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亚光,赵水民
(1.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党委办公室,山西 太谷 030801)
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校为例
魏亚光1,赵水民2
(1.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党委办公室,山西 太谷 030801)
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精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至关重要。基于此,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校学生为实证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通过对个体属性与高校引导以及社会影响3个维度的13个变量因素同践行意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完善高校平台、优化社会支撑与提升个体素养3个方面来精准促进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分析;对策建议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131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力军,认真探索研究影响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愿的相关因素,对于精准引导与推动高校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在促进中国梦实现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于高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因素的研究,所依赖的方法主要是规范研究,对策建议也主要集中于高校学生自身素养与高校教育层面。张丁杰与曾贤贵(2013)认为现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存在教育定位不明确,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1]。刘峥与汤小兰(2010)则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环节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2]。关洁(2013)提出借助于网络培育活动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与广泛实践的网络培育路径[3]。冯留建(2013)认为理论认知与价值认同以及道德规范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4]。
上述可见,国内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甚丰,但其研究主要基于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以定量分析为途径的实证研究,对于促进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也大致趋同,未能充分融合多元化的分析视角。本文以定量分析为手段,选取典型的高校学生群体对其进行关于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并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基础之上,从影响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因素出发,从个体属性与高校引导以及社会影响3个层面深刻论证了推动高校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利益诉求的忽视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意愿;多元思想的干扰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果;宣教模式的滞后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动力。任何价值认同不是纯粹的精神享受或者精神境界,也不能与物质利益脱离,换言之,满足物质利益是认同的基础与保障。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缺乏对学生个体利益诉求的积极引导,造成了学生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释义与现实意义理解的偏差,从而抑制了学生践行这一价值观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对于多元思想重视不足,对策体系完善性不够,致使以此价值观为主题而开展的相关活动实际成效受限;加之,宣教手段单一与宣教内容单一以及宣教时机单一的现实缺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觉践行的动力。
(一)数据来源
基于以定量分析的手段研究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目的,本文选取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上述高校的专科生与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30份,有效问卷为120份,有效率为92.3%,具体样本分布及其有效率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样本分布及其有效率情况
(二)研究方法
1.变量选择。基于目前既有的相关文献,并充分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培育和践行该价值观的不足,初步选择了个体属性与高校引导以及社会影响等3个层面的因素类别,并将其进一步细分为13个具体变量,进而试图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变量体系,以此研究其对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如表2所示。
(1)个体属性因素类别。选择性别变量予以分析性别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进而研究男生与女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刻反映与本质需求,贯穿于政治生活领域全过程[5],因而,个体的政治素养与政治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势必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选择政治面貌变量验证其与个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关系。理论假设,具有不同学历层次的个体,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角度与践行行为可能存在差异。因而个体学历层次上的差异可能会传递到其对事物的理解与践行上,为此选择学历层次变量予以分析个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差异性。相关研究文献指出,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存在潜在的差异,文科背景的学生相较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上更为突出[6],因此,引入学科背景这一假设因素。此外,个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水平的差异无疑是影响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为此,选择认知水平作为变量因素可以反应个体在认知水平既定条件下,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的差异性。
(2)高校引导因素类别。构建高校引导因素类别的原因在于高校学生相较于中小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的特殊性:其一,相较于中小学生,高校学生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对于多元思想的认识与诉求也更为突出,也更为容易受到多元思想的感染;其二,相较于社会人士,高校学生的理想追求与思想信仰以及意志信念尚未完全为社会现实与世俗观念所渗透,在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念的培育上存在较强的可塑性;其三,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助力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水平的提升与践行意愿的强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此,本文选取高校引导作为主要的因素类别,并结合高校学生实际,进一步细化为宣教模式与校园风气以及人文关怀等变量因素,进而分析不同的宣教模式与校园风气以及不同层次的人文关怀同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愿的相关关系。
(3)社会影响因素类别。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所衍生出的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以及多元思想俨然正在促使主流价值观的主体价值认同状况与认同环境由改革开放前基本一致的情形向复杂多样转变;与此同时,国际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尖锐的斗争及其所使用的灵活多样的斗争工具也对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产生消极影响[7]。因此,引入利益诉求与多元思想以及舆论环境变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受社会影响的程度,进而分析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性。
表2 变量描述
2. 方法选择。对于研究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予以进行,缘由在于其所具有的优点:回归分析可以使得各个解释变量之间保持相互控制,进而削弱其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从而确定真正的解释变量[8]。本文首先对问卷调查所得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构建具有最优线性无偏估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后,进一步以t检验法对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其中,t检验法的检验统计量定义为:
统计量t服从自由度为n-2的t分布。一般当t值大于等于2时,且t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等于置信水平时,具有显著性意义。
(三)实证分析
1.信度检验。信度是用来衡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信度指标的量化值称为信度系数,常见的信度系数为克朗巴哈α系数,其值越大,测量结果越可靠。一般认为,0.60~0.65为不可信;0.65~0.70为最小可接受值;0.70~0.80为相当好;0.80~0.90则为非常好。本文中,克朗巴哈系数ɑ=0.900,大于0.8,因此,总体上调查问卷所得结果信度良好。
