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延军
(邢台学院保卫处 河北邢台 054001)
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霍延军
(邢台学院保卫处 河北邢台 054001)
当前,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有权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但也有义务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的稳定性。而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将生态伦理纳入学校德育,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 生态道德 教育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趋加深,生态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倡导生态道德,已成为很多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环保事业的实践证明,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还要靠道德的手段。[1]
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以往,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远离政治、经济生活中心,因而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忽视。随着中央“五大理念”的提出,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关系党的大政方针,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新高度。[2]
1.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体现了在发展问题上的长远眼光和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崇高追求,是遵循发展的代际公平关系原则的必由之路。
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它的基本要求,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次是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有效地控制人口,同时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上,同时要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环境;其三是提倡并实行健康有益的的消费模式;其四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保护生态、善待生命、遵循规律,这是确保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最高准则。
1.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原则
(1)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环境的破坏,既非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行为所致,也决非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行为所致。它是全社会、全世界人们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历史积累的结果。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理论的传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生态道德知识,提高环境道德意识,把握环境道德行为的标准。与此同时,只有把大量的生动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应用到理论学习中,才能使抽象理论变得具体。
(3)科学性与生动性相结合。 生态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学校环境道德教育中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所举的实例、选择的途径、运用的手段和方法都是科学的,不是伪科学。生动性则是指环境生态道德的语言、所举的事例、所运用的形式都是生动有趣感人。只有把科学理论与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结合在一起,环境生态道德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阶段性和持久性相结合的原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环境乃至全球性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尤其是近百年来工业社会长期活动的结果。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非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只有对一代代人进行长期的环境生态道德教育,只有坚持环境生态道德教育的持久性,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
2.强化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知”─ 重构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当代大学思想政治课虽然也有生态道德的内容,但毕竟比重不大。高校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整个德育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运用学校的主渠道进行课堂教育,同时配以系列选修课,使学生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第二,“情”— 鼓励大学生做生态道德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在践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层面上,一方面,高校本身要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接受绿色教育的氛围,使之一开始就拥有一种直观的良性体验。另一方面,高校应该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参观考察,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让他们去感受自然、体会自然、了解自然。
第三,“信”— 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提高校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应重视这一新途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育人作用,构建生态道德教育网络体系,扩建德育影响,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意”— 在校园里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大学是国家人才储备的宝库,预示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一种能与现实紧密结合最富有生存示范意义的教育。高校应当倡导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率先争做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表率,在校园倡导适度消费、理性消费、智慧消费和绿色消费,开展“提倡简朴生活,反对奢侈浪费”的活动,长期树立“适度消费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观念,积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从身边做起和点滴做起。
第五,“行”— 各级政府和社会要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提供便利。各级政府和社会也要为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提供便利和创造条件,在充当志愿者和劳动就业方面多向大学生倾倒,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在生态保护的实践活动中体现道德品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明华.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