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蕾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相信并且释放儿童的力量,强调“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更好地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更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堂,应该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在平等、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召知识的魅力。在“轻负高效”的今天,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来解放低年级数学课堂,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呢?
一、思其所思——解放学生的头脑
思其所思,就是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陶行知先生认为:束缚和压抑人的“自然的生长力”的有两个东西,一是有形的“裹脚布”,它束缚和压抑人的身体;另一种则是无形的“裹头布”。课堂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渠道。立足课堂,培养出会思考会创造的人,是我们迫切追求的。因此,我们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就应向陶行知的“这种种要不得的裹头布,要把他一块一块撕下来,如同中国女子勇敢地撕下了裹脚布一样”看齐。
在以往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知识、技能以外的各种品质的培养。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脱离了教师的预设,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当孩子创新、探索意识的塑造发展停滞,极有可能造成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应有的数学基础知识之外,教师还要着重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一课中,在日字格内教学写0时,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问问学生“0像什么?”这时候,低年级的学生会说“0像太阳,0像鸡蛋,0像一个椭圆……”,对于书写0这一数字,学生在头脑中就有了一定的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尝到克服困难的满足与愉快。因而对学习发生更大的兴趣,并诱发一种内驱力。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执行教案过程的教学,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头脑,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势,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配套的《同步探究》练习册中,给出一个长方形,已知长宽,求围成图形所用线段的长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动脑筋,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如果直接教会学生用公式解决,那么就会束缚学生思路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所以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二、为所欲为——解放学生的双手
为所欲为,就是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才能培养出独特的创新思维来。
在低年级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操作成了一种“摆设”,要么学生按照事先提示的样子进行操作,要么为了避免学生不停地摆弄玩具,要么为了教学进度干脆放弃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样教,学生便怎样学,学生很难有联系生活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殊不知,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数一数、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等手段,可以帮助儿童获得感性直观的认识,对概念、定义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比如:在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中,为了便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物体的构造,借助于长方体的牙膏盒、正方体的魔方或者长方体、正方体,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得出长方体最多有三组不同的面大小相等,正方体六个面大小都相等的结论。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了认识物体的三个阶段“直观形象——表象——抽象”,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观其所观——解放学生的双眼
观其所观,就是鼓励学生敢看、善看,敢于看书、善于看世界。常常会用到这样一句话: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但凡一个学生有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他的观察能力就能提高,对知识的把握就会更到位。因此,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有必要借助生活中所看到的事情,一步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减少数学的神秘感,增强学习的信心。比如: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一课,数字10,大部分学生早已认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10”,为今后“认识11—20”打基础呢?我觉得最关键的在于10根小棒为什么要捆成一捆。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买10支铅笔,一支铅笔、一支铅笔数,太麻烦,为了方便拿取,将10个捆成一捆。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是这样的。不仅认识10,还要体会到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这样的意识,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四、言其所言——解放学生的嘴巴
言其所言,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过程,是思维的工具。只有当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才能证明他的思维是清晰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二年级下册《进位加》时,经过学生自主尝试计算,教师板演,学生观察后,让学生通过已有两位数加法的经验,自己概括出运算的规律。在教学中,多请几名学生来回答,初步的解释、能表达出意思即可。因为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是特别强,一味地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会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的恐惧及厌倦。
中国有句古话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好比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十分“宽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认真倾听。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确,应与学生一起思考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现错误,绝不能加以嘲笑,应肯定学生大胆提问的好习惯。
五、行其所行——解放学生的空间
行其所行,就是鼓励学生敢动、善思,敢于行动、善于思考。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不要把孩子局限在课堂中,让他们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要让学生“以社会为教室,奉生活为宗师”,在实践中去把知识发展成感知力、想象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才能解放儿童的思维空间。比如: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单元内实践课《量一量》,从课堂内的课桌、课椅,到学校的篮球场,学生从室内走向了室外。
六、乐其所乐——解放学生的时间
乐其所乐,就是鼓励学生敢玩、善支,敢于玩乐,善于支配。有统计显示,80%的小学生每天要做2小时的功课,而与此对比的是,我国小学生平均的锻炼时间半小时都不到,另外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睡觉时间不足9小时。因为长期的用眼过度,目前小学生近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以,我们提出“轻负高效”,把儿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解放出来,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自主的时间少,个性就很难获得解放。针对这部分,我对布置的作业部分严格控制时间,尽量以能学会就好,增加他们课外的自由支配时间,推荐孩子读一些低年级适合的、蕴含数学知识的绘本,比如:《安野光雅“美丽的数学”》系列绘本,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学生的能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在讲求“轻负高效”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积淀良好的数学素养,彻底地解放学生,他们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 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