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龙兴
(湖南省新化县琅塘镇龙通中学 湖南娄底 417600)
试析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戴龙兴
(湖南省新化县琅塘镇龙通中学 湖南娄底 417600)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学生自主平等的意识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要求也再进一步加强。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可是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进行。本文分析了初中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德育教育的对策。
初中 德育工作 困境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比较强,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学生也受到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前德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以及个性心理塑造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迷信权威、讲义气与诚实,爱与责任的冲突及价值选择等心理困惑。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初中的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要正确把握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政治方向,并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工作。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及日常生活教育,因此使得初中的德育教学成了政治宣传,目的性和政治性极强。初中的教师承担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在教学生活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德育模范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初中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乐于付出,引导学生步入正轨,可是有些教师却以成绩评价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使得学生产生了消极抵抗的情绪,也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使得学生不愿意相信教师,因此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此外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德育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离,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少,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德育的内容大部分是以单纯的说教为主,对学生进行行为准则的教育,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德育的兴趣,影响了学习的效果。由于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没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影响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目前我国的初中德育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因此由于受到中考压力的影响,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使得初中的德育教学成为学生为应付而学的工具课。同时我国由于正处于经济结构不断分化的时期,社会中各种行为如偷税漏税、假冒伪劣、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及以权谋私、执法不严、贪污受贿等各种现象的存在对学生带来负面的,不良的社会效应,给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至上的思想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学生中存在拜金和享乐主义的倾向。不少中学生身上表现出重利轻义,穿名牌、搞攀比、超前消费的现象。虽然我国重视对一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宣传,但是由于缺乏一批能够深入人心的代表新精神和价值文化的示范群体,造成中学生盲目追星,把他们视为偶像,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遇到了困境。[2]
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加强初中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培养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通过正面引导、典型教育、系统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队伍,还要使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了解和运用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初中德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初中德育教学。德育教育是一门需要学生参与的课程 ,在初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实践教学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要有效的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德育活动,并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德育活动主题,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使他们能够感受德育活动的意义。[3]
家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文化素质决定着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发展。有些家庭对家庭教育并不重视,把育德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因此学校应该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加强家长学校的作用,与家长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致观点,使得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学校也要与所在的街道、社区联系,加强小区思想教育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小区活动,使学生参与进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校园环境只是社会环境中的一部分,校园周围的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家庭要提升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家庭和社会要支持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消除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社会歪风邪气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要想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需求意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也要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1] 万年一.初中德育状况与对策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3):184-185.
[2] 陈永健.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管理与对策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204-205
[3] 巴桑.浅谈初中德育工作[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