设置,丰富创业教育模式

农林院校的突出特点就体现在“农”上,尤其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建设,社会也在积极关注“三农”发展,这对农林院校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该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来为国家培养更需要的人才。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实践经验与组织能力。当前农林院校可以通过对教师开展创业培训教育、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上更加切合实际,对高校有利。农林院校应制定针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计划,计划要体现出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知识内涵和创业能力[9]。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应该进行优化,尽可能适应社会需要,力争与当今的农业科技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创业课程是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的平台,创业教材则是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教材,同时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丰富创业教育模式。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落实国家政策

构建大学生创业社会环境,规范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也是重要的一步,它是大学生创业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据了解,国家对农林院校的教学经费拨款与其他类院校相比较少,国家对农林院校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创业场所也比较受局限。尽管保定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推动下已经在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方面的支持,建立或成立了多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但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场所支持的政策并不是很透明化,宣传力度不到位。保定市农林院校可以通过树立典型的形式,针对就业率较高且就业质量较高的农科类相关专业,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自身形象、提高社会声誉,以此不断改变传统偏见,逐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达到学生“学农爱农、学农务农”的状态。创业政策的支持度至关重要,其直接左右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和创业信心。目前,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各高校也为相应的政策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创青春大赛,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关心和重视,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保证。因此,农林院校应以创新性、先进性、可操作性为原则,充分发挥各种创业大赛在激励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增强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信心,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1] 张喜梅.大学生创业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 陈勇敢.合肥市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3] 李剑.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 郑斌.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3.

[5] 李化侠.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及引导对策——基于324例调查[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41-42.

[6] 杨海波,左永强.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3):16-19.

[7] 苗红川,苍佳宝,李倩.浅析石家庄市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对策[J].河北企业,2010(1):36.

[8] 李瑞星.农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前景探索——以新疆农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60-64.

[9] 何春保.农业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分析——基于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抽样调查[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3):26-29.

(编辑:王 佳)

2016-06-03

保定市社科联研究课题 (编号:201505034)。

赵金辉(1983-),男,河北邯郸人,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科学研究。

G

A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市农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声屏世界(2022年15期)2022-11-08 10:58:04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