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落后儿童数学计算教学的初探

2016-12-09 03:19:44宋小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被减数个位圆圈

宋小平

(贵州省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贵州习水 564600)

智力落后儿童数学计算教学的初探

宋小平

(贵州省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贵州习水 564600)

智力落后儿童的抽象思维很差,在学习数学时候就能看出这一点。特别是中重度的学生,他们的总体智商是在50以下,从目前的资料中获悉,智商在35~50的儿童是属于“可训练的”,而35以下的儿童则属于“需监护的”。从这一资料看,我们更能感受到智力落后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困难程度。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只有一位轻度学生,其它均为中、重度学生。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百以内的减法计算。大家都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本身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就很一般,做减法就会觉得很难;再加上百以内的减法是要在二十以内的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我的学生中没有一个二十以内的减法能完全过关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学生掌握简单而常用的数学计算呢?我在这几个月的教学中发现了一点学生自己的办法,也总结了我自己的方法。

一、学生的方法——画圆圈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班里的一位轻度学生计算时,在草稿纸上不停的画圆圈。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他上课不专心,在胡乱涂鸦。可是当我把他的纸拿来看时,却发现上面的圆圈很有规律性,在问过这位学生后才知道这是他独创的计算方法。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36-18= 这是一道百以内的退位减法题,方法就是列竖式,按照计算步骤一步一步的解答。但本题就涉及到了刚才所说的要用到二十以内的减法口诀——个位上借了“1”就变成了16-8= 这位同学就是在这里用上了他的方法:在纸上画好16个圆圈,然后一边数一边画去8个,这样只要数一数还有多少个没有被画去,就知道了个位上得几了。我们先不对这种方法加以评论,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是应该表扬的。我觉得也可以适当的教中、重度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计算。虽然这个方法很不实用,但对于中、重学生来说也算是个好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一直被运用,考虑到学生的将来,不可能一直在一张纸上不停的画着圆圈。我之所以觉得可以先让学生用此方法,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很多学生包括正常学生,都是因为怕学或者厌学才会学不好,只有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学得更好。再者,本身智力落后教育遵循的原则就是“小步子,多循环”,我们可以把这一方法看作是“小步子”中的一个,为以后的学习做一个准备。

二、“数数你的小手”

这是用学生的手指进行计算。教学中,教师能把算理讲的很透彻,可是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那是根本无法理解的,更不用说去运用算理进行计算了。本身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就如同读“天书”一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1+1=2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只是在一味的背,当碰到没有背到的题目时就不会做了。正常学生可以用简便计算方法,我们的学生也可以用,用他们的手指也可以帮助计算。还是用刚才的一道题:36-18= 个位上借“1”后,就变成了16-8= 如何算呢?先看好被减数是多少?减数是多少?这道题被减数是16,减数是8,可以让学生说“我从16开始减”,然后伸出手指,一边扳手指头一边开始倒数,从16开始数,数一个就扳一个手指头,一直到扳了8个手指头为止,看看自己从16倒数到了几,就可以知道16-8=8了。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能数清20以内的数,要正数倒数都能数清。另外,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手指的小肌肉群和手指的灵活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三、20以内减9题目的简便计算

减法始终智力落后学生的困难点。20以内的减法题又是其它运算中经常会用的。而学生却不能很好的计算给以后的学习会带来很多不便。10以内的减法,学生可以借助手指和其它实物进行计算,像11-9、12-9……这类减9的题目我们也可以又快又好的计算出结果来。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题目都写出来看一看。

题目 得数 题目 得数10-9 1 15-9 6 11-9 2 16-9 7 12-9 3 17-9 8 13-9 4 18-9 9 14-9 5 19-9 10

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规律:

A.每道题的被减数中的两个数相加都和得数一样。倒如:10-9 被减数是10,它的两个数是1和0,我们把1和0相加等于1,而恰好10-9的答案就是1。

B.每道题的被减数的个位总比得数少1。例如:12-9 被减数是12,12的个位是2,而12-9是等于3,个位是的2比得数3小1。

C. 这十道题的答案正也是从1到10。只要学生记得第一题或者其中的一道题就可以推算出其它题目的答案了。

这三个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我觉得规律A比较适用,对于学生来说十以内的加法是可以较正确的计算出结果的,所以用第一种方法不仅可以做好20以内的减法题,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不断巩固十以内的加法题。而规律B可以让轻度学生学习,这样可以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能帮助他们练习口算。规律C则要求学生能记住这张表格,会推算,一般这个方法对于智力落后儿童不是很适用。

以上三种方法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我也将其运用在了我的课堂中。例如,部分中度学生在碰到减9的题目时就能运用我所说的方法计算了,而且正确率比以往要高多了。

数学的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推敲、琢磨中发展的,因此在智力落后儿童的数学教学中,也会有很多值得我们推敲、琢磨的地方。所谓“学无定则,教无定法”,只要“行之有效”就是好方法。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智力落后儿童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法国特殊教育专家爱德华·基吉恩在《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如果通过主要感觉运动来教,智力落后儿童是能够学习的。”这就是说,我们只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是可以把他们教好的。

猜你喜欢
被减数个位圆圈
不灵了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移圆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奇思妙想话圆圈
学习100以内的数三要点
悠悠的圆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