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健
(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作文的评语也需要温度
崔明健
(江苏省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然而现状是很多学生厌倦作文、怕写作文,教师也头痛作文的批改与讲评。语文教师应以用心给每个学生写作文评语为突破口,用温暖的文字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中学生作文;评语;心灵沟通;潜移默化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然而现状是很多学生厌倦、怕写作文,教师也头痛作文的批改与讲评。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以用心给每个学生写作文评语为突破口,用带着温度的文字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语文教师能同样用有温度的文字来回应学生的心灵,学生写作的欲望就肯定会提升,向老师倾诉的欲望也会愈来愈强烈。这不就是写作的原动力吗?还有什么方法比学生想要写作文更能提升作文水平的呢?
在作文的批阅和讲评这个环节中,作文评语是作文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什么样的作文评语才是最好的呢?
笔者曾和一些语文教师一样,把学生作文中各方面的缺点先拎出来,从标点符号到错别字,从遣词造句到段落层次,罗列种种不足。希望学生能根据评语对作文做一番认真反思和修正。然而,结果却让人失望,学生只是草草地看了一眼,并无任何改正的迹象。仔细想来,也不能怪学生,喜欢听好话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更何况满篇批评的话语,又怎么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笔者曾经还犯过另外一个极端的错误。那就是一味地表扬学生的作文,甚至还有很多的“万能评语”。后来,发现这些不会引起学生内心一点点涟漪,更不用说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了。有的学生干脆应付写作,东拼西拉地凑字数。笔者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觉得还是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够多,后来我干脆改变了自己的作文评语风格,多了与学生真诚的交流。令人万般惊喜的是,这一改变让笔者看到了作文教学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作文内容多起来了,语言又生动起来了,思想又深邃起来了,情感又浓烈起来了……
班级里那个最调皮叛逆的男生,常常不听父母教导,父母都很头疼。母亲节那天,他写了一篇题为《妈妈,我知道您爱我》的文章,情真意切地回忆了母亲在那一天里如何忍着精神压力和疾病的折磨为自己料理起居的情景。文章写得真实感人。我读后写了这样一段评语:“孩子,原来你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老师读完此文,已经深深地被感动。感动于你伟大的妈妈对你毫无保留的爱,更感动于你的这份对母爱的细腻体会和理解!看到母亲忍住病痛将热腾腾的番茄炒鸡蛋端上来的时候,我知道那一刻你的眼睛里一定噙着泪花,你那时心里一定在说:‘好妈妈,您歇一歇吧!’因为你是一个懂得孝顺和感恩的好孩子!下次试着把这句心里话说出来好吗?你妈妈听到一定非常的高兴。请你一定要相信老师的话!”
也许有人要说,你这写的能叫“作文评语”吗?对学生写作毫无指导意义。那么笔者想郑重地做出分析,其实我已经将章法指导悄悄地隐含在充满温情的话里了。学生在写作时不是抱着你给出的“情感真挚”四个生硬的字去温暖他的文字的,但我那段“看到母亲忍住病痛将热腾腾的番茄炒鸡蛋端上来的时候,我知道那一刻你的眼睛里一定噙着泪花,你那时心里一定在说:‘好妈妈,您歇一歇吧!’因为你是一个懂得孝顺和感恩的好孩子!”温情脉脉的话恰是将学生带到情感真挚的路上来了。这样的评语,语气更像谈心,从写作的角度看,谈心也是一种在内容上对学生的一种很好指导的方式。我们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是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教师的作文评语就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让学生发现他的语文老师就是在用真挚的情感去和他交流的,从而给学生好的方向引领。
语文教师给学生写作文评语要从培养积极性着手。作文本身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过程是个性化的,因而也就显示出了极大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写出的文章肯定不同。因此,教师的评语也应从实际出发,以理解学生心情和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评语的内容,用语文教师有温度的文字潜移默化地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写作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作文训练均感到自己美美地品尝到了精神大餐、情感大餐!
亲爱的中学语文教师们,作文的评语是最有温度的,也是最神奇的。希望每个语文教师都能通过写好作文评语,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我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我却因自己作文评语方面的一些浅薄尝试点燃了学生写作的整体精神情绪,收到教育教学的优秀效果,我也为此而深感骄傲。其实,真挚情谊的作文评语更像是在与自己的学生倾心交谈,而写出这样的评语对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都不是什么难事。这谈心式的评语里饱含着师生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能切实地触摸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有温度的评语,才能顺利点燃学生的写作情绪,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
[1]蔡汝猛.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0).
[2]高文德.作文评改应倡导学生参与[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