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少丰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 各100例。西医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 中医组使用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51
椎动脉型颈椎病较脊髓型颈椎病多见, 因其中大多由于椎节不稳所致, 易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 故住院及需手术者较少, 本型主要引起头痛症状, 故又称上行性颈椎病, 并易与多种引起头痛的疾病相混淆, 在椎动脉影像学检查前常难以确诊, 因此, 其诊断问题常成为各有关科室间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 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因此如何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开始得到较多医务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1]。有研究显示, 中医方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本院使用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均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诊疗标准。男122例, 女78例, 年龄55~76岁, 平均年龄(63.76±4.3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 各100例。西医组中男61例, 女39例, 年龄55~75岁, 平均年龄(62.45±4.23)岁。中医组中男61例, 女39例, 年龄56~76岁, 平均年龄(64.02±4.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西医组使用常规的西医疗法治疗, 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30003)5 mg, 10 mg/次, 1次/d。
1. 2. 2 中医组使用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 采用孙氏手法治疗为主(孙氏手法是中国科学院骨伤研究所孙树椿教授所创的手法治疗), 配合实施针灸+中药汤剂+牵引等手段进行治疗。在针灸治疗上, 取大椎穴、天柱穴、后溪穴、颈椎夹脊穴为主穴, 头痛眩晕者加百合、风池、太阳、丰隆祛风醒脑等, 恶心、呕吐者加天突、内关调理肠胃。在药物治疗上, 使用天麻止眩方治疗, 组方为天麻12 g、法半夏10 g、僵蚕10 g、全蝎5 g、白芍15 g、钩藤10 g、丹参20 g、茯苓15 g、当归10 g、黄芪15 g、杜仲15 g、川芎10 g、菊花10 g、甘草3 g。加入300 ml清水煮至120 ml, 2次/d顿服。常规排除牵引禁忌患者, 采用颈椎电动牵引, 牵引重量6~7 kg/30 min, 并在实施孙氏手法前后配合局部软组织的松解治疗, 整个治疗过程约为30 min, 每2天1次。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有明显减轻, 颈部功能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有效: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有一定减轻, 颈部功能有一定的恢复;无效:患者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 颈部功能没有任何恢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医组显效71例(71%), 有效24例(24%), 无效5例(5%),总有效率为95%;西医组显效37例(37%), 有效20例(20%), 无效43例(43%), 总有效率为57%。中医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组(P<0.05)。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激惹而导致的椎动脉受累, 引起的一种眩晕性视力模糊的综合性症状, 同时患者也会出现头痛的情况,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2]。因而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目前西药疗法虽能够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 但仍无法针对患者病灶实施彻底治疗, 因此远期疗效不佳。正是由于这种特点,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相关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以孙氏手法治疗为主, 配合进行针灸+中药汤剂+牵引等手段的治疗[3]。而在中药汤剂方面, 本次研究中使用天麻止眩方治疗。在天麻止眩方的组方中, 川芎、白芍以及当归活血通络、舒筋柔筋, 能够起到扩张血管的效果, 并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脑供血情况, 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4]。白术、党参、甘草以及茯苓共奏补气健脾之效, 气行则血行, 脾主生化, 能够起到抗疲劳、抗衰老以及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效果。而法半夏、甘草以及茯苓渗湿化痰, 能够调节患者胃肠功能并可以镇静祛痰。诸药合用, 可以起到较好的镇静、抗眩晕以及镇痛的效果[5-7]。在本次研究中,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多途径治疗, 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西医组(P<0.05)。
综上所述, 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能够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兴国, 谭杰.丹红注射液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4):439-442.
[2] 骆艳红.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分析.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10):2623-2625.
[3] 郭健红. Maitland手法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10):1127-1128.
[4] 杨玥, 阳伟红.常见中医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比观察.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3):282-286.
[5] 李伟民, 郭琛军, 叶磊, 等.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35):124-125.
[6] 任立红, 姚宇军, 杜秀花, 等. PNF技术结合蜡疗、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8):
6830.
[7] 袁曙光, 赵成文, 邢潇, 等 . 中西药并针灸、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15):26-28.
[收稿日期: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