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楠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 攀枝花 617061)
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魏楠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61)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CS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与中药合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78.3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变化,提高临床疗效,比单纯应用药物治疗CS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针灸;推拿;中药
第一作者:魏楠(1981-),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腰腿病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类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也是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归属于中医学“头痛”、“血痹”、“眩晕”等范畴〔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屈颈概率及交通事故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年轻化增长趋势〔2〕。目前,临床治疗常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措施,但临床效果差异性较大,本文观察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CS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治疗的120例老年CSA患者,男62例,女58例;年龄52~75岁,平均(56.5±3.8)岁;病程3~5年,平均(3.5±1.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疼、头晕、颈肩痛、视物不清、耳鸣、面部和上肢麻木等临床体征,重则猝倒昏厥,且引颈旋转实验阳性。纳入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CSA诊断标准〔3,4〕: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排除标准:①外伤导致颈椎受伤;②耳源性、脑源性、眼源性及神经官能性和颅内肿瘤等引起的眩晕疾病;③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④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53~74岁,平均(57.2±4.0)岁;病程3.2~5.0年,平均(3.8±1.6)年。对照组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54~76岁,平均(56.8±3.3)岁;病程3.1~4.8年,平均(3.3±1.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体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CSA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左右,检测血液流变学中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ATL公司HDI-3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12 MHz,检查椎-基底动脉,观察血流动力学情况。
1.3治疗方法经采用中医基础理论辨证,CSA患者其病机均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中阻等为主。对照组治疗方法:①肝阳上亢型以清肝泻火,清利湿热为原则,方剂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方:龙胆草12 g,木通12 g,车前子6 g,当归12 g,柴胡12 g,黄芩9 g,生地黄6 g,泽泻12 g,焦栀子9 g,连翘15 g,板蓝根15 g,甘草9 g。②气血亏虚型治则以补养气血,调脾健胃为原则,方剂选用归脾汤加减。组方:人参12 g,黄芪15 g,白术12 g,茯神12 g,酸枣仁9 g,龙眼肉15 g,木香12 g,当归15 g,远志9 g,生姜9 g,柏子仁12 g,熟地9 g,炙甘草6 g。③痰湿中阻型治则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原则,方剂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方:半夏12 g,白术12 g,天麻15 g,陈皮12 g,茯苓9 g,生姜9 g,大枣6颗,藿香12 g,佩兰12 g,甘草9 g,其中头痛重加白芷15 g,血压高加夏枯草12 g,耳鸣加僵蚕12 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针灸穴位选取颈椎夹脊、风池、百会、后溪、内关、肩外俞、太溪、足三里等穴位,其中针刺百会穴时针向后,沿皮行缓慢捻针补法;双风池则针尖分别向对侧眼眶内眦进针,行捻转平补平泻法;肩外俞以45°角椎体斜刺,行捻转泻法;阿是穴避开神经及大血管,依所在部位慎重进针,行捻转泻法;后溪直刺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太溪直刺行提插补法。针灸时取针直径控制在0.3 mm左右,长度控制在35 mm左右,进针时宁浅勿深,留针30 min左右,以达到利用艾灸温通和温热效应,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1次/d。针灸后1 h行推拿术,具体推拿操作如下:患者取坐位,且颈部放松,选择患者颈项部两侧位置处开始,对其肌肉及其韧带处轻揉,再在肩背部施行提拿和分筋理筋等手法,然后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菱形肌等,力度要稍大。之后牵引头部2次,扳颈左右各1次,抖动上肢及上下揉搓上肢各3次后结束治疗。注意在推拿对风池穴动作应先轻柔缓慢,后逐渐加大力度,对百会穴按揉时则应先顺时针按揉,后再改为逆时针按揉,采用同样方法对风府、风池、内关、大椎等穴位实施推拿按摩〔5〕。每次推拿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 w。
1.4评价标准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所有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化和椎动脉血流情况〔6〕。其中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加重,治疗后减轻。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稍有减轻,随访期间,眩晕等症状时有发生,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χ2=16.72,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和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P和VM 无明显改善(P>0.05),见表1。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变化,但观察组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1)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比较±s,n=60)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而老年CSA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主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和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痉挛、粘连及挛缩,以致局部力学失衡,引起颈椎小关节的微小移位而对椎动脉的挤压刺激,造成椎动脉痉挛,影响颈部的伸展或旋转,尤其颈椎局部扭曲、狭窄而改变血液流变和脑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7〕。同时,老年CSA患者的血液因年龄、饮食及生理性蜕变等多种因素导致血液高黏质而影响血液流动性能下降,血液黏度增加和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均可引起营养性微循环血流减少,导致脑组织微循环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头晕、颈肩痛、视物不清、耳鸣、面部和上肢麻木,重则猝倒昏厥等临床体征。
CSA与中医学“头痛”、“血痹”、“眩晕”等相仿。因此,中医辩证施治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中阻等三型为主,治疗时分别采用相应方剂和方药治疗。方药中黄芪、人参等大补元气;半夏、陈皮、茯苓等具有健脾化痰,燥湿作用;黄芩、山栀子具有清肝泻火等功效。通过中药加减配伍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补气活血、消瘀通络之功效。活血化瘀的中药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增加脑部供血,提高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针灸刺激与老年CSA形成有关穴位,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祛除风寒除湿作用,同时经推拿按摩促使微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缓解动脉椎管痉挛症,有效地改变血液高黏滞状态,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同时可提高人体抗病力,促进机体的康复功能〔8〕。本研究提示,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老年CSA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且操作方法安全、不良反应轻、疗效显著。
4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0-2.
2陈启波.针刺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5例〔J〕.广西医学,2008;30(2):279-80.
3孙宇.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记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3.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吕东,关春林,焦瑛.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4(32):203-5.
6张炎华,刘文静.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7-8.
7贺铁豪.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液流变学初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42-3.
8何俊敏.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433-4.
〔2014-11-27修回〕
(编辑苑云杰)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03-0693-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