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舞
(湖南省常德经开区崇德中学)
好问题从何而来
陈俊舞
(湖南省常德经开区崇德中学)
问题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问题从何而来,结合现有的研究,认为是:从教材中来、从学情中来、从教材和学情两者结合中来。
问题设计;教材;学情
随着我校课题“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对“问题”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从来不乏课堂提问,但我们对提出的问题似乎没做过更多的思考,“为什么提”“提怎样的问题”并没有经过有意识的设计。而在课题的研究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问题对一堂课的教学犹如一条路径,不仅指明方向,而且帮助抵达。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获得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好的问题从何而来,结合现有的研究,我们的体会是:从教材中来、从学情中来、从教材和学情两者结合中来。
教师在依据教材设计问题时,一是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二是要把握好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好的问题设计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把握教材的能力,能掌握和理解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知识体系有整体认识,对每一学段、每一单元、每一节课内容熟知。如果对所教的知识没有一个总的把握,设计出的问题可能会有片面性、局限性。对于“依据教材设计问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将教学目标问题化。例如,蔡俊老师在执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三节第二框题“正确面对学习压力”时,依据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反应是正常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觉察自己面对学习压力的各种反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活中存在压力,这种压力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以及如何缓解压力。
设计了以下问题展开教学:
1.学习和生活中有必要存在压力吗?
2.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我们面对学习压力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4.为什么要调节学习压力?
5.怎样缓解学习压力?(或者:你有哪些调节学习压力的好方法?)
二是将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化。例如张建刚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生物》第十九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时,依据教学重难点: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设计了问题:桃花源风景区、游泳馆、菜市场、崇德中学校园四处,哪些是生态系统,哪些不是生态系统?学习第十六章《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时,把教学重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变换成问题:米勒实验能真正说明生命起源的过程吗?为什么?
三是将教学过程问题化。例如,刘成林老师在执教中国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时,也是根据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的思维路径设计了以下八个问题展开教学:
1.张謇为什么要弃官设厂?提出什么口号?
2.张謇创办了哪些实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产业?
3.张謇创业过程中,清政府的态度如何?
4.张謇什么时候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被称为什么时代?原因有哪些?(试从内因外因来分析)
5.一战后大生纱厂的情况如何?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6.总结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和原因。
7.画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
8.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设计问题时考虑到学生学习会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疑惑是什么,然后就此问题展开教学。在“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教师经常会让学生自学后质疑,然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罗列出来,再一一解决。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和老师备课的内容不谋而合。
在教师充分把握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用问题连接教材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到知识的生长点与学生认知的起点之间的统一。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明确了教师在具体一节课的问题设计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下面几个基本问题:(1)教学内容是什么?设计的问题应是教学内容高度集中的体现。(2)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运用哪些方法?设计问题时要吃透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3)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怎样?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别需要教些什么?(4)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5)如何通过问题串联起整个学习过程?问题本身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而且可用几个问题体现完整的教学思路构成整个教学过程,那么这几个问题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也是要加以关注和思考的,它应该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学生思维的过程。
综合以上思考,才能设计出好的问题,用好的问题来主导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探究和能力的培养提高。
[1]王天蓉,徐谊.问题化学习·教师行动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1.
[2]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8.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