2.多元线性回归运算。基于有效控制解释变量之间相互干扰的目的,研究采用逐步法对120份问卷所得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算,整个回归运算过程共持续9步,直到不相关变量被全部剔除为止,根据进一步所得出的各模型的拟合情况可以看出,模型9的判定系数(R2)为0.958,调整判定系数(调整R2)为0.954,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与此同时,模型9的F统计量的观察值为277.994,相应的概率P值为0.000,小于0.05,可以认为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表3)。
表3 模型汇总
3.结果分析。经过9步回归运算之后,引入回归方程的12个解释变量最终有4个被剔除:分别为年龄、性别与学历层次以及舆论环境,其t值分别为-0.713、0.992与0.658以及0.873,均小于2;与此同时,其概率P值则分别为0.478、0.324与0.512以及0.385,均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故无法引入方程。
最终的回归方程系数如表4所示:政治面貌与学科背景以及认知水平解释变量,宣教模式与校园风气以及人文关怀解释变量,多元思想与利益诉求以及榜样效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且通过t检验之后所得到的t统计量观察值均大于2,以及回归系数所对应的概率P值均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回归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也即,政治面貌、学科背景、认知水平、宣教模式、校园风气、人文关怀、多元思想与利益诉求以及榜样效应解释变量同作为被解释变量的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即表明上述解释变量是影响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表4 回归系数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过9步多元回归运算之后所显示的多重共线性结果中,最终确定的9个解释变量之间的方差膨胀因子(the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均小于10,且对应的容忍值(Tolerance)也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故而本文所构建的回归方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此外,回归标准化残差的直方图进一步表明标准化残差大致呈现正态分布,满足经典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符合回归分析的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回归标准化残差的直方图
精准推进高校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充分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困境、不足与统计分析结果。
(一)完善高校平台,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部激励
完善高校平台,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部激励,应围绕创新宣教模式与改善校园风气以及增强人文关怀的角度予以推进。创新宣教模式的突破口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转变”:其一,实现由宣教理论灌输模式向实践灌输模式转变,增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理解与自觉认同;其二,实现由宣教单一手段向多样手段转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性与立体性;其三,实现由宣教时机的普遍性到情境性转变,增强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与践行意愿[9]。校园风气的改善,应当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角度予以展开:其一,在物质文化角度,校园的空间环境应当注入更多的人文元素,增强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厚重感,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物质依托基础;其二,在精神文化角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日常活动的设计与执行过程中,以此增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这一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依托于增强人文关怀的出发点主要在于人文关怀的意义所在:人文关怀凸显对学生利益的正视与尊重;人文关怀凸显榜样效应的发挥与引导;人文关怀凸显校园风气的改善与提升。因而,强化人文关怀有助于校园风气的改善以及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的塑造。
(二)优化社会支撑,夯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部保障
在利益诉求角度,依据利益决定思想原则,利益驱动和价值参与是思想形成的重要途径,只有那些符合自己利益的外界信息和刺激才能被认可和接受,因而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高校应当充分正视与尊重高校学生的现实诉求与关注的焦点,将其由理论层面的释义同现实层面的诉求相衔接,从而使得高校学生真真切切理解与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事关自身利益。
在多元思想角度,激活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强化其践行的意愿,依赖于多元思想对于价值的排斥与消解的消除[10]。在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多元思想上,有效保障高校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重视多元思想的影响,进而为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
在榜样效应层面,应当注重从如下几个角度予以展开:其一,在榜样主体角度,注重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其二,在遴选范围角度,应当拓宽榜样遴选范围,校内与校外同步,寻找与宣扬模范人物;其三,在宣扬途径角度,应当立足于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作用,增强宣扬的实效性与影响力;其四,在宣扬时机角度,则应当既要形成常态化的宣扬机制,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宣扬时节,进而有效增强榜样效应的感染力与生动性。
(三)提升个体素养,创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生动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个体的政治面貌与学科背景以及认知水平同个体的践行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提升个体素养就应当注重从上述3个突破口着手,探寻有效的路径举措。
在政治面貌层面,有效的路径应当遵循既积极促进高校学生群体面貌的转变,又全面提升学生政治意识的思路主线予以展开:其一,在政治面貌转变角度,形成有针对地扩充党员队伍、有重点地推进政治工作、有效率地提升政治意识的局面;其二,在提升学生政治意识角度,应当注重宣教方式的灵活性与生动性、突出宣教内容的现实性与针对性、把握宣教时机的精确性与适宜性。在学科背景层面,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应当是优先发挥文科学生的榜样效应、重点培养理科学生的践行意愿、提升工科学生的践行意识,有针对地采取适合不同学科学生理解与认知的方式与举措,提升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意愿水平。在认知水平层面,注重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且要充分利用高校与社会的外部影响;同时注重构建具有普适性与常态化特征的宣教机制与培养模式,以及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理解与认知方式的差异性;此外,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整体政治意识与梯度,改变学生个体政治面貌。
综上所述,在以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例,对影响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个体属性层面的政治面貌与学科背景以及认知水平因素、高校引导层面的宣教模式与人文关怀以及校园风气因素、社会影响层面的多元思想与利益诉求以及榜样效应因素是影响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愿的重要因素。
因而,增强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激发其践行活力的主导策略应当以高校作为平台,社会作为支撑,个体作为基点,通过以创新宣教模式与改善校园风气以及增强人文关怀的途径完善高校平台,强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部激励;通过优化社会支撑,夯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外部保障;通过提升个体素养,创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从而形成既植根于个体自身因素,激活内生动力,又兼顾高校社会外部作用,增强践行外部激励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体系。
[1] 张丁杰, 曾贤贵.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3(2):77-80.
[2] 刘峥, 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5.
[3] 关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途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2):25-28.
[4] 冯留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16.
[5] 余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窥[J].理论导报,2009(11):23-24.
[6] 朱志明,陈虹,朱百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10(4):76-77.
[7] 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14(1):12-15.
[8] 梁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J].学习与实践,2009(8):91-92.
[9] 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8-39.
[10] 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2):17-18.
(编辑:杨建肖)
2016-04-27
魏亚光(1990-)男,山西代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赵水民(1971-)男,山西闻喜人,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G641
A
1008-6927(2016)05-00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