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211599)石 艳
走出追问误区优化提问效果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211599)石艳
[摘要]追问是课堂提问的一种形式。在数学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不注重追问的艺术,致使追问常常陷学生于两难境地,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走出追问的误区,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效果误区
追问是课堂提问的一种形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进行恰当的追问,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但是,如果教师的追问不分场合、不分时机,一切提问全凭自己的兴致,就会使追问进入误区,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下面,笔者就数学课堂中追问常见的误区以及如何进行追问,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追问,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这样的追问枯燥乏味,不仅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感到老生常谈、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
例如,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以“112×3”为例,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有学生说“112×3表示3个112是多少,可以用3个112相加的方法来解决”。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等了一会儿后,有学生说“可以把112分成100和12,先让100乘以3,再把12与3相乘,然后将它们的结果相加”。然后教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方法吗?”这里,教师反复追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简要地说一说,但由于教师在追问的形式上出现了偏差,不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基。此时,教师不妨换个方式问学生:“你能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总结给大家听一听吗?”这样的追问简单、有效,教学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追问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服务的,所以教师应避免不厌其烦的追问,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追问,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中,在学生思考问题受阻时,教师的追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慧。但是,有些教师在追问时往往喜欢采取变幻多端的形式,导致本来简单的数学问题反而变得复杂了。
例如,教学“平移、旋转与对称”一课,在教学平移的概念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画面,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说看到汽车开得很快,有的学生说发现汽车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去的。在学生回答后,为使学生对平移的特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追问:“汽车是沿什么运动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为什么要沿着直线运动?沿着直线运动的好处是什么?”很明显,此时教师的追问已经偏离了教学的轨道。要想改变这种追问的误区,教师不妨这样进行追问:“从汽车沿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你可以总结出什么是平移现象以及平移具有什么特点吗?”这样的追问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紧扣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追问方面要避免不切实际、随心所欲、变幻多样的追问,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追问才是合理有效的,才容易被学生接受与认可。
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经常会采取追问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对数学问题的正确解答。但是,有些教师在追问时没有从学生错误的原因出发,而是提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的追问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措手不及,不利于他们数学学习的正常进行。
例如,教学“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这部分知识,在计算“901÷9”这个算式时,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台下算。当教师发现板演的学生计算错误时,马上进行追问:“请你再认真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讲,心想自己肯定计算错了,马上把刚才的计算结果擦掉,重新开始计算,结果学生又计算错了。教师见学生做得不对,马上补充:“我们刚才说计算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这样一来,板演的学生又开始擦掉重做,最后在板演的学生终于计算正确时,教师又追问:“你是怎样计算正确的?刚才为什么会计算错误呢?你想告诉我们什么?”这里,教师莫名其妙的反复追问把学生弄得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如能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给予恰当的点拨和追问,学生学习起来将会感到更加轻松。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追问时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服务。
课堂教学中,追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更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与教学智慧的体现。因此,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用心钻研教材,及时把握追问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责编杜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