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新国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率,这已经是全体一线教师的共识. 因此,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恰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本文着重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一、数学问题情境可以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
二、数学问题情境要能够体现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 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 数学化是指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 从操作的层面看,由“数学化”观点指导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由无到有,由粗疏到精密的演变过程. 所以,在数学活动时,要注意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来龙去脉.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矩形菱形正方形——菱形的判定”时,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四边形是菱形,虽然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印象仅仅是模仿判别,而不会深刻理解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例如,我是这样引入的: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按下图顺次沿虚线折叠并剪下:
将得到的纸片展开,得到的是一个四边形. 提问:(1)此四边形有何特点?(2)根据这些特点你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结合问题,首先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他们很快就发现四条边经过折叠后可以重合在一起,即四条边相等. 由于是长方形折叠的,他们发现折叠后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互相平分. 于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此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接着根据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得出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从而很容易的得到菱形的另外两种判定方法. 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亲手操作与思考,以数学化的方式得出菱形的判定定理,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
三、数学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问题
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问题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位置的变化”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1)如果老师要喊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但又不知道该名学生的名字,请大家帮忙设计一种方法,能让这名同学知道老师在叫他(她)?此问题由于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例,学生特别兴奋,都踊跃参加设计,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用第m行第n列来确定位置. 于是教师确定全班的行与列的位置. (2)为了使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更加简明,我们可以规定行数写在前面,列数写在后面,把他们记为有序数对,如第3行第5列可记为(3,5),下面请写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有序数对. (3)教师点名,来判断学生对有序数对的理解及运用. 并在后面的提问需要学生回答时,用有序数对点名(写在黑板上). 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和巩固了有序数对的表示方法,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数学问题情境要在课堂上及时延伸
教师在情境设计上不能点到为止,仅仅使情境设计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即仅仅满足于学生的一时兴趣,为一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选用,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反思,教师把情境的创设理解成最低层次的情境教学,一带而过. 如某教师在上八年级下册“相似图形”时,播放了美国故事片“海底总动员”里一对可爱的小丑鱼父子——父亲玛林和儿子尼莫,他们在海底快乐的游动,学生一片欢呼,欣赏后,教师问学生,两条小丑鱼有何共同点与不同点?这个情境本来挺好,遗憾的是这位教师没有适时引导学生从影片热闹的场面中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实际事物,使学生注意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实际上,数学情境的创设应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自然延伸,使其在后继学习的知识的“生长”迁移方面起到持续的促进作用. 通过情境在教学中的自然延伸,让学生在非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好的情境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总之,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是数学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研究主题,希望这样的主题随着人们的关注能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顾继玲,章飞.初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