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凤
从语感与语识的角度浅谈文言文教学
○张大凤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而繁难的文言文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笔者试从语感与语识的角度出发,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这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
语感 语识 文言文 教学策略
“语感”一词最早出自夏丏尊先生,加之叶圣陶和吕叔湘等人的提倡,使其一直备受重视,尤其是在当今的语文教育界。诚然,重视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对我们一线老师的教学是有利的一面,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阅读、理解文章。但是语感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文言文的教学方面,这种“语感万能论”确实不适用。我们在推崇语感的同时不可以忽视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语识。对于语感和语识之间的关系,我们并不陌生,倪文锦先生在《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里明确表述过二者的关系:“语识既然是一种言述性的语言知识,那么它就有言述性知识的基本形态——负载了一定概念的术语和表现了一定规则的命题。语识是对语感进行认识和言说的结果”。[1]王荣生老师在《语感、语识与语文实践活动》一文中也是采用的这种表述,二人都认为语感和语识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的,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是内隐的。语识是对语感进行言说的能力,是外显的。在一定条件下,语感可以向语识转化,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语感与语识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们的教师教学有指导意义,笔者试就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方面进行论述。要谈文言文教学就不能忽视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因为作为教育部出台的课程标准对老师们教学来说,是有很大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意义的。
在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在前三个学段,即小学阶段只停留在对优秀古诗文的阅读和诵读方面,即理解为对文言语感的培养,丝毫未涉及到文言文方面,如在义务教育的第三学段对学段目标与内容是这样规定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2]而在义务教育第四学段中在学段内容与目标方面有了如下明确的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3]在对古代诗文的教学目标要求之外,还专门对文言文进行了规定,可见对文言文的系统教学要求是从义务教育的第四学段也就是初中开始的,在这之前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阅读和背诵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感受优秀诗文的魅力,在为以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语识做铺垫。此阶段要求学生“理解基本内容”是语识方面的,“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是语感方面的,而且前者的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也是为了实现后者的语感目标而做的准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方面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4]高中阶段直接提出了“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这一明确要求,一改义务教育阶段的注重培养语感而不做出明确规定,只是在具体要求上体现的做法。对语识的要求也更高了,囊括了文言文知识的所有方面。可见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实现将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的文言语感向语识的转化,在逐步增强学生的语感的同时加强对语识的教学。
1.诵读结合,适时指导
对白话文的语感是在我们长期的读写中形成的,我们平时说话、看报、上网、写信等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白话文,而文言文的语感的形成也是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的。语文课程标准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始就规定学生通过诵读来掌握一些优秀的诗文,这正是在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古代汉语的用词、语法等,所以诵读对学生培养文言语感尤为重要。
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浅显的道理就是要求我们要多读多背。当然,这并不是说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背诵。如果单纯靠死记硬背,就和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无异了,往往耗时较长,而收效甚微。此时就需要充分发挥语识的功能了,如果学生连一些字词的意思都不明确,何谈其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准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有一些很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就不必“牵着学生过河”了,对于一些教师提示一下学生就能理解的知识,比如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区分,等等,教师就应该言明。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现代汉语就是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我们的学生不论是学习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都有天生的母语优势,必须充分发挥。
2.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实施阶段性教学
一篇文章包含的知识点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编入教材时,确定老师要教的和学生要学的,一般是基于两种判断:1.整个课程标准在该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是什么;2.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考虑到这两者的这种文章才是合格的课文。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两点。
从课程标准及选入教材的文言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初中和高中学生文言文水平的要求是有差异的;每个学段的学生的文言文掌握水平是有差异的,同一学段中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进行适宜的阶段性教学。
选入初中的文言文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如七年级上册中,散文体裁的《伤仲永》,学生对这一阶段的文章基本上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有一小部分文字障碍,这肯定是需要疏通的。但教学重点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只注重积累和运用,还应该注意到对整体文章的感悟和欣赏。而高中的就相对较难,如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老师要费较多时间来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还要注重文言实词和虚词、各种文言句式的用法。很显然初中阶段的教学在语识的基础上偏重于语感的培养,而高中阶段,就是更偏重于语识的增加,同时通过理解、背诵来增强语感。语感与语识都不可偏废,只是应该有个更偏重的。
3.扩展阅读,培养文言文的思维习惯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指在课堂上的学习,还包括学生在课外时间自然状态的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几篇课文就足够的,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可以适当地阅读一些文言文,培养自己的文言能力。比如在学习完《鸿门宴》后,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下会主动阅读《史记》的其他部分,在读的同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会动脑思考、动手查阅,从而获得语识。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正是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会逐渐习惯阅读文言文的思维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学生读到“何陋之有?”时,若是文言语感强的同学可以直接转换成现代汉语语序:“有何陋?”。但是如果对“之”字的意义,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得知“之”在此处为助词,无实在意义,且是这句话宾语前置的标志,有多余精力还可以查查“之”字的其他用法,或许还会发出感慨:“何难之有?”学生在自主乐学的状态下既培养了文言语感又获得了文言知识,从而提高了文言能力。
文言文的教学绝非易事,也不是寥寥几语就能全面表达的,笔者只是试从语感与语识的关系角度浅谈其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策略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学工作者有借鉴意义。
注释:
[1]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67页。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高中语文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张大凤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3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