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伟
(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小学 北京 100007)
论学校、家庭、博物馆
在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中的权衡关系
王西伟
(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小学 北京 100007)
在时代不断发展,知识迅猛增长,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教育改革之下,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是我们讨论的话题。而在对青少年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时候,学者们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学校教育占据重要地位,而有人认为家庭教育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又有人认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体系建设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博物馆 第二课堂
在时代不断发展,知识迅猛增长,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是教育工作者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所谓综合素质评价,即指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一般包括:品德习惯,学习实践,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方面。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使得学生评价内容从一元走向多元,由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因此评价一个人的发展,不仅仅考查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以下我主要从学校、家庭以及博物馆三方面来探讨其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场所,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好文化知识,还要从品德习惯、学习实践、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才能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1]
通常认为,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好文化知识,只要学习成绩搞好了,其他都是次要的。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大批的“书呆子”,除了学习,在品德、交往等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在社会中这种人就会显得与人格格不入,被人认为是另类。所以,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对于还处于思想意识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学校对于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
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不再是开不开展素质教育,而是如何开展好素质教育,将青少年教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好青年。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在潜心研究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竞争力,同时,也苦于评价体系的缺失,尽管开展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却不明显,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从制度上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以道德品质、学习实践,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等方面为观测点,给予定量的评价,虽然不能像学业水平考试那样具有很强的区分度,却也开启了学习对于学生学业成绩以外的诸多方面的定量评价的先河,对于学生学业成绩以外的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校园精神的建设,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一般经历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文化治校这样几个阶段。文化治校是则管理的最高层次,也是古代道家思想倡导的“无为而治”,这种管理取得的成效是自觉的,发自被管理者内心深处的,具有长效性,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所有有识得管理者追求的目标。而综合素质评价恰好伟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规范了学生在学校的言行,而我们观测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公民意识等素养都是通过学生的言行来观测的,在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下,不管学生思想深处的状况如何,行为上表现出的都是好的一面,而这恰恰成为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场,对于学生起到了与集体保持趋同的欲望,通过不断与集体校正其言行,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所以建设学校的文化场对于校园精神的建设非常重要。
俗话说,教育为树人之本,家庭教育乃教育之源。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最基础,也是最持久的影响。这是任何其他的教育都替代不了的。因此,关注家庭教育,有助于造就身心健康、个性完善,综合素质高的好少年。正如顾秀莲同志在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家庭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2]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需要的正是青少年这样祖国未来接班人。要想成为一个祖国的栋梁之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即综合素质高的人。而家庭教育具有最重要的德育功能。家庭教育的早期教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它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3]
2.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关键
家庭教育虽然和其他教育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和目的要求,但家庭教育还有着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价值,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关键。在家里,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是子女最亲近和最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子女产生着影响。因此,父母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家长对子女性格的形成、品德的培养以及以后才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4]
3.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有持久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女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甚至还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了,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青少年做人起点的高低。家庭教育伴随子女直到成年,家庭教育的直接性、持久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所说:“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就是说,在什么色彩中生活,就容易被染成什么颜色,在什么家庭影响下,就具备什么个性特征。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弥补了学习教育在连续性方面的不足。学校教育是系统性的教育,根据个体的年龄特点分为了多个阶段。因此,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的影响是阶段性的,而家庭教育可以长期伴随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形成连续的系统。
博物馆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成为以文化精品为基础的文化教育机构,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复合体。在博物馆与学校青少年的关系中,博物馆始终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目前,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广泛地与基础教育相结合,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积极有效地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地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心之一。一般来说,博物馆在公开教育上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增强国民的历史意识
博物馆,尤其是国家及各省市地区的综合博物馆是集中展示该国家及地区历史变迁的最佳场所,全国各地博物馆中最常设的一个展览即对该地区历史沿革的展示。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与“复兴之路”陈列,前一个陈列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灭亡的漫长历史进程,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后一个陈列则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
2.丰富国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的概念十分丰富,难以对其进行严格的定义,简单来说,文化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并非虚空的存在,很多时候都依存于一定的实物而存在,而博物馆则是直观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场所。在一些地区性的博物馆中,大多有展示地方民俗文化的常设展览。这些展览既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集中展示,同时也是对这些民俗文化的一种保护。在这种展示与保护的基础上,能够使国民对这些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认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起主导作用,包括教育学生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关心集体等德育教育,还要从学习实践,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和审美表现等方面对青少年做出综合的评价,尽管学校教育已经包含了较多方面,但学校教育由于存在不连续性,而此时就需要家庭教育发挥其完善、巩固的作用,家庭教育也因它的连续性而不可替代,博物馆作为学生社会的第二课堂,在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起到了补充扩展的作用,总而言之,学校、家庭、博物馆在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中,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权衡关系,做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
[1]方俊聪 《关于构建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思考》《考试周刊》2015
[2]边东海,蔡军《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3]李辉 《浅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
[4]郎立民 《把教育做到每个孩子的心里——浅谈在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点滴体会》 《祖国:教育版》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