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治教育”:衔接、构建及路径

2016-03-06 04:42吴一凡王清平
关键词:法治微课大学生

吴一凡,王清平

(1.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互联网+法治教育”:衔接、构建及路径

吴一凡1,王清平2

(1.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法治教育;"互联网+";衔接;构建;路径;微课

"互联网+"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在提升法治教育质量与效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构建了新的模式。"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法治教育必须与其相衔接,通过提出构建"互联网+法治教育"体系,并对教学平台构建、教师团队建设、微课内容创建、学生自学培养、考核模式建立五个体系进行分析,从而就如何创新"互联网+法治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具体路径为:努力实现法治教育的资源共享,通过运用新的媒介技术等多途径地开展法治教育,建设"互联网+法治教育"工作室。

一、法治教育需要衔接"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教育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传统高校的法治教育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授课教师通过各个学科安排的机会,以讲台授课的形式教授大学生相关法律知识,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但是,高校这种法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积极性普遍较差,传统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始终取得不到良好的效果,急需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新时期,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不断与时俱进地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互联网+"模式的推广,社会各领域呈现出生机与创新活力,各行业纷纷积极主动了解"互联网+"的概念和意义。"互联网+"时代对传统高等教育的许多方面形成了冲击,如促进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关注时代发展,采纳更加灵活的教学和管理方式;网络评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开始随着互联网+时代开始改变。同时,社会也对大学生的在校教育提出了要求,一些在线教育平台也开始兴起,在线教育因为其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教育资源的开放性等,开始引起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高校要勇于实现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度重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高等院校法治教育在面临新形式新情况的同时,应当充分了解信息化的发展态势,认识到传统大学生法治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依托互联网技术,有效运用"互联网+法治教育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必须与"互联网+"时代紧密联系。只有合理充分有效利用"互联网+",并使之与法治教育领域相互衔接,才能更好的促进新时期大学生法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构建"互联网+法治教育"体系

"互联网+法治教育"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高校、教师、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同时,任何教育教学模式体系都离不开一定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机构的设立。

(一)构建"互联网+法治教育"教学平台

为引导高校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要求政府教育部门加强对高校"互联网+教育"的政策性指导,鼓励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把握正确的法治教育方向,实现自身大学生法治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教育教学部门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设立法治教育网站、法治教育公开课的形式等,改革传统法治教育模式,不断构建完备的"互联网+法治教育"教学平台。从而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平台,丰富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模式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通过支持项目基金的方式,鼓励高校教师申报与法治教育相关的项目,从而为高校"互联网+法治教育"教育教学平台的体系构建提供财政资金的支持。

"互联网 +"教学平台中可以设立专门的建言献策栏目,其面向群体为全校师生,各个主体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表达对新时期法治教育的建议。具体建议分为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育需求等。从而保障教学平台能够更加科学可持续的运行。

(二)建设"互联网+法治教育"教师团队

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点还在于教师教育方面,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要积极接受新思想,树立新的法治教育目标,勇于面对新的教学挑战。

首先,高校教师应当了解什么是"互联网+",了解新时代背景下法治教育的新提法和新的指导政策;其次,高校教师要学会运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通过和传统法治教育相对比,有效地发挥"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的作用;最后,高校教师要深入课堂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调动法治教育课堂的积极性。

加强法治教育需要高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高校需定期举办法治教育论坛,加强高校之间教育教学领域的协作和交流。高校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分享经验的方式,相互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为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建言献策。

教师培训发展机构是高校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部门。高校教师需要定期接受法治教育的培训,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据条件自行组建教育教学团队,娴熟地运用"互联网+"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三)创建"互联网+法治教育"微课内容

随着教学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开始作为崭新的名词出现,微课的运用和发展,有利于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教学信息化水平,扩大办学影响力。为此,高校开展法治教育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创建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微课内容体系。

高校开展微课建设,必须既汲取既往的资源建设的经验,又要注重提高资源的可重用性和利用率[2]。高校应借鉴一些代表性的微课门户网站的设计和具体内容,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周晓清等学者为了解高校微课建设现状,对527名高校教师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微课资源构成方面,教学视频以84.44%的认可率高居首位,其次是教学设计占79.51%、教学课件占74.38%,教学素材占49.91%[3]。因此,高校要集中师资力量建设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微课小视频,通过把课程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微课小视频的形式,更好的为学生展开法治教育。同时,高校要不断更新"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中的微课内容,打造精品课程,构建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微课内容,从而促进大学生主动接受法治教育,保障微课平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互联网+法治教育"的微课内容要突出主题,简单易懂,便于播放,受众性强。 同时,要运用手机客户端与"互联网+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法治教育主题的微课内容展现在手机客户端上。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很高,手机终端微课的上传,大学生就可通过手机终端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微课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启发大学生新的法治思维视角。

(四)培养"互联网+法治教育"学生自学

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相适应的,是网络一代的学习者更习惯于不教的学习方式[4]。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于新的理论提法和受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敏锐性和适应性。高校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到"互联网+"模式带给各行各领域的变化,主动学会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把接受教育作为一种自发和自觉的行为。

高校传统课堂,部分大学生是被动接受法治教育,学生课堂接受法治教育的积极性不够,接受的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不能够充分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此,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可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模式给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环境受教育方式。教师在"互联网+"时代起到的是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动接受法治教育的主角。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大学生还可以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的形式去自主接受法治教育;大学生也可以自行组织一些网络论坛等活动,通过合作的方式,在与同学远程的共同学习中,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大学生也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自行安排课程的学习进度,准备学习计划,从而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

