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6-03-03 17:57林立琼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黄遵宪文学类答题

林立琼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 福建龙岩 364000)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林立琼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 福建龙岩 364000)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道新题型,考查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项能力,是对学生要求比较高的一道题,学生对此题掌握能力有限。从高考能力考查要求这一角度对此类阅读作研究与分析,给一线教学的教师和高考考生提供借鉴。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 阅读 问题 对策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课标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遵循了共性需要与个性发展并重的思想,创设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其中前两个系列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体现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对新闻与传记及一些科普类文章的考查则体现为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形式。

在“新闻与传记”系列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下能力的培养目标:一是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二是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三是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解读《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高考的出题思路:《课程标准》对“新闻与传记”系列的能力要求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实用类文本阅读规定了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

任何一个文本的考查都离不开分析与概括这一过程,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多是传记人物﹑新闻事实或客观事实,对此类文本概括能力的考核主要要求学生能概括出文本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能力的要求应在“懂”上下功夫,即要求学生把文章的基本内容读懂即可。

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查常见的设题方式为:“文章从哪几方面表现传主特性的?”“概括传主主要性格特征表现在哪几方面?”等等,如2009年江苏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形成黄永厚独特画风的主要因素”[2]即是。

对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我们应该首先明确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因其反映的多为客观生活而显得实用性较强。此类概括题的解题思路可按以下思路去分析和总结,即对文本的概括其实是一个将文本逐渐压缩内容﹑逐渐彰显的过程。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去精取粗﹑去肉取干的过程。首先是对整个文章的压缩过程,即分层;其次是对层次内部中心意思的明确过程,这是对段落的逐渐压缩过程,即提炼出关键句﹑关键词;然后是整合,也是就将内容相近或相同的部分进行同类项合并,梳理出一条条的要点;最后是用语言呈现答案的过程。为了能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们可简单以下面的方式呈现: 分层→提炼关键词→合并同类项→答案呈现

以上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思维过程,属于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过程。如果我们在复习中,将此思维训练过程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强化分析,使学生明白阅读题考查的基本环节,这样学生对此类题的掌握会更容易一些。

例如,2010年高等学校全国统考(辽宁卷)第三题。此题要求考生概括黄遵宪在新加坡的主要功绩。通过梳理全文,答题区间定在文章第二段。此段共有七句话,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说黄遵宪来到新加坡,第二层是黄遵宪在新加坡的一些业绩,第三层是当地百姓对黄遵宪的态度。认真审题后,可以发现,这道题的答案要点集中在第二层里,这是第一步骤;第二步,对第二层进行再压缩,发现第2句为一个内容,第3﹑4句为一个意思,可合并为一层,第5﹑6句为一个意思,可合并为一层;第三步,提炼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动词;第四步,整合相关动词为一个简洁的短句,成为答案的一个个采分点。这样,黄遵宪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详察民情,体察疾苦,改善待遇;一面与洋人斗争,一面保护华侨利益;提倡华文教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情分析

作为新课程高考试卷中的一道新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也是学生选择作答最多的一道题。

学生选择此类阅读的原因,笔者以为,它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比至少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是实用类文本内容的真实性远远大于文学类文本的内容,学生易于对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筛选;二是实用类文本内容的言外之意要远远小于文学类文本的意外之旨,学生易于对文中的主要意思概括与整合。作为教师,我们也更倾向于教会学生学会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题。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在每次模考或高考中,学生选择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比重明显大于文学类文本。

学生在做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思维误区与认知盲点。比如,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相比较文学类文本,对此类阅读题的概括要相对简单一点,但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会有两种易犯的错误,一是找到相应答题区间照抄原文,另一类是架空文本,自说自话,这两种问题在学生作业或试卷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又如,在开放性探究题的考查中,学生往往或会因找不到文本的主要内容而自说自话,或脱离文本谈得过于空泛。总的说来,失分原因可概括为:未能对文章做准确概括,未能对题目进行清晰界定,未能围绕问题进行有效作答,未能对答案进行分层分点规范答题。

针对学生出现的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和学生们共同做题,与学生一起梳理做题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答题的思路,将标准答案作为研究的重点进行细致分析,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标准答案中存在的答题思路和隐含的得分因素,在日常的演练中不断提升学生做题水平与反思能力,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阅读的本质是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则是围绕相关文章考查学生们是否读懂读透,命题者在设问形式上一般是遵照“概括—整合—鉴赏—探究”这一思路设题的,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训练重点,加强对学生的矫正练习,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能力。

猜你喜欢
黄遵宪文学类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文学类文本“文本二”的前世今生——“八省联考”卷《国文教员》点评题命意溯源
邀你来答题
黄遵宪
【重点】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小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黄遵宪研究综述
黄遵宪埋书稿