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清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三川中学)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
潘秀清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三川中学)
学习语文学科,不仅是为了获得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各个方面的素质。初中语文是对小学语文的一个深化,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教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就需要老师对课堂的设计有独特的安排,例如,在教学中融入提问环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入提问,并且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呢?这是主要讨论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在教学中,老师以问题来促进教学、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还能把该学的知识融入其中,并且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老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处于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阐述,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学生自主性差
通过学生上课的表现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上课之前都没有预习语文,但是在平时的课堂上,由于短暂的教学时间,老师也不会在课堂上抽出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以此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一概不知。因此,老师在课堂中就变成了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并且这样的教学效率也比较低,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时,老师要求学生回答作者在描述石拱桥时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是怎样描写的?学生在回答时就会现场翻阅课本,并且回答的内容大多是照着课本,学生没有预习,在课堂上也没有这么多时间进行思考,导致老师的提问效果差,并且拖慢了教学进度。因此,老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发挥。
2.提问方法存在问题
在语文课堂中,提问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老师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且老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个反馈,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以此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很多老师的提问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没有发挥出提问的作用,还阻碍了课堂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一课时,老师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提问: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或者是一下提出很多个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应接不暇,并且提问的内容目标不明确,使学生思考的范围很大,也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对老师以后提出的问题有恐惧感,以至于提问环节难以进行。
1.设置较为新颖的问题
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在提问中也要注重问题的新颖。当代的初中生都比较喜欢新颖的东西,并且对传统的东西有一种摒弃的思想,因此,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是了解当今流行的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融入提问环节中。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老师就可以提出:今年暑假,如果有两个地方让你选择,一个地方是有网络,有wifi,有空调,但是只有自己的地方;另一个地方就是桃花源记里面提到的地方,没有网络,没有wifi,但是有一群玩耍的小伙伴,你会选择去哪一个地方,为什么?这样新颖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相互讨论,改善课堂氛围。
2.结合教学目标,层次性提问
在教学中,课堂中多组织的活动都是为了顺利地开展教学,而提问环节也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新课改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指导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少有这种体现。老师在某些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李煜的《相见欢》时,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中进行思考,但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使学生逐一去了解,然后对文章有全面的思考。提问可以有:李煜是谁?李煜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这首词从哪些意向向我们传达了他的感情?怎样理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锁”字?怎么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这样的提问让学生不仅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并且在与同学的相互讨论中还可以学到更多,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在课堂结束之前,学生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解答,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要进行评价和补充。这样的学习不仅效率较高,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提出的问题要有放射性
聪明的老师在教学中会结合课外的知识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能体现出老师较高的教学素养。对于一篇课文老师要敢于结合课外的内容,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老师就可以提出自己对故乡的印象,并且可以抽学生起来介绍自己的故乡,谈谈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这样的提问和交流虽然与文中的故乡很不一样,但是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却引起了对这门课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这门课的开展。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老师只做到了对学生诚然,而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现自己,那就说明教学还有待改进。老师的教学应该是有激情、有策略、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并且使学生能够自立、合作、探究地去学习。
[1]李彦儒.课堂提问策略初探[J].网络科技时代,2007(8).
[2]师立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索与研究[J].学周刊,2012(35).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