(五)建立"互联网+法治教育"考核模式

"互联网 + 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情感教育弱化、社会性知识缺失、信息技术的滥用和泛化等现象[5]。为确保高校落实教育改革,政府部门可以设立针对"互联网+"教育教学的专门考核机构。以定期考核为方式,督促高校加快 "互联网+法治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高校的法治教育信息化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务部门考核法治教育的情况有了新的形式,如何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成为新的讨论问题。通过绩效考评、课程效果、网络教评、分类考核等方式,了解本校教师法治教育的实际授课情况,对从事法治教育的高校教师提出合理建议和要求,构建合理的考核模式,共同提升本校法治教育的质量。

"互联网+"时代,高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的掌握有了新的要求。高校可以安排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等定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对于学生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的自学情况,高校、教师、辅导员要有一定的考核标准,实际了解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三、创新"互联网+法治教育"路径

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创新"互联网+法治教育"的路径离不开人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要求高校不断创新,勇于改革,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质量。

(一)努力实现法治教育的资源共享

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开发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7]。高校可以加强互联网的开发与利用,建立法治教育课程的专门课程网站,同时加大对公开课网站建设所需资金的投入,保证网站的顺利运营,做到真正为全校师生服务,使全校师生共享法治教育的公开课。同时,网站还需要增加法治教育资源的库存量,尤其注重优质课程的建设和维护。

以政策号召教学模式的转变,积极引导高校教师运用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鼓励授课教师将法治教育的课件上传到校内的专门网站中,作为校内共同的课程资源,以便教师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接受法治教育。

高校之间也要加强法治教育课程的资源共享,定期举办法治教育的研讨会,通过公开上传新的研究成果等,展现新的法治教育思维,实现高校间的法治教育资源的畅通性。

(二)运用新的媒介技术等多途径地开展法治教育

"互联网+"的到来,为新媒体的运用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校应当通过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加快法治教育领域的创新升级,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和技术,开发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的在线法治教育课程资源,在全体大学生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开发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以便大学生党员主动接受新时期的法治教育。大学生党员要起到带头作用,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课、浏览共产党员网、高校党课专栏等途径,认真领会"两学一做",自觉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而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示范作用,遵守党章党规,自觉接受法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在法治教育课程资源网站设置专栏页面大力宣传法治教育,从而使浏览该网站的大学生能够接受到法治教育的熏陶,可以具体以法治教育宣传片的形式开展,例如播放关于法律知识的电影、与法治相关的短片等,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应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电台的方式,报道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光荣事迹,在潜移默化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扩大高校法治教育的影响力。

研发利用专门为法治教育服务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在平台上定期推送有关法治教育的内容和组织举办与法治教育相关的活动形式,调动大学生主动接受法治教育的积极性。例如,法治教育的微信平台可以定期推送依法治校的理论知识和建设法治校园的新闻等,高校可以举办以"建设法治校园"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让大学生了解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及时发现校园中存在的违法现象。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法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大学生对依法治校的建议,从而在实践中使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锻炼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树立法治意识。

(三)建设 "互联网+法治教育"工作室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也可以以高等文科类实验室项目的启动为契机,建设"互联网+法治教育"工作室,以便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

高校教务部门可以设置"互联网+法治教育"的研究工作室,对新时期的法治教育应有一定的了解,及时把握高校法治教育的方向。通过"互联网+"平台排课、选课的方式,合理安排全校法治教育的有序开展,不断创新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形式。

高校教师组建自己的团队,设立"互联网+法治教育"教育教学的工作室,积极申报有关法治教育的项目以获得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定期开展研讨、交流、培训等方式,充分运用好"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会,有效实现法治教育课堂上和课堂后的信息化教学。

高校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中大学生参与数量较多、积极性高,高校可以给予其政策扶持,构建学生组织的"互联网+法治教育"讨论室。学生组织要充分挖掘"互联网+"时代主动接受法治教育的新途径,开展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法治教育活动,例如,文明法治校园建设、法治教育课程资源学习等。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设立"应届毕业生法治教育"工作室,针对部分应届毕业生再就业时容易陷入法律陷阱等情况,可以通过校园官方新媒介平台推送合同陷阱、工作骗局等消息;组织观看就业相关法律问题的网络视频,引导应届毕业生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律思维,提升应届毕业生法治教育的效果。

四、小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高校法治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模式也不断得到创新。"互联网+法治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对传统的法治教育产生了冲击,同时又为传统法治教育的转边带来了机遇。"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法治教育通过衔接传统法治教育,构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尤其是注重微课内容的开发,高校逐渐从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自主学习。高校教师在运用"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深入高校大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实际需求,不断提出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授课思路,这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质量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时代的不断发展,必然对高校"互联网+法治教育"创新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新的媒体和科学技术的使用,将会使课程资源更加具有共享性,法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具有受众性和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1]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9.

[2]杨满福,桑新民.对MOC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1.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6.

[4]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2):47.

[5]王杰."互联网 +"背景下民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浅析[J].民族教育.2016(4):1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1.

[7]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7.

Law Education through "Internet + " and Its Connection, Construction and Path

WU Yi-fan , WANG Qing-p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6, China)

law education ; Internet+; connection; construction; path; micro-lecture

"Internet +"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provides a new train of thought and wa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and build a new pattern for college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ternet + backgroun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of law must be that cohesion, with "Internet + education under the rule of law" is proposed by the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platform building,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to create the micro-lecture cont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study, appraisal model set up five system are analyzed, which is how to innovate "Internet +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Specific path is: efforts to achieve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through the us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way of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 education under the rule of law" studio.

2095-2708(2016)06-0009-05

G641

A

猜你喜欢
法治微课大学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大学生之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